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鷸蚌相爭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鷸蚌相爭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24 09:39:27

❶ 鷸蚌相爭講了什麼故事

一個鷸看見了個蚌,鷸用嘴吃蚌肉,河蚌急忙把兩片殼合上,鷸說:「今天不下雨,回明天不下雨,你答會渴死。」蚌說:「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你會餓死。」兩個不肯互相放棄,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

❷ 鷸蚌相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鷸蚌相爭告訴我們:處理事情要注意外部的情況,否則,只顧與對手爭強好勝,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

❸ 《鷸蚌相爭》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鷸蚌相爭》講的是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從中獲利內的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容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

做人要學會忍讓,否則兩敗俱傷只能讓第三方得利。

(3)鷸蚌相爭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原文: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選自《戰國策》)

翻譯:

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啄它的肉,河蚌閉攏並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會有死鷸。』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抓住了。

❹ 鷸蚌相爭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什麼

有一天,陽光普照,萬里無雲,一隻大蚌慢慢爬上河灘,展開兩扇甲殼,曬著專太陽,看起來十分愜意。屬

這時候,從空中飛來一隻鷸鳥,它看見河蚌裸露出肥白的身體,又喜又饞,用尖長的嘴猛地啄去。

大蚌吃了一驚,「啪」地一聲合攏甲殼。甲殼像鐵鉗一樣,緊緊地鉗住了鷸的尖嘴巴。

蚌緊緊地鉗著鷸嘴,鷸鳥想拔出嘴飛走,可是使出全身力氣也拔不出來。它倆誰也不肯讓誰。鷸發怒地威脅說:「如果天氣一直這樣乾旱的話,你就會曬死在河灘上!哼,等著瞧吧!」

蚌也不甘示弱地說:「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會餓死在這里!你等著吧!」

鷸蚌越吵越厲害,相持不下,越鉗越緊,最後兩個都精疲力竭。

這時,有個漁翁提著漁網沿河走來,看見鷸蚌連在一起,便毫不費力地把它們塞進魚簍里,高高興興地帶回家,做成了一頓美餐。

我們在和敵人作斗爭時,不要忘記提防更大的敵人,在必要的時候,要先放下小紛爭,來解決關系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❺ 鷸蚌相爭這這則寓言講的是 的故事,它告訴我們

《鷸蚌相爭》講的是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從中獲利的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
做人要學會忍讓,否則兩敗俱傷只能讓第三方得利。
《鷸蚌相爭》選自《戰國策·燕策》。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它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原文: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國策》)

❻ 《鷸蚌相爭》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 )的道理

《鷸蚌相爭》來這則寓言故事告源訴我們雙方爭執不下,會使第三方佔便宜的道理。
《鷸蚌相爭》選自《戰國策·燕策》,內容記載了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當時,趙國將要出戰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乾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鷸蚌相爭》的故事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❼ 鷸蚌相爭是什麼故事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游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乾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松開你的嘴,明天也不松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里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

「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裡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干什麼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後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斗,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❽ 《鷸蚌相爭》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它告訴人抄們:大敵當襲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斗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權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謙讓,以免顧此失彼,讓別人鑽空子。

❾ 鷸蚌相爭故事告訴你什麼道理

它告訴人們:
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❿ 鷸蚌相爭告訴我們的道理

鷸蚌相爭告訴的道理: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謙讓,一味的相互爭奪,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最後一無所獲。

鷸蚌相爭的意思:

【解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處】《戰國策》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譯文:《戰國策》趙國將要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趙惠王說:今天我來,經過易水。河蚌正出來曬太陽,有一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如果有死你!」蚌也對鷸說:「今天不出,明天不放開你,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相讓,漁夫把它們都抓住了他。現在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趙兩國相持不下,日子久了,以蒙蔽大眾。

我擔心秦國強大的為漁夫的。所以希望大王仔細考慮的了。惠王聽了,恍然大悟,說:「好!」於是停止了攻打燕國。

【示例】:肅清日寇吾儕事,鷸蚌相爭笑列侯。

(10)鷸蚌相爭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它常常仗著它的優勢去侵略別的弱國。弱國之間,也常常互有摩擦。

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著名的游說之士蘇秦,有個弟弟叫蘇代,也很善於游說。蘇代受燕王的委託,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出兵。到了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為燕國當說客來了,但明知故問:喂,蘇代,你從燕國到我們趙國做什麼來了?

尊敬的大王,我給你講故事來了。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接下來,蘇代講開了他要講的故事。

他說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魚的人走了過來。那打魚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

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然後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聽說貴國要發兵攻打燕國。如果真的發兵,那麼,兩國相爭的結果,恐怕要讓秦國做漁人了。 趙惠文覺得蘇代的話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