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紙片上的字的故事視頻

紙片上的字的故事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1-24 16:15:29

A.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視頻

紙上抄談兵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變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損兵40萬。
【典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空談

【相近詞】坐而論道、華而不實、畫餅充飢

【反義詞】埋頭苦幹、腳踏實地
【成語造句】
◎ 雖然幾家領軍企業也曾不止一次坐論行業標準的制定,終是紙上談兵。

◎ 離開土地農業而言鄉村,實在是一句滑稽的話;離開鄉村而言鄉村教育,更完全是紙上談兵。
◎ 比起一些有才又有經驗的導演,雖各方面條件都好,卻往往紙上談兵,我是很欽佩祖慧的勇氣的。

B. 關於紙的故事

關於紙的傳說故事

馬澗河彎彎繞繞,流經偃師市緱氏鎮這一段,古時曾稱為「造紙河」。志書記載岸上原有「造紙河碑」,惜已不存。前些年,文物工作者在附近的漢墓中發現數百塊形狀各異的空心磚,磚上繪有楮樹、木芙蓉、扶桑等可為造紙原料的樹木圖案。因此我們推測,這些磚為紙作坊用物。說起「造紙河」的來歷,當地流傳著東漢蔡倫造紙的故事。

紙未發明以前,我國使用的書寫材料,主要有甲骨、簡牘和縑帛等。

甲骨的來源有限,刻字、攜帶、保管都不方便,人們用的愈來愈少。

簡有竹簡、木簡之分;牘有竹牘、木牘之別,因南方多竹,北方楊樹、柳樹較豐之故。簡是狹長形的,寬度比較一致,長短卻隨時期而不同,春秋戰國時期的簡最長的是二尺四寸(當時的一尺約合今23厘米),漢初的簡最長的是二尺。牘的面積比簡大,能多寫幾行字,常用於下命令、發公文、畫地圖等。古時書信所用牘常為一尺,所以就把信件叫做「尺牘」。由於一枚簡只能寫很少字,一篇文章要用許多簡,人們就把簡串起來使用,叫「策」或「冊」。「冊」就是繩連竹簡的意思。這時,已經有了筆墨,記事方法較刻骨大有進步,但那簡牘的分量卻也不輕,使用起來仍然不便。當時,人們出門求學或講學,要背一口袋竹片或木片,攜帶著筆、墨,腰中插把小刀用來修簡,或颳去錯字。學問大的更是以馬馱車載木片竹片了。

縑帛是蠶絲製成的絲織品,雖然書寫、攜帶都很方便,但量少價貴,難以形成大氣候。

蔡倫是桂陽(今湖南耒陽縣)人,於東漢明帝劉庄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進京城洛陽的皇宮里當了太監,章帝劉炟、和帝劉肇時,升為「小黃門」、「中常侍」,後又兼任「尚方令」。他先是掌管皇宮內院事務,後來成為監制各種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場的負責人。

平時,蔡倫看皇上每日批閱大量簡牘帛書,勞神費力,就時時想著能製造一種更簡便廉價的書寫材料,讓天下的文書都變得輕便,易於使用。

傳說,有一天,蔡倫帶著幾名小太監出城遊玩,來到了離城(指漢魏故城,今白馬寺東南一帶)不遠的緱氏縣陳河谷,也就是鳳凰谷(今玄奘故里一帶)。只見溪水清澈,兩岸樹茂草豐、鳥語花香,景色十分宜人。正賞景間,蔡倫忽見溪水中積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掛浮著一層薄薄的白色絮狀物,不由眼睛一亮,蹲下身去,用樹枝挑起細看。只見這東西扯扯掛掛,猶如絲綿。

蔡倫想到工場里製作絲綿時,繭絲漂洗完後,總有一些殘絮遺留在篾席上。篾席晾乾後,那上面就附著一層由殘絮交織成的薄片,揭下來,寫字十分方便。蔡倫忽然想,溪中這東西和那殘絮十分相似,也不知是什麼物件。

他立即命小太監找來河旁農夫詢問。農夫說:「這是漲河時沖下來的樹皮、爛麻,扭一塊兒了,又沖又泡,又漚又曬,就成了這爛絮!」

「這是什麼樹皮?」蔡倫急切地問。

「那不,岸上的構樹唄(學名楮樹)!」

蔡倫望去,滿眼綠色,臉上漾起笑意。

幾天後,蔡倫率領幾名皇室作坊中的技工來到這里,利用豐富的水源和樹木,開始了試制。剝樹皮、搗碎、泡爛,再加入漚松的麻縷,製成稀漿,用竹篾撈出薄薄一層晾乾,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紙。但一試用,發現容易破爛,又將破布、爛魚網搗碎,將制絲時遺留的殘絮,摻進漿中,再製成的紙便不容易扯破了。為了加快制紙進度,蔡倫又指揮大家蓋起了烘焙房,濕紙上牆烘乾,不僅幹得快,且紙張平整,大家心裡樂開了花。

蔡倫挑選出規正的紙張,進獻給和帝。和帝試用後龍顏大悅,當天就駕幸陳河谷造紙作坊,查看了造紙過程,回宮後重賞蔡倫,並詔告天下,推廣造紙技術。

後來,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鄧太後見蔡倫的紙越造越好,能厚能薄,質細有韌性,兼有簡牘價廉、縑帛平滑的優點,而無竹木笨重、絲帛昂貴的缺點,真是利國利民,便高興地封蔡倫為「龍亭侯」,賜地三百戶,不久又加封為「長樂太僕」。人們把這種新的書寫材料稱作「蔡侯紙」。

「蔡侯紙」名聲大了,造紙的地方自然也有了名氣,人們便把馬澗河的這一段稱作了「造紙河」。

(2)紙片上的字的故事視頻擴展閱讀:

龍亭蔡倫造紙傳說故事是陝西省洋縣的傳統民間文學。洋縣龍亭蔡倫造紙術為中國古代科學家蔡倫所發明,它是以構樹皮為原料,以挫搗抄焙為基本工序的植物纖維紙製作方法。它分布在陝西南部洋縣的龍亭鋪及其周邊地區。

洋縣龍亭蔡倫造紙術有1900年的歷史。它形成於東漢朝代,由蔡倫在元興元年(105)首創,並由其養子、蔡氏後裔及龍亭故縣鄉民在當地及附近推廣傳播,其後世代相承,保留至今,在龍亭及縣域內一些地方有以蔡倫造紙法進行生產的民間構皮紙、龍須草紙、竹紙作坊和遺址。蔡倫在擔任尚方令(主管皇家手工作坊的官員)期間曾到龍亭實驗造紙,後被封為龍亭侯,又回到龍亭封地推廣過造紙。

C. 小時候看過一本童話書,內容是一個叫紙片片的主人公尋找聰明泉的故事,不知哪裡可以找到

童話國里的聰明泉,作者南山

D. 求一部電影,應該是歐美的,故事大概是女主和男主是鄰居,他們倆每次溝通都是用筆在紙上寫字放在窗戶上互

醜女也有春天

E. 洛陽紙貴 成語故事大全視頻 四字成語

洛陽紙貴,我國古代成語,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於供,貨缺而貴。後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常用此語。

F. 創意動畫短片 paper man紙人,我想播放的時候邊講,誰有這個故事的文字版之類的>O<!(或者

你想講什麼…這個感覺什麼都不用說啊,就說是奧斯卡85屆最佳動畫短片就好…

G. 紙的用途,紙的歷史,紙的故事 簡短 急!!!

宣紙
紙是我國古來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自明之一,它與指南針,火葯,印刷術一起,給我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

H. 有關兒童故事《紙片上的字》的背景音樂嗎

兒童故事《紙片上的字》我是在 惠天兒童有聲故事網 下載的

I. 小紙片的旅行 面積 編個故事

一個老爺爺,身上背著一個旅行包,裡面裝著膠水,這是他想用一下膠水卻看不見,只好有回家拿他的老花鏡.(此時距離他家一星期的路程)讓後再回來拿膠水粘東西、、、、、、

J. 紙上談兵 成語故事大全視頻 四字成語

紙上談兵故事: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年輕的時候,就讀過不內少兵書,容常常在人們面前談論作戰用兵的事情,即使父親趙奢也難不住他。很多人認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親卻認為他誇誇其談,不能承擔重任。有一次,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大將廉頗採用了修築壁壘堅守的方法。後來,趙王聽信了秦國散布的流言,以為廉頗年老懦弱,不能低檔敵軍,就改派趙括代替廉頗。趙括到了前線,死搬兵書上的教條,完全改變了廉頗持久抗戰的計劃。秦將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便用計先截斷了趙軍的運糧後路,然後把趙軍團團包圍。趙軍糧絕,趙括企圖突圍,被秦軍一箭射死,四十多萬趙軍一下子盡被殲滅。出自《史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