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志存高遠的成功故事

志存高遠的成功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4 16:19:32

⑴ 周恩來志存高遠的故事有哪些

周總理曾經說過為中華人民崛起而讀書這個就可以看出他的志存高遠值得我們學習。

⑵ 有關志當存高遠的故事

1、陳勝

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同別人一起被僱傭耕地。(有一天)陳勝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很久,說:「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誰)富貴了,可不要忘記老朋友啊。」

僱工們笑著回答說:"你是個被僱傭耕地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勝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2、奧巴馬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印度尼西亞上小學時,在《我的志願》作文中,表達了要做美國總統的願望,當時同學們嘲笑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奧巴馬志存高遠,最後終於當上美國總統。

3、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4、匡衡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5、曼德拉

曼德拉就經常目睹當地大酋長在解決部落爭端過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約束,他逐漸萌發了尋求正義和平等的理想,年紀更大一些後,他多次領導同學抗議學校的白人法規,甚至因領導學生運動而被除名。

在一次次的「斗爭」中,曼德拉逐漸立下志願要為南非的每一個黑人尋求真正的公正。經過幾十年不屈不撓的斗爭,曼德拉終於帶領人民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並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

⑶ 志存高遠的小故事(100至200字)急用

「李實齋,李實齋,吃得宴席打得柴。」李杏和賈三近是志同道合的文友,於是有此戲言,他們當時都是遠近聞名的才子。李杏就是李克敬的高祖。李家數代以教書為生,其先祖李九思、李九疇、李九敘、李九經也都是貢生。克敬的曾祖李魚化,祖父李春光,父親李沖都以設館教書為生,日子過得平淡了一些。

明末清初的山東嶧縣,飽受戰火創傷,田園荒蕪,戶籍削減,百姓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李克敬的父親李沖在戰亂時被兵掠走,九死一生才逃出虎口返回家鄉。以後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李沖為了遵照讀書的祖訓,變賣田產,購置筆墨,供自己的六個孩子讀書。他白天打柴種地,晚上教孩子們讀書,生活十分艱辛。成名後的李克敬在回憶少年生活時,仍情不自禁為之落淚。「惜吾先君子遭明季兵火,流離失學,僅而有生。荒城文獻斷絕,乃奔走丐借經書,撿薪燃明,薦涉文史,以意授吾兄弟,所存田產盡以推讓世父,辛苦旅寄,節衣縮食,教令求舉,每念此,悲痛不自勝也。」在六個孩子當中,克敬是最懂事的,他知道家境貧苦,所以他讀書格外地刻苦。《嶧縣志》記載,克敬「幼敏悟嗜學,弱冠為諸生」。他從小就聰明好學,「生而穎異,五歲能誦尚書,八歲吟五經,十歲能屬文賦詩,弱冠已為通儒,補博士弟子員。才滿山左,久且滿天下。」

康熙十三年,嶧縣新任縣令周祚增上任後,通過拜訪鄉紳名士,得知嶧縣境內有一位少年才子叫李克敬,聰慧過人,博古通今,於是派人把他叫來。在縣衙大堂之上,文武官差站成兩排,整個大堂足足有百人。克敬第一次上縣衙竟毫無懼色,雖是一身布衣但也干凈利索。周縣令拿起經書問及孔孟的名篇,克敬篇篇都背誦如流,一字不差;問及天文地理歷史,他也無一不曉。舉人出身的周祚增暗想,莫非他是一個神童呀!我得再考考他。於是大筆一揮,「鄉愁」兩字出現在大白紙上,「以此為題作首詩如何?」眾人一看傻眼了,從來沒有走出過嶧縣的李克敬懂得什麼鄉愁呀?豈不知李克敬的父親李沖年輕的時候長期流離在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早已通過言談,不知不覺地讓孩子們產生了對家鄉的特殊感受。片刻,克敬緩緩地道出:「愁人不能寐,欲寐轉彷徨。方制思鄉淚,閉眼即故鄉。驚魂以一斷,寒宵萬里長。頑身飛不去,好夢送凄涼。」許久,掌聲突然從縣令手中響起,隨即整個大堂掌聲齊鳴。那一年,克敬年僅十四歲。

一時間,嶧縣的文人騷客紛紛與他交往,求文問字者絡繹不絕。少年李克敬在一片贊譽聲中,頗有些春風得意。他立下遠大志向:「生於斯世,要做天地有用之人」,並且認為憑借自己的才學,「二十餘年可了功名事,四十左右便當逍遙圓,為生死之謀,圖不朽之業」。李克敬在他的詩中更是多處表露:「少小足奇志,擬意自豪狂」「蕭然布衣士,一朝動帝王」「談笑麾萬軍,風流差葛羊。成功拂袖歸,鍾鼎輕毫芒」「抱膝坐待大風來,破浪長鳴動天地」。

躊躇滿志的李克敬對仕途前程頗具信心。他常常用自己最喜愛的詩人李賀的詩「何當金絡腦,快馬踏清秋」和「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雲」來激勵自己爭取功名。然而,人生的征程,往往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李克敬絕沒能想到的是,為了登入仕途,他等待的時間竟比李賀的一生還長十三年。

⑷ 關於志存高遠的故事100字

成語故事】明朝時期,李時珍背棄父親要他讀八股文科舉入仕的願望,一心內閱讀醫書《神農本草》,發容現其中很多中葯沒有詳細記載,決心認真編寫一部詳盡的醫書。他對書中的每一種中葯都十分認真地考證,經過30多年終於完成《本草綱目》巨著

⑸ 志存高遠艱苦奮斗的故事

原文:蘇秦乃洛陽人,學縱橫之術,游說秦王,書十上而不為用,資用匱乏,潦倒而歸。至家版,妻不下紝權,嫂不為炊,父母不以為子。蘇秦乃嘆曰:「此皆秦之罪也!」乃發憤讀書,曰:「安有說人主而不得者乎?」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後卒合齊、楚、燕、趙、魏、韓抗秦,佩六國相印。

譯文:蘇秦是洛陽人,學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寫了十多個建議書都沒有派上用處,最後他所有的錢都用完了,悲慘而歸。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為他縫紉,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親也不認他這個兒子。蘇秦嘆了口氣,說:「都是秦王[這個不用抄上去,解釋上說的是蘇秦自己錯,但是我們老師覺得是秦王的錯,你如果想用蘇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錯啊!」就發誓要勤奮讀書,說:「哪有事情辦不成的?!」讀書快要睡著的時候,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腳。後來聯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然後成了六國的相印。

⑹ 關於「志存高遠」的小故事

1、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房間里,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櫥櫃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掛著一串串小紙片,走近一看,原來紙片上都寫著美妙的詞語、生動的比喻,有用的資料。

他把紙片掛在房間的各個部位。是為了在睡覺、穿衣、刮臉、踱步時,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都能記誦。外出時他也在衣袋裡裝著不少紙片。他這樣刻苦學習,積累資料,終於寫出了《熱愛生命》、《鐵蹄》、《海浪》等引人入勝的作品。

2、諾貝爾決心把這種烈性炸葯改造成安全炸葯。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爆問題,這就是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3、貝多芬,他雙耳失聰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作,耳朵聾了又聽不見,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最終創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曲》。

4、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為了寫作《月球探險記》,就認真閱讀了500多種圖書資料。他一生之中共創作了104部科幻小說。讀書筆記達二萬五千本。

5、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牛津大學。畢業後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肌肉萎縮病。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⑺ 志存高遠小故事外國

1、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房間里,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櫥櫃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掛著一串串小紙片,走近一看,原來紙片上都寫著美妙的詞語、生動的比喻,有用的資料。

他把紙片掛在房間的各個部位。是為了在睡覺、穿衣、刮臉、踱步時,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都能記誦。外出時他也在衣袋裡裝著不少紙片。他這樣刻苦學習,積累資料,終於寫出了《熱愛生命》、《鐵蹄》、《海浪》等引人入勝的作品。

2、諾貝爾決心把這種烈性炸葯改造成安全炸葯。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爆問題,這就是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3、貝多芬,他雙耳失聰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作,耳朵聾了又聽不見,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最終創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曲》。

4、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為了寫作《月球探險記》,就認真閱讀了500多種圖書資料。他一生之中共創作了104部科幻小說。讀書筆記達二萬五千本。

5、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牛津大學。畢業後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肌肉萎縮病。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⑻ 名人十二三歲時志存高遠的故事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⑼ 請告訴我三個關於名人志存高遠的事例

蘇秦是洛陽人,學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寫了十多個建議書都沒有派上用處,最後他所有的錢都用完了,悲慘而歸。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為他縫紉,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親也不認他這個兒子。蘇秦嘆了口氣,說:「都是秦王[這個不用抄上去,解釋上說的是蘇秦自己錯,但是我們老師覺得是秦王的錯,你如果想用蘇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錯啊!」就發誓要勤奮讀書,說:「哪有事情辦不成的?!」讀書快要睡著的時候,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腳。後來聯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然後成了六國的相印。
明朝時期,李時珍背棄父親要他讀八股文科舉入仕的願望,一心閱讀醫書《神農本草》,發現其中很多中葯沒有詳細記載,決心認真編寫一部詳盡的醫書。他對書中的每一種中葯都十分認真地考證,經過30多年終於完成《本草綱目》巨著 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時候的一次觸動使他萌發了做一個橋
梁專家的念頭,為的是為家鄉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為此他每天刻苦鑽研,艱苦奮斗。日以繼夜的學
習,當別人在嬉戲玩耍時,他自己卻一人在角落思考著種種地問題。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這其中當
然也包含著多少的辛酸和挫折,但是他沒有放棄,因為有這一股強烈的力量支撐著他。這就是他的志向
他的目標——成為一個橋梁建築專家,為家鄉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⑽ 志存高遠的人物故事

小明幻想有一天他可以登上世界的舞台,於是他奮發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站上了世界的舞台,並對此宣布他成功了。這就是志存高遠的人物故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