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中班課堂故事大全

中班課堂故事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1-24 16:31:16

① 有趣的小故事,適合幼兒中班的

去書店買《淘氣寶寶》系列圖書,畫面適合中班幼兒審美特點,故事內容有趣還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挺受小朋友歡迎的,這主要是故事的閱讀。不曉得你是不是要這樣的孩子可以自己閱讀的故事。

② 給個在課堂上講的3-5分鍾的合適的小故事

小時候,華羅庚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便輟學在家。他一邊幫父親看店,一邊依舊不忘學習。沒有時間,他養成了早起,善於利用零碎時間,善於心算的習慣。沒有書,沒有紙沒有筆,養成了他勤於動手,勤於獨立思考的習慣。

華羅庚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難。首先是在他童年時,家貧,失學,患重病,腿殘廢。第二次劫難是抗日戰爭期間,孤立閉塞,資料圖書缺乏。第三次劫難是文化大革命,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圖書館,將他的助手與學生分配到外地等。

拓展資料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③ 急求一些 中班 繪本教學的故事

繪本是一種適合低幼兒童閱讀的圖畫書,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完全沒有文字而全是圖畫的書籍。優秀的繪本能夠給孩子帶來愉悅和幸福感,讓孩子充分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對於中班幼兒,在他們進行繪本閱讀時,會出現什麼問題,在指導閱讀時採用什麼策略,帶著這些疑問,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和分析,談談我的粗淺認識。

關鍵詞 繪本閱讀 方法和策略

一、中班幼兒在閱讀中常出現的問題

經過小班一年的培養,中班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閱讀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於經驗積累有限,幼兒在閱讀中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1. 由於中班幼兒觀察的有序性不夠,不能很好地觀察某一畫面上的人物和背景,特別是與故事發展有密切關系的人物的動作、表情,因而無法理解關鍵性的故事情節,所以在閱讀過程中過多的依賴教師。

2. 注意的穩定性還不夠,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在逐步發展,呈現出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轉化的趨勢,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書的基本順序和方法,常出現一下看前面,一下看後面的情況。 3. 中班幼兒的思維形象具體,已經能夠根據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但有時會出現無序化的狀態,不能很好地將前後故事的畫面聯系起來形成對繪本的理解,語言表達還不夠連貫。

4.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富有想像,但不能很好的根據畫面的前後變化的比較,用想像補充故事發展中的空間。

二、指導方法和策略

1. 營造閱讀環境,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閱讀需要一個寬敞明亮的環境,但對於中班幼兒來說,環境夠明亮夠寬敞,似乎也不能很好的吸引他們駐足,在書海中徜徉。原因是什麼?請看一下,我們班的閱讀區設置。考慮到閱讀時的光線問題,所以我將閱讀區放在了靠近南面窗戶旁,幼兒就在長方形的桌子上閱讀,可是在投入使用後,發現有孩子進入閱讀區,但時間並不長,似乎不受孩子歡迎。

經過仔細觀察後,我發現閱讀區和點心店相鄰而設,點心店的熱鬧可能影響到了閱讀區的孩子,看來有必要重新設置:把圖書架轉個身,正好和南面和西面的牆攔成一個小空間,在牆上掛了書袋,可以將書放在裡面,並且在地板上鋪上了地毯,孩子可以坐在毯子上閱讀,這種愜意的讀書方式果然吸引了更多的幼兒。由此看來,閱讀環境也需要教師的細心布置,相對獨立安靜的空間更能夠營造氣氛,很好地吸引幼兒;鋪上的地毯,讓幼兒在愜意的心情下更好的交流,牆上的書袋讓幼兒隨拿隨取,更舒服,更自由。

2. 注重前期准備,打好閱讀基礎

剛升入中班的幼兒,還保留了小班階段幼兒的一些年齡特點,使他們對熟悉的事物的興趣遠大於不熟悉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讓幼兒閱讀前,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將繪本中的內容提前展示出來,(3)用前期經驗,來打好閱讀基礎。比如在閱讀《小熊本傑明》前,可以請幼兒說說自己怎麼過生日,有沒有收到禮物,這樣使幼兒對小熊本傑明過生日的故事有所了解,通過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更好的理解故事;又如《鱷魚怕怕和牙醫怕怕》,可以找些彼此間相互害怕的食物之間的聯系,再如《最好吃的蛋糕》,請幼兒說說親自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幫助幼兒體會最好吃的蛋糕其實是孩子們對媽媽的愛。對於一些篇幅較長,相對復雜的繪本,我們可以通過運用錄音設備,將故事錄音後,在不提供繪本的情況下,多次播放,使幼兒對整個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再將繪本提供給幼兒,結合故事畫面,熟悉故事。

3. 從集體閱讀到個別閱讀

中班幼兒的行為還是存在一定的隨意性的,他們能夠對繪本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通過自己的經驗對畫面的理解來閱讀繪本,但是如果沒有合理的指導,幼兒還是會出現一些無序、隨意翻閱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在幼兒集體閱讀到個別閱讀的過程中,通過過渡指導,來引導幼兒正確閱讀繪本。中班幼兒對頁碼已經認識,在集體閱讀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根據頁碼來翻閱繪本,跟著老師一起閱讀,教師看一頁,講一頁,翻一頁,幼兒則學著老師看一頁,翻一頁,提醒幼兒認真觀察畫面,尋找相關聯的地方,邊聽邊看,鞏固按照頁碼一頁頁翻看書本的本領。此時,教師可關注一個細節,在講述故事時,語速可以相對放慢,這樣就能夠觀察每個幼兒的翻閱情況,也可以給幼兒更多的時間欣賞畫面。接著便可以放手,讓幼兒自己閱讀了。在幼兒自己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引導,對於一個隨意翻閱的幼兒,應提醒並強調,每頁故事都是相關聯的,只有看懂前一頁後,再看下一頁,邊看邊想,看懂每一幅畫面。這樣通過個別指導,長此以往,幼兒就會養成仔細翻閱繪本,認真觀察畫面,真正理解故事,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4. 有效運用繪本集體教學中的方法和策略

除了在閱讀區中投放繪本外,現在更多地在進行繪本的集體教學。在幼兒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集體教學,喚醒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促進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是非常可行的。

④ 幼兒園故事大全短篇故事

1、小兔子找太陽 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聽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便要去找太陽。 它來到屋子裡,提著兩盞紅紅的、圓圓的燈籠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 媽媽說:「不,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子外面呢!」 小兔子來到菜園子里,看見三個紅紅的、圓圓的蘿卜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 媽媽說:「不,這是三個紅蘿卜,太陽在天上呢!」 小兔子抬起頭,看見天上飄著紅紅的、圓圓的氣球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 媽媽說:「不,這是紅氣球·······」 小兔子焦急地喊:「真急人,太陽到底在哪兒呢?」 媽媽說:「瞧,太陽只有一個,還會發光呢!」 小兔子順著媽媽手指的方向,抬起頭,大聲叫:「媽媽,我找到了,太陽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2、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隻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隻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⑤ 如何分享幼兒園教學故事

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幼兒園故事教學內容廣泛,不僅包括生活故事,還包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

為了方便幼兒老師找到更好的故事資源整理出了「幼兒園故事大全,供幼兒老師參考。

1、愛笑的小花

公園里有朵花,真好看,看見小天天,總是笑眯眯的。

天天問花兒:"你叫什麼名字?"

花兒只是笑,不說話。

天天伸出小手,要采這朵花。

外公擺擺手說:"天天別采!你不採她,花兒總是對你笑,你一採下來,花兒就哭了。"天天不想看到小花對他哭,天天沒有采。

這時,小花笑得更可愛了。她成了天天的好朋友。

天天回家以後,告訴外婆:"公園里有一朵花,很乖很乖,對他一直笑,一直笑。"

外婆說:"天天也很乖,你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

故事目標:

1.知道微笑是一種美。

2.懂得要愛護花。(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看花)

2、老爺爺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天氣很冷。有一隻小鳥真可憐,它在樹枝上冷得直發抖。

一位老爺爺走來,看見了小鳥,心想:"這只小鳥多可憐呀,這么冷的天,它一定會凍死的。"小鳥對老爺爺說:"風把我們的窩給走了,我們沒有家了。"老爺爺說:"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想辦法。"老爺爺就用自己的帽子給小鳥做鳥窩,帽子真暖和。

小鳥想到樹林里還有許多怕冷的小鳥,就把它們都叫來,一起飛進了老爺爺的帽子。它們非常感謝老爺爺。以後老爺爺也天天來看小鳥,小鳥們每次都唱歌給老爺爺聽。

有一天老爺爺沒有來,原來他病了。小鳥想:"一定是爺爺把帽子給了我們,自己著涼生病了,我們趕快給老爺爺做頂帽子吧。小鳥們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頂帖子送給老爺爺。老爺爺非常感謝小鳥,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這是一篇社會性教育童話故事,適用於中班年齡的孩子。

《老爺爺的帽子》這則童話以"老爺爺關心小鳥,小鳥關心老爺爺,"這一主題,將我們還入了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世界。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隻知道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會考慮別人的情緒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關心、幫助別人。而未來社會需要幼兒從小"學會生活,學會關心"。

故事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2.激發幼兒的同情心,獲得被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的內心感受。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⑥ 幼兒中班3分鍾故事

盡管維多麗婭知道地窖里是空的,連老鼠吃的東西也沒有,喔唷唷……」安娜說到這里,用手捂住面頰,「

⑦ 中班幼兒兒童故事

會學狐狸叫的小黃鴨,這個特別適合做表演使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