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中國古代關於忠的故事

中國古代關於忠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4 17:44:30

1. 多多舉些古代關於忠的例子吧`

我說來兩個,一個是岳飛,一個是審配,下面是他們的故事:
岳飛(1103-1142),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岳飛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務農。岳飛青少年時先後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為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後到相州(今安陽),「為韓魏公(琦)家莊客,耕種為生」。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獲了徽、欽二帝,北宋王朝滅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登基,是為高宗,遷都臨安,建立南宋。岳飛上書高宗,要求收復失地,被革職。岳飛遂改投河北都統張所,任中軍統領,在太行山一帶抗擊金軍,屢建戰功。後復歸東京留守宗澤,以戰功轉武功郎。宗澤死後,從繼任東京留守杜充守開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將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充率軍棄開封南逃,岳飛無奈隨之南下。是年秋,兀術繼續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渡過長江天險,很快就攻下臨安、越州(今紹興)、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飛率孤軍堅持敵後作戰。他先在廣德攻擊金軍後衛,六戰六捷。又在金軍進攻常州時,率部馳援,四戰四勝。次年,岳飛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復建康,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岳飛威名傳遍大江南北,聲震河朔。七月,岳飛升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擁有人馬萬余,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驍勇的抗金勁旅「岳家軍」。

紹興三年,岳飛因剿滅李成、張用等「軍賊游寇」,得高宗獎「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四月,岳飛揮師北上,擊破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岳飛也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飛又敗金兵於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還。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率軍鎮壓了楊么起義軍,從中收編了五、六萬精兵,使「岳家軍」實力大增。

紹興六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架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狀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紹興七年,岳飛升為太尉。他屢次建議高宗興師北伐,一舉收復中原,但都為高宗所拒絕。紹興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檜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納貢。這使岳飛不勝憤懣,上表要求「解罷兵務,退處林泉」,以示抗議。次年,兀術撕毀和約,再次大舉南侵。岳飛奉命出兵反擊。相繼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破金軍精銳鐵騎兵「鐵浮圖」和「拐子馬」,乘勝進占朱仙鎮,距開封僅四十五里。兀術被迫退守開封,金軍士氣沮喪,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不敢出戰。

在朱仙鎮,岳飛招兵買馬,連絡河北義軍,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他激動地對諸將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這時高宗和秦檜卻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岳飛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奮,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他壯志難酬,只好揮淚班師。

岳飛回臨安後,即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術要求「必殺飛,始可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三國時期,袁紹手下的重臣審配,當時袁紹已經死了,他輔佐袁尚,袁尚在城外被曹操擊敗,當時袁尚只想著逃命放棄了鄴城,可是審配一直不放棄,因為他知道鄴城是袁家的首府,也是河北的門戶,命門,一旦放棄,袁家就徹底失敗了,所以他只帶領城中的殘兵守城,曹操大軍多次攻城都被他擊退,後來他的侄子審榮貪圖富貴,出賣了他,開打了城門,當時曹操極度欣賞他,說要給他很多賞賜,然後重用他,可是他就是不降,後來曹操要殺他的時候,他還說:「我的主公(袁紹)的墳墓在北方,我一定要向著北方死去!」後來曹操同意了他

後來還有好多詩歌寫他,其中有一首是:
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
命因昏主喪,心與古人參。
忠直言無隱,廉能志不貪。
臨亡猶北面,降者盡羞慚。

2. 有關於「忠」的故事嗎

忠這個字很有意思,。自古君子忠於君,小人忠於利,英雄忠於民族與理念,現在黨員忠於黨。顧名思義,人有中心思想和堅定不移的理念就是忠。
至於民族氣節的忠誠故事那就太多了,幾乎每個朝代都有,比較有名的是文天祥、岳飛、陸秀夫、袁崇煥、關天培等抗擊外民族侵略的英雄們的故事。不一一舉例了。
忠於朋友的自然只有管鮑之交能夠上得了檯面。
忠於團體的肯定是邱少雲這種的戰斗英雄了。
忠貞不渝的更多,古代哪個女的有牌坊都有故事(除了潘金蓮)。
狗狗忠於主人的以忠犬八公的故事比較出名。
還有殺自己老婆烹之,給忠於的主公吃的。
還有煮自己孩子給國王吃的。

忠不是要忠於誰,而是要忠於自己內心的理念和自己內心的原則為基礎。

3. 古代關於忠義的故事

1、趙孝爭死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趙,單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趙禮,很是友愛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強盜占據了宜秋山,把趙禮捉去了,並且要吃他。

趙孝就趕緊跑到了強盜那裡,求懇那班強盜們說道,趙禮是有病的人,並且他的身體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體生得很胖,我情願來代替我的弟弟,給你們吃,請你們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強盜還沒有開口說話,他那弟弟趙禮一定不肯答應。

2、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著,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里告罪。

後來許武舉了孝廉,但是他因為兩個弟弟都還沒有名望,就把家產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廣大的房屋,所有壞的統統給了弟弟。所以當時社會上的人,都稱許他的兩個弟弟,反而看輕許武了。

3、姜肱大被

漢朝時候,有個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和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叫姜仲海,一個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愛。雖然他們兄弟三個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開了睡,所以他們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個人一同睡著。

有一次,兄弟們一同到府城裡去,晚上碰著了強盜,就要殺他。他們兄弟三個人都搶著死,強盜也就把三個人都釋放了,只搶了一些衣服和金錢去。

4、繆彤自撾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繆單名叫做彤。表字豫公。他在幼小年紀的時候。早已沒有了他的父親。兄弟四個人。一同住在一塊兒。等到後來各自娶了妻子。

這幾個婦女們就要請求均分家產。已經有好幾次了。甚至於屢次有爭鬧的言語發生。繆彤聽見了很感憤嘆息。就關了門。自己打著自己說道。繆彤呀繆彤。你勤修身體。謹慎行為。

5、劉進束帶

南北朝時候,南齊朝有一個人,姓劉,單名是一個琎字,表字子敬,就是劉瓛的弟弟。他的做人,是很剛方並且很正直的,在南宋朝泰豫年間,曾經做過明帝的挽郎。

有一次,他的哥哥劉瓛,半夜裡在隔壁房間里,叫著他的名字,但是劉琎並不去答應他。等到下了床,穿好了衣服,到了哥哥床面前立正了以後,才答應了。

4. 關於忠,孝,義的古代故事,越多越好。

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專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屬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

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5. 中國古代關於「忠」的小故事有哪些

專諸刺吳王僚、侯生托孟嘗君,蘇武牧羊,非忠君,而忠國也,多是為國而想,吳王僚殘暴,孟嘗君救趙,蘇武滯匈奴十八年歸國

6. 關於忠的故事

除了
岳飛
外的精忠報國的故事內容戚繼光
[編輯本段]
(1528-11-12-1588-01-05)
漢族,明代著名抗倭
將領
、民族英雄、
軍事家

武術家
。字元敬,號南塘,又號
孟渚
。山東
登州
(今山東蓬萊)人。
原籍
河南衛輝
。一說
祖籍
安徽
定遠
,生於山東濟寧。於閩、浙、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少時好讀書,通經史
大義

嘉靖
二十三年(1544)依例襲父職為登州衛
指揮僉事
。三十二年,任
都指揮僉事
,備倭山東。三十四年,調任浙江都司
僉事
。旋進
參將
。分守寧波、紹興、台州(今浙江臨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
免官
,旋以平
汪直
功復官,改守台州、金華、
嚴州
(今浙江建德東北)三府。時浙江多被倭患,而
舊軍
素質不良。戚繼光招募農民和礦徒,組成新軍。嚴明紀律,賞罰必信,並配以精良戰船和
兵械
,精心訓練;他還針對南方多湖澤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的特點,審情
度勢
,創造了攻防兼宜的「鴛鴦陣」戰術,以十一人為一隊,配以盾、矛、槍、
狼筅
、刀等長短兵器,因敵
因地
變換隊形,靈活作戰。每戰多捷,世人譽為「戚家軍」。
TVB劇情網
在線觀看:
http://www.tvbjq.com/

7. 古代忠誠自己朝代的故事

《辛棄疾》——勵志救國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
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
積極准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
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
「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
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蘇武牧羊十九年
蘇武,是西漢盡忠守節的著名人物。在漢武帝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將之職奉命出使匈奴。由於匈奴的緱王謀劃劫持單於母親閼氏歸順漢朝,而漢朝的副使張勝牽涉在內,蘇武也受牽連。

匈奴單於為了逼迫蘇武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

後來,漢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區,終於得知蘇武依然健在,於是揚言說,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隻大雁,雁的腳上系著帛書,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在北方的沼澤之中。單於只好把蘇武等九人送還。
蘇武在匈奴的時間很長,前後共有十九年。

蘇武始終忠於祖國,表現出了大義凜然的堂堂正氣。他不辱使命而聞名於世,而蘇武牧羊的故事 也千古流傳,並為後人仿效

8. 《水滸傳》中關於「忠」的故事

浪子燕青忠心救主:

宋江繼任梁山寨主後,為壯大梁山聲勢,派軍師吳用去賺盧俊義上山。吳用假扮算命先生,混入盧府為盧俊義算命,稱其將有血光之災,需去東南一千里外躲避,方可脫難。盧俊義深信不疑,欲帶管家李固前往泰安州經商,以避災禍,並留燕青看管家中庫房。

燕青極力勸阻,認為前往泰安州必經梁山泊,路上不安全。他還指出,算命先生定是梁山中人,是要誆騙盧俊義上山。盧俊義不聽。燕青又要隨行前去,盧俊義仍舊拒絕。盧俊義經過梁山時,遇到埋伏,最終被浪里白條張順活捉上山。

宋江留盧俊義小住,將李固放回,還對他謊稱盧俊義已在山寨落草。李固與盧俊義的妻子賈氏早有私情,便借機向官府告發,與賈氏霸佔盧家家產。盧俊義在梁山住了兩個月,告辭回家,在北京城外遇到燕青。

燕青此時已被李固趕出家門,淪為乞丐。他將實情告訴盧俊義,勸盧俊義莫要入城。盧俊義不信,不顧燕青再三勸阻,執意入城回府。李固又向官府告發,稱盧俊義勾結叛匪,准備里應外合攻打大名府。梁中書命人抓捕盧俊義,嚴刑拷打,屈打成招後將其打入死牢。

蔡福兄弟受到柴進重金委託,花錢打通關節,終使盧俊義由死罪改為刺配。差役董超、薛霸被李固買通,在刺配途中欲殺盧俊義,卻被燕青放冷箭射死。燕青救下盧俊義,背著他投奔梁山泊而去。中途在客店安歇時,燕青外出打野味,盧俊義卻又被追捕的官軍抓走。

(8)中國古代關於忠的故事擴展閱讀:

《水滸傳》中關於「義」的故事: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解救不認識的金氏父女:

魯智深與史進、李忠喝酒遇到賣唱兩父女:金老漢和女兒金翠蓮。金翠蓮被迫嫁與鄭屠為妾,後來被其妻趕出門,到酒樓賣唱還錢給鄭屠。

魯智深打抱不平,先幫忙兩人脫身,然後到集市找到正在賣肉的鄭屠,故意挑唆並一切肉為名耗其體力,最後鄭屠不堪忍受與魯智深沖突,魯智深邊罵邊打三拳將其打死,急中生智稱其詐死,揚長而去,恐此地不宜久留,後出城,最終投奔五台山。

9. 中國古代關於「忠」的小故事有哪些

龍逢極諫、比乾死爭、蘇武牧羊、張良復仇、紀信代死、日憚篤慎、丙吉護儲、朱雲折檻、李善乳主、嵇紹衛帝、敬德瘢痍、元方舉知、金藏剖心、真卿勁節、李絳善諫、孟容制強、李沆不阿、王旦薦賢、岳飛報國、洪皓就鼎、守仁求心、孝孺斬衰、鐵鉉背立、於謙勤王……

一、【龍逢極諫】龍逢諫君.深謀遠慮.冀其少悛.立而不去.

夏朝的末代皇帝.單名叫做癸的.因為他最喜歡多殺人.所以人家把他一個謚法.叫做桀的.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並且滅除了道德.專憑著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對著上天說出種種的妄言妄語來誣蔑.對著自己所屬的諸侯國里.流毒橫行到極點.倘然有人去勸阻他的.他必定拿來處死.那時候有一個大忠臣.叫關龍逢.進了一番勸諫的話.說道.古來的皇帝.愛惜百姓.節省自己用度.所以能夠長久做著國里的君主.現在你君王的用度沒有限制.殺人不眨眼.天下的人心已經不向你了.那天命自然也不保佑你.這國家的滅亡是很容易的了.你何不稍稍改過一些呢.桀王不肯聽他.關龍逢立著不肯出去.桀王大大的生了氣.就把他殺死了.

二、【比乾死爭】比干強諫.盡其忠誠.紂王淫泆.遂以死爭.

殷朝的末代皇帝.名字叫受辛.因為他十分殘忍.除滅正理.所以大家送他一個謚法.把他叫做紂了.那時候紂王的叔父名叫比乾的.在紂王的身邊做著少師官.看見紂王這樣的荒淫游佚.嘆氣著說.皇上暴虐得這個樣子.不去勸諫.那就是不忠了.為了怕死.不敢說話.那就是不勇敢了.皇上有了過失.就去勸諫.不用我勸諫的話.那末就死.這才是忠到極點的.皇上有了過失.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爭.那末這一班百姓.究竟有什麼罪呢.於是比干就到紂王那兒去強諫.紂王生氣著說.吾聽說聖人的心上有七個竅.就把比乾的肚子剖開來看.後來周武王帶領了諸侯討伐紂王.滅了殷朝.就造了比乾的墳墓.

三、【張良復仇】張良狙擊.為韓復仇.滅秦假手.從漢依劉.

漢朝起初的時候.有個張良.因為他家裡.有五代在韓國里做宰相.所以當時秦國滅韓國的時候.張良就把家裡的財產都散去了.打算著報仇的計劃.後來得到了一個大力士.用了一個大鐵錐.學猿狙般暗暗裡擊秦始皇於博浪沙地方.可是錯擊中了一乘侍從的車子里.秦始皇下了命令.很嚴緊的去搜捕.可是捉不到他.後來張良跟了漢高祖名叫劉邦的滅了秦朝.韓國的舊地方.就立了一個名叫韓成的做了韓王.張良就回到韓國去做韓國里的宰相.等到韓成給楚霸王名叫項羽的殺死了.張良再回到漢朝.幫漢高祖滅了楚霸王.定了天下.因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封做留侯.

……

10. 古代關於忠的故事

岳飛啊,精忠報國。文天祥,寧死不屈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