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朱德的故事30字
A. 朱德的故事30字
朱德1940年冬,提出「南泥灣政策」,對發展大生產運動,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的封鎖,作出了重大貢獻。
朱德的故事有很多,不是30個字就能表達的。
一:《回憶我的母親》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琳琅山下一個貧苦的佃農家庭。朱德的父親朱世林和母親鍾氏一生務農,沒有讀過書。朱德的母親出生於流浪藝人家庭,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在母親的影響下,朱德熱愛音樂。母親,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還保存有朱德青少年時期使用過的竹琴。1944年鍾氏在家鄉去世後,延安各界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毛澤東親題輓聯,稱她是「賢母完人」。
朱德寫下《母親的回憶》祭奠母親,稱贊母親具有勤勞儉朴、寬厚仁慈、堅強勇敢和深明大義的美德,教給他豐富的生產知識、堅定的意志和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自己所有的優點也都是繼承自母親。這篇祭文當年刊登在解放日報上,後來曾收入中學語言課本,改名為《回憶我的母親》。
二:朱德「作弊」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
1907年朱德考入四川省師范學堂附設體育學堂,1908年朱德應邀在儀隴縣立高等小學堂任教。在當地守舊勢力的反對和排擠下,他深感 「教書不是一條出路」。1909年春節後朱德辭去老師職務,寫下「投筆從戎去,刷新舊國風」的激昂詩篇,隻身前往雲南投考雲南陸軍講武堂,踏上了從軍救國的漫漫征程。
朱德對時任雲南陸軍講武堂監督(後任校長)的李根源先生非常敬重。如果沒有李根源,朱德有可能無法留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求學。1909年初夏朱德投考雲南陸軍講武堂,學校只招收本省人士,因此朱德以四川籍貫報考時並沒有被錄取。由於身上的盤纏已經花光了,朱德只好將自己的名字朱建德改為朱德,並在第二次投考的時候朱德將自己的籍貫改為雲南省蒙自縣。
誰料,入學不久即被教官識破,引起軒然大波,朱德面臨被學校開除的危機。此時李根源挺身而出,以辦學宗旨是「培養有志青年」為由將朱德留了下來。
三:朱德萬里找黨
1922年初朱德離開雲南返回四川,6月抵達上海,准備與孫炳文會合後出國留學。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德從報紙上了解到新成立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蓬勃興起,產生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想法。7月,朱德抵達北京與孫炳文會合,在無緣得見中共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情況下,帶著孫炳文返回上海尋訪陳獨秀。
鑒於此前還沒有出現過像朱德這樣高級別的國民黨軍官要求加入中共的先例,陳獨秀冷冷的拒絕了他。朱德曾形容自己那時的境況是「一隻腳站在舊秩序中,另一隻腳卻無法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 在此期間朱德拜會了孫中山,謝絕了孫中山「赴桂重整滇軍,攻打廣東軍閥陳炯明」的提議,於1922年9月乘坐法國郵輪安吉爾斯號,從上海出發前往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歐洲,尋求救國真理。 經過40多天航行,朱德不遠萬里來到法國馬賽。不久他在巴黎得知周恩來和中國旅歐支部的存在,立即奔赴柏林。
在柏林,他見到了中共旅歐支部負責人周恩來,非常誠懇的向周恩來講述了自己的革命經歷,提出了入黨申請。他說:「兩年也好,三年也好,我一定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只要同意我入黨,派我做什麼都行。」1922年11月,在周恩來和張申府的介紹下,朱德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36歲。
四:「建軍節」的由來
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從此,人民有了自己的軍隊。1933年8月1日被中革軍委確定為紅軍的建軍節,《紅色中華》刊登了這一決定。為了加強對紅軍的指揮,1930年8月28日,中共中央總行動委員會主席團會議決定任命朱德為紅軍總司令。
五:「我不算英雄」
1955年我國開始實行軍銜制管理。9月27日,朱德在北京懷仁堂參加授銜、授勛典禮,從毛澤東手上接過第一號授予軍銜的命令狀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榮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時年69歲。雖然居功至偉,但朱德從不居功,他常說:「我不算英雄,只是一個在戰場上沒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為革命犧牲了的烈士才稱得上英雄。」
B. 朱德長征時的故事三十字左右
《一塊銀元》
一天,兩名小戰士到一戶人家,大門緊鎖,門口架棚上掛著兩個版黃艷艷的大南瓜,心權想:人家又不在,怎麼個買呢?,那就先把兩個南瓜割下,寫一張紙條「錢以後送來-紅軍。」
晚飯,朱德吃到香酥的南瓜飯後,詢問誰買的瓜真是好吃時,他才知道南瓜沒有付錢。他讓人叫來那二位戰士,從背包里帶出一塊銀元,語氣嚴肅地說:「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呀。」說完要二位戰士去還錢。
望採納!
C. 朱德的故事四十字
《一塊銀元》來
一天,兩名小戰士到一自戶人家,大門緊鎖,門口架棚上掛著兩個黃艷艷的大南瓜,心想:人家又不在,怎麼個買呢?,那就先把兩個南瓜割下,寫一張紙條「錢以後送來-紅軍。」
晚飯,朱德吃到香酥的南瓜飯後,詢問誰買的瓜真是好吃時,他才知道南瓜沒有付錢。他讓人叫來那二位戰士,從背包里帶出一塊銀元,語氣嚴肅地說:「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呀。」說完要二位戰士去還錢。
望採納!
D. 朱德,朱自清或朱元璋的小故事。要短!(30字以內)
朱德的扁擔
朱自清拒食美國糧,最候在困苦飢餓中死去
朱元璋與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
為什麼你問的這三個人都是姓朱的,你姓朱么?
E. 朱德有哪些故事
1、以身作則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儀隴縣李家灣,一個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新中國第一個元帥朱德。
朱德從小熱愛勞動,4歲就幫媽媽幹活,5歲時,他就學著割草、拾柴,幫家裡幹些雜活。朱家附近沒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媽媽再也沒有力氣去挑水。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媽媽卻發現缸里的水滿滿的。媽媽感到很奇怪,於是連著幾天都不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滿滿的。
為了揭開這個秘密,媽媽起了個大早,這才發現是自己的兒子在悄悄地挑水。媽媽又驚又喜,緊緊地把朱德摟在懷里許久說不出一句話。
F. 朱德的小故事(要50字以內的)
一塊銀元
三千多名戰士駐扎一個村,吃飯吃菜成了一件大事。剛開始,由於地主老財造謠惑眾,加上村民對紅軍並不了解,許多人棄家躲避,來不及逃的人關門閉戶,籌集糧菜一時陷入了困境。朱德軍長嚴明紀律,讓戰士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一天,兩名戰士到村南一戶人家,大門緊鎖,聽說已逃到外村親戚家中。只見其家門口有一個南瓜大架棚,十分旺盛,棚上掛著兩個黃艷艷的大南瓜,小戰士心想:人家又不在,怎麼個買呢?太個子戰士說:「把兩個南瓜割下,我寫一張紙條,錢以後送來。」說完割下南瓜,寫了一張字條「買兩個南瓜,以後付錢。一~紅軍」.放在架上回去了。有一天晚飯,朱德吃到香酥的南瓜飯後,詢問誰買的瓜真是好吃時,他才知道南瓜沒有付錢。他讓人叫來那二位戰士,從背包里帶出一塊銀元,語氣嚴肅地說:「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呀。」說完要二位戰士去還錢,兩位戰士原以為辦了一件好事,卻受到首長的批評,頓時面面相覷,等他們回過神來時,早已站在身旁的排長對他們耳語了一番,這時他倆才興沖沖地走了。
再說紅軍進村後,幫助村民打掃庭院、挑水劈柴。一位大爺病了,還派醫生為他診治……一樁樁軍愛民的好事在村裡傳頌著。村民們消除了誤解,事實戳穿了地主們造謠中傷的陰謀,外逃的村民回來了,村子裡家家戶戶敞開大門,爭相幫紅軍做事,有送糧送菜的,有送兒子來幫丁當兵的,真是軍民魚水一家親啊。又說村南那戶種南瓜的村民叫陳亮,他攜妻帶兒回到家裡,一切依然如故,十分高興。只是棚上兩個南瓜不見,他心裡想:家在就好,兩個南瓜算是讓賊偷了罷,也不把它當回事,在村民會上他無意說了這事,沒想到那二個戰士又狠狠挨了一頓批,可他們心裡不服氣哪。
一天,陳亮的妻子上棚割南瓜葉准備煮了喂豬,不經意間看見被割走的一個南瓜蒂上用紅布扎著一個小包,他拿下來一看,裡麵包著一個金閃閃的銀元,還有一張小紙條,可他不識字,急忙拿到村裡給丈夫看,只見字條寫著:「老鄉:買2個瓜送上一塊銀元。一一紅軍』』村裡人頓時都聚攏過來,有的竊竊私語。陳亮頓時面紅耳赤,捶胸頓足,大聲說:「我好糊塗啊,原以為南瓜被賊偷了,沒想到紅軍大哥紀律嚴明,買東西付錢,一銀元可買好多南瓜呀。」說完他拉著郭夫爺一起找朱軍長,一是把銀元還了,二是要向兩位戰士賠罪。朱德軍長激動地對他們說:「這是紅軍應該做的。銀元你留著,至於賠罪由我來吧。」回到家裡,陳亮傾其所有,把雞蛋、鴨蛋和雞鴨裝滿籮筐,上面用紅紙寫著「擁軍愛民」,一家三口人高高興興擔著慰問品走向美魁堂,聽說紅軍走的前一天,他還特地屠殺大肥豬前去慰勞。
一石激起千層浪。陳亮的「銀元故事」在村裡傳遍了,擁軍愛民在福鼎在橫口成了時尚,蔚然成風。後來,一位詩人以此為題材寫了一首《南瓜蒂上長白銀》的詩還在省里獲獎,而一位畫家以此為題材的國畫也得了獎。從此,擁軍愛民的優良風尚在福鼎在橫口在永春代代相傳,永遠相傳。
G. 朱德的故事50字以內
薰弟,找度娘啊
H. 朱德的故事20字
從小愛勞動
1886年來12月l日,四川省儀隴縣李源家灣,一個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新中國第一個元帥朱德。
朱德從小熱愛勞動,4歲就幫媽媽幹活,5歲時,他就學著割草、拾柴,幫家裡幹些雜活。朱家附近沒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媽媽再也沒有力氣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媽媽卻發現缸里的水滿滿的。媽媽感到很奇怪,於是連著幾天都不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滿滿的。為了揭開這個秘密,媽媽起了個大早,這才發現是自己的兒子在悄悄地挑水。媽媽又驚又喜,緊緊地把朱德摟在懷里許久說不出一句話。
I. 朱德同甘共苦的事例50字
紅軍要堅守井岡抄山根據地,粉碎襲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井岡山上生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道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戰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麼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麼辦?大家勸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並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J. 朱德簡介30字
朱德,字玉來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自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中文名: 朱德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四川省儀隴縣
出生日期: 1886年12月1日
逝世日期: 1976年7月6日
信仰: 馬列主義
獲得榮譽: 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