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主動的重要性的小故事

主動的重要性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4 22:39:32

Ⅰ 有哲理積極意義的小故事

1、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rib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游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6、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7、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
8、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張三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
9、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電燈是誰發明的?」「愛迪生。」「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0、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Ⅱ 關於實際行動重要性的小故事

早晨,我正准備去上學,忽然看見媽媽把剛用過的洗手水「呼啦」一下子倒掉了。我連忙對媽媽說:「媽媽,這些水還可以用來涮拖把或沖馬桶呢!您這樣太浪費水了,要是全中國人都像你這樣浪費,那什麼時候才能走進低碳生活?」媽媽聽了,臉一下就變紅了,笑著對我說: 「乖兒子,你說的對,媽媽今後一定改正!」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業從書房出來,看見爸爸媽媽正在看電視,他們竟然沒注意到,卧室里的電燈還開著!在另一個卧室里,還開著電腦呢!我一邊去關燈,一邊有些生氣地對爸爸媽媽說道: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電腦不僅費電,還有輻射,不用的時候,要趕緊關閉!」爸爸媽媽看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說:「兒子,你知道的還真不少呢!我們今後一定要注意節約,節水、節電、節能,過上真正的低碳生活,也請你當咱們家的監督員吧!」

從電視新聞上看到,低碳生活就是把我們平常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也應該做到。淘米水、洗臉水、洗腳水的二次利用,少用一次性杯子、筷子、飯盒、紙巾,隨手關掉不用的電器電源,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少看電視、少玩電腦,多看書,這些都是低碳生活的具體表現。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節水、節電、節氣,做一個真正的「低碳族」吧!

Ⅲ 主動的重要性

那一秒你主動了,或許我們就會有故事

Ⅳ 積極性小故事

積極心態小故事
故事一《苦惱與歡快取決於心態》
一,古時有一位國王,夢見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謝了,便叫王後給他解夢。王後說:「大勢不好。山倒了指山河要倒;水枯了指民眾離心,君是船,民是水,水枯了,船也不能行了;花謝了指好景不長了。」國王驚出一身冷汗,從此患病,且愈來愈重。一位大臣要參見國王,國王在病榻上說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聽,大笑說:「太好了,山倒了指從此天下昇平;水枯指真龍現身,國王,你是真龍天子;花謝了,花謝見果子呀!」國王全身輕松,很快痊癒。
二,有這樣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染布的,二兒子是賣傘的,她整天為兩個兒子發愁。天一下雨,她就會為大兒子發愁,由於不能曬布了;天一放晴,她就會為二兒子發愁,由於不下雨二兒子的傘就賣不出往。老太太總是愁眉緊鎖,沒有一天開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纏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學家告訴她,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天一下雨,你就為二兒子興奮,由於他可以賣傘了;天一放晴,你就為大兒子興奮,由於他可以曬布了。在哲學家的開導下,老太太以後天天都是樂呵呵的,身體自然健康起來了。
美國成功學學者拿破崙?希爾關於心態的意義說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是的,一個人面對失敗所持的心態往往決定他一生的命運。
積極的心態有助於人們克服困難,使人看到希看,保持進取的旺盛鬥志。消極心態使人沮喪、失看,對生活和人生布滿了抱怨,自我封閉,限制和抹殺自己的潛能。積極的心態創造人生,消極的心態消耗人生。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出發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制於自我設置的某種陰影。選擇了積極的心態,就即是選擇了成功的希望;選擇消極的心態,就註定要走人失敗的沼澤。假如你想成功,想把美夢變成現實,就必須摒棄這種抹殺你的潛能的消極心態。

Ⅳ 積極主動的小故事,真情流露,經過,結果,感受或反思,謝謝

1.碎罐

過去,有一個人提著一個非常精美的罐子趕路,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啪」的一聲,罐子摔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頓時成了碎片。路人見了,唏噓不已,都為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個摔破罐子的人,卻像沒這么回事一樣,頭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舊趕他的路。

這時過路的人都很吃驚,為什麼此人如此灑脫,多麼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麼可惜呀!甚至有人還懷疑此人的神經是否正常。

事後,有人問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

這人說:「已經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戀呢?」

大道理:灑脫是一種擺脫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級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還要空留戀呢?如果留戀有用,還要繼續努力干什麼?

2.路上的石頭

國王費迪南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塊「巨石」,任何人想要通過這條路,都得面臨這塊「巨石」,要麼把它推開,要麼爬過去,要麼繞過去。然後,國王吩咐王子先後通過那條大路,分別把一封密信盡快送到一位大臣手裡。王子們很快完成了任務。費迪南開始詢問王子們:「你們是怎麼把信送到的?」

一個說:「我是爬過那塊巨石的。」

一個說:「我是劃船過去的。」

也有的說:「我是從水裡游過去的。」

只有小王子說:「我是從大路上跑過去的。」

「難道巨石沒有攔你的路?」費迪南問。

「我用手使勁一推,它就滾到河裡去了。」

「這么大的石頭,你怎麼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過試了試,」小王子說,「誰知我一推,它就動了。」

原來,那塊「巨石」是費迪南和大臣用很輕的材料仿造的。自然,這位善於嘗試的王子繼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某一個人,自己一點兒也不動腦筋,只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自己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命運。

3.一面鏡子

一個年輕人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查出患了白血病,無邊無際的絕望一下子籠罩了他的心,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一個深秋的午後,他從醫院里逃出來,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游盪。忽然,一陣略帶嘶啞又異常豪邁的樂曲吸引了他。不遠處,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著一件磨得發亮的樂器,向著寥落的人流動情地彈奏著。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面鏡子!

年輕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彈奏完畢時問道:「對不起,打擾了,請問這鏡子是你的嗎?」

「是的,我的樂器和鏡子是我的兩件寶貝!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常常靠這個自娛自樂,可以感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可這面鏡子對你有什麼意義呢?」他迫不及待地問。

盲人微微一笑,說:「我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跡,並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這面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因此不管到哪兒,不管什麼時候我都帶著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個盲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而我……他突然徹悟了,又坦然地回到醫院接受治療,盡管每次化療他都會感受到死去活來的痛楚,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逃跑過。

他堅強地忍受痛苦的治療,終於出現了奇跡,他恢復了健康。從此,他也擁有了人生彌足珍貴的兩件寶貝: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運的人,一定要有樂觀和堅強的品質,因為樂觀和堅強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運之船的動力槳。

4.跳槽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這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為什麼?」

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忠實的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准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大道理:不要一味地埋怨環境帶給人的諸多不便,其實環境本身是客觀存在的,誰處於那個位置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聰明的人會努力去改造罷了。

Ⅵ 品格小故事關於主動

顧炎武自督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
毛主席怎樣讀書?
特殊愛好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一帶向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認真地學,反復地讀
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書、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昌黎詩文全集時,除少數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鑽研,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詠,韓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從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訊,五真正十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他批註的版本,現存的就有三種。
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他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復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劃。
不動筆墨不看書
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

Ⅶ 求跟工作積極性,團隊精神等有關的三分鍾小故事

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是協同合作,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並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

有一個裝扮像魔術師的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向迎面而來的婦人說: 我有一顆湯石,如果將他放入燒開的水中,會立刻變出美味的湯來,我現在就煮給大家喝。

這時,有人就找了一個大鍋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並且架上爐子和木材,就在廣場煮了起來。這個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湯石放入滾燙的鍋中,然後用湯匙嘗了一口,很興奮的說: 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點洋蔥就更好了。

立刻有人沖回家拿了一堆洋蔥。陌生人又嘗了一口: 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

又一個婦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盤肉來。

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無缺了。

陌生人又建議道。在陌生人的指揮下,有人拿了鹽,有人拿了醬油,也有人棒了其它材料,當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裡享用時,他們發現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湯。

(7)主動的重要性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團隊成員產生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顯示出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並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聲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團隊精神成為公司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動力。

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能使每個團隊成員顯示高漲的士氣,有利於激發成員工作的主動性,由此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高漲的士氣、團結友愛,團隊成員才會自願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通過發揚團隊精神,加強建設能進一步節省內耗。如果總是把時間花在怎樣界定責任,應該找誰處理,讓客戶、員工團團轉,這樣就會減略企業成員的親和力,損傷企業的凝聚力。

團隊精神的作用:

團隊精神能夠使團隊成員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對團隊中的個人來說,團隊要達到的目標即是自己必須努力的方向,從而使團隊的整體目標分解成各個小目標,在每個隊員身上都得到落實。

任何組織群體都需要一種凝聚力,傳統的管理方法是通過組織系統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個人感情和社會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團隊精神則通過對群體意識的培養,通過隊員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習慣、信仰、動機、興趣等文化心理,來溝通人們的思想,引導人們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逐漸強化團隊精神,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

團隊精神要靠每一個隊員自覺地向團隊中最優秀的員工看齊,通過隊員之間正常的競爭達到實現激勵功能的目的。這種激勵不是單純停留在物質的基礎上,而是要能得到團隊的認可,獲得團隊中其他隊員的認可。

在團隊里,不僅隊員的個體行為需要控制,群體行為也需要協調。團隊精神所產生的控制功能,是通過團隊內部所形成的一種觀念的力量、氛圍的影響,去約束、規范、控制團隊的個體行為。這種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強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軟性內化控制。

由控制個人行為,轉向控制個人的意識;由控制個人的短期行為,轉向對其價值觀和長期目標的控制。因此,這種控制更為持久且更有意義,而且容易深入人心。

Ⅷ 說明眾人配合的重要性的小故事

前不久看到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兔子坐在山洞口打字,一隻狐狸跳到他面前說:「我要吃了你!」兔子說:「等我把這篇論文寫完也不遲。」狐狸非常奇怪:「你能寫什麼論文?」「我的論文題目是《兔子為什麼比狐狸更強大》。」「這太可笑了,你怎麼可能比我強大?」兔子一本正經地說:「不信你跟我來,我證明給你看。」他把狐狸領進山洞,狐狸再也沒有出來。兔子繼續在洞口打字。一隻狼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說:「等我把這篇論文寫完也不遲。」狼非常奇怪:「你能寫什麼論文?」兔子說:「我的論文題目是《兔子為什麼比狼更強大》。」……兔子又把狼領進了山洞,狼也沒有出來。過了一會兒,兔子和一頭獅子走出了山洞,獅子打著飽嗝說:「你幹得不錯,今天我吃到了非常豐盛的美餐。」

從上面的故事中不難看出,兔子和獅子的合作是一個雙贏的結局。獅子可以不費力飽餐到美味獵物,而兔子呢也因為有了獅子的保護免除了性命之危,可謂是各得其所,各得其樂。在這里,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會有如此完美的結局,這或許就是團隊的神奇之處。

大家都知道,團隊中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其具有互補性。企業作為一個特定的團隊,員工之間也是具有互補性的。一個企業中總會有那麼幾個特別突出的人,與此同時,也總會有很多與之相比相對「不那麼突出」的人。在處理特別突出和相對「不那麼突出」者之間的關系時,我們有的同志主張把眼睛只是盯在那些特別突出的人身上,而忽略了多數「不那麼突出」的人,認為只有這樣才是尊重人才的體現,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筆者以為,這實在是認識上的一個極大的誤區。

我們不否定特別突出者在一個團隊中的作用,但卻不贊同把這種作用無限地誇大到可以忽略企業中其他相對「不那麼突出」的人存在的地步。古人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再優秀的人也有自己的不足,再平凡的人也會有自己的不平凡之處。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一個人再能幹,既便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枚釘子。因此,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是有局限的。而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表明,影響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不是個別人的力量,而是這個企業的整體實力,也就是團隊的力量。真正形成核心競爭力的不是個別人,而是團隊的整體實力。因此,以忽視絕大多數人的存在來突出少數人的價值,以損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來優化個別人的利益是不足取的。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削弱了團隊的力量。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保護「弱者」的利益並不影響「強者」的利益。而恰恰相反的是,保護強者的利益,首先必須要保護好弱者的利益。試想,獅子如果不能對兔子的生命給予保護,那麼它還能像現在這樣輕而易舉地就吃到兔子給它帶來的美味么?如果我們單方面強調獅子的重要,我想兔子和獅子是不能形成一個利益共享的高效率的團隊的。

此外,我們從長遠來看,現在的強者未必就是今後的強者。俗話說得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是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特別突出總是相對的,「不那麼突出」卻是絕對的。一旦有朝一日現在的突出者也變得「不那麼突出」的時候,他們也會遭受到現在的「不那麼突出者」所遭到的冷遇,且不講這對他們是否公平,當他們看到其他人目前的現狀後,能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么?

由此可見,我們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既要重視特別突出者的作用,更要發揮絕大多數「不那麼突出」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唯其如此,團隊的效率才可發揮至極至。

Ⅸ 說一個故事積極性的重要性的故事

有人想知道什麼是天堂和地獄。上帝帶他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版湯,卻個個骨瘦如權柴,因為每個人手上有一隻手柄比手臂還長的湯勺,夠得到鍋卻不能將湯送到嘴裡。只能望「湯」興嘆;而天堂。同樣是一間房、一鍋湯、一群人,一樣長柄的湯勺,但從滿面紅光,快樂唱著幸福的歌,「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喝得到呢?」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這里的人都會喂別人。」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團體協作是文化品牌的真正精華所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