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對聯及其故事50字
㈠ 名人與對聯的故事50字
紀曉嵐的故事:
當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專
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一隻小黃屬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松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
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羽佳禽磚後死」
紀曉嵐想了想,說:
「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
「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
「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毛野獸石先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㈡ 對聯故事50
:①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游之才,將秦拒之門外並出對曰:閉門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見狀,雖替妹夫焦急,卻又不便代勞。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沖開水底天。蘇小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
②有一財主,父子花錢各捐了一個進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門前貼了一副對聯,以示慶賀。聯曰: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才人王某讀罷,在對聯上寥添數筆,其聯頓成: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財主見了又羞怒,只得把對聯撕去。
㈢ 對聯故事大全50~60字
一、老秀才巧寫(改)對聯
從前,有一位老秀才經常樂於助人,常給鄉親們寫春聯,喜聯,壽聯,輓聯等對聯,鄉親們找他從不推辭,再加上他根據你的家景,事由編寫的妙趣橫生。
有一次,村裡過春節,他更忙的不可開交,到大年三十晚上,有一家景特別貧困戶連門聯都沒貼,心想大過年的,在窮也得貼付對聯啊,於是就請老秀才去寫。老秀才根據他的家竟情況,提筆編寫了一付對聯。上聯:吃一升,糴一升,升升不斷。下聯:花一個,借一個,債債無窮。橫批是:一貧如洗,窮人很滿意的謝過了。
還有一次,村裡一位雙目失明的青年經人介紹找了個對象,也是雙目失明,倒是門當戶對,條件相當,擇日要拜堂成親。於是便找到老秀才寫婚聯。老秀才略加思索寫了一付婚聯。上聯:恩愛夫妻難見面。下聯:到了晚上省燈油。橫批是:瞎摸。大家一看都感到妙不堪言。
又有一次,一家給兒子結婚,就請他寫了婚聯,誰知剛拜完天地,家中年過八十歲的老爺子就咽氣了,接下來紅事,白事同時出現,怎麼辦?管事的說:「紅事照常進行,暗中籌備白事 」。於是就急忙搭靈棚,准備辦喪事,顯然大門的婚聯不太適當。於是老秀才靈機一動,又寫了一付對聯,將原來的婚聯換了下來,上聯是:「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 下聯是:「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橫批是:「悲歡離合」。大家一看都拍手叫絕。
再有一次,有家想做賣豆芽的生意,開業時便讓老秀才寫了一付對聯。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下聯也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此對聯是同字不同音,如何讀法,自有妙處。開張之後,人們好奇,都來看對聯,人來人往,生意非常紅火,再加上他本人誠信有佳,工藝嚴格,質量第一,為此生意越做越大,遠近聞名。原來妙聯也是財富啊!
二、三句話不離本行
春節期間,張·王·李·趙四位老幹部聚在一起,飲酒聊天,談古論今,甚是快活。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都有些醉意。有人提出:咱們喝酒是否行個酒令,以便活躍活躍氣氛,大家都說可以;又有人提出咱們吟詩作對,對好了獎一杯,對不好罰酒三杯,大家一致表示同意,於是就借著酒興對起了對聯。
老張搶先發言,(他原來在「五·四·三」辦公室工作)就以五講·四美為題吟一上聯:「行為美,語言美,環境美,心靈美,全國人民講四美。」 老王接了話茬,(他退休前在紀檢委工作)對一下聯:「賭博風,賄賂風,吃喝風,貪污風,社會蛀蟲刮四風 。」 對的工整又現實,老張·老王各飲一杯獎勵酒。老李·老趙也不示弱,(二位都是退休教師,在一所學校任教,當時教學條件不好,教室緊張,一·二·三·四年級都在孔子廟中上課,四個年級都面向東·南·西· 北四個方向)老李說就以教學上課為題出一上聯:「金·銀·銅·鐵一爐煉。」 (意思是說四個年級在一個教室上課)老趙緊接著對出下聯:「甲·乙·丙·丁四等分。」 (意思是說別看在一個教室上課,也能分出一·二·三·四年級)對的也算工整,切合實際。老李·老趙也對飲一杯獎勵酒。
飲後,四位老幹部你看我,我看你,齊說:「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啊! 」 大笑而至。
三、王安石三聯成快婿
著名宰相王安石,自幼勤奮好學,再加上天資聰明,吟詩作對無不叫絕。到了大比之年,上京參加科選,行至一村鎮,天色已晚,便找一客棧住宿,客棧住宿客人很多,晚上閑談之中,有人說:「此地有一才女,芳齡二八,天資國色,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現正在選婿,吟詩作對,優勝者便可中選。」 一連數日無一中選。王安石聽了,第二天便到姑娘家應試,去後說明來意。於是,姑娘便吟一上聯:「張長弓,騎奇馬,魑魅魍魎,四鬼立邊,亞心成惡。 」 (此聯長弓合為「張」,奇馬合為 「騎」,亞心合為「惡」,魑魅魍魎左邊都是「鬼」字旁)此上聯堪稱絕妙。王安石一聽,果然難度很大,心中暗想:姑娘果真不同凡響。便細想一番,便吟出下聯:「偽為人,桃兆木,琴瑟琵琶,八王在上,合手成拿。 」 (此聯為人合為「偽」,兆木合為「桃」,合手合為「拿」,琴瑟琵琶四個字上邊共有八個「王」字)姑娘聽了滿意的一笑,看了看池中的荷花,便吟了第二個對聯:「荷出水面,朱筆點天文。」 王安石隨口應道:「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 此聯對的也算工整。姑娘抬頭看見了樹枝上的鳥隨口吟出了第三個上聯:「鵲噪雞啼,並立枝上談禍福 。」 王安石也抬頭看見飛燕,大雁正好飛過,便吟出下聯:「燕來雁往,相逢途中話春秋。 」 三聯過後,姑娘及父母都很滿意,便讓家人設宴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女方提出擇日完婚。王安石道:「我此去科考完畢,再稟明父母後,便來完婚。 」 商量定後,就去了京城參加應試,結果三榜得中,被皇上欽點為狀元,很快就回來完婚,真乃是雙喜臨門。至今王安時三聯成快婿傳為佳話。 。
四、高則成拒婚
宋朝年間,有一青年,姓高名則成,常年出差,這一天他走到秦州地界,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客棧休息,這家客棧是一對中年夫妻經營,膝下有一女,年芳一十九歲,長的倒有幾分姿色。見來一青年,很是文雅,像是書生模樣,便產生了愛慕之情。姑娘父母只有一女,也有此意,願招一上門女婿。由父母出面詢問了青年王則成的情況,有心當面提親,但又不好意思開口,便讓姑娘出面出了一個上聯:「雨無門戶能留客。 」 (聯中的「雨」指女子,意思是姑娘尚無婚配,可留他做上門女婿。)王則成明白其中含義,不願留下,但愛於面子,便答出下聯:「虹有橋梁不渡人。」沒有成全姑娘好意。
五、朱元璋據實情為民寫春聯
有一次,朱元璋問劉伯溫,如何將國家治理好?如何才能國泰民安?劉伯溫答道:「要想治理好天下,國富民強,必須從教育入手,加強宣傳教育,春節將近,門前貼對聯,就是一種宣傳教育的好形式。」於是,朱元璋就下令:各家各戶大門上必須書寫對聯。為此,大年三十家家大門上都貼對聯。下午,朱元璋微服來到大街上親自查看,一看,果然不錯,各家各戶大都貼上了對聯,對聯內容有的歌頌社會,有的企盼來年五穀豐登,五花八門,各有妙處,內容豐富多彩。行走間,突然看到一戶門上未貼對聯。朱元璋叫開門,見是一位男子,是個獨眼龍。問了一番,原來是個光棍漢。便寫了一付對聯讓其貼上。上聯:「一人一眼一口鍋。 」下聯:「無兒無女無老婆。」橫批:「光棍一條。」到也符合實際。再往前走,看到一家門前只貼了紅紙,卻未寫字,就前去打聽,見一老漢和一老婆婆正在打掃衛生,便上前問道:「你家為何只貼紅紙不寫字呢?」老漢答道: 「我們老倆都不識字,找別人年三十都忙,不願求人,只好對付一下。 」朱元璋又問道:「你們以何職業為生?」老漢笑了笑說道:「我是掩豬的,老婆是收生的。」朱元璋略加思索,揮筆在紅紙上寫了對聯,上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下聯:「一刀割斷是非根。」橫批:「優生優育。」很有風趣,老倆甚是滿意。京城春節貼對聯,很快傳到鄉下農村,春節全國都貼起了對聯。至今,流傳著朱元璋據實情為民寫春聯的典故。
㈣ 名人與對聯的故事50字。
紀曉嵐的故事:
當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內非。
有一天,紀曉容嵐帶著一隻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松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
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羽佳禽磚後死」
紀曉嵐想了想,說:
「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
「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
「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毛野獸石先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㈤ 求幾個著名的對聯 及對聯故事無需太長
紀曉嵐諷對石先生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自幼聰穎好學,興趣甚廣。他的私塾老師石先生是個非常古板的老學究,曉嵐對他很反感。一天曉嵐去喂養家雀,將磚牆挖一深洞,喂飽家雀後便將它送回洞內,堵上磚頭,以防飛走。後來,被石先生發現,便把家雀摔死,仍舊送回洞內堵好,並在牆上戲書一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當曉嵐再去喂家雀時,發現它已經死了。心裡正在疑惑,忽見牆上有一對聯,他斷定這是石先生所為,於是續寫了下聯: 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見了大為惱火,覺得曉嵐不該辱罵老師,於是手勢教鞭責問曉嵐。只見曉嵐從容不迫地解釋說,我是按著先生的上聯套寫的。有'細'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獸',有'磚'必有'石',有'後'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寫了粗毛野獸石先生,如不應這樣寫,請先生改寫一下吧。" 石先生捻著鬍子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滿意的下聯,最後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啞聯興味 蘇東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蘇軾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蒲扇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軾上聯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聯的意思: 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老地主襲改舊楹聯 相傳,有這樣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極喜附庸風雅。一天,他為母親祝壽,大開筵宴,懸燈結綵。想在門口貼副大紅對聯,卻又捨不得花錢請人撰寫,便叫帳房先生將常見的"天增日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寫出來貼在大門上。帳房先生正寫時,老地主忽然想起,這是為老母祝壽,應該改得切題才好。於是,讓帳房先生把上聯改為: 天增日月媽增壽;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過,上聯既然改了,下聯也該相應改動才算工整。他又叫帳房先生把下聯改為: 春滿乾坤爹滿門。 帳房先生聽了,真有點哭笑不得,驚訝地問:"東家,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經地說:"你懂個屁!'爹'對'媽'不是十分工整嗎?" 袁世凱對不住中國人民 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這時,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為袁世凱送輓聯。鄉人聽後,驚愕不解,打開他撰寫好的對聯一看,寫著: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人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道:"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說:"上聯的袁世凱三字,怎麼能對得住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呢?"文人聽了"哧"的一聲笑了起來,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 紀曉嵐釋對 相傳,紀曉嵐一次南行來到杭州,友人為他設宴洗塵。席間,照例少不了連句答對。紀曉嵐才思敏捷,出口成聯,友人心悅誠服,誇他為北國孤才。曉嵐則不以為然,說道:"北方才子,遍及長城內外;老兄之言從何談起?"友人道:"先時我曾北游,出了一聯,人人搖手不對。"曉嵐半信半疑,問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難?"友人道:"一般。"接著,念了上聯: 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 紀曉嵐聽罷哈哈大笑,說:"這樣簡單的出句,他們不屑回答,即以搖手示對!"友人不解地問:"那,他們的下聯是什麼呢?"曉嵐道: 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友人聽後,恍然大悟。 斗雞山上得絕聯 相傳,古時有一位秀才來游桂林名勝之一――斗雞山。他在山上縱目觀望,覺得處處可愛,連山名也覺得新奇可親。他一面游覽,一面念念有詞,不知不覺地哼出一句對聯: 斗雞山上山雞斗; 但是,卻怎麼也對不出下聯來。正當他苦思冥想之時,忽然來了一位白發長者。秀才定睛一看,來者正是他的啟蒙老師。因而高興萬分。師生二人敘禮之後,秀才說出內心的苦衷。老師對他說:"你的上聯是迴音對,正讀反念,其音其義都是一樣。"秀才問老師可有佳對?老師說:"我剛才遊了龍隱洞,何不以此來對!"說罷,念道: 龍隱洞中洞隱龍。 秀才一聽,極為興奮,感嘆地說:"此乃天賜絕對矣!" 昆明大觀樓對聯 作者是清代康乾時詩人孫髯,著有《永言堂詩文集》,三原縣人,後遷居雲南。他厭惡清朝官場的黑暗腐敗,不參加科舉,終身貧困潦倒,晚景更慘。他寫的大觀樓聯寓意深刻,為人所愛。聯雲: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蜓,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里就鳳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陽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卻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半副對聯懾群魔 十九世紀末,八國聯軍對我國發動了瘋狂的侵略戰爭,先後佔領了天津和北京。腐敗的清政府毫無抵禦能力,屈膝求和。據說,在"議和"會議開始之前,某國的一位代表,想藉此侮辱中國人民。於是,他對舉政府的代表說:"對聯,是貴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現在我出一聯,你們如能對上,我給你們磕五個頭,如對不上,也應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時,他脫口念出了上聯: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個"王"字,用來指代"八國聯軍",同時,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氣焰。在場的其它帝國主義分子聽了,不約而同地發出一陣陣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獃獃地發笑;有的雖然胸有不平,但無詞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頭暈眼花。這里,只見代表團中的一書記員,投筆而起,鏗鏘答對: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 "魑魅魍魎"是傳說中能害人的四種妖怪,聯語不公對仗工穩,而且以蔑視的口吻嚴厲譴責了帝國主義像害人的"小鬼"一樣,經常侵犯我國主權的罪行。其它代表聽了,心裡出了一口氣;侵略者們聽後,個個愕然肅目;那位挑釁的先生聽了,瞠目結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個頭,引起鬨堂大笑。
記得採納啊
㈥ 求一個對聯故事,內容在50字以內
於謙小抄時候,束發兩髻,襲有個和尚笑他:
「牛頭且喜生龍角」
於謙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於謙回家之後,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於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於謙就回答說:
「一禿似擂槌」
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㈦ 名人讀書的故事50字以下
名人讀書的故事有:
1、魯迅
魯迅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魯迅一枚金質獎章。魯迅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魯迅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
2、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並對科學開始發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此外,和現代的孩子們相比,他特別重視哲學的閱讀,13歲時就開始自學康德的哲學了。 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志向和興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學的學習上。
結果他在物理學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愛因斯坦在讀書學習時不搞不必要的死記硬背,經常愛和同學在一起討論,使他感受到互補的樂趣。
3、華羅庚
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打開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
4、蘇東坡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個方面。
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5、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
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㈧ 關於春聯的小故事(50字)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貼三次對聯都被喜愛他的字的人揭走了。除夕,王羲之只得又寫一副版。擔心揭權去,就上下剪開,分為上下聯。
呂蒙正從孩童時起便才名遠播,但家道卻十分貧寒,雖然生活相當清苦,但終日手不離書,好學不倦。一年春節之際,家家戶戶張貼春聯,呂蒙正興起,也在自己的破屋門上,貼上了這樣一副春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還在門楣上大書橫批:「南北。」
(8)著名對聯及其故事50字擴展閱讀: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業,甚至不同村落,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民俗,唯有貼對子,是最廣泛、最普遍、最崇尚文明、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種民俗。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財富,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㈨ 關於對聯的故事30字
趣聯故事
一
一日,寇準與友同游,乘興出對曰:水底月為天上月。從無以相對。楊大年
剛好趕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眾皆喝彩。
二
劉貢父善屬對。王安石出對試之:三代夏商周。劉對道:四詩風雅頌。王
字石誇其對句:真乃天造地設。
三
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底下走棋。一陣風吹來,松果掉進棋盤。蘇東坡得
句曰: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約絲懸。
四
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將秦拒之門外並出對曰:閉門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風狀,雖替妹夫焦
急,卻又不便代勞。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沖天水底天。蘇小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
五
某日朱元璋與劉伯溫下棋。朱出對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劉伯
溫對道: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合。朱劉之對各合身份,用詞絕妙。
六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鄉村,看到家夫車水。祝出對曰:水車車水,水隨
車,車停水止。唐對道: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祝唐之對實屬巧妙,
傳誦一時。
七
明朝天啟元年,宰相葉向高路過福州,留宿新科狀元翁正春家中,翁即興
出對曰:寵宰宿寒家,窮窗寂寞。葉向高見聯中全是寶蓋頭的字,先是一驚,
接著和道:客官寓宮宦,富室寬容。次日翁送葉上路,經過池塘時,葉說:翁
公昨夜講窮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鴨浮塘,數數數三雙一隻。翁正春不
意被將了一軍,尋視池塘,眉頭一皺,當即應道:尺魚躍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說完,二人相視大笑。
八
徐晞上任,守令率諸生相迎。諸生以徐出身貧寒,相見時頗為無禮。守令
心中惱怒,乃出對考諸生: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諸生面面相覷,無人
能對。徐答曰:咬開銀杏,白衣里一個大人。諸生驚報,再也不敢小覷徐晞也!
九
明人解縉,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於上下聯各添一字:
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
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富豪氣得目
瞪口呆。
十
程敏政人稱神童,宰相李賢欲招為婿,指著席上果品出對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對道:有杏(幸)不須梅(媒)。李賢大喜,乃將女兒配之。
十一
戴大賓五歲時,應童子試。諸生見其年少,笑問:「欲為何官?」戴答道:「閣老」。眾人戲之曰:未老思閣老。戴大聲答道:無才做秀才。眾皆大笑。
十二
楊慎,安用修,號升庵,生於明代弘治元年。相傳他五、六歲時在桂湖附
近一個堰塘里游泳,縣令路過,他居然不起來迴避。縣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掛在
一個古樹上,並告訴楊慎:「本縣令出副對子,如果你能對得出,饒你不敬之罪!」縣令剛念完上聯:千年古樹為衣架。楊慎即對出:萬里長江做澡盆。縣令嘆服,贊楊慎為神童。
十三
沈義甫八歲時,其師命對雲: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沈對道:青山原不
老,為雪白頭。師愛其聰明,贊之不絕。
十四
清朝侍學士榮光,因爭設津浦鐵路車站,受到輿論的譴責。津門某報撰聯雲:
芝光爭設車站,求榮反辱面無光。該報懸賞征對,應者紛然,佳作有:勝保妄
談兵,未勝先驕身莫保。又一聯:載振為藏嬌,千載一時名大振。聯語所述均
為實事,且與上聯工力悉敵,一時傳為笑談。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同年十一月二日,日軍侵佔大連。敗訊
傳來,正值慈禧太後六十大壽,有人憤然書聯於北京牆頭:萬壽無疆,普天同
慶;三軍敗績,割地求和。慈禧垂簾聽政二十餘年,喪權辱國,死後卻被尊為
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後。對此,有人書聯嘲之:垂簾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號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蘇昆名丑楊三在演白蛇傳時,諷刺了李鴻章的賣國行為,後被李迫害致死。
觀眾十分氣憤。有人寫了這樣一副對聯:楊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
李鴻章排行第二,故稱李二先生。
十七
俞曲園攜女游西湖靈隱寺,見冷泉亭有一聯,俞輕聲念道: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其女笑答: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俞驚部:項字何謂?其女道:項羽若不將此山拔起,峰安得飛來?
十八
㈩ 有趣的對聯故事50字
有趣的對聯故事50字
1.從前,有個進士老爺,專橫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節,他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門上貼了這么一副對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鎮上有個窮秀才,路過進士的家門,看見了這副對聯。他先是露出鄙視的神態,接著,又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見四下無人,就悄悄地在對聯上加改了一些筆畫。
第二天一大早,進士的門前圍滿了大堆看熱鬧的人,他們有說有笑,議論紛紛,大家都稱贊:「改得好!改得好!」
門外的吵嚷聲驚動了進士老爺,他連忙打開大門,一看,立即昏倒在門前的台階上了。
原來,進士門前的對聯,已被秀才改成了這樣: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2.守一台電腦,兩個知己,三味人生,四海朋友,五子對弈,溜來溜去,七贏八輸,久久不睡醒來已十時
3.看十人通宵,九個傳奇,八個私服,七星北斗,六個沖極,吾看吾身,四斗三勝,而而鼾聲俯桌睡一人
4.一幅對聯是這樣寫的:
上聯 白天沒吊事 下聯 夜裡吊沒事 橫批 無比痛苦
5.蘇東坡到某染布訪染布,被認出,求對聯一幅。
蘇東坡寫到:
上聯:不論粗細長短,一律欣然接受;
下聯: 且看干進濕出,只論深淺要錢。
橫批:好色者來。
6.從前有個少爺,平日吃喝玩樂,游手好閑,把他父親留下的遺產都花光了,臨近年關,連柴米也沒有。除夕夜,這位窮困潦倒的少爺寫了一副對聯自嘲,貼於門口:「行節儉事 過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學者讀後,慨嘆不已,在對聯的聯首各加上一字, 成了:「早行節儉事 免過淡泊年」。
7. 解縉自幼好學,出口成章。這年春節,他在後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對門的員外看了,很不高興,心想:只有像我這樣的人家,才配貼這副對聯,就命僕人把竹子砍了。不一會兒,家人來報,解縉的春聯改成了:「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員外聽罷,非常惱火,令人把竹子連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聯又改為:「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有趣的對聯故事
船上戲對
蘇東坡與秦少游經常一起出遊。這天,他們同乘小舟,沿江而下,飲酒吟詩,好不痛快。這時,蘇東坡看見岸上有個醉漢,騎著一頭毛驢,走走停停,東倒西歪,樣子十分可笑,就出了個上聯:醉漢騎驢,顛頭晃腦算酒賬 這對聯十分形象,秦少游一時無以為對,正思考時,忽然看見船尾的艄公,這艄公一仰一俯地搖櫓,引發了他的聯想,於是對出下聯:
艄公搖櫓,作揖打恭討船錢 艄公聽見「船錢」二字,趕緊說:「不忙,不忙,下了船再說!」蘇東坡和秦少游二人大笑不已。
妙對難新郎
傳說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也是個才女,她後來和年輕的才子秦少游成親了。新婚之夜,蘇小妹緊閉洞房大門,讓丫環給新郎送出三道題目,並傳話說,全答對了,才許進屋。第一題是藏頭詩,第二題是人名謎,對於秦少游來說,沒費事就答對了。
拆開第三個題封,是個對子: 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一看,正中下懷,因為他是對對子的高手,而且出句並不難,用不著各種修辭。他心想:既然出句普通,我得對個奇句,讓小妹也知道知道我秦某的才華。越想對出佳句,越覺得出句不一般,便越加對不出來,到這會兒,靈感不知跑到哪裡去了。這會兒著急的不止秦少游一個人。還有誰呀?蘇東坡。他知道小妹的脾氣,常辦些奇奇怪怪的事。怕今夜難為秦少游,特地出來看看。
果然,秦少游在廊下轉來轉去,嘴裡不斷地念叨:「閉門——推出——窗前——月——」,兩只手又推又拉,還直搖腦袋。蘇東坡琢磨出來了,這是讓對對子呀!我得助他一臂之力。又不能去跟前告訴他,怎麼?小妹肯定在窗內盯著呢!他一看離少游不遠處有一口大金魚缸,心裡有了主意。他隨手撿起一塊小石子,一揮手,扔進水缸里。缸里清水一下子濺出來,夜深人靜又傳出「撲嗵」的聲音。秦少游往水缸里一看,只見波紋盪漾,天光月影隨之搖動,一會兒便復原了。他一下子明白過來,大聲對道: 投石沖開水底天
聲音剛落,「吱呀」一聲,房門大開,丫環提著紅燈走出來說:「小姐有請!」秦少游向後一拱手,轉身昂首挺胸,邁著方步,出了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