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字打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故事

字打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4 22:55:14

『壹』 猜字謎:一 打個成語故事 謎底是

一個半個
▲釋義
指為數甚少。

★出處
宋·陳亮《水調歌頭》詞:「堯之都,舜之壤內,禹之封容;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明·袁宏道《西湖雜記》:「吾輩粗根浮器,不曾見得一個半個智識,可輕易談佛法哉?」

●示例
你往常嫖客給的花錢,何曾分~給我?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

『貳』 過和是什麼成語故事

沒有與「過 和」相關的成語!

『包含有「過」字的成語』
「過」字開頭的成語:(共29則) [g] 過從甚密過都歷塊過而能改過府沖州過河拆橋過化存神過河卒子過街老鼠過江之鯽過路財神過門不入過目不忘過目成誦過橋抽板過橋拆橋過時黃花過甚其詞過甚其辭過市招搖過屠大嚼過屠門而大嚼過庭之訓過五關,斬六將過五關斬六將過為已甚過隙白駒過猶不及過眼煙雲過眼雲煙

第二個字是「過」的成語:(共56則) [b] 不過爾爾補過飾非補過拾遺[c] 齒過肩隨才過屈宋[d] 得過且過刀過竹解[f] 福過災生[g] 改過不吝改過從善改過遷善供過於求攻過箴闕觀過知仁改過自新改過作新[h] 怙過不悛護過飾非悔過自新悔過自責[j] 救過不給救過補闕救過不贍救過不暇計過自訟[m] 名過其實[q] 棄過圖新求過於供青過於藍[s] 時過境遷事過景遷事過境遷三過其門而不入事過情遷順過飾非水過鴨背赦過宥罪[t] 談過其實[w] 文過其實文過飾非文過遂非微過細故委過於人聞過則喜[y] 雁過拔毛雁過撥毛雁過留聲言過其實掩過飾非雲過天空掩過揚善引過自責[z] 知過必改走過場知過能改朝過夕改

『叄』 帶馬字的成語故事

1、【犬馬之勞】成語故事: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趙普年事已高,調任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太宗作詩為他辭行,趙普手捧詩稿潸然淚下,對太宗說:「陛下賜給臣的詩,應鐫刻在石碑上,和我的老骨頭一起埋到黃泉之下。」太宗為之動情。第二天,太宗對宰相說:「趙普是國家的功臣,我從前和他一起交遊,現在頭發白了,牙齒也脫落了,不應再用軍國重務來煩勞他,我為他選了個好地方,讓他養尊處優,借著贈詩表達我的慰問惜別之情,趙普感激淚下,我也傷感地為之流下了眼淚。」宰相告訴太宗:「趙普昨天來到中書省,手持御制詩歌,對臣涕泣說,我這一輩子來日無多,無從報答皇上的恩德,但願來世再為國家效犬馬之勞。臣昨天聽了趙普的話,對照今天陛下的聖意,君臣名分能夠如此善始善終,可謂兩全其美了。」。

成語解釋:願象犬馬那樣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願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2、【汗馬功勞】成語故事:

西漢初期,蕭何跟隨劉邦打天下,出謀劃策,劉邦當了皇帝後就讓蕭何做丞相,其他武將不服,劉邦說:「打獵的時候,追逐野獸的狗,而指明野獸方向的是人,你們只是有功勞的狗,而蕭何則是這個獵人。」

成語解釋:汗馬:將士騎的馬賓士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3、【老馬識途】成語故事:

古代戰國時,齊國發兵攻打另一個國家。齊軍勝利返回時,因為不熟悉地形,走進了一個險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齊國軍師說:老馬無論走多遠,總能順著來路回去。果然,齊軍跟在老馬後面,走出了險谷。將士們樂呵呵地誇贊:「還是老馬識途啊!」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 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 間一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 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 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 個方向行進。

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 了回齊國的大路。

成語解釋: 「途」路。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 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4、【指鹿為馬】成語故事: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因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著一隻梅花鹿對二世說: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群臣百官來評判。

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這時趙高盯著群臣,指著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麼?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塗了,明明是鹿,怎麼大家都說是馬呢?他以為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塗,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佔整個朝廷,最後終於導致秦朝滅亡。

成語解釋: 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5、【馬到成功】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繹州龍門大黃庄農民薛仁貴,自幼喜歡武術,到20歲時已學成十八般武藝。他一心想投軍報國,父母擔心他並勸阻他。他對父母說:「今當國家用人之際,要掃除夷虎,肅靖邊疆,憑你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

成語解釋: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肆』 什麼是成語故事,什麼是寓言故事。兩者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寓言?

即有所寄託的話;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回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答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什麼是成語?成語的特點和來源?

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它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現出豐富的內容。

特點:①結構的相對定型性。②意義的整體性。③時間和空間的慣用性。④形成的歷史性。⑤內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來源:①歷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話或其他傳說。④古典文學作品。

——由此可見,二者是交叉關系。

『伍』 有個例字什麼成語故事瘋狂猜成語

發凡起例 發凡:提示全書的通例。指說明全書要旨,擬定編寫體例。
有例可援 有成例可以援引。
舉例發凡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陸』 什麼是成語故事,成語故事是什麼。

沒找到故事
博古通今
bógǔtōngjīn
[釋義]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語出] 《孔子家語·觀周》:「吾聞老聃博古通今。」
[正音] 通;不能讀作「tònɡ」。
[辨形] 博;不能寫作「搏」。
[近義] 滿腹經綸 真才實學 見多識廣
[反義] 不學無術 寡見少聞 孤陋寡聞
[用法] 用來稱頌人。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柒』 一個四字成語故事講的是什麼

鷸蚌相爭的故事
趙國將要討伐燕國,蘇代(戰國時策士,縱橫家蘇秦的弟弟)替燕國游說趙惠文王,講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恰好看到蚌出來曬太陽。鷸趁機啄蚌的肉,蚌把兩扇介殼一閉就夾住了鷸的喙。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針鋒相對地說:『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夾住不放),就有死鷸。』兩者誰也不肯罷休,這時過來一個漁父把兩者一起拎走了。」燕趙相對抗,都搞得很疲勞,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正在扮演漁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惠文王贊同蘇代的意見,停止對燕國用兵。

『捌』 字數最少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才高八斗

【成語故事】南朝時期,文學家謝靈運做永嘉太守時,經常遊山玩水,寫詩作內賦,深得容文帝的賞識。他因此驕傲地說:「天下的文才總共有一石,曹植占其中的八斗,我佔一斗,其餘的人合佔一斗。」

目瞪口呆

【成語故事】西漢初年,韓信被封為齊王,丞相蕭何擔心韓信兵權太大,就找樊噲共商計策。樊噲自鳴得意,連誇自己是如何斗敗項羽,嚇得他目瞪口呆,從而保住主公。面對這淮陰一餓夫且手無縛雞之力的韓信,只須叫一兩個人就可以把他一刀兩斷

雕欄玉砌

【成語故事】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消滅了南平、後蜀、南漢等國。南唐後主李煜不問朝政,只會吟詩作詞,被宋朝打敗,投降後被封為違命侯。李煜作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宋太宗借機殺了他

『玖』 想買關於四字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大全的書有什麼可介紹的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千萬人的口口叮傳,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所以,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它奠基著我國的文化之熙。後來被編譯成《成語故事》系列圖書。
中文名
成語故事
外文名
The idiom story
基本信息
兒童版:
作者: 崔鍾雷 主編出 版 社: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9-1
開本: 16開

『拾』 求個成語,只記得成語故事情節,老想不起來是什麼成語

博士買驢
拼音 bó shì mǎi lǘ
近義詞: 不得要領 反義詞: 言簡意賅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補語;形容文字表達不得要領
解釋: 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雲:『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例子:
謁後語:
謎語:
成語故事:
當時有個博士,熟讀四書五經,滿肚子都是經文。他非常欣賞自己,做什麼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頭驢子死了,就到市場上去買一頭。雙方講好價後,博士要賣驢的寫一份憑據。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馬上答應。 賣驢的當即借來筆墨紙硯,博士馬上書寫起來。他寫得非常認真,過了好長時間,三張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寫成。賣驢的請博士念給他聽,博士乾咳了一聲,就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過路人都圍上來聽。
過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憑據。賣驢的聽後,不理解地問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麼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麼嘮嘮叨叨地寫這么多呢?」
在旁觀看的人聽了,都鬨笑起來。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幾句諷刺性的諺語:「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