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原則的故事
㈠ 有關遵守規則的故事拜託各位大神
一位父親帶著年幼的孩子去釣魚。河邊的告示牌上寫著:「釣魚時間從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父子倆從上午十點半開始釣魚,直到下午三點四十多,仍一條魚都沒有釣到,但孩子仍然不死心,繼續釣魚。快到四點的時候,孩子突然發現魚竿變成了弧形,意識到有魚上鉤了,看魚竿擺的幅度,很有可能是一條大魚,於是,他趕緊一邊收線一邊喊父親過來幫忙。父子倆費了半天勁,終於釣起來一條大魚。
父子倆高興地欣賞著眼前的大魚。突然,父親想起了什麼,他看了一眼手錶,收起笑容嚴肅地對孩子說:「現在已經是四點十二分了,按規定我們只能釣到四點,因此我們必須把這條魚放回河裡去。」孩子不以為然地說:「可是我們釣到的時候,還不到四點啊!這條魚我們應該可以帶回家。」父親卻堅定地說:「規定只能釣到四點,我們不能違背規定。不管這條魚上鉤的時候是不是在四點以前,我們釣上來的時間已經超過四點,就應該把魚放回去。」孩子懇求父親:「爸爸,就這么一次啦!我也是第一次釣到
這么大的魚,媽媽一定很高興,這兒又沒有人看到,就讓我帶回家去吧!」父親斬釘截鐵地說:「不能夠因為沒人看到就可以帶回家。」說著,把手上捧著的大魚放進河裡。孩子眼裡含著淚水看著大魚遊走了,沒有再說一句話,默默地和父親一起收拾起釣具回家了。十多年以後,那個孩子成了一名口碑很好的律師。
這個故事父親給孩子樹立了規則識和守法精神的典範。孩子慢慢懂得了要遵守社會規則,當自己的需求與社會規則額產生沖突的時候,能意識到應該對自己的行為作適當的控制和調整。
㈡ 遵守規則的故事怎麼寫
恐怖的聊天記錄、(別看啊!要看別怪我沒提醒你啊~) 恐怖qq聊天記錄
光頭和尚:你好呀!
靈尚女人:你好。
光頭和尚:可以聊聊嗎?
靈尚女人:可以。
光頭和尚:你是女人嗎?
靈尚女人:是的。
光頭和尚:可以問一下你多大了嗎?
靈尚女人:我可以不回答嗎。
光頭和尚:呵呵恐怖的qq聊天記錄,當然可以。
靈尚女人:。。。。。。
光頭和尚:你平時都喜歡幹嘛?
靈尚女人:數人。
光頭和尚:數人?什麼叫數人呀?
靈尚女人:你不會明白的。
光頭和尚:呵呵,那你今天數了多少人呀?
靈尚女人:58個了。
光頭和尚:呵呵,真有意思,你喜歡數人玩。
靈尚女人:是的,你是第59個。
光頭和尚:哦?!什麼意思呀?不明白。
靈尚女人:你會明白的。
光頭和尚:呵呵,你真逗。對了,你是做什麼的,結婚了嗎?
靈尚女人:我結過婚了。
光頭和尚:哦。那你老公是做什麼的?
靈尚女人:他已經死了很久了。
光頭和尚:哦。對不起呀!
靈尚女人:沒關系。
光頭和尚:那你想你老公嗎?
靈尚女人:想。
光頭和尚:唉~~~真是世事弄人呀!
靈尚女人:嗯。
光頭和尚:我們交個朋友吧你別怪我歌詞,有空一起喝茶。
靈尚女人:好的。
光頭和尚:很興奮熟悉你!
靈尚女人:我也是。
光頭和尚:擇日不如撞日,乾脆就今天吧,今晚我們一起坐坐吧。
靈尚女人:好的。
光頭和尚:呵呵你別怪我,你真的會來嗎你別怪我 馬郁,一言為定哈!
靈尚女人:會的愛你 別怪我,我可以帶著老公一起來嗎?
光頭和尚:啊?!你老公??他不是已經。。。。。。
靈尚女人:是的。
光頭和尚:那。。。那你怎麼帶他來?
靈尚女人:沒事,還差一個就60人了,你等我一會兒。
光頭和尚:60人?!啥。。。啥意思?
靈尚女人:。。。。。。
光頭和尚:喂。。。你還在嗎??
靈尚女人:在。
光頭和尚: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靈尚女人:好了你別怪我 馬郁 mp3,湊足60人了恐怖qq聊天記錄,你在家等著保留聊天和提醒記錄,我晚上來接你走。
光頭和尚:晚上你來接我走?什。。。什麼意思?!
靈尚女人:嗯。
光頭和尚:你。。。你到底是什麼人?!
靈尚女人:我不是人。是那個...
第二天恐怖聊天記錄,光頭和尚被發現坐在電腦旁離奇的死往,已經拔下電源線的電腦依然在閃著那幾個刺眼的紅字...
看後必須轉載恐怖的聊天記錄,不然那個女的晚上就會把你們全家一塊數進往...
很邪的、為了自己的爸爸媽媽、轉吧。。。
轉載後全家平安無事
你愛的人會更愛你!
㈢ 遵守規則的故事二十字
守規矩
一個復猶太母親制的兒子娶了一個異教的姑娘為妻。這個姑娘後來也皈依了猶太教。
一天,母親來看望兒子和兒媳。她非常喜歡自己的兒媳,對兒媳適應猶太教的禮儀和教規的能力與速度也是慨嘆不已。
午餐的時候,母親、兒子、媳婦都在吃雞肉色拉三明治。母親向兒媳婦要一杯牛奶,兒媳驚訝地對婆婆說:「噢,媽媽,這是不可以的。」
她回答說,「你知道,我們不能把肉類和牛奶食品混在一起吃。」婆婆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尷尬無比,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當兒媳離開飯廳一會兒時,老婦人轉身對兒子說道:「你簡直就是個無與倫比的大傻瓜!要知道,你不應該娶一個如此守規矩的猶太教姑娘!」
心靈小語:
有些事是做給別人看的。
㈣ 有關遵守規則的故事
1、《列寧守紀的故事》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室理發。當時,這個理發室只有兩個理發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那還是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去醫院看望關向應政委。兩人愉快的在病房裡交談起來。護士進來說:「同志,醫生吩咐,病人要安靜,不能會客。」毛主席謙和的說:「對不起,小同志。」隨即辭別關向應離開了病房。
3、《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來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圖和一些書籍。工作人員給北戴河文化館打電話,說有位領導要看世界地圖和其他一些書籍。接電話的小黃回答:「我們有規定,圖書不外借,要看請自己來。」周恩來便冒雨到圖書館借書。小黃一見是周總理,心裡很懊悔,總理和藹的說:「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4、《這個戰士應該表揚的》
有一次,劉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陣地,想進去看看。站崗的戰士不讓進。隨行人員上前對戰士說:「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陣地。」戰士認真地說:「上級有規定,要有上級指示才能看。」隨行人員很生氣,少奇同志卻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回去吧!」說著就往回走。
一邊走一邊告訴隨行人員:「回去告訴那個戰士的領導,不要批評他,他做得很對。」後來部隊領導知道了,要批評那個戰士,少奇同志再次讓工作人員轉告部隊領導:「這個戰士認真執行規定製度,不但不應批評,還應該表揚。」
(4)遵守原則的故事擴展閱讀
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里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它存在三種形式:明規則、潛規則、元規則。無論何種規則只要違背善惡的道德必須嚴懲不貸以維護世間和諧。
明規則是有明文規定的規則,存在需要不斷完善的局限性;潛規則是無明文規定的規則,約定俗成無局限性,可彌補明規則不足之處;元規則是一種以暴力競爭解決問題的規則,善惡參半,非道德之理的文明之道。
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不成文規定,而更多的時候,規則是得到每個社會公民承認和遵守而存在的。
㈤ 名人遵守規則的小故事
1:《列寧守紀的故事》
「按次序理發」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室理發。當時,這個理發室只有兩個理發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那還是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去醫院看望關向應政委。兩人愉快的在病房裡交談起來。護士進來說:「同志,醫生吩咐,病人要安靜,不能會客。」毛主席謙和的說:「對不起,小同志。」隨即辭別關向應離開了病房。
3:《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來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圖和一些書籍。工作人員給北戴河文化館打電話,說有位領導要看世界地圖和其他一些書籍。接電話的小黃回答:「我們有規定,圖書不外借,要看請自己來。」周恩來便冒雨到圖書館借書。小黃一見是周總理,心裡很懊悔,總理和藹的說:「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4:《這個戰士應該表揚的》
有一次,劉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陣地,想進去看看。站崗的戰士不讓進。隨行人員上前對戰士說:「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陣地。」戰士認真地說:「上級有規定,要有上級指示才能看。」隨行人員很生氣,少奇同志卻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回去吧!」說著就往回走。一邊走一邊告訴隨行人員:「回去告訴那個戰士的領導,不要批評他,他做得很對。」後來部隊領導知道了,要批評那個戰士,少奇同志再次讓工作人員轉告部隊領導:「這個戰士認真執行規定製度,不但不應批評,還應該表揚.」
㈥ 名人遵守規則的故事
1:《列寧守紀的故事》
「按次序理發」
有一次列寧去克里姆林宮理發室理發。當時,這個理發室只有兩個理發師,忙不過來,很多人都坐著排隊,等候理發。列寧進去後,大家連忙讓座,並且請列寧先理,可是列寧卻微笑著對大家說:「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後次序理發。」他說完後,就隨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後一個位置上。
2:《我也要遵守制度》
那還是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去醫院看望關向應政@委。兩人愉快的在病房裡交談起來。護士進來說:「同志,醫生吩咐,病人要安靜,不能會客。」毛@主@席謙和的說:「對不起,小同志。」隨即辭別關向應離開了病房。
3:《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一次,周@恩@來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圖和一些書籍。工作人員給北戴河文化館打電話,說有位領@導要看世界地圖和其他一些書籍。接電話的小黃回答:「我們有規定,圖書不外借,要看請自己來。」周@恩@來便冒雨到圖書館借書。小黃一見是周總理,心裡很懊悔,總@理和藹的說:「無論誰都要遵守制度。」
4:《這個戰士應該表揚的》
有一次,劉@少@奇同志去散步,走到某炮@兵陣地,想進去看看。站崗的戰士不讓進。隨行人員上前對戰士說:「少奇同志想去看看陣地。」戰士認真地說:「上級有規定,要有上級指示才能看。」隨行人員很生氣,少奇同志卻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回去吧!」說著就往回走。一邊走一邊告訴隨行人員:「回去告訴那個戰士的領導,不要批評他,他做得很對。」後來部隊領導知道了,要批評那個戰士,少@奇同志再次讓工作人員轉告部@隊@領@導:「這個戰士認真執行規定製度,不但不應批評,還應該表揚.」~
㈦ 遵守規則的小故事
一、一位出國探親回來的女士向我說了這么一個見聞。一次,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公交站台等車。等車的有十幾個人,人們很自覺地排起了隊。排在她前面的是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大概他有些口渴了,就跑到路邊一個自動售貨櫃上買了一瓶飲料。就這短短一會兒工夫,又來了幾個人排在了隊伍後面。
那小男孩過來後,徑直站到了隊伍最後面。我看見了,就招呼他排到我前面來,因為他剛才排在我前面的。小男孩搖搖手,羞澀地笑道,不啦,我剛才脫離了隊伍,如果再排在那裡,這是不符合規則的。這位女士不無感慨地說道,一個小孩在他腦海里,規則意識已根深蒂固,沒有任何紀律和約束,完全是一種自覺行動。這種自覺行動,就是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二、在季羨林的散文集《留德十年》中,看到有這樣一個情節描述:二戰時,盟軍進入到大反攻,蘇聯紅軍完成了對德國柏林的包圍,德國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匱乏。
由於德國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導致許多居民凍死。為了生存,一些居民開始進山砍伐樹木,當作燃料取暖用。當時的德國行政管理名存實亡,權力處於真空狀態,一切都處於無政府狀態。戰爭結束了,人們驚訝地發現,全德國沒有發生一起居民濫砍亂伐事件,他們全部忠實地執行了規定:只砍枯藤朽木。
季老由衷地感嘆,循規蹈矩,一絲不苟是德國人遵守的一條規則,任何時候都不會破壞規則,這已經深入到他們的骨子裡,即使處於無政府狀態中,也不會改變。
三、人生,如果說是場斗爭不止的戰場,可能語辭重了點。但至少也好像是一場比賽,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都要奔跑,直至終點。
有的人意願濃烈,爭當第一,有的人不擇手段,犯規撞人樣樣都不放過,也有人不解為何要跑。跑或不跑,都各有各的遵守規則,這場比賽沒有裁判,大家各求多福,小心謹慎。
有些人跑了幾十年,自然也懂了些許門道。看清楚內心所需。何為目標,何為獎品,到底是否為你所需,如不,不跑也罷。
看清楚跑道方向。不要盲目隨眾,跟風跑到某條跑道上,如果真選擇了一條跑道,那也是你喜歡,而與眾人喜好無關。跑,也講究姿勢,與做人一般。輸贏當然緊要,但遵守規則同等重要。人做天看,凡事都有代價,投機取巧終有濕鞋那天。
輸贏勝負自己心裡有數就好,沒什麼好解釋抱怨的。即便對手使詐,自己輸了,也是功課不精,吸取教訓,下次再來就是。有些人跑了幾十年,仍嘰嘰喳喳,此等人大可不必再多觀望。真正的厲害角色是那些漸漸將之當跑步運動,低調、沉著、靜靜地跑的人。
四、一年秋天,強台風又一次侵襲了寶島台灣。就在這次強台風襲來的時候,娛樂圈也捲起一陣強台風。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強台風即將到來,一個紅遍兩岸四地的女歌星,駕駛著自己的轎車到超級市場搶購新鮮蔬果。駕駛技術本來不好的她,由於急著回家,她不小心連續違反了好幾次交通規則。
首先在行經忠孝東路時,她遇到了紅燈,由於剎車不及,闖了一半紅燈才停下車來,她尷尬得想要違章左轉,結果當場被警察發現了,於是讓她倒車回去。就在這時,警察一下子認出她的身份,於是沒給她開罰單,而是笑笑放她走了。
接著,狂風大作,大雨滂沱,強台風到了。她心情頓時急切起來,想要早點回到家中。在她開車駛入八德路時,由於風雨太大,她甚至沒有看清路牌,懷著僥幸的心理又一次違章回轉,好心的警察當場抓到了她,同樣,這位交警也認出了她,並表示台風天就算了,只是要她下次注意。
當她回到家的時候,她慶幸不已,因為在這個台風肆虐的日子裡,她因為急著回家而數次違反交通規則,卻得到了警察的理解,居然對她網開一面。就在她慶幸自己的好運的時候,娛樂狗仔隊的記者們卻沒有在這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裡,如同警察一般放她一馬。
很快,她違反交通規則的新聞成了娛樂報章的頭條,有記者甚至為她羅列出歷年台風襲擊因違章駕車而導致的種種慘劇。為此,她不得不出面為這件事情作出解釋。
當大家用鋒銳的措辭「拷問」她的時候,朋友們都希望她能為自己辯解或者緘默,這樣對她的明星形象比較有利。而且台風天的交通違規是非常多的,從交警的網開一面就可以看出。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並沒有為自己辯解,而是很坦誠地檢討了自己的錯誤,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她反而感謝了那些明星們深惡痛絕的狗仔隊員。
她用生硬的普通話這樣說道:「我感謝警察們的網開一面,但是更感謝那些在台風臨頭的時候,還關注著我言行舉止並給我指導的記者們。可以說警察們的特殊關照讓我感受到了溫情,但是記者們的嚴厲則讓我真正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
正如他們的報章新聞所說的那樣,在台風來襲的時刻,每一個人都想安全回家,但是如果因此而違反交通規則,往往會造成巨大的慘劇,反而會讓更多的人不能安全回家!所以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災難臨頭的時候我們必須遵守規則!另外,我今天勇敢地承認錯誤,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這個道理!」
她的坦誠讓沸騰的媒體安靜下來,報紙紛紛表揚她是一個誠實的明星,認為她有兩種難能
㈧ 有哪些不遵守規則的小故事
一、馮玉祥是著名的愛國將領.他當年擔任陝西督軍的時候,一次接待了兩個外國人.他很有禮貌地請他們坐下,談話.兩個外國人打開旅行袋.拿出一塊新鮮的野牛肉,要送給馮玉祥.馮玉祥問:」哪裡弄來的野牛肉?」外國人回答:」是我們在終南山打獵打來的.野牛凶得很,不好打.」馮玉祥皺起了眉頭:」你們到終南山打獵,和誰打過招呼?
領過許可證嗎?」外國人忙說:」我們打的是野牛,沒有主人,用不著和誰打招呼.」馮玉祥沉下臉說:」終南山在我們中國,是我國的領土.野牛生在這里,自然歸我國所有,怎麼說沒有主人?你們不經允許,私自獵牛,這是犯法的!我作為地方官,有保護國家主權的責任.你們在中國就要守中國的規矩,不能蠻不講理!」兩個外國人理屈詞窮,只得承認做了錯事。
二、退化的鹿群
20世紀初,在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凱巴伯森林中約有4000頭野鹿,而與之相伴的卻是一群群兇殘的狼,威脅著鹿的生存。為了這些鹿的安寧,1906年,美國總統決定開展一場除狼行動,到1930年累計槍殺了6000多隻惡狼。狼在凱巴伯林區不見蹤影了。於是鹿在那裡開始無憂無患「無計劃」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長到10萬余頭。
興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毀壞林木,並使以植物為食的其他動物銳減,為此也使鹿群陷於飢餓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頭,且病弱者居多,興旺一時的鹿家族急劇走向衰敗。 出現這種事與願違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滅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總數得到控制,不致於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
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為老弱病殘者,有助於鹿種優勝劣汰,利於鹿群傳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經常處於逃跑的運動狀態,促進了鹿的健壯發育。由於狼消失了,鹿沒有天敵,「懶漢」體弱,鹿群退化。
三、就地打縱觀華夏五千年歷史,嚴守規矩嚴格紀律的人大有人在。軍紀嚴明的岳家軍,之所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靠的就是軍紀嚴明。一次岳雲違抗軍令,私自帶兵出戰,差點令岳家軍全軍覆沒。
岳飛不顧父子之情,要殺岳雲,經眾將勸解,才免除死罪,但還是打了一百殺威棍。三國時候,曹操之所以強大,也是靠軍紀嚴明。他定了不能騷擾民居、不能讓戰馬踏入良田的規矩,違者死罪論處。一次他帶兵出征,不料座騎受了驚嚇,踩倒了一片麥苗,為嚴明軍紀,他立刻撥出佩劍,准備自裁,最後仍以割發代替死罪。可見,沒有規矩是不行的,沒有規矩就成不了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