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誠信小故事300字左右
A. 《誠信的故事》500字作文
我在書中看到:宋濂愛讀書,因為沒錢買,只好去借.每次借書都講好歸還時間,人們都願意借給他.一次,宋濂讀到一本好書,就要把書抄下來,但還書的時間要到了.於是不顧夜寒,連夜把書抄了下來.白天,他把書還給人家.人家看到還是那麼好、那麼完整的一本書,就對宋濂說:「你還要看什麼書,自己挑!」後來,宋濂成了一代文豪.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誠信是為人之本.只要我們信守承諾,就能得到更大的「財富」.不是說黃金有價誠信無價嗎?所以「上帝」給了那個身無分文的人一筐「誠信」.因為誠信創造了財富.只有恪守誠信,「財富」才會源源不斷地到你手中!這時候你會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就那我來說吧!那一次,原本與姐姐約好去陶庄.可早上天氣一點也不好,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本來我想:下雨嘛,姐姐應該不會等我了,我就不去了.可轉眼一想:萬一姐姐在等我哪,我不是讓她白等了嗎?我還是去比較好.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真是這樣.
我匆匆忙忙地去了,發現姐姐正等著我哪.嘿嘿,雨也停了,於是我和姐姐去鎮上兜了一圈.一路上盡是歡聲笑語.那一天我收獲的是快樂.
所以,朋友,記住:「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有了誠信,不管你的人生是否夠精彩,你都成為一個為快樂的人.
B. 一件誠信的事作文300百字左右
誠信是金
誠信,這關系著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將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
從字面上說,「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因而,說到「誠信」與否,很多人都認為是道德方面的問題,只是一個人在社會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在市場經濟社會,道德和利益往往是相鄰而居的。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地方,重視道德,講究誠信,往往可以在經濟上得到豐厚的收益;反之,不但會在道德上遭至譴責,受到法律的嚴懲,更難以在經濟上獲得長久的利益。就誠信的重要性而言,說「誠信是金」應是不為過的。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美貌」、「誠信」、「金錢」、「健康」、「聰明」等一些對人非常有用的東西。他乘船過江,由於所帶的東西太多,超過了船的承載能力,船馬上就要沉入江中,於是,情急之下,他去掉了誠信。當他上了岸,沒有一個人相信他,因為,他沒有了誠信。他感到非常痛苦。
現實中,我也有過失信的經歷。有一次,我和張夢凡借了一本《福爾摩斯探案集》,說好兩天後還他。可是,半個星期過去了,還是沒有還他書。只到有一天,他向我討要,我才還給他。事後我很後悔,下決心再也不失信了,決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今天晚上,我准備去補課。走了一大半路,我才發現自己忘了拿閱讀書,只好又返回學校去取。路上,遇到了胡春雨,真巧,她也忘了拿閱讀書。於是,我答應幫她也拿上。當我到了教室拿上自己的閱讀書後,便自覺地走到胡春雨的座位上取上了她的。我自己心裡想,這回我不能失去信用了!當我把書交給胡春雨後,看到她那高興的樣子,我也嘗到了守信的快樂。
人們常說:「誠信是金」。可是,我認為誠信比金錢還要重要。一個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僅僅是金錢,而是一切!他就會成為一個窮光蛋!
誠信,失去就在一剎那,而得到卻要幾年,其至幾十年。一個公司沒有誠信,就會倒閉;一個人失去誠信,他將一生沒有什麼成就。
啊!誠信是金。千萬不要失去誠信,失去了,就再想得到,只需用兩個字來說「太難!」
誠信是一朵蘭花,它開在人們荒蕪的心田;誠信,是一杯濃茶,它讓生活更加濃郁芳醇;誠信是一道勁歌,它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處事的最基本准則。
誠信是金,它可以觸動人們內心深處最敏感的神經,給眾生點亮了一盞永不眠滅的心燈
C. 說出你的誠信故事作文300字左右
我常常來和誠信打交自道,最讓我忘不了的是一件二年級的事。
那次,我考了99分的高分,讓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變成高興。我再朝周圍一看,呀!有的同學傷心地用手托著臉,發著呆;有的同學正興高采烈地跟別的同學討論著成績……
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把成績告訴了爸爸,爸爸一聽,高興地嘴也合不攏了。可是他拿過試卷一看,臉上的大太陽一下子不見了,變成了陰天,「凝凝,你可真粗心,這都錯了,你事實上只考了96分!」我一看,真的!我的心情從山頂落到了山底,心想,我的獎勵就這么沒有了嗎?「你應該和老師說你不是99分而是96分!」我又想:為什麼要和老師說呢?這樣,我就沒了金蘋果,可是做人一定要有誠信呀!唉,怎麼辦呢?……我悶悶不樂地坐在床上,媽媽似乎知道我在想什麼,對我說:「成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誠信呀!」好,說就說!我下定了決心。
第二天早上,我一到學校就把試卷給了老師,並指出了我的錯誤,過一會兒,我那引人注目的99分就被改成了不起眼的96分。
雖然我沒了好成績,也沒了獎勵,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誠信的重要性。
D. 三百字左右作文: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的祖先代代相傳的美德。信用即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又是一種無形的財富,還是連接友誼的無形紐帶。一個誠實的人,不論他有多少缺點,同他接觸時,心神會感到清爽。這樣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這是因為以誠待人的人,別人也會以誠相見。 我的母親,就是一個很講誠信的人。她從小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做人不能有半點虛假,要腳踏實地的過日子。而在平常生活中,我的母親也是以身作則。是我學習的一個榜樣。 大家知道東方綠舟嗎?現在的我已經不知去那裡多少次了。可是我仍然很喜歡它。你知道為什麼嗎?記得那時我還小。我常常聽夥伴們談起「東方綠舟」那個少兒活動基地。他們談得有滋有味。他們說:那裡時孩子的樂園,那裡有好多好玩的地方。這句話竟令我羨慕了半天。從此,那兒竟然成為了我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
E. 作文:誠信的小故事( 680個字)
誠信是什麼,是隨口說說的嗎?不對,誠信是需要我們用行動來做的,而不是讓我們光說不做的,但能做到這一點的卻有幾人呢?我左思右想,誠信真的很難嗎?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物質的誘惑下倒下了,有些人會這樣,但並非人人都如此,我相信人們都有著頑強的毅力。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誠信不一定是這些,還可能是那些很小很小的事情,雖然不起眼,但是從那上面就可以看出你是否誠信。一個人的人格,不是從一方面看出來的,而是慢慢在別人眼中顯現,你為小利而丟了人格、朋友、誠信、以及這個世界對你的信任,那麼,你並非賺到,而是丟了你最寶貴的東西——誠信。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全人類所認同的道德規范。
E智網為你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F. 關於古代誠信的故事作文350字
一、韓信
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
二、宋慶齡
宋慶齡有一次與一所小學約定去看望小學生,可是到了約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能來了,但宋慶齡依然冒雨前去赴約,這讓同學們很感動
三、誠信的故事五則
1.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華盛頓與尼克松、柯林頓的對比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5.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以上詳見《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讀本》 中央文獻出版社)
6\誠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
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
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在一個地方只購得4瓶啤酒,於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 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7\誠信的故事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里矗立著「南北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每年有許多遊人來祭奠亡靈。美國十八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任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坐落在公園的北部。陵墓高大雄偉、庄嚴簡朴。陵墓後方,是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一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陡峭的懸崖邊上。
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只有一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邊的一塊木牌上,卻記載著一個感人至深的關於誠信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兩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這一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歲時,不慎從這里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一個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為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來。
滄海桑田,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輾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仍然還在那裡,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一個偉大的歷史締造者之墓,和一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之墓,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
又一個一百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為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里。那時,剛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周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8\關於誠信的故事
[故事二]一個士兵,非常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鍾頭後,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
[故事三]曾參殺豬的故事。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四、事其一: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故事其二;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裡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飢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飢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一個不誠信的小故事
一個放羊的孩子,每天趕著山羊上山。一天,他閑著無事,想玩玩騙人的游戲,於是他在山上大聲呼叫:「狼來了!狼來了!」山下正在勞作的村民們聽到山上傳來的呼救聲,都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兒,有的拿鋤頭,有的拿扁擔,一起奔上山來救人。結果發現是放羊娃搞的惡作劇。不久,這個放羊的孩子又重復了一次「狼來了!狼來了!」的惡作劇,附近勞作的村民們又被他著實地戲弄了一次。但事不過三,有一天,一群兇殘的狼向山上的羊群和孩子撲過來,盡管處於險境的孩子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求救訊號:「狼來了!狼來了!」但是已被欺騙了兩次的善良村民們不願再第三次上當受騙,而放棄了救助。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孩子為他的兩次謊言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G. 關於誠信的小故事380字作文大全600
1、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2、郭沫若與芭蕉花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3、華盛頓與櫻桃樹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華盛頓小時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親很喜愛的櫻桃樹,華盛頓勇敢地承認了這件事並得到了父親的諒解。
4.汽車維修店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帳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么乾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我今後常來!」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雲,質朴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事其一: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作文
誠信的芬芳
如果世間萬物的品格都有自身所對應的氣息,那麼誠信一定如同百花盛開一般沁人心脾。
中華民族歷來便以誠信作為優良的傳統美德,誠信之人,往往擁有人格的魅力。曾記否,曾子殺豬,商鞅變法?殺豬事小,可若沒有小事也應講誠信的品質,曾子,還會是那個縱橫諸子百家的曾子嗎?若沒有商鞅「移木者賞百金」的誠信許諾,變法還能成功?秦國還能一統天下嗎?
誠信就是百花園中最美麗的那朵鮮花,是群星陣中最閃亮的那顆明星,是熱帶雨林中最挺拔的那棵參天大樹。擁有誠信,便是擁有了最美好的品格,擁有誠信,便會擁有玫瑰一般沁人心脾的芬芳。
兵戈頻仍的三國有兩位舉世無雙的武將:呂布和關羽。兩位英雄武功蓋世,威震四海。可是千百年來,人們都是推崇關羽,唾棄呂布,原因何在?關羽義重如山,信字當頭,即使追隨劉備,曹操已是頭號敵人,也不忘當年之約放曹操生路。至於呂布,反復無常言而無信,有人罵他是「三姓家奴」,有人諷刺他為誰效力誰就得死,相比關羽誠信的光輝,呂布的渺小隻能用暗淡無光來形容了。
還記得,晉文公退避三舍,才有了大敗敵軍的勝果;還記得李白與友人相約出遊,友人路途暴病而亡,李白為友人守喪,甚至老虎來了也毫不退縮。哪怕死亡也不忘記友人與自己的約定,哪怕友人已逝也不忘帶著友人的骨灰完成剩餘的旅途。誠信本身並不困難,難的是面對失敗的風險,仍有堅守「退避三舍」之約的勇氣,難的是面對死亡威脅仍有勇氣完成友人生前與自己的約定。誠信就是這樣,堅守誠信,便會擁有幽蘭般沁人的香氣,這香氣終將千古流芳。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有時誠信似乎很傻,很沒有意義,因為誠信往往會伴隨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是,讓我們想想,也許下一個因喪失誠信而受害的人,就會是你和你身邊的人。或許違約失信可以獲得一些的蠅頭小利,可是當花失去香味時,再美麗的花朵也難逃凋亡的命運。誠信正是如此,它是人格之花的那沁人芬芳的來源,擁有誠信,人格便有了自己的靈魂。
誠信就是這樣,香氣迷人,沁人心脾,堅守誠信,便是在堅守世間最美的品質。
願誠信之花永世開放。
故事其二;十七世紀的德國軍隊裡面有一個王子對他的下屬親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級軍官的深深愛戴。一次攻打某國家失敗而歸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嚴寒、飢餓折磨著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極度寒冷和飢腸轆轆的狀態下,王子慢慢的進入夢鄉、、、、、、。睡夢中王子夢見陽光格外的燦爛與溫暖,他醒來了,發現自己身上被許多件大衣覆蓋,生命得以延續。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蓋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經全部凍死了。
H. 書信作文格式:誠信故事寫給親人的.300字
燭只是想照亮別人出發點,就這么的單純。
爸爸,我想對您說聲對不起!因為我平時的倔強,不聽話讓,貪玩,讓您操了很多心。頭上但是,「吃一塹,長一智」,我會改的。
媽媽,我真的想對您說聲對不起!因為我有時會誤解,您付出了汗水,可是,現在我已不是那無知的小小孩,從此我會將心比心,來體諒您。
爸爸,我想對您說聲放心!因為我不會辜負您在我身上無形的「投資」,所以,我會努力取得更多的第一,不停的往前沖去,直到永遠。
媽媽,我只想對您說聲放心吧!因為我會勇敢面對所有的困難,還有挫折。不斷的把腳步往前邁,直到那看不見的終點。
爸爸媽媽,雖然我不會永遠的得到第一,但是我知道我是你們的唯一。雖然你們普普通通,但你們的愛是獨一無二的,是別人給不了我的。雖然我有時候不理解你們,但是我會努力的控制。
爸爸媽媽是你們愛的到來讓我的生活陡然增色,是你們的愛讓我體驗了無私的母愛和父愛,是你們的鼓勵讓我更加充滿自信,是你燦爛的笑臉讓我的生活永遠充滿陽光。
爸爸媽媽,是你們的愛點亮了我的生命之燈,是你們的愛洗靜了我心靈的塵埃,是你們的愛讓我發現世間那麼的美好,是你們的教育讓我懂得忍耐的重要。
爸爸媽媽,你們曾經希望為我創造一片永遠晴朗的天空,曾經希望我能永遠遠離醜陋,可是隨著我一天天的長大,讓你們漸漸明白我屬於我自己,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自由。雖然你們心中藏著無限的牽掛,但是你們不可能永遠為我遮風擋雨,我必須獨自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現實,雖然我們不得不面對死亡,我對你們的愛是永遠不變的!
爸爸媽媽,你們總是教育握有時候財富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知識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才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沒有理想,我的生活將是一片黑暗。但是爸爸媽
I. 誠信的故事(300字)
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 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中國古代誠信故事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裡很富裕。由於家裡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裡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裡,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裡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裡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後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以真誠為骨
其實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樣,要以誠信為本。一位老作家寫道:「寫文章以天地為心,以真誠為骨。」他把真誠無散和為他寫作的准則,他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呈現在讀者面前,但求無愧於讀者,更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現在有些人為了賺稿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擴大自己在社會上的影響,就弄虛作假,胡編亂造地寫一些文章。這其實是在欺騙讀者,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欺騙。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李勉葬銀
李勉是唐朝人,從小喜歡讀書,並且注意按照書上的要求去做。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培養出了誠信儒雅的君子風度。
他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從不貪取不義之財。
有一次,他出外學習,住在一家旅館里。正好遇到一個准備進京趕考的書生,也住在那裡。兩人一見如故,於是經常在一起談論古今,討論學問,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這位書生突然生病,卧床不起。李勉連忙為他請來郎中,並且按照郎中的吩咐幫他煎葯,照看著他按時服葯。一連好多天,李勉都細心照顧著病人的起居飲食等日常生活。可是,那位書生的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一天天地惡化下去了。看著日漸虛弱的朋友,李勉非常著急,經常到附近的百姓家裡尋找民間葯方,並且常常一個人跑到山上去挖葯店裡買不到的草葯。
一天傍晚,李勉挖葯回來,先到朋友的房間,看見書生氣色似乎好了一些。他心中一陣歡喜,關切地湊到床前問:「哥哥,感覺可好一些?」
書生說:「我想,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這可能是迴光返照,臨終前兄弟還有一事相求。」
李勉連忙安慰道:「哥哥別胡思亂想,今天你的氣色不是好多了么?只要靜心休養,不久就會好的。哥哥不必客氣,有事請講。」
書生說:「把我床下的小木箱拿出來,幫我打開。」
李勉按照吩咐做了。
書生指著裡面一個包袱說:「這些日子,多虧你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是一百兩銀子,本是趕考用的盤纏,現在用不著了。我死後,麻煩你用部分銀子替我籌辦棺木,將我安葬,其餘的都奉送給你,算我的一點心意,請千萬要收下,不然的話兄弟我到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寧的。」
李勉為了使書生安心,只好答應收下銀子。
第二天清晨,書生真的去世了。李勉遵照他的遺願,買來棺木,精心為他料理後事。剩下了許多銀子,李勉一點也沒有動用,而是仔細包好,悄悄地坦在棺木下面。
不久,書生的家屬接下李勉報喪的書信後趕到客棧。他們移出棺木後,發現了陪葬的銀子。都很吃驚。了解到銀子的來歷後,大家都被李勉的誠實守信不貪財的高尚品行所感動。
後來李勉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仍然廉潔自律,誠信自守,深受百姓的愛戴,在文武百官中也是德高望重。
梁國志教子
梁國志是清朝乾隆年間人,他從小就聰明好學。可是他家裡很窮,父親想讓他放棄學業,做些小生意來養家糊口。梁國志為此苦苦哀求父親,讓他再讀幾年書。街坊鄰居見了,也覺得梁國志不讀書太可惜了,就幫著說情,有的還願意幫他出學費。父親也盼著將來兒子能有些出息,家裡日子就好過了。於是就答應讓他繼續學習。
村子裡的鄉親們都是忠厚老實的人,心腸很好;雖然都不富裕,還是經常幫助貧困的梁家。全村的人都盼望著梁國志將來能出息,好給他們村子爭爭光。小國志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幸負鄉親們的期望,學習也就更加努力了。
由於梁國志從小就在這樣一個和諧友好的環境下成長,他從小就形成了善良、誠實、正直的品格。
公元1741年,年僅十七歲的梁國志就中了舉人;二十四歲那年,他又中了頭名的狀元。梁國志在朝廷當了官以後,不忘家鄉父老,經常用自己的俸銀為鄉親們辦事。無論在哪裡當官司,他都替老百姓著想,受到老百姓的好評。
梁國志不但學問高,人品好,而且還擅長書畫,誰要是得到的書畫作品,都當做寶貝收藏起來。他的兒子受他的感染,很小的時候就對書畫產生了興趣,吵著讓梁國志教他畫畫兒。
一天,兒子又拿著畫筆來找父親,還弄得滿臉都是墨汁。梁國志見了就想笑,幫兒子擦了擦臉,然後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學作畫之前,要先學會做人,沒有人格的永遠也不會成為優秀的書畫家。」
兒子抬起幼稚的小臉,很疑惑地問爸爸:「畫畫兒就畫畫兒唄,和做人有什麼關系?」
梁國志說:「一個真正的畫家,是用心在畫,而不是用筆在畫。如果你是一個誠實、正直的君子,你的畫也就會充滿正氣,讓人一看就覺得充滿靈氣。」
兒子眨眨眼睛,好像還不是很懂,於是梁國志就講了宋朝有大奸臣秦檜的例子。他說:「秦檜其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的書法相當好,可他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品行十分惡劣。他死了以後,人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齒地罵他,沒有人願意收藏他當時留下的書法作品,都認為留著他的字會帶來災難,他的作品不是被撕毀後仍到糞坑裡就是讓人用火燒掉。他的字現在留下的已經很少了,人們討厭他的字其實是討厭他這個人。」
兒子點點頭,好像聽明白。梁國志又說:「誠信是做人的第一步,不說謊話、講信用的人,才會挺起胸脯光明磊落地作人。」
兒子聽了,牢記父親的教導,一生堅守誠信的品格,後來他真的成了當時很受人尊敬的著名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