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善罷甘休故事

善罷甘休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5 07:49:34

㈠ 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小故事50字以下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志演義》第五十八回「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當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後,就准備再次興兵進犯江東。

但是,他又擔心西涼州的鎮東將軍馬騰,會乘機襲取空虛的許都。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涼州,以朝廷的名義給馬騰加以征南將軍的頭銜,命令他隨軍討伐孫權。於是,馬騰帶領次子馬休、馬鐵及5000西涼兵卒應召來到許昌城下。不久,西涼兵被曹操消滅,馬騰父子三人也慘遭殺害。

(1)善罷甘休故事擴展閱讀:

三十六計中勝戰計的第三計借刀殺人,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是在明代戲劇《三祝記》中,這是誰要借刀殺誰呢?所謂的借刀殺人,是指在對付敵人的時候,不用自己的手,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擊敵人,保存自己的實力。

另一方面可以巧妙的利用敵人之間的矛盾,致使其自相殘殺,以達到戰勝對方的目的。此計使用率最高,因為多是封建官僚之間爾虞我詐,相互利用的一種政治權術。

春秋時期,鄭桓公想要滅掉劊國,於是鄭桓公在國內舉行了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動,並公開宣布劊國的那些精兵良將,已經和自己約好,准備里應外合奪取劊國。

然後還煞有介事地把偽造的盟書埋在祭壇下面,故意讓劊國間諜偷走,劊國國王拿到盟書後,以為群臣要叛變,立即把名單上的人都抓了起來,鄭桓公隨後向劊國國王發出威脅,聲稱如若不釋放這些人,他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這下將信將疑的劊國國王,徹底相信了鄭桓公的陰謀,然後下令把他們全部處死,鄭桓公得到消息之後,馬上就攻打了過來,一舉滅掉劊國,劊國國王這時候才知道,自己中計了,但為時已晚。呂布英勇過人,聞名於世,最後還是被曹操給活捉了。

呂布這個時候是有意投降曹操的,但曹操本性多疑。對呂布的誠意有所懷疑。正在這個時候,劉備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導致曹操下令處置了呂布。

㈡ 求鴉片戰爭的一些小故事

老漢擒拿敵軍官
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842年8月結束了。清朝政府和英國簽訂了一個條約,叫《南京條約》,把香港割讓給了英國,還接受了許多屈辱的條件。這是我國近代歷史上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英國侵略者並不從此善罷甘休。他們還想從中國搜刮更多的油水。在1856年,它又和法國聯合起來,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年5月,英法侵略軍打到了天津近郊。他們見老百姓就打,見好東西就搶。天津人民奮起反抗,勇敢機智的斗爭故事多著哩!有一天,一個英國軍官大搖大擺地闖進一家民宅,向房主要吃要喝。那家房主是位六十歲上下的老人,兩眼有神,身板挺結實。他見這軍官只有一個人,就不慌不忙地走出屋來,手裡端著一個托盤,微笑著向那個軍官招手。那軍官以為房主人給他拿來了什麼好吃的,就三步兩步地跑了過去。他掀起托盤上的蓋布一看,頓時嚇傻了眼。原來,盤里既沒有吃的,也沒有喝的,只有一根很粗的麻繩。那軍官見勢不妙,急忙伸手掏槍。房主手疾眼快,一腳把他踢倒在地,乾脆利索地把他牢牢捆住,綁在院里一棵大樹上。鄰居們聽說了這件事,都過來看熱鬧。大家憤怒地說:「這鬼子官作惡多端,還留著他干什麼?」。「對!扒掉衣服,宰了他!」那軍官一聽,嚇得直打哆嗦,苦苦哀告著,求房主饒命。房主坐在小板凳上,安閑地吸著煙,根本不理他。鄰居們越聚越多,圍住那個軍官,又啐又罵。那個軍官嚇得「伊哩哇啦」直叫,眼淚流得滿臉都是。過了一會兒,房主抽完一袋煙,不慌不忙地磕掉煙灰,這才問那個軍官:「往後你還敢來搶東西嗎?」。「不敢,不敢。」那個軍官用生硬的中國話回答。房主看那軍官作了保證,這才給他解了繩子,朝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腳說:「快滾吧!」那軍官跌跌撞撞地溜走了,走出老遠,還聽見後面傳過來一陣陣嘲笑的聲音。

㈢ 《三國演義》曹操把父親的結拜兄弟殺死了的故事。

曹操行刺董卓未成功,逃回老家,准備招募鄉勇討伐。途中被縣令陳宮抓獲,陳宮有感曹操刺殺奸臣董卓的勇氣,連夜和曹操一起逃跑,途中經過曹操父親結拜兄弟呂伯奢家,就去投宿,呂伯奢收留了他們,並且吩咐家人好好招待,自己出門買酒准備設宴款待。結果,曹操和陳宮在客廳閑坐的時候,聽到了磨刀的聲音,十分驚疑,於是尋著聲音,提了劍來到後院,曹操正懷疑呂伯奢外出未歸是不是去告官,眼下這磨刀聲更是令人懷疑,曹操正尋思,突然院內有人說:把刀磨好了,就綁起來殺掉!曹操和陳宮一聽,認為大事不好,進了圈套,於是先下手為強,一起提劍殺了進去,把院子里的四五口人全殺了,結果發現,人家是要磨刀殺豬設宴,陳宮後悔萬分,痛恨自己誤殺好人,而曹操當時也是很痛心的。在誤殺了呂伯奢的家人後,曹操和陳宮連忙跑路,陸上遇到打酒歸來的呂伯奢,呂伯奢還好心挽留,曹操推託不想連累,結果走到半路,曹操突然調轉馬頭,趕上呂伯奢,又把他殺了!陳宮見狀,十分氣憤,質問曹操,認為誤殺呂伯奢一家已是鑄成大錯,何以又要故意下此毒手,曹操解釋:要是呂伯奢知道家人被他們誤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自己一定會被告發行蹤的,接著,曹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寧我負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負我」,陳宮算是徹底看透曹操,至此與曹操分道揚鑣,至死都與曹操為敵。

㈣ 求 簡述 三國演義 愛惜人才的故事

1、曹操和袁紹作戰的時候,袁紹找了一個文人,叫做陳琳,起草一篇檄文,因為古代作戰他講究師出有名,有了名目以後的軍隊才叫做正義之師,袁紹就請陳琳寫一篇檄文。

陳琳是個筆桿子,下筆千言,洋洋灑灑,痛罵曹操,從哪罵起呢,從曹操的祖宗罵起,這實在說起來是在中國文化當中一種很不好的東西,一罵人就罵到人家父母親,一罵人就罵到人家祖宗八代,動不動就是怎麼你祖宗八代,這是不好的一個傳統,陳琳也是這樣。

那麼後來袁紹打敗了,陳琳做了俘虜,下面人把陳琳抓到曹操跟前,曹操說:陳琳啊,兩軍交戰,都要發表這樣的聲討書,這個很正常,不過呢,你罵罵我就算了嘛,你罵我父母干什麼,我父母又沒得罪你,不好吧!陳琳說,對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曹操說,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個人才,還做你的筆桿子吧。陳琳以後就成了曹操的筆桿子。

2、曹操二十歲就做了孝廉,可謂仕途得意。《曹瞞傳》曰: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個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既殺之。

京師斂跡,莫敢犯者。這樣一來,就觸動了宦官集團的利益,若換作其他人,一定不得好死,可礙於他父親是太尉,後台強硬,權貴們也無可奈何,但他們也決不會善罷甘休,為拔掉曹操這顆眼中釘,他們便以曹操治理有方為由,保薦曹操做了頓丘令。

在當時那種黑暗的社會中,曹操一心想做個好官,嚴明執法,卻處處受到排擠,阻力重重,舉步為艱,後來曹操做過議郎,因看到宦官專權把弄朝政,就幾次大膽直諫,卻始終未能為靈帝所納。

曹操為此倍感失望,於是不再獻言,之後,曹操又做了幾任官,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為官原則,在他的管轄范圍內,無論是誰犯法,他都全依法懲辦,毫不手軟。

曹操初涉政壇便能剛正不阿,執法嚴明,他試圖以法律來整頓吏治,改變當時已腐朽不堪的官場風氣,從而挽救岌岌可危的東漢政權。

但他的做法觸及許多權貴的切身利益,加上統治者懾於他們的勢力,因此曹操的政治主張註定要落空。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繼位,大將軍何進為了誅殺宦官而引董卓入朝,董卓廢少帝,立獻帝,京城大亂,曹操借獻刀之名欲刺殺董卓失敗,逃歸故里,招兵買馬,開始他戎馬征戰的軍事生涯。

3、《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講到劉備兵敗,投奔袁紹,兄弟分離,關公被曹兵困於一座土山之上,走投無路。

而曹操對關公的神武仰慕已久,在討伐董卓時見關公溫酒斬華雄,便知關公乃不可多得的將才,一心想收為己用,苦於沒機會,現在關公敗在自己手上,正是天賜良機。

於是他讓張遼去勸降關公,結果關公答應了,不過附加了三個條件,這也許是史無前例的投降方式吧,哪有敗兵之將還有條件投降的。

而其中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第三條:「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這樣一來,曹操不是養虎為患再放虎歸山嗎?

曹操本可以一刀砍了關公,以絕後患,但他他捨不得,他深知關公是個罕見奇才,殺了未免可惜,於是他答應了關羽提出的三個條件。

回到許昌,曹操為了收買關公的心,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邀請關公,金錢美女更不在話下,而關公卻分毫不動,最後曹操連那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都慷慨相贈。

4、為了選拔人才,曹操在公元210年春下了一道《求賢令》,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之計,打破了依據門第高低人用官吏的標准。

在令中,曹操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治理好天下的。

有鑒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希望大臣們幫他把那些出身貧寒而被埋沒的人才挖掘出來,後來,在公元214年和217年,曹操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的用人制度。

5、荊州靠近中原,情況比較安定,北方士大夫到這里避難的很多,劉表是一個徒有虛名而缺乏實際才乾的人,他既不能利用曹操同袁氏交兵的機會襲取許都,又不能收用荊州土著及僑居的許多人才。

所以當劉備來到荊州後,「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劉備本人深切認識到自己所以屢遭挫敗,主要是由於沒有優秀的參謀人員,所以對訪求人才,十分注意。

當時襄陽有一個名士司馬徽,擅長識別人才,人稱「水鏡」。備找他訪問天下大計。司馬徽自稱「儒生俗士,不識時務」。

而在備面前誇獎號稱「卧龍」和「鳳雛」的兩個年輕俊傑,備問是誰?他說就是諸葛亮和龐統,另外,已經歸附劉備的徐庶也向備稱述諸葛亮好比是潛伏在人世間的龍。

兩人不約而同的介紹,自然引起了劉備的深切關注,他立即對徐庶說:「君與俱來」。徐庶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徐庶自從跟隨劉備以後,極為備所器重,他這樣稱贊諸葛亮的才能和風格,怎能不引起劉備對諸葛亮的傾慕和嚮往呢!於是劉備鄭重而謙遜地前往隆中求見諸葛亮,第一次沒有見到,第二次又落了空,到第三次才獲得了亮的接見。

㈤ 甘羅的故事

很高興為你解決問題!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國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擔任秦國的左丞相。「相門出才子」,甘茂受到別人的排擠,被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於魏國。甘羅小小年紀,就投奔到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才客。 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借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甘羅自告奮勇,願去勸說張唐赴任。呂不韋開始不大相信他,甘羅理直氣壯地說:「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你就不能讓我試一試嗎?」呂不韋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甘羅驅車去見張唐,說:「當年武安君白起就因為不服從應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趙國,被應侯攆出咸陽,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的權力比應侯大得多,你違抗他的命令,看來你的死期不遠了!」一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徵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游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占趙國的河間之地,您如果把河間5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到那時你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幹涉,趙國所得又豈止5城!」趙王大喜,忙把河間5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為上卿,並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由於當時丞相和上卿的官階差不多,民間因此演繹出甘羅12歲為丞相的說法。

----------------
甘羅故事

一、 甘羅智斗私塾老師

甘羅出生沒多久,他媽媽就含恨自殺了。自殺的原因很簡單:甘羅的父親去世三年後他才出生。甘羅在媽媽的肚子里呆了三年,造就了他過人的聰明,於是他成了地方豪紳的眼中釘。

在地方豪紳的授意下,私塾老師在甘羅上學的第一天就開始整治他。看到甘羅個最小,第一天放學時,老師宣布:「明天放學的時候,只有能把門口的鍾敲響的人就可以回家,其他留到最後。」

放學回來,甘羅把老師所說的告訴爺爺,爺爺束手無策:只好勸甘羅暫時不去學校。

爺爺束手無策,但甘羅自有辦法:「爺爺,你給我准備一條細繩和一隻橘子。明天我肯定是第一個回來。」

第二天放學時間到了,門口就傳來「當」的一聲。老師忙問誰敲鍾了。眾人答:「甘羅。」

甘羅用繩子穿住橘子,拿橘子往鍾上一扔,就輕易把老師的難題給解決了。甘羅第一個離開學校,這是老師最不願意看到的。

甘羅上學沒多長時間,他的聰明超乎老師的想像。所以狠心要整治甘羅,讓他成為一般的孩子或者比一般的孩子還要笨。

該交統籌糧了,老師對甘羅說:「我這不缺糧也不缺錢,就缺一樣東西。這東西能吃,但吃完它還能和原來一樣多。你要是找不到這東西,就不能來學校了。」

老師說完,甘羅滿口答應。

回到家了,甘羅把老師要交糧的事和爺爺說,爺爺一籌莫展。爺爺這把年紀了,見過有無賴的,但沒見過這么無賴。

「爺爺。你幫我找田螺來,並把田螺幫我炒好了,我自有辦法。」甘羅胸有成竹的對爺爺說。

第二天,甘羅用籃子提著炒好的田螺,來到老師的面前,把籃子遞給老師。

「老師,你要的東西挺容易找的,我給你帶來了。」

老師一看,竟然是田螺,拿起戒尺要打甘羅。甘羅不怕,很安定的說:「老師,我幫你找到了你想要的東西,你不該打我。你把田螺的肉吃了,它的殼還在,也沒有見到減少呢。」

治不了甘羅,倒反被甘羅奚落,老師氣得夠嗆。地方豪紳知道這事後也氣得整個人都變了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地方豪紳數落後,老師再出惡招。

「甘羅,給老師弄條稻草灰繩子,弄不到你就不能讀書了。」

這惡招,就算是老師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拆招。老師無理,爺爺無奈,但甘羅還是接招拆招。

上學時間到了,甘羅來到學校,老師見到甘羅,冷冷一笑,「甘羅,你什麼又來了呢?」

「老師,我給你送繩子來了。」甘羅說著從背後拿出一個小小的竹籃。老師把竹籃蓋打開,裡面真的有一條小小的稻草灰繩子。用手一碰,繩子短了。繩子一斷,甘羅理由充足:繩子給你,你自己弄斷,只好自己接起來。

老師雖然再次敗北,但沒有因此善罷甘休。惡招不行出險招。「甘羅,叫你爺爺給老師做一隻大鼓,而且只能用一張牛皮。」

孩子天真,不知道這險招有多險惡,依然從容答應。

「這鼓要十二人才能抬得起,要十三個人敲才能敲響。十天時間,做不來就叫你爺爺來把你領回去。」

甘羅接受任務後,依然把任務告訴了爺爺。爺爺知道這是險招,誰都沒有回天之術,也再三勸甘羅不要上學了。甘羅說:「爺爺。這幾天你經常去河對岸那邊玩,什麼都不用想。」

爺爺聽從孫子的安排,天天都劃著船到對岸去消氣。

十天時間眼看就要完了,老師追問甘羅大鼓的進展。

甘羅說:「我爺爺太忙了,還沒做呢?。」

老師終於可以整治甘羅了,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但還是很關心的問甘羅:「你爺爺不做大鼓,忙什麼?」

「我家的牛從河這邊伸脖子到河對岸吃了人家一百二十畝的禾苗,我爺爺去給人家說賠糧的事呢。」

老師聽了甘羅這么說,氣歪了脖子,「真有你的,甘羅,你的牛皮吹大了啊,哪裡有那麼大的牛呢,從河這邊伸脖子到河那邊,還吃了一百二十畝的禾苗。」

老師這么一說,甘羅高興了:「有啊,我家的牛就這么大,不然就沒有那麼大的牛皮為做你大鼓呢。」

二、 甘羅智斗豪紳

經過了多次交鋒,老師都敗給甘羅,自覺沒有臉面,捲起鋪蓋走人了。村裡沒人上課,豪紳遷怒於甘羅。

甘羅自覺事情鬧大了,肯定遭豪紳毒手。所以告訴爺爺:如果他死了,不要急著把他埋了。在他房間的窗檯上放本書。用竹筒裝幾只竹蜂,和書放在一起。

甘羅的預感是正確的。老師受夠了侮辱,離開了私塾,豪紳趁機清除這個眼中釘。豪紳不像老師那樣拐彎抹角,而是直來直去。

「甘羅,你造孽太多了,所以你必須重新做人。」

見到甘羅,豪紳直接說出這樣的話。

甘羅很懂事,這就是要他死。豪紳說了,如果甘羅能聽他的話,把那些葯喝下去,就可以減輕他的罪孽。但如果甘羅不把那葯喝下去,甘羅的爺爺就因為他的罪孽深重而死。

豪紳看著甘羅把葯喝下去,等到毒葯發作時才離開。甘羅死了,爺爺雖然傷心,但他不哭。因為甘羅生前還交代爺爺,他死了以後,要是爺爺不哭,害死他的人也會和他一樣,喝著毒葯而死。

甘羅的這些話縈繞在爺爺的耳旁,爺爺忍受痛苦,按照甘羅生前所說的那樣布置了他的房間。

豪紳離開之後,就開始宣揚,「甘羅氣走了老師,自覺罪孽深重,所以服毒自殺了。」

聽說甘羅服毒自殺,好奇的人們過來看個究竟。從外面看,看不出甘羅自殺的痕跡,因為爺爺還像往常一樣忙著。甘羅的房間門緊閉著,從裡面傳來了嗡嗡的聲音,再加上風吹翻書頁的聲音,人們總以為甘羅在自己的房間讀書。由此,人們判定甘羅沒死,依然認真的讀書。

甘羅沒死的消息傳到了豪紳的耳朵里,豪紳不相信,可說的人多了,他也在懷疑,懷疑那些葯是假的。

為證實那些葯的真假,豪紳叫家奴抓來一隻大公雞,把葯給公雞灌了下去。灌完葯把手一放,公雞拍著翅膀跑著穿進草叢里去了。風吹過來,大公雞的尾毛隨風飄搖。

豪紳很驚訝,再叫家奴把葯給家裡的狼狗吃。吃了葯後,狼狗跑進了水溝洞里去,尾巴露在洞外自由的擺動。

看不到公雞和狼狗死。豪紳相信人們傳說的是真的,拿過那些毒葯來嘗。這一嘗,嘗出了結果。豪紳口吐白沫,兩眼一瞪,兩腿蹬了幾下,斷氣了。

正如甘羅所料,豪紳喝下毒葯死了。

三、 甘羅復活

豪紳死了。這是人們親眼見到了。一天之間,村子裡死了兩人。

豪紳死了,甘羅也該出殯了。出殯時,有不少人來為甘羅送行。送行的人們看到了一個怪的現象:抬著甘羅屍體的兩人竟然是瘸子,而給甘羅的魂引路的竟然是一個瞎子。

人們好奇,但甘羅的爺爺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告訴人們這是甘羅生前要求的。爺爺還說,一個人都可以死了,他的這些不過分的要求,沒有理由不能滿足他的。爺爺還告訴人們,甘羅已經指定了他的葬身之地。

甘羅指定的葬身之地比較遠,得爬山淌河。三個殘疾人照爺爺交代的線路走。過完河就爬山。山上雜草藤蔓多,瞎子遵照甘羅生前所說:在前面砍藤開路。在砍一根攔住他們去路的藤蔓事,一滴飛進了瞎子的眼睛。瞎子感覺眼睛閃過一絲亮光。

這藤蔓可能是水分比較充足,再砍它的時候,又一滴水飛進了瞎子的眼睛,此時瞎子竟然能模糊的看見前面草樹之類的東西了。

瞎子驚醒,藤蔓上的水讓他看到了光明,再從藤蔓上拿點水在自己的眼眼睛裡塗,沒想到竟然能恢復光明了。

瞎子高興得跳了起來,用動作告訴兩個瘸子剛剛發生事。瘸子半信半疑,用藤蔓上的水了塗在自己的腿上,沒想到,他們的腿竟然好了。

三個殘疾人一下全部健全了,好不高興呢。感謝甘羅之餘,三人合計之後,何不試著給甘羅也塗上一點那些神水,或許這也能把甘羅給救活了呢。

三人動作起來,用那些水塗抹在甘羅的脖子上。這一塗,甘羅的屍體軟了下來,再塗,甘羅開始呼吸。三個健全了的殘疾人高興,繼續在甘羅的脖子上塗抹著藤蔓上的水,沒多久,甘羅睜開眼睛看著他們了。

就這樣,在豪紳死去不到半天,甘羅又復活了。
參考資料:
http://ke..com/subview/43549/13238154.htm
求採納~

㈥ 怎麼寫故事梗概

第一步:讀。通過對原文的精讀,盡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對話」,了解原文內容,明確內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果一兩容遍讀不明確就多讀幾遍,不到胸有成竹絕不「善罷甘休」。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強調的是對一些描寫具體或是富含情感的關鍵段落要注意適當保留原句;對一些簡短的、不影響文章表達的次要段落則大膽地取捨。
第三步:連。將抽取出來的各段大意連接起來。
第四步:理。將連接好的語句梳理通順:刪去重復的文字,做好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使它成為一段通順的話。
相信你通過以上四步就能寫成一篇梗概,不過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後多讀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

㈦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

林則徐復派人在虎門海灘的高處制,挖了兩個長寬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與大海相通。6月3日,林則徐率領廣東大小官員,前來監督銷毀收繳的鴉片。一箱箱鴉片被投入浸滿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鹽和生石灰,頓時池水沸騰,濃煙滾滾,鴉片化作了灰燼。成千上萬圍觀的群眾,發出了春雷般的歡呼聲。一批焚毀,沖刷干凈,又投入一批。就這樣,虎門銷煙整整持續了二十三天。

(7)善罷甘休故事擴展閱讀: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煙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煙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

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為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原因在於,禁煙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

「虎門銷煙」也成為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

㈧ 官府豈能善罷甘休,又來捉拿棗核這一次故事會怎樣發展呢

棗核如此戲弄了縣官,官府豈能善罷甘休。看,衙役們來了!然而,這次棗核並沒有反抗,反而和顏悅色,一聲不吭,乖乖滴跟著他們去了官府。村民們驚訝萬分,可棗核卻偷偷地對村民們眨眨眼,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到了官府大堂,十來個衙役正在搬運幾袋剛剛收上來的大米。棗核二話不說,縱身一躍,跳進了最大的米袋裡,一下子扎進米堆。這下可把衙役們忙得團團轉:二三十人齊刷刷沖向那個米袋,你擠我碰,你爭我搶,都想拿頭功。這許多隻手同時飛快地翻來覆去地找,米袋都抓破了,可一直不見棗核的半點兒蹤影。

突然,一個聲音從另一個米袋裡傳了出來:「我——在——這——」縣官火冒三丈,氣得鼻子都歪了,他深吸一口氣,大叫道:「飯桶!全是飯桶!」衙役們鄭准備轉移陣地,卻被縣官攔住了。「把米都倒出來!看他往哪裡藏!」衙役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踢翻所有米袋,趴在地上仔細搜查。縣官洋洋自得:「哼!這回定能逮住你了!」

可沒想到,兩個時辰過去了,還是一無所獲。衙役們的筋都快累斷了。機靈的棗核呢?「呼——呼——」正在米袋裡睡大覺呢!原來,他一直抓著米袋內部不放,沒被衙役們倒出來。舒舒服服睡了一覺,這才爬出來,在米堆上左蹦右跳。

縣官氣得齜牙咧嘴,暴跳如雷。衙役們拿起板子就沖向棗核。結果,他們在米地上滑到了:有的四腳朝天,爬都爬不起來;有的趴在地上,滿口大米;有的撞在 一起,滾成一團;有的被人壓在下面,喘不過氣……個個鼻青臉腫,哭天搶地,狼狽不堪。這回,棗核又一次大搖大擺地走了。

衙役們只顧著養傷,再也不敢去找棗核算賬了。因此,村民們也過上了一段平靜的日子。

㈨ 故事梗概怎麼寫

一篇比較長的文章,要想讓讀者在短時間里對它有所了解,就必須寫好文章的梗概。雖說梗概只有短短幾百字,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想寫好一則梗概還是要講究技巧的。今天就給你說說寫好梗概的「四步走」。

第一步:讀。通過對原文的精讀,盡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對話」,了解原文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果一兩遍讀不明確就多讀幾遍,不到胸有成竹絕不「善罷甘休」。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強調的是對一些描寫具體或是富含情感的關鍵段落要注意適當保留原句;對一些簡短的、不影響文章表達的次要段落則大膽地取捨。
第三步:連。將抽取出來的各段大意連接起來。
第四步:理。將連接好的語句梳理通順:刪去重復的文字,做好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使它成為一段通順的話。

相信你通過以上四步就能寫成一篇梗概,不過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後多讀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

㈩ 敝帚自珍的故事,成語故事

夷——夷為平抄地、匪夷所思、化險為夷、出夷入險、履險如夷頗——無偏無頗、無平不頗褪——褪後趨前帚——敝帚自珍、敝帚千金、敝帚自享削——削足適履、削發披緇、針頭削鐵、削職為民、削鐵如泥罷——善罷甘休、休兵罷戰、收鑼罷鼓、早朝晏罷、罷黜百家魁——罪魁禍首、魁壘擠摧、魁壘之士、文章魁首貞——堅貞不屈、三貞九烈、堅貞不渝、忠貞不渝、玉潔松貞篷——借篷使風、扯篷拉纖、見風轉篷、趁勢落篷、趁風轉篷 願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