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故事情節
『壹』 《藤野先生》的主要內容(概括主要的幾件事)
1)中國留學生會管的清國留學生
2)「我」在仙台受到優待
3)初遇藤野嚴九郎
4)藤野先生訂正「我」的講義
5)藤野先生糾正我的血管解剖圖
6)學年試驗我的成績在中游,將將及格。
7)藤野先生擔心我不肯解剖,與我談話。
8)藤野先生使我為難的詢問我中國女人的裹腳
9)學生會幹事認為我考試及格是因為得到了藤野先生的幫助,並給我奇匿名信
10)我把受到猜疑的事情告訴藤野先生,也有同學為我抱不平,但」我」最後只是把信退還了回去。
11)我從電影上看到日本人槍斃國人,其他同學高呼萬歲。
12)由此自己的初衷發生改變,決定棄醫從文。
13)與藤野先生告別,我安慰,幾天後他給過我一張相片。
14)許多年後,自己常常記起藤野先生,感到懷念。丟掉了當做紀念的藤野先生改過的,講義但是看到照片,仍然覺得奮起,充滿鬥力。(階級斗爭…………)
(1)藤野先生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作者通過對留學日本生活時的回憶,以深切懷念之情,熱烈贊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的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斗爭的戰斗精神。
作者通過懷念藤野先生,贊揚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的偉大性格和正直、熱忱、高尚的品質,回顧了自己在日本求學時期探索救國道路和思想轉變的過程:為了祖國的前途和命運,毅然地放棄了跟隨生平最敬愛的老師一一藤野先生學習醫學,擯棄了科學救國的改良主義道路,改為從事文藝運動以喚醒人民群眾起來革命;從而激勵自己要永遠不忘革命的初衷,決心同封建及帝國主義勢力斗爭到底。
文章一開頭就寫目擊東京「清國留學生」的醉生夢死,激起自己想「到別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接著寫去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這是此文的主體,著重寫藤野先生對自己的關懷、教育的深厚情誼,以及放棄學醫的思想變化原因。這部分在寫藤野先生之前,敘述了從東京去仙台的途中所見以及在仙台醫專所受的優待。
最後「從離開仙台之後」到結尾,寫出了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深深懷念以及藤野先生給魯迅的激勵和鞭策。魯迅回國以後,之所以沒有和藤野先生通信和寄照片,這是「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也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也怕敢寫了。」
這里透露了作者對辛亥革命後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的失望和不滿,從而也覺得無法報答藤野先生對自己對中國人民的關心和期望,含蓄的筆調更加強了文章思想的深度。接著寫對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懷念:我「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在對藤野先生的評價後,魯迅先生更進一步揭示藤野先生的思想境界:「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是為中國」,「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是為學術」,「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正因為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心乃是對中國人民的關心,所以魯迅懷著深深的敬意贊頌「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
『貳』 《藤野先生》的主要內容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版學生歧視、侮辱和決權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叄』 關於藤野先生的情節
《藤野先生》回憶作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敘了作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甚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台,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的衣著模糊,他為魯迅添改講義,他就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剖實習,他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在這一個個片斷中,我看到了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藤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那個對科學嚴謹求實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著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說:「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作者通過對留學日本生活時的回憶,以深切懷念之情,熱烈贊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的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斗爭的戰斗精神。
創作背景
1902年4月,魯迅22歲,他懷著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學,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日文。1904年9月,轉赴仙台,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藤野先生這時正在該校任解剖學教授。魯迅在此認識了這位日本學者,並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在日本軍國主義影響下,當時的日本人對中國人民抱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但藤野先生並不如此,他對來自弱國的魯迅毫不歧視,倍加愛護,並以自己的高尚品質給魯迅以極大的影響。
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從北京南下,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懷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發表於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後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肆』 藤野先生梗概
《朝花夕拾》散文集中《藤野先生》的故事梗概:
我去日本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版求學,准備學成後報權效祖國。遇到的藤野先生是一個黑瘦的,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書的任課教授。他教我修改講義和解剖圖,讓我懂得作學問的嚴謹。他對我沒有民族情緒,只當作一個老師疼愛的學生。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將離開仙台,不學醫學了。將走時,藤野先生交給我一張照相,後面寫著兩個字道:「惜別」。藤野先生跟那些歧視和侮辱中國人的學生完全不一樣,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伍』 <<藤野先生>>內容概括
《藤野先生》回憶作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敘了作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專、相處,離別的屬過程和對他的懷念。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這讓魯迅甚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台,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生的衣著模糊,他為魯迅添改講義,他就正解剖圖,他關心解剖實習,他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在這一個個片斷中,我看到了那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藤野先生,那個對魯迅關愛有加,毫無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那個對科學嚴謹求實的藤野先生。這樣一位有著高貴人格的老師,也難怪魯迅說:「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陸』 藤野先生內容概括
《藤野先生》的主要內容::這篇散文作者通過對留學日本生活時的回憶。
《藤野先生》中具體的內容:
文章一開頭就寫目擊東京「清國留學生」的醉生夢死,激起自己想「到別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接著寫去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敘述了從東京去仙台的途中所見以及在仙台醫專所受的優待。最後「從離開仙台之後」到結尾,寫出了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深深懷念以及藤野先生給魯迅的激勵和鞭策。
魯迅回國以後,之所以沒有和藤野先生通信和寄照片,這是「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也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也怕敢寫了。」這里透露了作者對辛亥革命後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狀的失望和不滿,從而也覺得無法報答藤野先生對自己對中國人民的關心和期望,接著寫對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懷念:我「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在對藤野先生的評價後,魯迅先生更進一步揭示藤野先生的思想境界:「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是為中國」,「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是為學術」,「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正因為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心乃是對中國人民的關心,所以魯迅懷著深深的敬意贊頌「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
(6)藤野先生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以深切懷念之情,熱烈贊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的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斗爭的戰斗精神。
作者通過懷念藤野先生,贊揚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的偉大性格和正直、熱忱、高尚的品質,回顧了自己在日本求學時期探索救國道路和思想轉變的過程:為了祖國的前途和命運,毅然地放棄了跟隨生平最敬愛的老師一一藤野先生學習醫學,擯棄了科學救國的改良主義道路,改為從事文藝運動以喚醒人民群眾起來革命;從而激勵自己要永遠不忘革命的初衷,決心同封建及帝國主義勢力斗爭到底。
『柒』 藤野先生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內容簡介
我去日本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求學,准備學成後報效祖國。遇到的藤野先生是一個黑瘦的,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迭大大小小書的任課教授。他教我修改講義和解剖圖,讓我懂得作學問的嚴謹。他對我沒有民族情緒,只當作一個老師疼愛的學生。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將離開仙台,不學醫學了。將走時,藤野先生交給我一張照相,後面寫著兩個字道:「惜別」。藤野先生跟那些歧視和侮辱中國人的學生完全不一樣,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2、文章簡析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作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其中有東京「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情況,由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況,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狹隘民族觀念的學生的排斥,還有一次看電影受到的刺激,而重點卻是記敘藤野先生的可貴品質。藤野先生本名藤野嚴九郎,是作者的老師。本文內容豐實,筆意縱橫,形散神凝,錯落有致,發人深省,一條鮮明的愛國主義思想線索貫穿了全文,使每個看來似乎是平淡無奇的生活片斷閃耀著奪目的光華,從而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
3、創作背景
《藤野先生》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寫於廈門大學。它主要記敘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學習與思想經歷,重點回憶了與這段經歷有重要關系的藤野先生。
『捌』 藤野先生主要內容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作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其中有東京「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情況,有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況,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狹隘民族觀念的學生的排斥,還有一次看電影受到的刺激,而重點卻是記敘藤野先生的可貴品質。
本文內容豐實,筆意縱橫,形散神凝,錯落有致,一條鮮明的愛國主義思想線索貫串了全文,使每個看來似乎是平淡無奇的生活片斷閃耀著奪目的光華,從而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
拓展資料
1902年4月,魯迅22歲,他懷著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學,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日文。1904年9月,轉赴仙台,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藤野先生這時正在該校任解剖學教授。魯迅在此認識了這位日本學者,並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
在日本軍國主義影響下,當時的日本人對中國人民抱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但藤野先生並不如此,他對來自弱國的魯迅毫不歧視,倍加愛護,並以自己的高尚品質給魯迅以極大的影響。
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從北京南下,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懷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發表於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後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玖』 藤野先生的主要內容概括回答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專本學生歧視屬、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拾』 <<藤野先生>> 的主要內容
作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其中有東京「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情況,有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況,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狹隘民族觀念的學生的排斥,還有一次看電影受到的刺激,而重點卻是記敘藤野先生的可貴品質。
他隻身到仙台學醫是出於愛國主義激情,後來也正是由於作者懷著熾烈的愛國主義,才與藤野先生結成深厚的友誼,最後也正是由於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他毅然離開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
(10)藤野先生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02年4月,魯迅22歲,他懷著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學,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日文。1904年9月,轉赴仙台,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畢業於愛知縣立醫學校(現名古屋大學)的藤野先生,在魯迅入學的兩個月前,升格為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解剖學教授。魯迅在此認識了這位日本學者,並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
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從北京南下,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懷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發表於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後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