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級上冊的數學故事
1. 五年級數學小故事20字
用96朵紅花和72朵白花做成花束,如果每束花里紅花的朵數相同,白花的朵數也相同,每束花里最少有幾多花。
2. 小學五年級數學小故事 有哪些 快!我正在寫作業,不要復制的。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專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屬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3. 5年級數學故事150字大全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三)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四)
今天,數學作業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於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麼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
於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製天平。
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折盒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檯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後在家裡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製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後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完成數學作業了。媽媽知道後對我贊不絕口。
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代就有聰明的晗晗稱鞋呢!」
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五)
今天,我在家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
我發現一杯可樂800克,一杯綠茶500克,一杯冰紅茶不知道多少克,於是我又補充了一個信息-------冰紅華考範文網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後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希望小朋友們能多多觀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給分~-~
4. 小學生數學報(五年級上數學故事300字)
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5. 五年級的數學故事30字以下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小明是個喜歡提問的孩子。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興趣:為什麼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呢?於是,他就去問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了,對嗎媽媽?」
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明的。大約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能寫成。後來,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這些數字簡單、實用,就在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並又傳到了歐洲。就這樣,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些數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阿拉伯數字』。」
小明聽了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媽媽笑了。
兒歌比賽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准。」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並鼓掌祝賀它們。
﹤、﹥和﹦的本領
很久以前,數學王國比較混亂。0—9十個兄弟不僅在王國稱霸,而且彼此吹噓自己的本領最大。數學天使看到這種情況很生氣,派﹤、﹥和﹦三個小天使到數學王國建立次序,避免混亂。
三個小天使來到數學王國,0—9十個兄弟輕蔑地看著它們。9問道:「你們三個來數學王國干什麼,我們不歡迎你們!」
﹦笑著說:「我們是天使派來你們王國的法官,幫你們治理好你們國家。我是『等號』,這兩位是『大於號』和『小於號』,它們開口朝誰,誰就大;它們尖尖朝誰,誰就小。」
0—9十個兄弟聽說它們是天使派來的法官,就乖乖地服從﹤、﹥和﹦的命令。從此,數學王國有了嚴格的次序,任何人不會違反。
小熊開店
小熊不喜歡學習,只想做生意,於是在學校旁邊開了個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學,它們商量好,要教訓這個不愛上學的懶傢伙。
它們來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麼賣呀?」小猴問。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回答。
小猴又說:「如果我從兩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對嗎?」
小熊點點頭。
「那我全買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對不對?」
「正是,正是。」小熊講。
於是小猴買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錢,和小兔高興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結帳,怎麼算都是虧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況說了,笑著說:「都是你學習不好,我們才來教訓你一下」,並把少給的錢補給了小熊。
小熊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每天上課都很認真。它們三個成了好朋友。
6. 五年級趣味數學故事200字之內
長跑冠軍追不上烏龜
長跑冠軍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開始,他在烏龜後面10里路,當他跑完10里路時,烏龜已經跑完了1里;當冠軍再跑完1里時,烏龜又向前跑了1/10里;當冠軍又跑完這1/10分里時,烏龜又向前跑了1/100里;當冠軍跑完1/100里時,烏龜又向前跑了1/1000里;---如此循環,冠軍永遠也趕不上烏龜!
7.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相關小故事
唐僧師來徒摘桃子自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
8. 五年級數學故事
你可以看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書,或者看英才教程
希望能採納我的答案!!
9.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日記
生活離不開數學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鍾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鍾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鍾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鍾。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鍾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要多少
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