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的故事300字
❶ 寫一個我愛讀書的故事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篇後一語]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兩件事,一件是鑿壁偷光,一件是借書苦讀。他贊揚了匡衡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
巴金的讀書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鍾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
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裡回憶曾經讀過的書。這樣有許多好處: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巴金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個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內亂中的親身經歷。他說:「『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一定寫滿了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我從哪裡找到那些書來閱讀?他們忘了人的腦子里有一個大倉庫,裡面儲存著別人拿不走的東西。」這兩個事例說明,在一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斗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餘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顧炎武自督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
毛主席怎樣讀書?
特殊愛好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一帶向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認真地學,反復地讀
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書、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昌黎詩文全集時,除少數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鑽研,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詠,韓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從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訊,五真正十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他批註的版本,現存的就有三種。
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他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復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劃。
❷ 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300字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准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鍾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鍾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隻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張曜拜妻為師
清代咸豐年間有個武官叫張曜,因苦戰有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學,沒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視,御使劉毓楠說他「目不識丁」,因此改任他為總兵。張曜從此立志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張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書。妻子說:要教是可以的,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行拜師之禮,恭恭敬敬地學。張曜滿口應承,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行三拜九叩之禮。從此以後,凡公餘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每當妻子一擺老師的架子,他就躬身肅立聽訓,不敢稍有不敬。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經常佩在身上自警。幾年之後,張曜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後來,他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他就上書請皇上面試。面試成績使皇上和許多大臣都大為驚奇。張曜在山東任上,築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因為他勤奮好學,死後皇帝謚他為「勤果」。
❸ 我愛讀書作文300字,5年級的,越簡單越好
自從上了小學,我就愛上了讀書,只要一有空,就會讀起書來。
這不,剛寫回完作業,我就答拿起借齊摯的《笨狼和他的爸爸媽媽》那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寫的是笨狼一家子因為腦子笨,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斷地鬧出了一些笑話,裡面的每個故事都特別的有趣好看。我最喜歡的是第十八章「抗暑記」。
它講的是夏天,森林鎮已經有好多天沒下雨了,大家都熱得不行了,笨狼一家認為要是有風,大家就可以涼快了。所以就拚命在森林大道上跑,以為這樣就能把風捉住。貓頭鷹鎮長知道後,怕它們中暑,就哄騙它們說;「你們已經捉住風了,我把它放進了胖棕熊商店裡的大鐵櫃里了。」笨狼它們一進商店,就看見大鐵櫃里真的有風吹出來,很涼快,便召集所有動物都來這里避暑。其實胖棕熊商店裡,是因為前幾天剛裝了一台空調,所以才會那麼涼快。可愛的笨狼一家子還以為真把風給捉住了,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呢!
讀書已經是我業餘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讓我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最主要的是還給我帶來了歡樂。我喜歡讀書,你呢?
❹ 我的讀書經歷300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所說的一句名言。是啊,文學家魯迅曾經說過:「書是營養的麵包」。還有聞一多說的:「人可以無師自通,卻不可無書自通」。這些足以證明讀書的重要和要愛讀書的習慣非常重要。我就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孩子。一天,晴空萬里,媽媽帶我到書店看書。到了書店,媽媽在一旁瀏覽書架上的新書,我很快找到了那本期盼已久的《城南舊事》。於是,我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小主人公失去朋友的時候,我也隨其流下了眼淚;小主人公歡快地游戲時,我也跟著快樂地哼起小曲,彷彿我和她在一起,一同傷心,一同快樂。正當我看到小主人公與朋友踢球的時候,一隻手推了我一下。我抬頭一看,是媽媽。媽媽說:「該走了,時間不早了,人家該下班啦。」我這才發覺我已經在這里讀了三個小時的書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隨媽媽走出書店。書是人類進步的朋友,它帶我遨遊知識的海洋,讓我坐上智慧的小舟漂向遠方。
❺ 小學三年級作文巜愛讀書的我》不少於300字
你們喜歡讀書嗎?我可是個小書迷,你要知道,我可不是從小就喜歡讀書的。那是從我內二年級起,老師讓我容們寫作文,我不會寫,就回家問哥哥,哥哥說:「你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先學會模仿,當然開始的時候可以提取別人作文中大部分的東西,讓後再慢慢試著自己寫。還有,多讀課外書也是必要的。」從那時起,我便開始多讀課外書,翻開書,書中的只是大大的吸引了我,使我感到我的選擇是對的。
曾記得我在生活中的一個讀書小故事。那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我姥姥家,在路上,我的手裡一直拿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得看著,一路上爸爸媽媽說說笑笑。過了好長時間,到家了。爸爸叫我幫忙向屋裡搬東西,我心想:你們搬不就行了,幹嘛還要叫我。想著,我也沒有幫忙。他(她)們在屋裡閑話家常,過了一會兒,我們就要走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有了這么一個稱號—小書迷。
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你肯去學習,你就會獲得很多的知識,你就會豐富你的大腦。這就是一個愛讀書的女孩的讀書小故事。
❻ 我和書的故事300字
我和書的故事
我愛讀書。因為書幾乎占據了我房間一半的空間,書架上,床頭、枕頭下。我愛讀書,因為書總是伴我進入夢鄉,當我在書的海洋中遨遊時,我非常快樂。
有一次,晚上我睡覺時正在看《三國演義》,媽媽進來了說:「太晚了,快睡吧,明天還要上學呢?」之後媽媽走了。我接著又繼續看,過了一會我聽見有腳步聲,我趕快把書疊好角,放在枕頭下。媽媽進來了,看見我熟睡的樣子,便走了。等媽媽走後我急切拿出書來津津有味的看起來。不知是媽媽聽見翻頁聲還是怎麼?一下子進來,把我抓了個正著,嚴厲地訓斥了我一頓。之後我一晚上都沒睡好。結果第二天上課無精打采,一整天都沒有精神。
這件事讓我懂得了要合理安排時間,不過我每晚還都看一會兒書。
❼ 我的愛讀書 作文大全300字
篇一:我愛讀書
我的性格有些古怪,有時開朗有時孤僻,因此,我的朋友對我也時冷時熱。只有它,是我永恆的好友,那就是——書。書,充實著我的靈魂;書,陶冶著我的情操;書,讓我與偉人對話;書,讓我從目不識丁的毛頭娃成了能行文斷字的「小文人」。著名作家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卻要說:「書籍,為我的人生鋪設了一條金光大道。」
記得五、六歲的時候,我鍾情那精彩紛呈的漫畫書,時不時地要父母給我買上幾本。我漸漸長大,對那些寫童話的拼音讀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都愛不釋手。到了五年級,我已經不滿足於看那些書了,於是,一本本世界名著在我眼眶裡打轉。現在,我還准備看《哈利波特》呢!當然,書要讀得進還要用得出。上課時,只要有關那些書,我都能侃侃而談;下課和同學聊天時,豐富的知識又使我大顯身手;寫作文時,文思泉湧,一瀉千里,真應了那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不僅讓我知識豐富,還讓我明白許多奧秘。我從《夏洛的網》里找到了生命的真諦,從《堂吉訶德》里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從……書給了我的數不勝數,它將使我終生受用。
篇二:我愛讀書
我愛書,因為書裡面有無窮無盡的知識。我熱愛讀書,因為書里有好多的故事和無窮的奧妙,它讓我學會了很多很多的知識,懂得了很多很多的道理。我更愛讀書,因為書里的知識能讀到腦子里,我最喜歡讀中外名著和網路全書。有一次,我正在書房讀書,媽媽已經做好飯了,媽媽叫我吃飯,我竟然沒聽見。我媽媽到書房一看,我正看書正看的入迷呢!我媽媽揪我耳朵,我還渾然不知,媽媽急了,一把奪過我的書,我才知道媽媽在我旁邊。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的成長離不開書,書使我成長得更快。課堂上,本本厚書寫滿了難題記滿了深奧。它使我學到了很多,人世間的書寫滿了艱辛,記滿了滄桑,我更愛讀書,因為它使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識。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書琳琅滿目。我為買火柴的小女孩凍死街頭而哭泣,為阿Q的悲慘而嘆息,又為***橫渡常見***國民黨而喝彩。無論任何書都能讓我流連忘返。我喜歡它們,因為在這里,我可以學到課本沒有的知識。
書是收獲希望的土地,我要辛勤耕耘,已獲得更多的糧食。
我愛讀書,因為課堂的書讓我學習,讓我思考,課外的書讓我了解,讓我思考。我愛讀書,因為好的書猶如一葉輕舟,載著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
❽ 我愛讀書 作文300字
我從小就愛讀書,我現在覺得在我人生當中書不可缺少的一。有一天,奶奶坐在書架旁邊的椅子上看書,我纏著奶奶問:「奶奶,你看的書?」奶奶回答說:「是《人體經絡》。」那時候我還很小。那時候我在看些圖畫書…… 我長大了,從奶奶的書櫃里看見了四大名著,我把裡面的《西遊記》拿了。我就好奇的看了起來,我對奶奶說:「《西遊記》是意思呀?」奶奶說:「看看就知道了,」我就又看了起來,裡面太好玩了,孫悟空打妖怪無窮,神通。唐僧帶領幾個徒弟去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都成了神仙……我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意思,感覺到書裡面精彩的東西太多了,於是我想以後要多讀書 前兩天,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一個個愛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以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光通過日記的形式完成的一部愛的作品,書中介紹了無數種愛,有父母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等等.雖然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的.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惡與善,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我們:想要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首先得對世間、對事物充滿愛,真心誠意為他人著想.俗話說的好,愛是一種無限的力量.它可以驅使你的動力,讓你成為對世間有用的人. 在我們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小故事,這些微不足道的故事在不段喚醒人們,在不斷教育人們,在不斷感動人們.就拿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來說吧!那些奮勇抗戰的官兵們救了多少條無辜而寶貴的生命!每當官兵們發現地里有受難的同胞是,它們就會不斷地鼓勵受難的同胞,用愛的力量讓受難的同胞們堅持,從而獲救.這種愛就像一跟隱線,拉扯著同胞,鼓舞著同胞,感動著同胞,挽救著同胞.後來,這種愛也成了千百萬人學習的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因為過分地愛導致了極為悲慘的後果.如太多的膩愛,不正義的愛……所以我們在學習愛的同時,還要注意分別善與惡,做一個正直的人,《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羅伯蒂就是一個舍己為人的好學生,他為了救即將被車撞的一年級的小學生,腳不幸被三輪車車胎壓到,可當他醒來時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的情況.瞧,多麼可貴的愛啊!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所有主人公,充當一個充滿愛心的小使者,為社會做出無私的貢獻.
❾ 名人讀書的故事300字
1、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
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2、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
3、名畫換狗肉
鄭板橋的詩、書、畫聞名於世,號稱「三絕」,人們爭相購買。揚州有個富豪特別喜歡鄭板橋的書畫,但因他為人刁詐,鄭板橋非常討厭他,不給他作畫寫字。這個富豪為了抬高身價,顯示自己的威風,出重金購買鄭板橋書畫,但始終沒有搞到手。
有一天,鄭板橋出郊外漫步,見路旁新設一座酒店,店內有一位老者自稱「怪叟」,他見鄭板橋到來,十分殷勤,馬上給端上狗肉來款待。鄭板橋平日最愛吃狗肉,一見大喜,便飽餐一頓。
付錢時,店家分文不收,鄭板橋過意不去,便當場作了幾幅書畫贈給店家。事過之後,鄭板橋才知道上了當。原來這位「怪臾」,是那富豪派人裝扮的,自己的畫就這樣輕易地落入了富豪之手。後來鄭板橋常提及此事,說他因愛吃狗肉而上了當,用以警戒世。
4、霍金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葯」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5、呂蒙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
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一次,他讀到孫臏用「減灶計」誘使龐涓輕敵,最後打敗龐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開。
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在軍務繁忙之餘,他便一頭鑽進書堆里,如飢似渴地閱讀古代的兵法和史書。幾年下來,呂蒙的軍事才能大有長進。孫權大為高興,就讓呂蒙擔任了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