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名人故事三百字
❶ 愛國名人故事,不超過300字
在不少香港人心目中,霍英東不但是國家領導人、香港的富豪,更是全港專捐獻最多的大屬慈善家。據統計,過去數十年來,霍英東用作慈善的捐款超過150億元。
改革開放之初,霍英東便率先投資祖國內地,從廣州白天鵝賓館到中國溫泉賓館,從公路到橋梁,從體育基金到殘疾人福利基金,從暨南大學到英東游泳館……迄今為止,霍英東投資捐贈內地已超過50億元。而在眾多內地投資中,以南沙的投入資金最為龐大,十年總計26億元人民幣,霍氏的不計回報的執著投入使南沙由一個不毛之地變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區域。
❷ 名人愛國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http://www.cfpp.org.cn/【這是「中華愛國網」的網址,你可以打開看看,裡面不會讓你失望的;你只要點擊「愛國人士」專欄,內容很豐富。】
❸ 關於愛國人物的故事(250-300)字
一、愛國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前後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後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不幸,致遠號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獻出了生命。
二、愛國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x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三、愛國名人的故事250字篇:
岳飛,字鵬舉,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潁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術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萬俟萵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刑前揮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3)愛國的名人故事三百字擴展閱讀
愛國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部分。愛國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愛國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是人們對自己故土家園、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它是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關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要在社會中生存,都要獲取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都要尋求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這一切首先得之於祖國。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這看似平常的話語,道出了最深刻的愛國理由:國家是小家的寄託,更是個人的寄託;國家是物質利益的寄託,更是精神家園的寄託。失去祖國母親的保護,個人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愛國是每個人都應當自覺履行的責任或義務。履行愛國的責任或義務,是對祖國母親的報答。
❹ 簡短的愛國故事(300字左右)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佔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准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
,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斗……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裡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
別人把他救醒後,他堅持把血書一份一份裝入信封,從萬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國內。讀到的人無不感動。
楊靖宇獻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斗,使敵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後,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裡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查看全部4個回答
相關問題全部
愛國故事100字左右....
清朝末年, 我國派出了第一批出國留學生.他們都是些少年.有個才12歲的少年叫詹天佑。 1905 年, 修建北京到張家口鐵路的消息傳開了.英國和俄國都爭著要修, 雙方爭執不下, 最後達成」協議」, 說中國如果不讓他們修, 他們就什麼也不提供. 清朝政府這才讓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有人 說他自不量力,勸他不要承擔這項難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說: 」京張鐵路如果失敗, 不但是我的不幸, 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損失.外國人說中國工程師不行, 我則堅持由自己來辦! 」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 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 細心勘探, 大膽試驗, 經過4 年艱苦的勞動, 終於成功地修築了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志氣.
❺ 愛國人士的故事300字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❻ 愛國人物的作文300字
寫愛國人物的作文來
鄧世自昌,一個沉睡了千年的大地驟然蘇醒的名字,他用自己的鮮血,譜寫著一曲壯麗而偉大的生命之歌!
1894年的9月,那是一個令多數人難以忘懷的日子。日本的戰船駛入了中國的境內進行挑釁,北洋海軍迅速出擊,同日本的戰艦交戰。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戰艦燃起了熊熊大火,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鄧世昌依然選擇了與敵人同歸於盡,命喪黃泉。鄧世昌壯烈的犧牲了,無怨無悔的走了,他沉沒於波濤中,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無私的獻給了祖國!
鄧世昌,一位令我崇敬的愛國人物,雖然,黃海海戰奪走了他的生命,卻使他的名字與精神永遠的沉澱在人們心中。
❼ 愛國人物的故事 300字左右
一個人從出生就屬於自己的祖國,植根於祖國的土壤里.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在《滿江紅》里傾泄著滿腔熱血,他背刺「精忠報國」的情懷深深地打動著我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有「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等等,他們都懷著一份熾熱的愛國情懷,決不允許祖國受到一點的褻瀆和傷害.雖然這些人物都已作古,但卻引導著我們這些後人做一個堅貞不渝的愛國者.每一個熱血中國人都會把祖國的榮譽視為自己的榮譽.
一位英國老殖民地主義者竟把發展中國家污衊為「螻蟻之國」.但不要忘記:螞蟻的個體,不可謂不行微區區,然而萬眾一心,不可謂龐然大物,不自菲弱小,卻能叱吒森林,潰堤破門,所向無敵.真是區區螻蟻,可謳壯歌矣!
「團結就是力量」,一個人折一隻箭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情,而一個人要同時折十隻箭卻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就需要集體的力量了.因而要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聖事業就必須像這個事例一樣,戮力同心.
教育家陶行如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我覺得凡是腳踩中國之地,嘴吃中國五穀,身穿中國衣服的,無論男女老少,都應當愛中國.」國破則家亡,國興則家昌,這是中華近百年來歷史上昭示的一個深切道理.祖國的前途、命運、未來和個人憧憬的前途、命運、未來,如同血肉相連,切切相關.讓我們來回顧歷史:
1964年春,蔣介石撕下假和平的面具,公然踐踏《停戰協定》,鎮壓人民反內戰運動,接連製造了許多血案和慘案,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國家,真是讓人不齒.
愛國是無條件的,它不應該因祖國的貧富強弱而有所差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抱著振興祖國的堅定不移的信念.愛國,不需要再原因枯燥無味的數據,不必再借用古老的格言,更不應該流於形式,它需要切切實實的行動.今天,抗非典戰場上,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堅守崗位,這何嘗不是愛國?申奧成功,首次航天載人上太空,實現零的突破,令萬人空巷,舉國歡騰,這何嘗不是愛國?奧運會上冉冉升起的國旗,雄壯的國歌在異國響起,運動員濕潤的眼眶,觀眾激動的神情,這何嘗不是愛國?……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讓我們保持著赤子的一片丹心,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❽ 愛國人士的故事作文300字
劉胡蘭是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
1947年1月12日 ,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沒有辦法,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毛主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❾ 愛國的小故事,不要名人的 大概三百字,謝謝
為人民健康而戰——吳子剛
今年春節前後,廣東省首先發現了非典疫情.面對突如其專來的重大災害,面對生死屬攸關的嚴峻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衛生系統依靠集體的智慧,依靠科學的力量,依靠大無畏的精神,迎接遭遇戰,發起主動戰,決勝攻堅戰,展開持久戰,與疫魔進行了殊死搏鬥,展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