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愛國電影故事比賽

愛國電影故事比賽

發布時間: 2021-01-26 11:25:27

❶ 5個真實愛國故事50或字。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

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

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1)愛國電影故事比賽擴展閱讀:

愛國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部分。愛國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詹天佑 網路

華羅庚 網路

鄭成功 網路

楊靖宇 網路

王二小 網路

❷ 看過的愛國電影或愛國故事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什麼愛國精神

我是比較喜歡看一些革命題材類的正規影片,包括一些愛國電影或者愛國故事,我也經常看能夠從中感受到真正的為共產主義事業無私而奉獻的精神。能體會出我們在面臨國破家亡的時候,一定會有英雄站出來,挺身而出。

❸ 愛國電影,只要內容概括,但要詳細點,我要寫觀後感的,拜託了,電影最好是容易寫觀後感的

開國大典
1948年年底,毛主席、黨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揮了舉世聞名的 三大戰役 。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鄉親們在歡慶勝利。毛主席、朱德、劉少奇等領導人來到鄉親們中間。此時的蔣介石官邸在舉行聖誕夜宴會,國民黨要員們木然地聽著張群宣讀蔣介石的《新年文告》。我軍在三大戰役中不斷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連連受挫,蔣介石迫於形勢,推出李宗仁作代總統。為了保護古城北平,毛主席、黨中央多次做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的工作,希望他率軍起義,和平解放北平。經過大量的工作,傅作義終於認清形勢,順乎民意。蔣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飛離南京。但他完全拋開了李宗仁,對重要文件和人員進行了安排。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揚秘密訪華,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熱烈歡迎。一個月後,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我黨政機關遷移北平後,蔣介石更加不安。被噩夢驚醒後的蔣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舉行閱兵式。接著周恩來與張治中開始了國共和談,進展甚微,毛主席發出了 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打響了渡江戰役,百萬雄師渡過了長江天險。南京解放,人民解放軍佔領了總統府。鄧小平和陳毅進入南京,並制定了《入城守則》。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號,悄然離開了大陸。進入北平後,毛主席在中南海會見了起義將領程潛,也接待了湖南來的老鄉,為開國大典做了最後的准備工作。9月30日,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時,毛主席在神聖的禮炮聲中,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人們歡聲雷動,整個廣場沸騰了。

南昌起義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得勝,汪精衛卻開始集合力量反共。陳獨秀沒有看清汪精衛的嘴臉,反對武裝工農。賀龍向周恩來表示堅決跟黨走。汪精衛准備從湖北總工會工糾隊開刀,中共中央先發制人,解散工糾隊,將全部人員編入賀龍部隊。 7月15日,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黨中央接受了周恩來等人的意見,舉行「南昌暴動」,並委任周恩來為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喬裝身份抵達南昌。葉劍英在廬山獲悉汪精衛「鴻門宴」的陰謀,連夜下山將此事密告葉挺、賀龍。葉挺、賀龍當即把部隊開赴南昌,參與起義。張國燾趕至南昌想阻止起義,周恩來與之激烈辯論,多數人擁護周,起義仍按原計劃進行。因有人出賣起義情況,周恩來當機宣布起義提前。 8月1日清晨兩點,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葉挺、賀龍、朱德率部分路出擊,在大家的浴血奮戰下,起義取得勝利。

英雄兒女
影片講述在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❹ 有哪些好的愛國電影

1、《小兵張嘎》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5年,抗日戰爭最殘酷的時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長期被日寇侵佔。鬼不靈村的張嘎,是個機靈勇敢而又頑皮淘氣的小男孩。

他和奶奶救助了八路軍偵察連鍾連長。鬼子進村搜捕時,鍾連長為保護群眾,挺身而出被捕,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日本鬼子殺害。張嘎為了給奶奶報仇,參加了八路軍。

潘冬子和母親(李雪紅飾)暫時離開柳溪,轉入了深山老林。在當地領導游擊隊和革命群眾進行斗爭的紅軍幹部吳修竹,向他們傳達了遵義會議的精神,增強了潘冬子和母親堅持斗爭的勇氣和力量。為了掩護鄉親們撤退,潘冬子的母親壯烈犧牲,潘冬子看到母親的死,變得更加堅強。

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潘冬子積極參加對敵斗爭,他在戰斗中破壞了吊橋,切斷了敵靖衛團的後路,使敵人繳槍投降;他巧妙地把鹽化成水,躲過敵人的搜查,送給游擊隊。

他和椿伢子把情報送給游擊隊,把敵人的運糧船弄沉了,破壞了敵人的搜山計劃;他沉著機智地應付了胡漢三多次狡猾的試探和盤問,最終滿懷仇恨地砍死了胡漢三,有力地配合了游擊隊攻打姚事行動。戰斗迎來了勝利。

1938年,在江南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奉黨中央命令,准備開赴抗日前線。上級派潘行義來接吳修竹領導的游擊隊下山。潘冬子和父親終於見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❺ 愛國故事,片段,或詩歌 感人一點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裡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為只有那裡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螻蟻一樣死……那裡,永恆的中國!

這是詩人1942年在日寇陰暗潮濕的土牢里寫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詩篇,抒發了詩人對災難祖國由衷的關切和真摯的愛,同時也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的嚮往。詩的前半部分寫「我」用「殘損的手掌」深情地撫摸在敵人的鐵蹄蹂躪下的祖國廣大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著,詩人無形的手掌觸到家鄉一片湛藍的湖水,現時「微涼」的湖水與昔日「堤上繁華如錦障」的美麗春光形成強烈反差,表現出詩人對敵人踐踏故土的無比憂憤。為了使詩歌表達的主題不流於膚淺狹隘,詩人想像的世界由近拉遠,由北到南,從長百山的雪峰、黃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詩人選擇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風景加以點染,它們既是人民的苦難與不幸的象徵,又是侵略者罪惡的見證。「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兩句既是對上半段的總結,又與開頭三、四行遙相呼應。

詩的後半部分仍在想像的世界中展開,描繪的是與前面災難景象形成極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圖景:那雖是「遼遠的一角」,但山河完整無損,沒有陰暗和血污。而是充滿了溫暖、光明和生機,「那裡是太陽,是春」。與前半部分的哀怨、憂傷的基調相比,這一部分跳動著詩人按捺不住的快樂與激動;與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動的抒情相比,後半部分則顯得安靜而舒緩,使這首詩在感情的哀怨與歡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抒情風格顯得變幻多姿。在那個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藝術的凝想的年代裡,這首詩像一朵美麗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煉而不晦澀,感受細膩而不暗淡,深刻的現實內容與現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來。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38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此詩借鑒了前蘇聯詩人沃茲涅先斯基《戈雅》中的圓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但又有創造性的發展。圓周句式大多出現在抒發強烈情緒的作品中,悲傷痛苦的情調最宜用它來渲染。舒婷寫的是「我」與祖國的關系,用這種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摯愛的深度。第一節是對祖國歷史的反思,精心選取五組意象,象徵祖國千百年來落後、貧窮、災難深重的面貌:前四行平穩深長,富有音響和色彩,給人以深思沉重之感;五、六行則短促,不事描繪;後三行又伸長,行短意緊,顯示出情感的起伏,出現主詞。第二節承上啟下,揭示出蘊藏在中華民族靈魂中的希望之花從未消亡過,災難雖重,理想永存,只是暫未實現。此節先短句後長句,然後主詞復現,似意猶未盡,一種深深的遺憾之情便瀉於筆端。第三節傾吐希望,激情昂揚,連用五組意象描繪出處於歷史轉折期的祖國百廢待舉的面貌。每一個意象有自己獨特的意義,五組連用形成博喻排比,強化了亢奮熱烈的情緒,表達出詩人歡欣鼓舞的情懷。第四節頭兩行用「十億分之一」與「九百六十萬平方」構成小與大的對比,寓意「我」是祖國的一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著整個祖國。接著以乳房養「我」與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又成一對照,突出「我」同祖國的血乳關系;甚至迷惘、深思、沸騰,與富饒、榮光、自由,也是性質相反的對襯,以見出痛苦和歡欣的無限。如果前三節是寫「我」與祖國的關系,第四節則是反過來寫祖國和「我」的關系。句法參差正是心情激動至極的表現,在對主詞的雙重呼喚中結束全篇,達到最高潮。

全詩無一字議論,皆以意象描繪,以情貫穿。所選意象既質朴又鮮明,既獨特又貼切,每一個詞也都與被描繪的景象緊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覽無余的傾瀉,而很注意其波動的節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奮到深沉,其中糾結著悲愴、憂患、熾烈,失望與希望,嘆息與追求等多種復雜而凝重的感情,體現出詩人獨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雋永的抒情個性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39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郭沫若《爐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詩人用擬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燒的「爐中煤」,又用擬人法把祖國比作「我心愛的」「年青的女郎」。全詩就建築在這一組核心意象之上。「爐中煤」的意象具有豐富的審美意蘊:第一,「爐中煤」的熊熊燃燒象徵詩人願為祖國獻身的激情;第二,「爐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樣的心腸」象徵勞苦大眾「卑賤.」的地位和偉大的人格,「爐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詩人所代言的勞動人民;第三,「爐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後終於「重見天光」,象徵詩人不願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為的願望,也象徵勞苦大眾中潛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將要釋放出來。「女郎」這一意象暗示詩人對祖國的愛有如情愛一般熱烈,「年青」一詞則暗示了祖國在五四革命時代里充滿蓬勃向上的生機。郭沫若在《創造十年》里說過:「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蔥俊的有進取氣象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一樣……《爐中煤》便是我對於她的戀歌。」這段話清楚地說明了本詩中比擬的意義和作用。

「爐中煤」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氣質和時代精神於一爐;寫「煤」之燃燒,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時代之情。藝術形式與所抒情思十分和諧。從章法看,首節總述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第二節側重抒愛國之情,第三節側重述報國之志,末節與首節取復疊形式,前後呼應,將全詩推向高潮。從格式、韻律看,每節5行,每行音節大體均齊;一、三、五行押韻,一韻到底;而各節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聲親切溫柔而又深情的呼喚起唱,造成回環往復的旋律美。詩情隨詩律跌宕起伏,韻味深長。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40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聞一多《太陽吟》(節選)

太陽啊——神速的金鳥——太陽!

讓我騎著你每日繞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見一次家鄉!

聞一多《太陽吟》(節選)

這是詩人在192—1925年赴美留學期間寫下的詩。詩人由於對祖國的熱切思念,竟產生出如此神奇瑰麗的想像。屈原《離騷》中有「駟玉虯以乘鷖兮,溘埃風余上征。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懸圃」,古今浪漫主義詩歌里的神奇想像一脈相承。不過,屈原還只是想像駕著鳳凰鳥(「鷖』)在宇宙行車,而本詩的作者竟然要騎著太陽航行,其想像的大膽更超過了古人。(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41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聞一多《一句話》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

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這話教我今天怎麼說?

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那麼有一句話你聽著:

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等到青天里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聞先生曾說:「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國,看到的是封建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和民不聊生的景象,於是,赤誠愛心轉化為對現狀的強烈不滿和渴望改變舊中國的激情。這種情緒在這首詩中得到充分體現。全詩以「一句話」——「咱們的中國」為構思中心,運用寫實和隱喻相結合的手法,反復詠嘆,極力渲染烘托。第一節先用排比,通過「禍」與「火」的寫實和比喻,揭露黑暗現實對民意的壓制,也寓示著民眾積蓄著的巨大的力量。接著進一步用火山作比,它雖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發就會產生翻天覆地的力量。這一喻象表明詩人對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滿信心。第二節針對一些對中國前途悲觀、不相信民眾者發出警告,用「鐵樹開花」比喻建設「咱們的中國」來之不易但終會成事實。通過「我」堅信與「你」不相信的對比,引發出不信者可能會產生的驚慌、反感等種種詫異的表現,從而進一步襯托出民眾反抗的必然性和突發性,表明詩人對民眾解放自己、改造舊中國的潛在力量堅信不疑,並衷心擁護。他將民眾的反抗與吶喊比喻成「青天里一個霹靂」既呼應「火」的意象,顯示出無窮的威力,又是一種盛贊的口吻乙「爆一聲:/『咱們的中國!』」的兩次反復,強烈地表達出對理想中國的期望與追求。此詩語言平易,形式上整齊勻稱,又自然天成,富於節奏感和音樂美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41 回復此發言

--------------------------------------------------------------------------------

6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艾青《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詩篇開句即言「假如我是一隻鳥」,這不是一種簡單的形象比附,而是一種情感上的虛擬。以鳥的種種願望來表達詩人內心對祖國誠摯的愛,委婉的抒情手法中融匯著詩人深切的感受和真摯的情感。接著詩人排列了一組意象來表示自己歌唱的內容,詩人內心強烈激情的滲入使意象充滿了生動豐富的內涵:「土地」是被暴風雨打擊著的,「河流」是悲憤的,「風」是激怒的,「黎明」是溫柔的。聯系詩人寫作的年代,我們可以意會到詩人筆下所展示的是一個山河破碎、國土沉淪的悲壯年代。可貴的是詩人並沒有因此而絕望,他在黑暗中仍滿懷希望,所以黎明是「溫柔的」。「——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詩句巧妙地借用鳥兒自然、被動的結局來表現詩人主動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現了詩人的獻身精神。最後直截了當地抒發自己的憂國之情和愛國之心,既點明了題旨,又與前半部分在邏輯上順理成章地形成因果呼應。如果說前八句是感情的蓄積,最後兩句便是感情閘門的打開,感情洪流的急沖而下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42 回復此發言

--------------------------------------------------------------------------------

7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台灣]黃雍廉《唐人街》

是一所港灣

專泊中國人的鄉音

無須叩問客從何處來

淺黃的膚色中亮著

揚州的驛馬

長安的宮闕

湮遠成為一種親切之後

風是歷史的蕭聲

傾聽如

一首夢般柔細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匯集著中國的二十四番花訊

❻ 為愛國主義講故事比賽擬一則宣傳語

我愛祖國來的每一縷陽光,我自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我愛祖國的每一座山峰,我愛祖國的每一條小溪,我愛祖國黃皮膚黑眼睛的同胞,我愛祖國悠久輝煌的歷史,我愛祖國燦爛無比的文化,我愛祖國那親切的聲音,我愛祖國那書寫我名字的方塊字。不論我身在何地、人在何處,我身上始終流淌著祖國的血液——生不能改,死不能變。為了這一切,我用我的生命承諾,我用我的榮譽宣誓:我愛我的祖國!!!

❼ 關於愛國的愛國愛國故事要短一點

1、王偉 —— 海空衛士

2001年4月1日上午,王偉負責跟蹤和監控美國軍用偵察機。在被美國飛機擊中後,跳傘墜入大海並被光榮地犧牲。他才33歲。在這次任務中,王偉決心大膽,冷靜,用生命寫下愛國故事。

偉大的教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勝利。王偉犧牲後,中央軍委於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舉行了命名會議,並頒發了「海空衛士」榮譽稱號和一等英國模範獎章。革命得到了海軍黨委的批准烈士。

2、錢學森 —— 回國造科技

1955年初冬,剛剛突破美國當局並阻止他返回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陳浩會問他:「中國人可以搞導彈嗎?」錢學森說:「外國人可以這樣做,為什麼中國人不能這樣做呢?中國人比外國人短嗎? 」

在這句話中,錢學森在火箭上、導彈和航空航天工業的職業生涯得到了決定。他用他的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空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基礎貢獻該項目的建設寫下了精彩而美麗的篇章。

3、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擊敗並被俘。他在地牢里坐了三年,一再拒絕敵人的勸說。一天堂,袁世祖忽必烈親自前來說服他放棄他的位置,他沒有動搖,而是說:「只有通過向國家報道,我才無需要求。」

在執行判決之前,中士說:「文文祥,你現在改變主意,你不僅可以避免死亡,而且還可以總理。文天祥喊道:「死亡會死,所說的話!」 」文天祥在南方是正義的,給世界留下了一首溫暖的「正義之歌」。

4、李小龍——我是中國人

李小龍,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人的地位並不高。許多演員總是淡化他們的中國身份。李小龍很自豪能成為一名中國人。他說他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是電影「精武」。

「中國人在門口」,不是「生病的男人」為香港電影帶來了愛國熱潮。熟悉的「霍元甲」也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5、辛棄疾——勵志拯救民族

辛棄疾為宋曉宗寫了「歐洲第十理論」。前三篇論文分析了北方人民的女真統治者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怨恨和尖銳矛盾。關於如何豐富南宋國力的最後七篇文章,

積極籌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事業的問題,以及一些具體的計劃。但當時,宋金義剛剛確認法庭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6、華羅庚——堅決回歸中國

「7·7」事件爆發發生後,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回到了祖國,那裡的抗日篝火正從高薪的英國燃燒起來。這不是為了金錢和學位。回國後,他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運動。1950年,他成為國際知名的一流數學家,並被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學生。但他堅決帶領全家人回到新解放的家園。

7、楊靖宇——愛國英雄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軍困住。他受了重傷,無法移動樹皮。他只能棉花。衣服里的棉花和冰雪吞沒了飢餓感。當日軍告知它無法完成時,就會把槍打開,而35歲的楊靖宇犧牲。

殘忍的日本軍隊切開了自己的身體。當他只看到肚子里的草和棉花時,這些都是由楊靜宇帶領的。抗日聯軍的入侵者都驚呆了。他認為,支持在白雪皚皚的長白山叢林中楊靖宇與敵人的戰鬥力量是對祖國的熱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