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故事400
㈠ 愛國故事400字以上
廣場上,人來人往,大家行色匆匆,不經意間就隨手扔個果皮、紙屑什麼的。這時,幾個小身影出現了,他們一邊用小手清理干凈廣場上的垃圾,一邊向路人分發環保倡議書。
這個小隊的隊長是一個七八歲的毛頭小子,但是他知道: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城市的形象,只有環境好,才能給遊客們留下好印象。兩年後,他已經是五年級的「大男孩」了,這時的他對壞境保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環境象徵著國民的文明素質,一個國家有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國民才能更健康、更幸福!
濱江路邊,有一個水瓶躺在草坪上,沒有人會去理睬它。在散步至此的人群中,有一個男孩發現了它。男孩輕輕走到草坪邊,伸手將瓶子撿起扔進了垃圾桶。
這個男孩就是以前那個小隊長,如今,他已是小學畢業班的一名班長了。學習了二單元的一組愛國文章後,他又對保護環境有了新理解:城市是小國,環境靠大家。祖國的形象是神聖的,所以只有將環境整治好,才能和祖國形象相符合。愛國,從環境做起!
學校里,他不僅要努力學習,還要管理班上大大小小各種事務,下午還要訓練幾小時打小鼓,他的生活就是這么忙碌而又充實。雖然時間被排得所剩無幾了,但是他仍然在注意身邊那些影響城市、國家形象的不文明的行為和垃圾污垢,以身作則,去清楚影響環境的「兇手」。
他為什麼會這樣對環境問題敏感呢?因為他心中很清楚,改善環境雖然光靠他一人實在不夠,但只有自己行動,才會有更多有責任心的人加入!改變一個社區,影響一個城鎮;改變一個城鎮,帶動一個省份;改變一個省份,改善一個國家;改善一個國家,轟動整個世界!
他在為環境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學們,一起行動吧!愛國,就從環境做起!
㈡ 寫一個愛國志士的故事400字
1、高志航
高志航大隊長首戰擊落日本轟炸機六架,創下中日空戰全勝紀錄,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蘆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立即以海陸空三軍,展開對上海大規模攻擊作戰,日軍在開戰之初,就企圖以優勢的航空兵力,殲滅剛剛培訓成立的中國空軍。
事實上,日本空軍當時根本不認為「年幼的」中國空軍有任何的戰鬥力。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清晨,中國空軍主動對黃埔江上的日本海軍艦艇發動攻擊,日軍盛怒下立刻調動從台灣飛來的木更津聯隊與鹿屋聯隊戰斗機,企圖一舉消滅南京、上海地區之所有中國空軍基地。
不料當天入侵的日本機動群,遭到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長高志航率領的戰機反擊,結果,中國空軍以六比零擊落日機,首開中日空戰全勝紀錄,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
全國百姓從廣播里知道這一消息後,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氣。國民政府宣布八月十四日為「中國空軍節」,高志航大隊長被譽為「空中戰神」。
2、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於江蘇邳州,1949年9月在重慶被楊欽典害死,遇害時年僅8歲,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最小的戰士。
宋振中八個月的時候,就隨父母被帶進了監獄。由於終年住在陰暗、潮濕的牢房裡,再加上營養跟不上,七八歲卻只有四五歲孩子那麼高,成了一個大頭細身子、面黃肌瘦的孩子,難友們都疼愛地叫他「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在敵人的監獄里長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經過地下黨對特務的斗爭,他才在監獄里上了學,由地下黨員和愛國志士作他的老師。
由於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東西、傳遞信息和秘密情報,在門口放哨,幫助大人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等。
在革命勝利前夕,小蘿卜頭被敵人殘忍殺害。重慶解放後,小蘿卜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將永遠被後人銘記。
3、黃繼光:
攻打上甘嶺的戰斗是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主力部隊是我們45師的134團和135團。黃繼光當時是135團二營六連的通信員。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 他被抽到營部當通信員。六連的戰斗任務是依次收復六號、五號、四號和零號陣地。拿下了前面的三個陣地後,六連的90多人只剩下十來個人了。
19日凌晨,連長萬福來把剩餘的戰士編成三個爆破小組,對零號陣地的幾個地堡實施爆破。結果,三個爆破組輪番上陣,全部傷亡殆盡。
正在這時,黃繼光、吳三羊和肖登良沖了上去。他們三個人交替掩護爆破,很快炸掉了三個小地堡,只剩下最後一個大地堡了。這時,吳三羊犧牲了,肖登良也重傷後奄奄一息。
指導員在敵照明彈的光亮上看見只剩黃繼光一個人帶著傷在運動時,連忙爬過來用機槍掩護黃繼光。黃繼光拖著受傷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後奮力投出一顆手雷。不料這個大地堡很堅固,手雷爆炸後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
敵人的機槍依然瘋狂噴吐著火舌。這時,黃繼光的身體向機槍射孔果斷移動,用身體堵住了那條熾烈的火舌……
4、江姐
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
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堅強的代表。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動了無數人的心——「嚴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江竹筠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樣堅強的表現,是由於對舊社會及其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仇恨,也是由於對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的無限嚮往。
當新中國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升起時,她和渣滓洞里的難友們雖不知國旗的圖案,卻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議著綉制這面代表解放的旗幟——盡管她們知道自己已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5、王朴
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㈢ 愛國故事復述一則(400)字作文
文天祥從容殉國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沒有吃飯,沒有死,才又吃飯。到達燕京,館舍侍員殷勤、陳設奢豪,文天祥沒有入睡,坐待天亮。於是移送兵馬司,令士卒監守他。當時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員,王積翁說:「南宋人中沒有誰比得上文天祥的。」於是派遣王積翁去傳達聖旨,文天祥說:「國家亡了,我只能一死報國。倘若因為寬赦,能以道士回歸故鄉,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為顧問,還可以。假如立即給以高官,不僅亡國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負拋棄,那麼任用我有什麼用呢?」王積翁想與宋官謝昌元等十人一起請釋放文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同意,說:「文天祥放出後,又在江南號召抗元,置我十人於何地?」此事於是作罷。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同宰相議論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為借口,結果沒有被釋放。
文天祥就義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福建有一僧人說土星冒犯帝坐星,懷疑有變亂。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書信,說某日火燒蓑城葦,率領兩側翼的士兵作亂,丞相就沒有憂慮了。當時大盜剛剛暗殺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馬,於是命令撤除城葦,遷徙瀛國公及宋宗室到開平,元朝廷懷疑信上說的丞相就是文天祥。[26]
元廷召見文天祥告諭說:「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說:「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願賜我一死就滿足了。」然而忽必烈還不忍心,急忙揮手要他退去。有的說應該答應文天祥的要求,詔令可以。不一會兒又下詔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後被處死。幾天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面部如活的一樣,終年四十七歲。他的衣服中有贊文說:「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㈣ 關於愛國的故事400字左右
一、齊白石的愛國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畫。
齊白石來到宴會上,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灑。轉眼之間,一隻水墨螃蟹躍然紙上。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於色。
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橫行到幾時」,後書「鐵吾將軍」,然後仰頭拂袖而去。
一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塗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妝忽然來打破,渾身何處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北平。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並在門口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
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畫面很特殊,一般人畫翡翠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面上的魚兒;齊白石卻一反常態,不去畫水面上的魚,而畫深水中的蝦,並在畫上題字:「從來畫翡翠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翡翠奈何?」
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並把作官的漢奸與日本人比作翡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㈤ 一個抗日愛國故事(400)字
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為牽制日本關東軍入關,配合、支援全國抗戰,楊靖宇率抗聯第一路軍主動出擊,制定襲擊奉海鐵路(沈陽至梅河口)作戰計劃,進行了新賓黃土崗戰斗;又在廣大群眾的配合和支持下,採取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在寬甸縣雙山子、四平街痛擊日軍守備隊,斃傷日軍水出、陸島隊長以下30餘人,在本溪縣鹼廠溝與日軍牛島部隊交戰,擊斃牛島隊長以下50餘人。在本溪縣大石湖、桓仁縣大甸子、冷溝等地,多次與日偽軍激戰,有力地鉗
楊靖宇領導的抗聯第一路軍警衛旅部分官兵
制了日本侵略軍。
日本帝國主義一直把東北作為征服中國的戰略基地。東北抗聯的存在,似一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動搖了日偽反動統治,敵人稱楊靖宇為「滿洲治安之癌」。為此, 1938年起,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調動日偽軍警6萬餘人,對楊靖宇及抗聯一路軍進行「大討伐」,特別強調:「對於捕殺匪首楊靖宇等須全力以赴。在同時遇到楊靖宇和其他抗聯部隊時,專打楊靖宇,不打其他抗聯。」在軍事討伐的同時,日偽當局採取收買漢奸、政治誘降、組建叛徒武裝等方式,對抗聯進行分化瓦解。至此,東北抗日武裝斗爭進入了極端艱難的時期。1938年,楊靖宇指揮所屬部隊開展一系列斗爭:襲擊老嶺隧道工地敵人,取得蚊子溝、土口子、長崗、岔溝、木箕河、大蒲柴河戰斗的勝利,擊斃日本指揮官西田重隆,消滅了日偽稱之為「剿匪之花」的偽滿軍「索旅」,粉碎了敵人策劃的「東邊道大討伐」。進入冬季,斗爭更加艱苦,抗聯戰士缺衣少食,經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糧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餓了吃些樹皮、野菜、草根。沒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腳包起來在雪地上行軍,常常是空腹與敵軍搏鬥。由於敵人實行了「梳篦式討伐」和「狗蠅子戰術」,戰士們甩掉一股敵人不久又遇到一股敵人,體力消耗很大。加上長白山地凍天寒,氣溫經常是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不少戰士都凍掉了手指和腳趾。由於缺醫少葯,不少戰士為此獻出了生命。1938年夏,由於一師師長程斌叛變,一路軍活動更加艱難。但楊靖宇領導抗聯堅持斗爭。[5] 楊靖宇在犧牲前的好多天里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飢。1940年2月23日下午,因為身邊叛徒的出賣,楊靖宇在濛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被40000多日軍包圍,孤身戰斗直至最後壯烈犧牲。日軍見證了其英勇頑強:「討伐隊完全包圍了他並勸他投降。可是,他連思考這話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鍾,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並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http://ke..com/view/14857.htm?fr=aladdin
㈥ 愛國故事400字
錢學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他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於1935年考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深造學習,並於1936年轉入加州理工學院繼續學習,並拜著名的航空科學家馮·卡門為師,學習航空工程理論。錢學森學習十分努力,三年後便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在馮·卡門的指導下,錢學森對火箭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研究領域中突飛猛進。不久,經馮·卡門的推薦,錢學森成了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改革開放之初,霍英東便率先投資祖國內地,從廣州白天鵝賓館到中國溫泉賓館,從公路到橋梁,從體育基金到殘疾人福利基金,從暨南大學到英東游泳館……迄今為止,霍英東投資捐贈內地已超過50億元。而在眾多內地投資中,以南沙的投入資金最為龐大,十年總計26億元人民幣,霍氏的不計回報的執著投入使南沙由一個不毛之地變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區域。
陸游從小受到父親強烈愛國思想的熏陶,很早就養成了憂國憂民、渴望國家重建的品格。為了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理想,他特別注意學習兵書。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場、殺敵報國。然而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了自己多年的願望。
在擔負處理黨和國家日常事務的同時,和毛澤東一起制定了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幾個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都是他親自主持制訂和組織實施的。1960年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並採取一系列措施,使國民經濟順利地得到恢復和發展。還提出了中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科學技術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關鍵性作用等觀點,對社會主義建設都有重大意義。在國際事務中,參與制定並親自執行了重大的外交決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體的方針和政策,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了黨的革命外交路線。1954年,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4月,率中國代表團出席第一次亞非會議,使會議通過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1961年,出席蘇共二十二大,對赫魯曉夫集團分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行為,進行了堅決斗爭。在「文革」中,顧全大局,任勞任怨,為繼續進行黨和國家的的正常工作,盡量減少損失,為保護大批的黨內外幹部,費盡心血,並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陰謀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代表黨提出: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的宏偉規劃。1972年患病以後,一直堅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7歲
㈦ 愛國故事400字
一、譚嗣同笑迎死亡。
為國捐軀,不只是在戰場上才有。那些為使祖國富強起來和惡勢力斗爭的義士,同樣表現了視死如歸的精神。清朝末年,發生過一次不成功的改革運動,叫戊戌變法。譚嗣同等六君子就是為變法而死的義士。
譚嗣同從小就痛恨外國勢力侵略中國,決心為祖國富強而奮斗。他和康有為等人提出變法的主張,卻遭到了封建頑固派的激烈反對。譚嗣同看出變法的艱難,對朋友們說:「就是殺身滅族,我也不會改變主張。中國只有鬧到新舊兩黨流 血遍地,才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國了。」
1898年,光緒皇帝決定變法,譚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後又發動了政變,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等人逃走了。譚嗣同沒有跑,他說:「各國的變法,沒有不流 血而成功的。現在中國還沒有人為變法而流 血,這是國家不能強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 血,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被捕以後,毫無懼色,在監獄中寫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被押到刑場受刑前,大聲喊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笑迎死亡的義士,心裡裝著祖國。他自動走向死亡,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價值。
二、錢學森毅然回國
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在1935年赴美留學,拜馮。卡門教授為師,成為馮。卡門教授的得意助手,也是他的得意門徒。錢學森那是有著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那時,錢學森還是沒有忘記自己親愛的祖國。
他對每一個誇獎他的人都會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在祖國剛從黑暗中走出來時,錢學森的回國之心就越發強烈起來,他把這件是告訴了和他一起的中國留學生,可他們讓錢學森現在不要回去。對他說:「現在祖國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可錢學森沒有把這事當回事。
在錢學森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美國的移民處給錢學森一封信——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過幾天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被監禁著。錢學森曾回憶道:「我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務要隔一小時就進來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而且還失語了。有許多人都想救出他。
我國毛澤東主席親自把美國的兩位俘虜給放回美國,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後。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於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
三、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四、楊靖宇獻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斗,使敵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後,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裡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五、陳天華遙寄血書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佔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准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斗……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裡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別人把他救醒後,他堅持把血書一份一份裝入信封,從萬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國內。讀到的人無不感動。
㈧ 愛國人士故事作文400字
雷鋒是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助人無數,是受人敬仰的大英雄,愛國人物雷鋒作文350字。
有一天,外面下著大雨,其他的解放軍都休息了,雷鋒不想睡覺,在坐在桌前哪一本書看,剛要拿,就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女孩,手裡還牽著另一個小女孩,雷鋒想:下這么大的雨這位婦女要去哪兒呢?他在附近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位大嫂是從外地來的,是來探親的,探完親就要回幾十里外地的樟子溝去,雷鋒迅速跑回宿舍把雨衣、傘都出來跑到婦女面前,婦女說:「同志啊,今天這雨把我澆糊塗了,這還帶著孩子,我要怎麼回家啊!」雷鋒二話不說,立刻把雨衣套在了大嫂身上,抱起孩子,冒著大雨,領他(她)們到樟子溝去。寧可把自己淋得全身濕透,一直走了2小時才把他(她)們母子安全送到。
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讓我們所有人學習。
河南周口淮陽縣外國語實驗小學六年級:殘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