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愛國名人的愛國故事50字

愛國名人的愛國故事50字

發布時間: 2021-01-26 14:14:05

1. 關於愛國名人的故事(50字左右)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愛國名人故事篇二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國名人故事篇三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愛國名人故事篇四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愛國名人故事篇五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2. 愛國名人事跡簡介(50字左右)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2)愛國名人的愛國故事50字擴展閱讀: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李大釗同志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釗同志的業績將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3. 關於愛國的愛國愛國故事要短一點

1、王偉 —— 海空衛士

2001年4月1日上午,王偉負責跟蹤和監控美國軍用偵察機。在被美國飛機擊中後,跳傘墜入大海並被光榮地犧牲。他才33歲。在這次任務中,王偉決心大膽,冷靜,用生命寫下愛國故事。

偉大的教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勝利。王偉犧牲後,中央軍委於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舉行了命名會議,並頒發了「海空衛士」榮譽稱號和一等英國模範獎章。革命得到了海軍黨委的批准烈士。

2、錢學森 —— 回國造科技

1955年初冬,剛剛突破美國當局並阻止他返回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陳浩會問他:「中國人可以搞導彈嗎?」錢學森說:「外國人可以這樣做,為什麼中國人不能這樣做呢?中國人比外國人短嗎? 」

在這句話中,錢學森在火箭上、導彈和航空航天工業的職業生涯得到了決定。他用他的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空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基礎貢獻該項目的建設寫下了精彩而美麗的篇章。

3、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擊敗並被俘。他在地牢里坐了三年,一再拒絕敵人的勸說。一天堂,袁世祖忽必烈親自前來說服他放棄他的位置,他沒有動搖,而是說:「只有通過向國家報道,我才無需要求。」

在執行判決之前,中士說:「文文祥,你現在改變主意,你不僅可以避免死亡,而且還可以總理。文天祥喊道:「死亡會死,所說的話!」 」文天祥在南方是正義的,給世界留下了一首溫暖的「正義之歌」。

4、李小龍——我是中國人

李小龍,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人的地位並不高。許多演員總是淡化他們的中國身份。李小龍很自豪能成為一名中國人。他說他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是電影「精武」。

「中國人在門口」,不是「生病的男人」為香港電影帶來了愛國熱潮。熟悉的「霍元甲」也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5、辛棄疾——勵志拯救民族

辛棄疾為宋曉宗寫了「歐洲第十理論」。前三篇論文分析了北方人民的女真統治者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怨恨和尖銳矛盾。關於如何豐富南宋國力的最後七篇文章,

積極籌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事業的問題,以及一些具體的計劃。但當時,宋金義剛剛確認法庭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6、華羅庚——堅決回歸中國

「7·7」事件爆發發生後,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回到了祖國,那裡的抗日篝火正從高薪的英國燃燒起來。這不是為了金錢和學位。回國後,他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運動。1950年,他成為國際知名的一流數學家,並被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學生。但他堅決帶領全家人回到新解放的家園。

7、楊靖宇——愛國英雄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軍困住。他受了重傷,無法移動樹皮。他只能棉花。衣服里的棉花和冰雪吞沒了飢餓感。當日軍告知它無法完成時,就會把槍打開,而35歲的楊靖宇犧牲。

殘忍的日本軍隊切開了自己的身體。當他只看到肚子里的草和棉花時,這些都是由楊靜宇帶領的。抗日聯軍的入侵者都驚呆了。他認為,支持在白雪皚皚的長白山叢林中楊靖宇與敵人的戰鬥力量是對祖國的熱愛。

4. 愛國的名人事例50字急用!!!!!!!!!!!!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時已經很有名氣了。後來他出國深造。在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送給他一隻裝滿祖國泥土的銀瓶。這只銀瓶一直伴隨著他19年。1849年秋天,蕭邦病重垂危。他囑咐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不會允許將我的遺體運回華沙,就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去。」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陳天華遙寄血書 】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佔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准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 ,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斗……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裡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

【安徒生跟老友斷交】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跟德國的奧古斯登堡原來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魯士侵入丹麥的國境,這種侵略行為引起安徒生的極大憤怒。四年後,他到德國去旅行。許多德國朋友涌到車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說:「奧古斯登堡公爵夫婦在家裡等您,希望您去和他們會見。」「我不願去見他們,奧古斯登堡參加了四年前普魯士侵丹麥的戰爭,我怎麼能去看這家人呢?」安徒生憤怒地說著。從此,兩位老朋友斷交了。

5. 愛國名人故事50字左右

愛國抄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襲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6. 簡短的愛國名人的故事

1、岳母刺字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但「國」字沒有一點,象徵國內無首。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

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

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歷代人民所敬仰。

2、鄭成功收復台灣

鄭成功是17世紀著名的抗清名將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24年(明天啟四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台灣。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

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准備直取台灣。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今台灣東平地區)、赤嵌(今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

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系。

戰斗中,侵略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

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3、林則徐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

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簽訂的。虎門銷煙間接導致了不平等條約給華夏人民帶來的傷害(割地賠款)。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4、詹天佑為國修鐵路

詹天佑天賦過人,十幾歲就憑借清政府官費出國深造。當時他是第一批被清朝政府派遭出洋學習的,在國外,他接觸了當時最先進科學技術,深深地感到祖國的落後。

他中學畢業後,報考了美國陸海軍學校,但是被拒絕了。因為當時的中國真的是太落後,遭到外人的鄙視。

之後,他進入耶魯大學學習,通過奮發努力,刻苦鑽研,各項成績優異。他的畢業論文《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獲得教授們的好評。

二十一歲時畢業,取得學士學位,當時一百二十多個中國留學生中,只有兩名取得學位,詹天佑是其中之一。

詹天佑回國之後,作為我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參加修築蘆台到天津的鐵路。他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本領,很快就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不久,詹天佑出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消息一傳出,馬上轟動了全國。

當時的京張鐵路全長二百公里,途徑燕山山脈,地勢陡峻,山巒重疊,而且還要跨過「天險」居庸關和八達嶺。

這件事,在當時的帝國主義國家看來,是不可能的。他們認為中國要完成這項工程,至少也要再過五十年。

詹天佑說干就干,不管是刮風下雨,他每天都親臨現場,背著花桿、經緯儀、水準儀,精心測量、計算和設計。經過多次測量,比較,最終選擇了一條最經濟合理的路線。

施工期不到四年,我國自主設計的京張鐵路全線竣工,比預期計劃提前兩年。這一工程,使當時的國人無比驕傲,深深地打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臉。

5、關天培以身殉國

關天培,鴉片戰爭中的大清名將。1834年任廣東水師提督,即致力於加強廣東沿海的防務。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林則徐被撤職查辦。廣東地方官吏大多改持與侵華英軍「和談」的態度,而關天培卻不為所動。

是年十二月初十,虎門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軍攻陷。關天培坐鎮虎門,僅剩數百名將士隨其堅守要塞。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年逾六旬的關天培親自指揮,負傷十餘處尚親自開炮還擊敵軍。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

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關天培以身殉職時雙目不閉、挺立不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名人愛國故事

7. 愛國故事50字,要少

1、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屈原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回,主張聯齊抗秦。但是答屈原遭到誣陷,被流放江南。頃襄王21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他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3、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張自忠,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多次於日軍血戰,曾取得過喜封口、臨沂、隨棗的戰役的勝利。後在棗宜會戰中殉國。

5、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8. 一個愛國人士的故事(50字左右)

成為第3位粉絲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6.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