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名人小故事30字
① 關於名人愛國的故事。三十字左右、、、、
1、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版人的勸降。權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2、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3、錢學森報效祖國
錢學森在美國有舒適的生活和很高的社會地位,但是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立刻決定帶著全家回到祖國,雖然那裡一窮二白。期間經歷了美國政府的種種阻撓,但是都沒有改變他的想法。最後他終於實現了報效祖國的愛國理想。
② 一個愛國人士的故事(50字左右)
成為第3位粉絲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6.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③ 愛國人士的故事30字
1,詹天佑
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一起成立中華工程師會,是工程師有團體組織之始,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
2,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
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干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3,楊靖宇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4,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5,李小龍
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堂堂正正地說自己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
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
④ 愛祖國的故事30字
1、周恩來:1910年春復天,12歲的周恩制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姐姐路德維卡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3、岳飛,為了拯救河山和人民,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國,可惜被昏庸的宋高宗處死;
4 屈原,看到國君昏庸,祖國衰弱,無奈跳江殉國;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關押了19年,不辱使命,寧死不降;楊虎城,看到國家危難,冒死發動西安事變,後殉國;袁崇煥,靠一人之力阻擊後金幾十年,保明朝江山,含恨被皇帝冤殺
⑤ 簡短的愛國名人的故事
1、岳母刺字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但「國」字沒有一點,象徵國內無首。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
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
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歷代人民所敬仰。
2、鄭成功收復台灣
鄭成功是17世紀著名的抗清名將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24年(明天啟四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台灣。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
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准備直取台灣。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今台灣東平地區)、赤嵌(今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
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系。
戰斗中,侵略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
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3、林則徐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
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簽訂的。虎門銷煙間接導致了不平等條約給華夏人民帶來的傷害(割地賠款)。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4、詹天佑為國修鐵路
詹天佑天賦過人,十幾歲就憑借清政府官費出國深造。當時他是第一批被清朝政府派遭出洋學習的,在國外,他接觸了當時最先進科學技術,深深地感到祖國的落後。
他中學畢業後,報考了美國陸海軍學校,但是被拒絕了。因為當時的中國真的是太落後,遭到外人的鄙視。
之後,他進入耶魯大學學習,通過奮發努力,刻苦鑽研,各項成績優異。他的畢業論文《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獲得教授們的好評。
二十一歲時畢業,取得學士學位,當時一百二十多個中國留學生中,只有兩名取得學位,詹天佑是其中之一。
詹天佑回國之後,作為我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參加修築蘆台到天津的鐵路。他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本領,很快就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不久,詹天佑出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消息一傳出,馬上轟動了全國。
當時的京張鐵路全長二百公里,途徑燕山山脈,地勢陡峻,山巒重疊,而且還要跨過「天險」居庸關和八達嶺。
這件事,在當時的帝國主義國家看來,是不可能的。他們認為中國要完成這項工程,至少也要再過五十年。
詹天佑說干就干,不管是刮風下雨,他每天都親臨現場,背著花桿、經緯儀、水準儀,精心測量、計算和設計。經過多次測量,比較,最終選擇了一條最經濟合理的路線。
施工期不到四年,我國自主設計的京張鐵路全線竣工,比預期計劃提前兩年。這一工程,使當時的國人無比驕傲,深深地打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臉。
5、關天培以身殉國
關天培,鴉片戰爭中的大清名將。1834年任廣東水師提督,即致力於加強廣東沿海的防務。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林則徐被撤職查辦。廣東地方官吏大多改持與侵華英軍「和談」的態度,而關天培卻不為所動。
是年十二月初十,虎門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軍攻陷。關天培坐鎮虎門,僅剩數百名將士隨其堅守要塞。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年逾六旬的關天培親自指揮,負傷十餘處尚親自開炮還擊敵軍。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
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關天培以身殉職時雙目不閉、挺立不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名人愛國故事
⑥ 30字的愛國故事
1、蘇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西漢使臣蘇武出使匈奴,被懷疑涉嫌刺殺單於被扣留。絲毫不屈服,自殺未遂,被派去放羊,單於說只有等公羊生小羊才放他回來。十九年後,漢昭帝時期,蘇武才被放回,但是節杖卻沒有丟失。(威淫面前不失節)
2、岳飛精忠報國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岳母為了激勵他精忠報國,遂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他果然不負眾望,為國殺敵屢建奇功,後為奸人所害,但終成為民族英雄。
3、正氣英雄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最終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在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期中國貧弱,日本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5、陳天華遙寄血書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佔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准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斗……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裡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
6、詹天佑不為利益所誘
在國內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修建京張鐵路。他4年時間就修成京張鐵路。美國有所大學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毅然謝絕了邀請。
⑦ 關於愛國名人的故事(50字左右)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愛國名人故事篇二
1910年春天,12歲的周恩來進銀岡書院讀書,一次,校長在課堂上問大家為什麼讀書時,周恩來慷慨答道:"為了中華之崛起!"這一誓言,此後貫徹在他的一生中,他為中華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國名人故事篇三
1955年初冬,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愛國名人故事篇四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愛國名人故事篇五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⑧ 愛國故事20字
一、狼牙山五壯士
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了的情況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二、黃繼光英勇就義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三、楊靖宇英勇犧牲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四、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
五、華羅庚毅然回國
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利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⑨ 愛國故事50字,要少
1、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屈原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回,主張聯齊抗秦。但是答屈原遭到誣陷,被流放江南。頃襄王21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他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3、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4、張自忠,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多次於日軍血戰,曾取得過喜封口、臨沂、隨棗的戰役的勝利。後在棗宜會戰中殉國。
5、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