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愛國少年的故事400

愛國少年的故事400

發布時間: 2021-01-26 16:48:44

Ⅰ 愛的教育——愛國的少年(400字左右)

愛的教育讀後感

泰戈爾曾說:「愛是亘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說它和我差不多年紀,今天我捧在手裡細細品味的時候,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這是一部小書,這是一部巨著。義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愛的教育》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即《愛的教育》和《續愛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據日譯本翻譯,後者是亞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據三浦關造的譯本來的,對前者是一個合適的補充。

夏先生說:「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跡感動,《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著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在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愛就像空氣,充斥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命。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實,我們也可以擠出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們多聽聽這些「愛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愛,學習付出愛。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准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選我 辛辛苦苦打的

Ⅱ 中國名人愛國小故事【400字】

錢學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他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於1935年考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深造學習,並於1936年轉入加州理工學院繼續學習,並拜著名的航空科學家馮·卡門為師,學習航空工程理論。錢學森學習十分努力,三年後便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在馮·卡門的指導下,錢學森對火箭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研究領域中突飛猛進。不久,經馮·卡門的推薦,錢學森成了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從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間,錢學森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豐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終想念著自己的祖國。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錢學森想回國報效祖國的願望落空了,錢學森因為是中國人而遭到了迫害。直到1955年6月,錢學森寫信給當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同志,請求黨和政府幫助他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周總理得知後非常重視此事,並指示有關人員在適當時機辦理此事。經過努力,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於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不久,他便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為了提高我國的國防能力,保衛我們國家的安全,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被任命為第一任院長。在錢學森的指導下,經過艱苦的努力,1960年10月,我國第一枚國產導彈終於製造成功。

錢學森,著名科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許多開創性貢獻。為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我國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倡導人。
錢學森回國前的故事
1949年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所以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他這一曲折的斗爭過程,表現了錢學森那時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是非常感人的。
1950年 9 月中旬,錢學森辭去了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務,辦理了回國手續。他買好了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了搬運公司裝運。
然而,就在他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忽然收到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的通知——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
又過了幾天, 錢學森 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錢學森交給搬運公司的行李遭到美國海關及聯邦調查局的檢查,據說從中「查出」電報密碼、武器圖紙之類。移民及歸化局要「審訊」錢學森,說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員。」後來又說錢學森在美國念書時認識的幾個美國同學之中,有幾個是美國共產黨員。移民及歸化局揚言錢學森「違反美國移民法」,要把錢學森「驅逐出境」。這話說出口沒多久,又連忙改口。因為要把錢學森「驅逐出境」,這正是錢學森求之不得的! 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被監禁著。錢學森曾回憶道:「我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務要隔一小時就進來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於極度緊張的狀態。」
移民及歸化局迫害錢學森引起了美國科學界的公憤。不少美國友好人士出面營救錢學森,為他找辯護律師。他們募集了 15000 元美金作為保金,才算把錢學森從看守所里保釋出來。
1955年 6 月,錢學森寫信給當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同志,請求黨和政府幫助他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周總理得知後非常重視此事,並指示有關人員在適當時機辦理此事。經過努力,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於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不久,他便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Ⅲ 愛國少年作文400字

[愛國少年作文400字]有一個男孩,居住在巴塞羅,愛國少年作文400字。被貧窮的父母賣掉,在大回街答上苦苦流浪。被一個馬戲團收留,到了馬戲團,才知道上了當,不練到要求就不能吃飯,還得被挨打。終於有一天,他逃出了魔掌,但已經被打得遍體鱗傷。
他跑到一個到巴塞羅的船上,他給別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大家一半是可憐,一半是酒興,都紛紛給他錢,他正盤算著是買一點兒吃的之後,把錢給父母,還是全花完。正想著,聽見有人說:巴塞羅人最笨了。另一個人說:下等的國……剛說到這兒,頭上一把金幣像雨點一般地灑下,拿回去孩子大喊,我不要你們的錢。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我國的科學家錢學森,當時他身在國外,中國那時非常窮,但他還是不忘記自己的祖國,學會了本領後,就堅持要回國,小學三年級作文《愛國少年作文400字》。但是美國不讓回,他就轉到日本,日本也不讓回,他又轉到了德國……就這樣走呀走,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中國,並且發明了導彈,成為導彈之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江蘇鹽城射陽縣小學三年級:唐雲峰

Ⅳ 寫一個愛國志士的故事400字

1、高志航

高志航大隊長首戰擊落日本轟炸機六架,創下中日空戰全勝紀錄,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蘆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立即以海陸空三軍,展開對上海大規模攻擊作戰,日軍在開戰之初,就企圖以優勢的航空兵力,殲滅剛剛培訓成立的中國空軍。

事實上,日本空軍當時根本不認為「年幼的」中國空軍有任何的戰鬥力。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清晨,中國空軍主動對黃埔江上的日本海軍艦艇發動攻擊,日軍盛怒下立刻調動從台灣飛來的木更津聯隊與鹿屋聯隊戰斗機,企圖一舉消滅南京、上海地區之所有中國空軍基地。

不料當天入侵的日本機動群,遭到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長高志航率領的戰機反擊,結果,中國空軍以六比零擊落日機,首開中日空戰全勝紀錄,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

全國百姓從廣播里知道這一消息後,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氣。國民政府宣布八月十四日為「中國空軍節」,高志航大隊長被譽為「空中戰神」。

2、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於江蘇邳州,1949年9月在重慶被楊欽典害死,遇害時年僅8歲,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最小的戰士。

宋振中八個月的時候,就隨父母被帶進了監獄。由於終年住在陰暗、潮濕的牢房裡,再加上營養跟不上,七八歲卻只有四五歲孩子那麼高,成了一個大頭細身子、面黃肌瘦的孩子,難友們都疼愛地叫他「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在敵人的監獄里長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經過地下黨對特務的斗爭,他才在監獄里上了學,由地下黨員和愛國志士作他的老師。

由於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東西、傳遞信息和秘密情報,在門口放哨,幫助大人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等。

在革命勝利前夕,小蘿卜頭被敵人殘忍殺害。重慶解放後,小蘿卜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共和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將永遠被後人銘記。

3、黃繼光:

攻打上甘嶺的戰斗是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主力部隊是我們45師的134團和135團。黃繼光當時是135團二營六連的通信員。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 他被抽到營部當通信員。六連的戰斗任務是依次收復六號、五號、四號和零號陣地。拿下了前面的三個陣地後,六連的90多人只剩下十來個人了。

19日凌晨,連長萬福來把剩餘的戰士編成三個爆破小組,對零號陣地的幾個地堡實施爆破。結果,三個爆破組輪番上陣,全部傷亡殆盡。

正在這時,黃繼光、吳三羊和肖登良沖了上去。他們三個人交替掩護爆破,很快炸掉了三個小地堡,只剩下最後一個大地堡了。這時,吳三羊犧牲了,肖登良也重傷後奄奄一息。

指導員在敵照明彈的光亮上看見只剩黃繼光一個人帶著傷在運動時,連忙爬過來用機槍掩護黃繼光。黃繼光拖著受傷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後奮力投出一顆手雷。不料這個大地堡很堅固,手雷爆炸後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

敵人的機槍依然瘋狂噴吐著火舌。這時,黃繼光的身體向機槍射孔果斷移動,用身體堵住了那條熾烈的火舌……

4、江姐

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

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堅強的代表。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動了無數人的心——「嚴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江竹筠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樣堅強的表現,是由於對舊社會及其代表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度仇恨,也是由於對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的無限嚮往。

當新中國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升起時,她和渣滓洞里的難友們雖不知國旗的圖案,卻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議著綉制這面代表解放的旗幟——盡管她們知道自己已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

5、王朴

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Ⅳ 關於愛國的故事400字左右

一、齊白石的愛國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畫。

齊白石來到宴會上,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灑。轉眼之間,一隻水墨螃蟹躍然紙上。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於色。

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橫行到幾時」,後書「鐵吾將軍」,然後仰頭拂袖而去。

一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塗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妝忽然來打破,渾身何處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北平。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並在門口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

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畫面很特殊,一般人畫翡翠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面上的魚兒;齊白石卻一反常態,不去畫水面上的魚,而畫深水中的蝦,並在畫上題字:「從來畫翡翠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翡翠奈何?」

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並把作官的漢奸與日本人比作翡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Ⅵ 愛國故事400字

楊靖宇的故事

中華民族是一個從來不屈服於外來壓力的偉大民族,有著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每當遇到外敵入侵之時,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便會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指引下,挺身而出,共赴國難,不惜用鮮血和生命,維護祖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的英雄事跡,就是這一歷史時期東北軍民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完美的體現。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解放的偉大戰爭。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同強大的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長達14年之久的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殊死搏鬥,14年的艱苦抗戰,東北軍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人民群眾死傷數百萬,抗日聯軍也損失慘重,無數民將地英勇犧牲在戰場上。不過,殘酷的戰爭生活,惡劣的斗爭環境,鍛煉和和造就出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在這無數的戰斗英雄中,有一個人的故事最讓我感動,這個人的名字就叫楊靖宇。

民族英雄楊靖宇在山林中與敵人激戰數日,受傷多處,後被敵人包圍,在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仍毫不畏懼,頑強抗擊,擊敵死傷20餘人,壯烈殉國。楊靖宇犧牲後,敵人殘忍地鍘下了他的頭顱,又剖開了他的腹部,驚駭地發現胃腸里盡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日寇無不震動。他用鮮血澆灌著和平之花,用生命捍衛了人類的正義

嗯,因為我知道的這幾個英雄事跡。有的沒有留下什麼名言。但是還是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的。比如狼牙山五壯士。比如江姐。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陳天華遙寄血書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佔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准備回國參戰。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里陳述亡國的悲慘,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斗……他一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裡還在不停地咸:「救國!救國!」
別人把他救醒後,他堅持把血書一份一份裝入信封,從萬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國內。讀到的人無不感動。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楊靖宇獻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從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場獻身為止。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擊日寇。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斗,使敵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後,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後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裡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科學家獻身祖國
1946年,美國某大學以優厚的條件聘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終身教授。但他回答說:「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終於帶著妻兒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國後,他不僅刻苦致力於理論研究,而且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

Ⅶ 中國愛國少年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李愛民
1942年春天,12歲的李愛民擔任村抗日兒童團團長。有一天,八路軍的鍾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里出發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
怎麼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塗得滿身都是,然後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八格亞路,舉起手來!」冷不防,已繞到身後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領。另一個日本軍官直盯著李愛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來!」
「我是來放驢割草的。你們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驢嗎?」李愛民機智地回應。
鬼子看他滿身是糞,像個放牲口的窮孩子,一腳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幾句,調頭而去。小愛民忍著劇痛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趕著小毛驢直奔小道,順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務。第二天深夜,鬼子在這里的臨時據點被我八路軍14團戰士和聯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這個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為保護鄉親落入敵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3歲。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一代人。
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村頭那座破舊的草房裡住著王二小一家。11歲的二小是個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鬼子的炮彈落到了二小的家裡。在山上放牛的二小驚恐地看著遮天蔽日的濃煙烈火,他不能相信,剛才還溫暖的家和親愛的爹娘頃刻間就灰飛煙滅了。
鬼子掃盪來了,八路軍和幹部們組織鄉親們轉移。二小和鄉親們一起轉移到長城腳下。
村外有一個大山坡,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綠的青草間開著點點的小花。二小就在這片山坡上放牛,這里美麗安寧,二小躺在草地上,望著藍藍的天空想,沒有鬼子該多好。
二小參加了兒童團,跟著柳老師和吳連長,學了許多知識。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長大了,還要建設我們的國家。
鬼子的大掃盪又要開始了,吳連長帶著隊伍去山那邊,說要做個包圍圈等鬼子來鑽。
鬼子來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鄉親們轉移的方向走去,心裡著急,就唱著放牛歌走了出來。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為他們帶路。
二小牽著一頭壯牛,就帶著鬼子走了。
二小領著鬼子在山裡轉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頭拔出戰刀威脅二小。二小心裡很鎮定,卻裝出害怕的樣子,對鬼子說,那邊有條路,穿過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說你撒謊,你想騙皇軍。二小說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著他走了。
到了八路軍埋伏的山溝,二小機靈地從溝邊往山上跑。吳連長一邊高喊要二小快跑,一邊開槍打死了向二小瞄準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隊長端著大槍追上二小,把刺刀扎進了二小的身體,將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樹葉一樣落了下來,滿山的樹葉都一起落了下來,鮮血染紅每一片樹葉和綠草。
八路軍發起了進攻,消滅了鬼子。大壯牛像是要報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隊子。
鄉親們把二小放到擔架上。吳連長喊著二小,鄉親們喊著二小,可是二小安詳地閉著眼睛。他再也聽不到了。
太陽也彷彿被染紅了,滿山都飄著紅色的樹葉,那景色,美麗極了。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幼名蘭貴,1929年生,河北完縣人。王朴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朴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盪,民兵大搞地雷戰,王朴不僅學會了佈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盪到王朴的家鄉,王朴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朴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朴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葯藏在哪裡。王朴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製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朴、王朴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

Ⅷ 誰給我一個關於愛國主義的小故事。要400字左右的

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版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權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Ⅸ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400字

名人愛國故事作文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版,在國內一無資本、權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