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愛因斯坦的立志故事

愛因斯坦的立志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6 20:08:19

㈠ 愛因斯坦的故事(簡短)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輝.
盲目地與別人相比較,以為自己比身邊的人聰明就滿足了,或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沮喪了.這多麼愚蠢啊!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導.

㈡ 科學家的立志小故事

真正的科學家不是立志立出來的吧= =
居里夫人對著個鐵鍋在破棚子裡面熬瀝青熬三年多終於提純0.1g鐳。
愛迪生實驗了N多材料終於弄出電燈泡
袁隆平實驗室被砸依然努力保護稻苗
……

㈢ 愛因斯坦的成長故事(全篇)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東部的烏爾姆,猶太血統。他的父親海爾曼?愛因斯坦很有數學天賦,但父母沒錢供他上學,只好棄學經商,愛因斯坦的母親保里諾?愛因斯坦是富有糧商的女兒,很有音樂天賦。年幼時,愛因斯坦就開始學習音樂,六歲開始練習拉小提琴,音樂幾乎成了愛因斯坦的"第二職業",小提琴終身陪伴著他。
在愛因斯坦上學之前,他父親給了他一個羅盤(指北針),羅盤的指針總要指著南北極,使小愛因斯坦研究和著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還記得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另一次經歷給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學幾年後,他領到一本歐幾里德幾何學課本,書中論證得無可置疑的許多公理,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於無法按照課程進度學習,而是一口氣就將它學完。
愛因斯坦和牛頓一樣並不早慧,他到3歲還不會說話,在整個學習期間也無"神童"的表現,甚至在教師眼裡顯得平庸遲鈍,他主要是對教師的呆板教學方法感到不滿,而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勤奮自學的探索能力。他在中學時代就自學了包括微積分在內的基礎數學及某些理論物理知識,進入大學後,他經常缺課,獨自修讀了經典理論物理,研究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愛因斯坦不拘成見,勇於創新。"懷疑一切"的信條始終貫穿他的整個科學生涯。當然,愛因斯坦的傑出科學成就來之於他堅持不懈的毅力。一次,有個青年人請教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給他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他解釋說,A代表成功,X代表你付出的努力和勞動,Y代表你對所研究問題的興趣,而Z表示少說空話,要謙虛謹慎。愛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學研究好像鑽木板,有人喜歡鑽薄的,而我喜歡鑽厚的。"

㈣ 關於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

1、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再三告誡他應該怎樣怎樣,然而對他來講如同耳邊風。這樣,一直到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

後來,鑽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

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

「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輝。

盲目地與別人相比較,以為自己比身邊的人聰明就滿足了,或者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沮喪了。這多麼愚蠢啊!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導。

2、在愛因斯坦的童年時,還有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事。一天傍晚,下班回來的赫爾曼先生一踏進家門,就對著愛因斯坦的房間大聲喊:「阿爾伯特,快來看看爸爸給你買什麼禮物啦!」正在專心練琴的愛因斯坦一聽「禮物」兩個字,便立即興高采烈地從房間里跑了出來。

只見爸爸從他的包里取出一個紙盒,然後小心翼翼地慢慢打開它。愛因斯坦好奇地接過來一看,裡面裝的是一個圓圓的、像大個兒懷表一樣的東西。只是這個「大懷表」的四周除了均勻的刻度,還相對寫了四個字母:N、S、E、W。它與懷表更大的不同之處還在於它只有一個指針。

它正在不停地左右搖擺。「這是什麼呀?是不是一塊手錶啊?可是,上面似乎多了點東西。」愛因斯坦驚疑地問爸爸。「聽我給你講啊,它不是表,表是用來計時的,而有了這個東西,你就可以知道方位了,它是用來確定方向的。」父親耐心地做起了講解員。

當愛因斯坦發現這個羅盤有如此神奇時,眼睛便開始發亮。現在,這羅盤奇妙的功能已使愛因斯坦愛不釋手了。他拿著羅盤不停地晃動,不管怎樣搖動,磁針總是指向一個方向——北方。「磁針為什麼總是指向北方呢?」愛因斯坦望著神奇的羅盤,像是自言自語地說。

「這是因為我們所住的地球,有一種磁力,這種磁力將磁針引向北方了。」爸爸聽了愛因斯坦的話後,耐心地解釋道。「這種磁力到底是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呢?」「可以說,整個地球到處都有。」以後,一連幾天,愛因斯坦常常雙手捧著那個小小的羅盤發愣。

他不斷地嘗試著把它翻轉,或是緩緩地轉動方向,可無論他怎麼做,那個小指針始終指著北方。他知道,這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球磁場在起作用呢。他想和那個小指針一起感受這個地球磁場,指針依舊指著北方,而他自己卻什麼也沒有感受到。

3、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駐美國大使向愛因斯坦轉交了以色列總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請這位科學家為以色列共和國總統候選人。在一般人看來,能夠成為一國之「君」,君臨天下,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天大好事,可謂榮耀之極。可愛因斯坦的態度卻出人意料,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在解釋拒絕的原因時,他十分誠懇地說:「關於自然,我了解一點;關於人,我幾乎一點都不了解。我這樣的人,怎麼能擔任總統呢?說實話,方程對我來說更重要些,因為政治是當前的,而方程卻是永恆的。我一生都在與客觀物質打交道,既沒有天生的才智。

也無處理行政事務和人際關系的經驗,所以本人不是當總統的料。」可以設想,假如愛因斯坦那時當了總統,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會有那個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嗎?相對論的誕生,使人們發現了時間旅行的奧秘、原子裂變的巨大能量、宇宙的起源和終結、黑洞和暗能量等奇妙現象。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奧秘都隱藏在他的相對論——幾行簡單的公式中。2005年,是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100周年,德國把這一年叫「愛因斯坦年」。德國人希望通過紀念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100周年,為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青年思想家和科學家提供創新的氛圍和環境。

愛因斯坦用他相對論的公式(E=MC2)改變人類已經100年了,而且現在還在改變著。

4、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次上手工課,他想做一隻小木凳。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後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給了漂亮又嚴厲的女教師。愛因斯坦沒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滿頭大汗。女教師寬厚地望著這個數學、幾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愛因斯坦交給女教師的是一個製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條凳腿還釘偏了。滿懷期望的女教師十分不滿地對全班同學說:「你們有誰見過這么糟糕的凳子?」同學們竊笑著紛紛搖頭。老師又看了愛因斯坦一眼,生氣地說:「我想,世界上不會再有比這更壞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陣鬨笑。

愛因斯坦臉上紅紅的,他走到老師面前,肯定地對老師說:「有,老師,還有比這更壞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靜下來,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著愛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個更為粗糙的木板凳,說:「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製作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個木板凳。

雖然它並不使人滿意,可是比起前兩個總要強一些。」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師向愛因斯坦親切又深思地點著頭,同學們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贊許的目光。這個小故事讓我們看到愛因斯坦的韌性,在他不滿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時候,他又再次投入製作。

他一共製作了三個小板凳,最後的一個比前兩個要好一些。在製作小板凳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表現了他對自己的態度,那就是無論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釋放自己的能量,不滿足已有的成績,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

5、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小愛因斯坦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從不做違心的或騙人的事。為此,他受到同學們的譏笑。

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誠實的約翰」。普通孩子喜歡玩帶有競爭性的游戲,可是他卻不喜歡參加。孩子喜歡打仗的游戲,喜歡看士兵操練,但是他卻從小到大不喜歡任何和軍事有關的東西。他是一個不想看到人類互相殘殺的和平主義者。愛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圍有花園。

他經常一個人長時間地蹲在花園角落的灌木叢里,用手撫摩著小葉片或者凝視著匆匆跑動的螞蟻。他很小就喜歡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奧秘。一次,在依薩爾河岸野餐時,一位親戚說,小愛因斯坦很嚴肅,當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樂時。他卻獨自坐著看湖的對岸。

母親玻琳深情的為自己的孩子辯護:「他是沉靜的,因為他在思索。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教授!」那位親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親的心情。教授!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聰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的稱號,這個連話都說不好的笨孩子能成為一個教授嗎?

㈤ 愛因斯坦努力成功的事例200字

愛因斯坦的成功,首先應歸功於他的正確的思考和創造力。
有一次大發明家愛迪生滿腹怨氣地對愛因斯坦說:「每天上我這兒來的年輕人真不少,可沒有一個我看得上的。」
「您斷定應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標準是什麼?」愛因斯坦問道。
愛迪生一面把一張寫滿各種問題的紙條遞給愛因斯坦,一面說:「誰能回答出這些問題,他才有資格當我的助手。」
「從紐約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愛因斯坦讀了一個問題,並且回答說:「這需要查一下鐵路指南。」「不銹鋼是用什麼做成的?」愛因斯坦讀完第二個問題又回答說:「這得翻一翻金相學手冊。」
「您說什麼,博士?」愛迪生打斷了愛因斯坦的話問道。
「看來我不用等您拒絕,」愛因斯坦幽默地說,「就自我宣布落選啦!」
愛因斯坦從自己的切身體驗出發,強調不能死記住一大堆東西,而是要能靈活地進行思考。
愛因斯坦認為,正確地進行思考,是追求機會至關重要的條件
小時候的愛因斯坦一點也看不出來有什麼天才,到3歲的時候,還不會講話。6歲上學,在學校里成績非常差,一上課就是被批評的對象,老師還說他永遠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出息。大家一致認為他是一個天生的笨蛋。
但,愛因斯坦在12歲的時候,就已經決定獻身於解決「那廣漠無垠的宇宙」之謎。15歲那一年,由於歷史、地理和語言等都沒有考及格,也因為他的無禮態度破壞了秩序和紀律,他被學校開除。
愛因斯坦非常重視思考和想像。他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他在 16歲時,他喜歡做著白日夢,幻想著自己正騎在一束光上,做著太空旅行,然後思考:如果這時在出發地有一座鍾,從我坐的位置看,它的時間會怎樣流逝呢?
從此,他開始了他的科學遠征。他設計了大量理想實驗,提出了「光量子」等模型,為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人生智慧:靈活地進行思考對一個人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抱持「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思想,才能不斷地提出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逐漸邁向一個個人生的高峰。

㈥ 愛因斯坦的故事

不拘小節的大師
有一次,他要把牆上的一幅舊畫換下來,就搬來一架梯子,一內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容又想起一個問題,沉思起來,忘記自己在做什麼了,猛的從梯子上摔下來。摔到地上以後,他顧不得疼痛,馬上想到:人為什麼會筆直地掉下來呢?看來物體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線路運動的。愛因斯坦想到這里便馬上站立起來,一瘸一拐地走到桌邊,提筆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記了下來。這對他正在研究的問題——相對論有很大的啟發。

㈦ 有關愛因斯坦勤奮的故事

正像歷史學家認為17世紀下半葉是牛頓的時代那樣,人們常把20世紀的上半葉看成是愛因斯坦的時代。因為他的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幾乎整個20世紀物理學的創造歷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人們常說,愛因斯坦是天才。他當然是天才。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愛因斯坦所以取得偉大的成就,主要是因為他無限勤奮,是因為他符合時代要求,不倦探索,敢於創新。
愛因斯坦不但無限勤奮,他還是一位不受傳統觀念束縛、敢於沖破禁區、創立新說的偉大科學家。他敢於並且善於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倦探索。
當然,這首先是時代的要求。愛因斯坦生活的時代,特別是在他科學思想最活躍、貢獻最多的20世紀初,是科學思想新舊交替的時代。就在絕大多數人向經典物理學頂禮膜拜的時刻,一連串「挑戰」卻接踵而來。在平靜而晴朗的物理學太空中掛著兩朵烏雲:一朵和黑體輻射實驗有關,另一朵和以太漂流實驗有關。另外,放射性和電子的發現,也有力地沖擊著經典物理學的大廈。愛因斯坦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涌現出來的闖將。
愛因斯坦還在少年時代,就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追趕光線的人;關於光線的想法引出了狹義相對論。他又設想:假如吊索斷了,一架升降機墜入深谷,裡面的乘客會有什麼感覺;這個想法導出了廣義相對論。科學理論的發展,不是拆了舊房蓋新房。它像登山一樣。創立一個新理論就像登上一座高峰。視野擴大了,原來隱蔽著的東西被發現了。原有的理論仍然歷歷在目,只是顯得小了,成了廣闊視野中的一小部分。他在登上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高峰以後,沒有滿足,沒有停頓。他環顧四周上下,看到宇宙間無比壯麗的景色,拍拍身上的塵土,又准備攀登新的高峰
——統一場論。這是相對論的第三階段。他希望把引力場和電磁場統一起來,而且希望這統一的場能夠解釋量子力學所不能解釋的問題。
愛因斯坦最反對這樣的科學家,他們「拿起一塊木板,尋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鑽孔的地方,鑽上許許多多孔」。他把自己的「鑽頭」,對准統一場論上最厚最厚的地方,希望把電磁力和引力統一起來,給物質結構一種統一的解釋。他也知道統一場論不會在自己手裡完成。可是他認為,「在科學上,每一條道路都應該走一走。發現一條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對於科學的一大貢獻。科學史只寫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發現『此路不通』的失敗者統統不寫,這是很不公平的。那種證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就讓我來做吧。」他給比利時王太後伊莉莎白的信里是這樣寫的:「留給我的事情是:毫不憫惜自己,研究困難的科學問題。那個工作迷人的魔力,將持續到我停止呼吸。」
愛因斯坦是這樣寫,也是這樣做的。他在神聖的好奇心的驅使下,又勇敢地深入探索宇宙。他探索了幾十年,直到最後一息。他在生命彌留之夜,在醫院的病榻旁還放著一疊統一場論的未完成稿,准備翌晨醒來再繼續演算。愛因斯坦對統一場論的探索,正是他一生追求真理的那種毫不氣餒的熱情和頑強性格的寫照。
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正像德國劇作家萊辛說的:
「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佔有更為可貴。」愛因斯坦
在勤奮的工作中,在追求真理的探索中度過了一生。他有限的生命已經結束。但是,人們在心裡建起了紀
念他的殿堂。

㈧ 愛因斯坦的簡短小故事

童年:在妹妹頭上敲了個窟窿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時,有一個大得出奇而且有稜角的後腦勺,母親以為是個畸形嬰兒。兩歲半了,還不會說話。一天,家裡來了一個騎腳踏車的小妹妹,他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是的,可是她的小輪子究竟在哪裡呢?5歲時脾氣狂躁,把家庭教師嚇跑了,還用兒童鋤頭在妹妹頭上敲了一個「大窟窿」。

但這個小孩子也有讓家長得意的地方。他5歲開始拉小提琴,特別喜歡莫扎特,長大後,在四重奏方面很有造詣,甚至達到了藝術家的完美境地。三四歲穿過慕尼黑最繁華的大街時,第一次給他指明道路,第二次觀察他,他就能先看右方,再看左方,毫不膽怯地穿過去。不到10歲,就能一次用卡片搭起14「層」高的樓房,顯示了他的耐心與毅力
求學:被教授斷言將庸常無為

愛因斯坦的拉丁語不錯,但希臘語和現代外國語言則很糟糕,有一次教授看了他的作業後,火冒三丈,斷定他一生絕不會有什麼作為。16歲時,他又受到班主任的嚴厲叱責,愛因斯坦忍無可忍,堅定地向班主任宣布:我再不會來了。

這次他遇到了一所好學校——瑞士的阿勞州立中學,在這里,既聽不到任何一點命令的聲調,也看不到任何一點培養崇敬權威的痕跡。學生是個別對待的,獨立的、有充分根據的思考比博學更受人重視。戀愛:必須找到共鳴板

愛因斯坦一生有過三次戀愛。第一次是讀大學前,和房東的女兒相愛,發現找不到共鳴,很快結束。第二次和大學同學,這個女孩在受到的中學教育中包括物理學,這在當時的婦女中很罕見。兩人一有空閑就在一起,愛因斯坦稱她是自己思想的共鳴板,但由於父母反對,兩人在生了女兒一年後,才結了婚。1912年,愛因斯坦與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姐開始戀情,雙方曾刻意中斷了一年的來往,之後,又按捺不住重新開始通信。對待異性,愛因斯坦始終需要的是思想的共鳴板。

日常:風趣幽默

在愛因斯坦書信中,有他與20世紀著名科學家諸如洛倫茲、薛定諤、居里夫人、普朗克以及其他領域的傑出人物弗洛伊德、羅素、蕭伯納、羅斯福等人的通信。但更多的是他與親朋好友的通信。幽默的語言,現在讀來都令人忍俊不禁。他把親愛的朋友稱為「你這個討厭的傢伙」、「但願今晚我能用魔法把你招來」。有一次,他稱一女士為老太太,那女士來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說用不著巴結他。愛因斯坦在旁邊注了評語,說「哦,哦,好像我是什麼大人物!」

他對女友建議他雨天游泳、晴天跑步不以為然。他說:我已下定決心,若大限一到,就是倒斃,也盡量少用醫療手段。在此之前,將按我罪惡之心的願望任意行動。我日常的生活是:吸煙像煙囪,工作像騾馬。飲食無所顧忌不加選擇,至於散步,只有真正有了愉快的同伴才願意進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