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安靜進餐的小故事

安靜進餐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6 20:30:45

A. 關於寧靜的小故事(300子

據科學家統計,一個人一生所流出的汗水與淚水中包含的鹽分,倘若一次性提取出內來,足夠親朋容好友做出幾十道味道不淡的大菜。一個腿腳健全的人一生中要走的路,加起來可以繞地球七十圈以上。

在這個廣大的世界上,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萬分之一,成為朋友的可能性是兩億分之一,而成為終生伴侶的可能性只有五十億分之一……

【感悟】

從這些數字中既可以看到人的偉大,又可以看到人的渺小。在人有限的生命中,怎麼把這些數字轉化成有意義的事情,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B. 用「餓,安靜,厚,盼望,喜歡」等詞語編寫一段小故事

《種子和蚯蚓》一粒種子安靜地睡在厚厚的泥土裡,這里養分充足專,它一點都不覺得餓屬。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種子醒來了!它有點口渴,就喝了一口水,然後,伸了伸懶腰。忽然,種子感覺有什麼東西在身邊蠕動。「誰在那裡?」種子問。「我是蚯蚓,我負責給你鬆土,好讓你好快些出芽。」黑暗中,一個聲音在回答。種子說:「謝謝你。」「沙沙沙,沙沙沙」上面似乎有什麼聲音傳來。種子問:「上面是什麼聲音?」蚯蚓回答:「那是春雨在下,剛才你喝的就是雨水。」種子又喝了一口雨水,好痛快啊!它非常喜歡喝雨水。種子喝飽了,就又把身子往上挺了一下。種子問蚯蚓:「外面什麼樣?」蚯蚓說:「外面熱鬧得很,你聽,春風在唱歌呢!」種子非常盼望能夠快點兒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它急切地說:「我想快點兒出去。」蚯蚓說:「那我就再幫你松鬆土。」種子用力往上頂,一下,兩下,三下……,忽然,種子覺得眼前一亮,外面藍天白雲,空氣清新,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種子發芽了!

C. 有哲理的簡短小故事安靜的心是最高的品質,它是沒有

真是不孝的兒子:不要一味地埋怨環境帶給人的諸多不便。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面鏡子!

D. 安靜才能學習好的小故事

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等疾患,成年人邏輯推理能力會弱化,主管短期愉悅的細胞會更活躍。美國的腦科學研究也證實:長期守靜有利於神經細胞軸突的延長,有利於信息在腦細胞中的存儲、分辨、比較與聯系,有利於提升記憶力、分析力、判斷力與決策力。這些恰恰應驗了「水靜極而形象明,心靜極而智慧生」「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等諸多中華古訓。
守靜以削冗舉要。信息爆炸的當今,削冗力、舉要力至關重要。此力不舉,個人就無法從雜亂的海量信息中甄別出主信息與有效信息。此力足,主信息得以甄別,有效信息得以鏈接,創新性認知易得,大美之作可成。而削冗力、舉要力、甄別力、鏈接力的提升無一不需要守靜。萬萬不可因佔有信息的過於求多而擠沒了「思」的時間,車多而不管理堵路,信息多而不整理堵心,學而不思則罔。過多的信息缺乏整理,帶來的只能是負效用。只有在「不窺牖,見天道」的守靜中方能帶來創新與突破。
守靜以求「信息一致」。神經生物學進一步證實,注重整理信息使頭腦中信息得以一致,不但有益於認知創新,而且有益於提升積極情緒佔比。楊絳百歲時感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誰得「內在信息一致」之法,誰就得「真實幸福」之道。

E. 張麗鈞安靜地守著一個個有溫度的小故事

清人周容所作《小港渡者》講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順治七年冬天,周容要從一個叫小港的地方進入鎮海縣城,他吩咐小書童捆紮了一大摞書跟隨著。

F. 安靜的故事

靜無疑是人生一種至高的境界,是人生一種高貴的品質。平時處世、遇事,鎮定版自若,處亂不驚權,沉著冷靜地應對一切。諸葛孔明在大軍壓境的時候,臨危不懼,泰然自若地坐在城樓上嚇退了司馬的百萬軍隊;陳毅元帥在黃橋大戰中和地方鄉紳下棋,他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靜氣使多少軍事家叫絕。這種大手筆不是坐失良機的無能或機會主義,而是一種超脫常人的智慧。

G. 求有深刻哲理的小故事

(一) 笨鳥
今日,一間無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戶處,一隻不知名的鳥兒總是每日准時光顧,遠遠望去,只見它站在窗檯上,不停地以頭撞擊玻璃窗,然後總被撞得落回窗檯;但它堅持不懈,每日總要撞十來分鍾,爾後又跌回窗檯,隨即離開。人們好奇心大發,紛紛猜測它大概是為了進那房間,而就在這鳥兒站立的窗檯旁邊,另一扇窗戶是大開的,於是,得出結論:這是一隻大笨鳥。
知道有一天,好事者帶來望遠鏡,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滿了小飛螢的屍體,那鳥兒吃得不亦樂乎。
眾人嘩然。人們總喜歡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別人,而且自以為是。

(二) 命運
有一天,上帝的使者來到了人間,他碰到了一位高僧正在為兩個孩子占卜前程,只見高僧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狀元」,然後又指著另一個孩子說「乞丐」。
二十年後,上帝的使者又來到了人間,看到了先前那兩個孩子,結果令他百思不解:當初的「狀元」如今成了乞丐,而當初的「乞丐」反而成了狀元。
於是,使者去問上帝。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只決定他命運的三分之一,而其餘的則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人生就是這樣……

(三) 安靜
有人出了個問題給兩位畫家,題目是「安靜」,要他們各畫一張表達同一主題的畫。
第一位畫家畫了一個湖,湖面十分平靜,好似一面鏡子,另外還畫了些遠山和湖邊的花草,讓它們倒影在水中。
第二位畫家則畫了奔流直瀉的瀑布,瀑布旁邊有一棵小樹,樹上的一條小枝上安有一個鳥巢,鳥巢里有一隻小鳥,小鳥正在恬靜地酣睡。
人們自然說第二位畫家畫得高明,因為它才真正理解了安靜的含義;而第一位畫家所畫的湖面,靜雖靜矣,不過是一池死水罷了。
人生也是這樣。
很多時候,生活需要我們保持安靜的心態,但是,如果心如湖面,則不免會藏污納垢,遭致扭曲。小鳥則不同,它在湍急的瀑布邊也能安睡,一定是心存高遠,養精蓄銳,伺機而翔。
在鬧市中也能保持安靜的心態,成不驕敗不餒,順不恃逆不悔,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四) 請不要開錯窗
一個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檯上,她看見的是鄰居正在埋葬一條小狗。這條小狗好可愛,小女孩平時常和它嬉戲,看到小狗悲慘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淚流滿面,悲痛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便把小女孩帶到另一個房間,打開了另一個窗口,從這個窗口望出去,那是一片陽光燦爛,花香鳥語的玫瑰園。小女孩的愁雲為之一掃,心境頓時開朗起來。
老人慈愛的對外孫女說:「孩子,你開錯了窗。」
人生之旅,我們不也常常開錯「窗」嗎?

(五) 忙
有個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了工作,報酬不錯,工作條件也好,他很珍惜,下決心好好乾。
第一天,老闆給他一把利斧,並給他劃定了伐木范圍。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樹,老闆說:「幹得不錯!」工人有點沾沾自喜: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只砍了15棵樹: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
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闆那道歉,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好象力氣越來越小了。
老闆問:「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麼時候?」
「磨斧子?」工人詫異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哪裡有工夫磨斧子?」

(六) 代價
一日,狗在路上游盪,經過一間肉鋪,肉鋪主人隨手丟下一塊骨頭。狗興奮地叼著骨頭,走到一旁,美美地享用起來。狗第二次游盪時又來到這間肉鋪,肉鋪主人依然丟給它一塊肉。
至此,狗便喜歡上了這里,因為每次經過,都有好吃的。
一天,狗懷著愉快的心情再次來到這里,可沒有想到肉鋪主人這次扔給它的竟是一個圈套,圈套勒住了狗的脖子,一會兒狗便窒息而死。
狗的魂兒飄然來到了天堂,看見商店就委屈地哭訴:「上帝啊,為什麼我前兩次經過那肉鋪時,主人對我這么好,可第三次卻害了我呢?」
上帝嘆惋著答道:「首先應問問你自己,為什麼佔了兩次便宜後,還

H. 關於在喧鬧中尋找安靜的事例

梭羅築舍湖畔,舍棄雅典執政官身份帶來的喧囂,守住了一片安靜的空間,一顆平靜的心;阮籍吟詠溪畔,嘯歌山林,同樣是為了無人打擾、自得其樂的自由,為了亂世中一點清靜。

嵇康遠離喧囂,只使<<廣陵散>>成一曲絕唱,世人惋惜;陶淵明遠離喧囂,醉心田園,空留一身治國之才;三國許汜遠離喧囂,求田問舍,為士林不齒。

陶潛「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訴說著魏晉文人風骨,縱現世喧囂、政治混亂,唯求內心一靜足矣。英國意識流女作家弗吉尼亞· 伍爾芙生活在女性卑微的年代,男權主義者們的大喊大叫未能擊碎她內心的寧靜,她在「一個人的房間」里寫出了《黛洛維夫人》,以安靜細膩的筆觸震顫整個世紀的神經。

孫楊便是從喧鬧中一步一步回歸安靜的。自由泳多枚金牌得主在眾山之巔傲然睥睨天下,山高本無聲,奈何孫楊年輕氣盛,竟墮入喧鬧的深淵中,不勝高處之寒。在禁止比賽的那段日子裡,他回歸了安靜,晾曬了自己的靈魂,安靜地反省,安靜地練習,安靜地重攀巔峰。亞運會上他勇奪三金,激動落淚後,他便又是那個我們熟悉的靦腆男孩,游泳王者。

文藝女神湯唯也有過一段處在喧鬧世界的日子,《色戒》中果敢地脫衣,在中國掀起了一場風波,風雨後,她被封殺。但湯唯選擇了回歸安靜,她在香港,在英倫,安靜地讀書,安靜地進修,安靜地積淀自己。而如今,她在這喧囂的世界中,成為一顆安靜而溫潤的東方明珠。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墮入無邊黑夜,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唱著《平凡之路》的朴樹,已經邁入了他回歸安靜的第十一個年頭。十年前,整個音樂界因朴樹而喧囂,然而朴樹毅然遠離,將沉默的背影留給了世界。正如這歌詞所說,在這喧鬧的世界裡,朴樹回歸安靜,正是因為他領悟,平凡才是唯一答案的真諦。

I. 因為內心的平靜而引發的小故事哲理

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44、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 "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 "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著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的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麼要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你聽到別人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嗎?你懂嗎?如果不懂,就請聽別人說完吧,這就是"聽的藝術":1. 聽話不要聽一半。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別人所說的話上頭。

49、一隻狼出去找食物,找了半天都沒有收獲。偶然經過一戶人家,聽見房中孩子哭鬧,接著傳來一位老太婆的聲音 "別哭啦,再不聽話,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吃。"狼一聽此言,心中大喜,便蹲在不遠的地方等起來。太陽落山了,也沒見老太婆把孩子扔出來。晚上,狼已經等得不耐煩了,轉到房前想伺機而入,卻又聽老太婆說: "快睡吧,別怕,狼來了,咱們就把它殺死煮了吃。"狼聽了,嚇得一溜煙跑回老窩。同伴問它收獲如何,它說:"別提了,老太婆說話不算數,害得我餓了一天,不過幸好後來我跑得快。"
別人信口開河,你就信以為真,全然不知許多時候人家只是在拿你說事而已。不要讓別人的話改變了你的正常工作、生活。

57、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
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只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 /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舍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 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 實際上卻幫助了它,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