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安妮日記故事概括150字

安妮日記故事概括150字

發布時間: 2021-01-26 20:34:38

Ⅰ 安妮日記的內容簡介

安妮本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德籍猶太人家裡,為了躲避納粹黨的殘害而移居荷蘭,不久,納粹黨佔領了荷蘭,便開始四處搜捕居住在荷蘭的猶太人,安妮的姐姐瑪格收到了被拘捕的傳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開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隨即,溫達安先生一家和牙醫迪賽兒也先後搬進了秘密小屋。在秘密小屋裡,他們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白天不能隨意活動,以免被工廠的工作的人發現,只有在晚上所有人都離開後,他們才能放心的自由活動,也只有在這時安妮才能隔著窗簾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秘密小屋的生活中,每個人都變得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受到驚嚇,一陣陌生的腳步聲,一串奇怪的敲門聲都使他們如驚弓之鳥,食物殆盡、互相的不容忍、爭吵使原本就緊張的生活變得更加難熬。他們失去了自由,只能躲在狹小的房間里,這一切,都反映了躲避起來的猶太人緊張不安的心理與他們凄苦的逃亡生活。他們也從朋友的敘述、收音機、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許多外面世界的消息,有喜有悲,悲的是德國納粹不斷地搜捕猶太人,將他們趕往集中營,婦女、小孩、老人、病人無一能倖免,在集中營里強奸、毒殺時有發生,那裡的猶太人的最終命運便是死亡。喜的是盟軍一步步登錄的消息,這給了秘密小屋裡的人無限的希望,他們渴望著自由,希望能再次擁有自由。然而由於他人告密,秘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關入集中營,日記被迫中斷。
另一方面,在閣樓中度過的25個月也是安妮開始進入青春期的時期,她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被真實地記錄下來了,因此《安妮日記》也是一位少女成長過程的真實記載。在開始記日記時,安妮稱自己為「安妮」,逐漸地,她改稱自己為「安妮·弗蘭克」,認為自己已經是個大人了。在當年的閣樓,今天的安妮·弗蘭克紀念館的牆上,有一道道鉛筆做的記號,這是安妮記錄的自己的身高變化。她第一次有了月經,非常激動,因為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事」。安妮甚至非常坦率地談到了自己對性的朦朧的好奇,她稱自己看到女性的裸體總是非常「激動」。在閣樓里,她還和彼德一起偷偷研究他們養的貓的生殖器官,並對彼德能如此冷靜地談論「性」感到非常欽佩。
《安妮日記》還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對周圍人的各種觀點,例如她對父母的婚姻關系非常擔憂,因為她覺得他們已經不再相愛了,並對父親與丹恩太太的調情非常反感(這幾頁的內容直到安妮的父親去世後才被公開)。另一方面,安妮也嘗試著在心理方面走向成熟。在避難的日子裡,安妮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日記中竟然有這么多埋怨媽媽的句子,她終於意識到自己必須學會與她們相處。她試著和媽媽、姐姐交談,與姐姐交換各自的日記,學習溝通與了解。

Ⅱ 「安妮日記」的內容簡介及鑒賞

1、《安妮日記》簡介:

是安妮十三歲到十五歲時寫的日記,其中大部在秘密小屋裡寫成的。這部日記記載了一個少女的成長過程,展示了一個少女在特殊環境中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小作者對愛的追求和對法西斯罪行的痛恨。一九四七年出版後立即受到熱烈歡迎,它已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

2、鑒賞《安妮日記》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為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我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她在日記中記載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鐵證。個性令我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惡暴露無遺,世界正在變成荒漠的可怕現實,感到無比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我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追求心靈世界的最大自由。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給人以鼓舞嗎?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人類所有的完美詞彙——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你讓我們明白,溫暖,完美,信任,尊嚴,堅強;你讓我們明白,頹廢,空虛,迷茫,但是是糟踐自我;你讓我們懷念,你讓我們振作;你讓我們明白,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

(2)安妮日記故事概括150字擴展閱讀:

《安妮日記》是德籍猶太人安妮·弗蘭克寫的日記,是其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

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也使這本《安妮日記》成為德軍佔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安妮日記的最後一則,所標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

戰爭結束,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決定完成女兒的夙願,將日記出版問世。

Ⅲ 安妮日記主要內容10到20字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

Ⅳ 安妮日記的內容梗概是什麼

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二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本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述了她與家人以及另內兩個猶太家庭為逃避納粹迫容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安妮從13歲生日(1942年6月12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他們的隱居地被德國黨衛軍查抄前不久.這個不到16歲就被納粹奪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記在戰後成為人們對那場人類夢魘進行深刻反思的珍貴教材。

Ⅳ 安妮日記主要內容(50字以內)

安妮由於殘暴地屠殺,她和大家躲進了「後屋」.在艱難的環境中她仍然每天記日記。就這樣,這個少女用自己的日記,脫穎而出了

Ⅵ 跪求《安妮日記》主要故事情節 快快快!!!

《安妮日記》是由13歲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納粹排猶歷史中留下的真實戰版時日記。一九四二權年七月,十三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里,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里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記里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Ⅶ 《安妮日記》內容概要150個字

一個16歲的少女在納粹集中營死去,在躲避的25學生,他有日記記錄了艱苦又充實的生活專。
這本《安妮日記》讀起來讓屬人思緒南平猶太人,一個世界上最愛學習的民族。安妮,一個時刻都熱愛學習的猶太女孩。在不幸中,如此頑強樂觀的心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Ⅷ 《安妮日記》的主要內容是什麼(80字左右)。急!!

"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安妮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專妮·弗蘭克在屬二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本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述了她與家人以及另兩個猶太家庭為逃避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安妮從13歲生日(1942年6月12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他們的隱居地被德國黨衛軍查抄前不久。這個不到16歲就被納粹奪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記在戰後成為人們對那場人類夢魘進行深刻反思的珍貴教材。

Ⅸ 安妮日記的主要內容並概括段意

主要內容: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也使這本《安妮日記》成為德軍佔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第一段梗概:安妮本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德籍猶太人家裡,為了躲避納粹黨的殘害而移居荷蘭,不久,納粹黨佔領了荷蘭,便開始四處搜捕居住在荷蘭的猶太人,安妮的姐姐瑪格收到了被拘捕的傳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開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

第二段梗概:在秘密小屋裡,他們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白天不能隨意活動,以免被工廠的工作的人發現,只有在晚上所有人都離開後,他們才能放心的自由活動,也只有在這時安妮才能隔著窗簾看看外面的世界。

第三段梗概:盟軍一步步登錄的消息,這給了秘密小屋裡的人無限的希望,他們渴望著自由,希望能再次擁有自由。然而由於他人告密,秘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關入集中營,日記被迫中斷。

第四段梗概:在閣樓中度過的25個月也是安妮開始進入青春期的時期,她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被真實地記錄下來了,因此《安妮日記》也是一位少女成長過程的真實記載。

第五段梗概:安妮嘗試著在心理方面走向成熟。在避難的日子裡,安妮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日記中竟然有這么多埋怨媽媽的句子,她終於意識到自己必須學會與她們相處。她試著和媽媽、姐姐交談,與姐姐交換各自的日記,學習溝通與了解。

(9)安妮日記故事概括150字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安妮·弗蘭克是一位猶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1942年6月12日,13歲的安妮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便開始寫日記。13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里,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日記更豐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里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這日記是純為自己而寫。後來,荷蘭流亡政府的成員傑瑞特·波克斯坦從倫敦廣播電台宣布說,他希望在戰爭結束之後,能收集有關荷蘭人民在德軍佔領之下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公諸大眾。

他特別以信件與日記做為例子。安妮收聽到這段話,為之動心,於是決定在戰爭結束之後,要依據她的日記出版一本書。她開始將她的日記加以改寫、編輯、潤飾,刪去她認為不夠有趣的部分,並且靠回憶增加一些內容。同時,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記。

安妮在1945年3月死於德國一個集中營,死因是斑疹傷寒。她的親人中,只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著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後移居瑞士。他在以後的日子裡,一直在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共享。他於1980年8月19日過世。

作者簡介:

安妮·弗蘭克(AnneFrank),德國猶太少女,15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Bergen-Belsenconcentrationcamp),她的《安妮日記》成為第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日記中展現了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