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之間的小故事
1. 和爸爸媽媽溝通的小故事
要學會和父母溝通,有話講情,和父母溝通,最要緊的是尊重,尊重父母,專尊重父母的意屬見。不要直接頂撞,平心靜氣的說出你的觀點,並客觀的肯定父母意見中的有益部分,再提出自己的已建和觀點,求同存異,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創造良好的溝通氣氛,你們才能和諧的溝通,你們的關系才會越處越好。
2. 寫一個發生在你和父母之間的故事作文(500字)
父親泡好了茶,叫母親:英啊(母親的名字單字英),來喝茶吧。
「等一下,我收拾好了再去。」母親的聲音穿過嘩啦啦的水聲傳到客廳。
父親說話的時候已經把茶倒在母親專用的大杯子里,聽到母親說等下再喝,生氣了:等下,等下,茶都涼了。你就是那樣不懂得變通,先喝再去收拾不行啊?!
我忍不住想笑:父親真可愛,難道就不會先把母親的茶倒給我喝。真不知道不懂得變通的是誰。
「等下,等下就好了。」母親也一樣不懂得變通,不會先放下來喝父親用心給她倒的茶,一起過了三十多年,還是傻傻地在發怒的獅子上再澆油。
「父親,先倒給我吧。」我見情勢不妙(父親已經進入暴風雨前短暫的沉默了,母親還一副不怕死的樣子),趕緊打圓場。
「那是你母親的,你不要碰。你的是那杯。」暈,父親還真的超級固執。
不管了。我喝著屬於自己的那杯茶,悠悠然地等著老一套的戲碼再上演。
母親終於收拾好來到客廳,拿起她的杯子剛要喝。父親爆發了:早涼了,喝涼的你胃會受不了。所以該先來喝嘛,跟你說過多少次你都不接受意見。
母親倒掉手中的茶,也很生氣:叫你先不要給我倒嘛,和你說過多少次了,你又不聽。白白浪費一杯茶。
「剛泡的茶比較有味道,想給你喝嘛。你不是愛喝濃的嘛。」一如既往,只要母親開口一回擊,父親就會慢慢降低音量。父親說話時,又打開新的一包茶葉,重新給母親倒了一杯濃濃的第一泡的茶。
吵架到此結束,接下來是心平氣和地品茶。
我已經習慣了父親和母親的相處方式,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害怕了,而且我很明白,不管他們吵得多激烈,只要一有事情,他們會馬上停下來,齊心合力地去面對。
等有空了,再吵。
品完茶,邀父親母親下樓到公園散步。
剛走進公園大門,父親看著走路一陣風的母親,又生氣了:散步是悠閑的,你走得像要避雨逃命似的,害得別人一點感覺都沒有。
「我從來都是這樣走的,散步就要由著自己喜歡,規定這規定那,那有什麼意思。」母親開口回擊了。
「你和黑丫散步吧,我去彩票站看看。」父親聲音馬上回到正常的狀態。
望著慢慢走遠的父親,母親很是遺憾:唉,三十多年了,我和你父親總是無法很和諧。你外公當初就預言我們的性格不能很融洽。你外公真銳眼。
父親,是那種胸中有大海的男人,那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三十多年,你們已經一起走過了艱難困苦和風風雨雨,養育了我們姐妹三個,至今還攜著手共同面對將來,已經很不容易,很成功了。困難前攜手面對,其他時間保留自己個性的天地,真的不用處處都和諧。
父親去研究他喜歡的彩票,我和母親繼續進行逃命似的飛快的散步。
3. 和爸爸媽媽之間溝通交流的小故事
如講孝心,我所認識的人中,沒幾個比得上本單位的老趙。
為成全他一番孝心,我和另一同事小常分別扮演了一回「旅行社老總」和「辦公室主任」。
數天前,老趙的父母從老家來長沙探望兒子。老趙特意在一家旅行社找了一個專職導游陪同,安排父母前往張家界一游。
第三天,老兩口不慎將兒子價值3000多元的數碼相機搞丟了。這下可不得了了!3000元!對省吃儉用慣了的老人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老人滿心自責,馬上要求回長沙,說以後再不出去旅遊了,「老了,不中用了」。
相機丟了,對老趙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如何讓父母不為此事煩惱,卻讓老趙頗感為難。不過,很快他便有了主意,把我和小常叫到辦公室,說:「有個事,請你倆幫個忙。你倆分別扮演一下旅行社老總和辦公室主任。冠華當老總,小常當主任,就這么定了。」
說完,老趙從辦公桌下拿出一部嶄新的相機,連同保修單遞給我,並告訴自己家住何方。我們當即明白了:就說是旅行社方面賠了相機,是去給老兩口做安撫工作!老趙和我倆商討了所有細節,並要求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去之前,老趙給家裡打了電話,說旅行社老總會到家中「賠禮道歉」。
熱情的老人把我倆迎進屋。按照預定方案,加上我和小常「誠懇」的演繹,約3分鍾後,兩位老人就確信自己碰上了最注重商業信譽的旅行社老總和辦公室主任。10分鍾後,我和小常走出趙府,也確信沒露出一點破綻。
但「後遺症」還是有的。
幾天後,老趙告訴我,他父母要到單位來參觀參觀,在參觀的那個下午,我和小常要在他們的視線中消失!
4. 一星期間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宅在家裡一起共抗疫情的小故事二百字左右
星期一本來是正常上學的日子,為了抗疫情我們全家和所有百姓一樣不出門宅在回家裡,我感覺很開心答,爺爺提議我們全家三代人,三組各玩一下小時侯的游戲,我要看他們玩點什麼?爺爺和奶奶先玩,他們找了一根繩,我想這能玩什麼,爺爺看到我疑惑很開心地說跳繩,後到院子里用粉筆畫了一個一個小方塊,我沒看明白,爺爺說這是造房子,後拿了幾片碎瓦片去河邊爺爺拆身把瓦片丟出去,瓦片在水上漂得很遠,水上漂,這到是要技巧。剛要論到爸爸媽媽的表演,我很興奮,突然爸爸的電話響了,爸爸是醫院的外科手術醫生,領導請他去救人,爸爸說他們小時侯,抓迷藏,聽廣播,跌跤,說完就走了,命令如山,輪到我們姐妹倆,家裡的玩具太多了,妹說玩魔方記時比誰完成快,當然是我贏了,我拿出媽媽的手想提議玩一個游戲,爺爺說活動結束,並要求我們姐妹把今天的活動感想寫出來,我的感想太多了!爺爺說雖然我們玩了一會兒,但時間好象跨越了六十年,回到了小時侯。
5. 和父母之間小故事30字
我和家長之間,每一個美麗的瞬間,每一個微笑的綻放,每一份真摯的感動,都值得我好好珍藏。
突發奇想之中,我想教爸媽學英文!原以為我要花好一番功夫勸他們,誰知到他們居然爽快的答應了。「第一個詞,電視。」「你看電視上那個cc……」「tv!」「恭喜你,答對咯!」沒想到我這個老師還挺會循循善誘的。剛剛還在心中竊喜,下一秒就徹底被他們的可愛給打敗了。「那麼計程車呢?用英文怎麼說?」老媽故意刁難爸爸。「這還用問,不就是的士嘛!這么簡單的問題用來考我,真是大材小用。」我和媽媽面面相覷,突然爆發出一整大笑。「是……taxi……哈哈」我擦了擦眼淚,「剛剛電視上那個老外打車時可沒喊『的士』……哈哈」
這,便是我和家長之間的歡笑。
每逢放假,我總喜歡我在家裡寫寫作業看看書。爸媽呢,喜歡出去溜達,說是不要像我一樣做』宅男宅女」。看我總坐在那裡,就不停的嘮叨。「你老不運動,你看,又長胖了吧。」剛開始聽到這樣的魔音,我總是乖乖投降。可現在聽慣了這招的我已有了足夠的免疫力,只有在老媽快被惹毛的情況下才會既不情願的放下手中的書。
這,便是我和家長之間的「對抗」。
我永遠都不會忘懷的是爸媽一大早給我煮的熱稀飯。晚上,無論我寫作業寫到多晚,他們都會陪著我,有時默默的在客廳看無聲的電視,有時看看報紙。可是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有一碗稠稠的、熱熱的稀飯等著我,特別是在冬天,出門前喝一碗熱粥,一直暖到心底。但這都是父母早起一個小時熬得呀!
這,就是父母給我的關懷。
父母是我最親的人,我們之間的點點滴滴都是那麼美好
6. 和爸爸媽媽溝通交流的小故事50字以內
記得有一次我和父母發生了小矛盾,我很生氣,把門關上就不搭理他們了,然後我在房間里一直悶悶不樂,又在反思。我又覺得是我不對,我就去給他們道歉了,他們接受了我的道歉,於是矛盾就解開了
7. 父母的愛的小故事
父母的愛的小故事有如下兩個:
故事一:有一年放暑假,她在家裡幾乎每天都睡到中午,什麼也不幹,起來後就吃一頓飯,晚上基本上是不過十二點絕對不會睡覺。母親總是說她的生活習慣不太好,得改一改,但是說歸說,她從來不聽,還經常跟母親拌嘴:「哎呀,你管那麼多干什麼呀?」
母親氣不過:「天天在家裡晃盪,你怎麼還不回學校去?」真的到了開學的那天下午,母親在廚房裡麵包餃子,非要她幫忙擀餃子皮,她後來才發現母親只是想趁機多跟她說一會兒話。母親包著包著餃子突然眼睛就泛紅了:「我都還沒恨夠你呢,你怎麼就要走了呢......」她當時淚如湧泉。
故事二:那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在外地上班因為要值班就沒有回家過年。雖然已經提前跟父母說過,但是父親還是一個人冒著刺骨的寒風在車站一直等,母親讓他回去,可是父親卻一臉認真的說:「萬一孩子是騙我們的呢,萬一他晚上回來了呢。」後來母親把這件事情說給他聽的時候,他的心裡就像被錘子狠狠的砸著一般難受,也是從那以後,他決定不管有多忙都要回家陪父母過年。
8. 爸爸媽媽記下我的成長小故事
真是好父母的榜樣。所以~做個讓他們省心的好孩子吧。
有什麼煩惱一定要及時告專訴屬自己的父母,因為孩子最值得信任的人永遠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交流就是了~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好的。
再說說長大後,百善孝為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則親不待。時間不等人,想對父母好可別錯過機會,可別到一切來不及再後悔。工作再忙,也要常電話聯系,常回家看看。
9. 和父母之間的感人小故事有哪些
從小到大,父親都不怎麼管我,對我的管教基本就落到母親身上,因此我對母愛體會更深刻一點,更復雜一點。母愛對我而言,比父愛就更值得一記,故有此文。
也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註定真的就不善於表達感情,所以我的母親顯得很冷酷。從小到大,她一直在斥罵和棍棒下督促我成長,很多時候感覺在她眼中真的連條狗都不如,用她的話說就是:「養條狗見了主人還會搖尾巴,養你什麼用也沒有!」我整天被她在訓斥著:「我像你那麼大的時候已經干什麼什麼了,而你現在還像一個小孩子」,我整天被罵作懶鬼、敗家子,其實也只不過是犯點小孩子貪玩好逸的毛病!很多次自己偷懶被她又揪耳朵,又棒打,心裡都不住想,既然你不疼我,我不如死了算了。好多次心灰意冷,還真拿刀放在了脖子上,只差沒有勇氣往下割,怕痛!
上高中的那一天,要遠行了,多麼希望母親能說幾句暖心的送別話啊,即使是什麼「多注意身體,冷了添些衣服」之類的平常話,我也會感到溫暖很多,但母親只是默默的給了錢,默默送我到門口,始終沒說什麼。我無言的離去,心中有些失落。
第一次到外地讀書,言語不通,又遠離家裡,心裡無限的孤獨。記得開學第二周,有一天天氣驟然變冷,家近的很多同學的父母都送衣服或零食過來,我看在眼裡,想起上學近十年來,父母何時到學校看過自己呢?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次開學自己都是一個人,懷里揣著學費到學校報到。母親心中有我嗎?她不擔心我嗎?她愛我嗎?她的關愛體現在哪裡啊?想著想著,自己不由自主的落下淚來,心裡又悲又憤:「為什麼母親那麼狠心啊?」
生活漸進,和同學們漸漸混熟了,自己不再感到那麼孤獨,往後竟慢慢發現自己的適應能力還挺強,不像有些同學想家時就會哭,衣服不會洗,被子也不會疊,個人生活打理的亂糟糟的。我偶然發現自己還有這些優勢:在很多同學看來很難解決的生活問題,在自己看來卻是輕車熟路,輕而易舉。誰付予了我這種能力?我什麼時候跟人家有了這樣的差別?這是不是母親的教育方式帶來的?母親對自己的冷酷,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呢?高中三年,我對這些問題始終沒有肯定的答案。
02年9月,我又一個人踏上了來桂林的火車。在前行的前一晚,父親慎慎的問要不要陪我前來,我笑著說:「如果你想一起去游桂林,那就同行,如果不想的話呢,我一個人就夠了」,第二天,父親就只送我到車站。車來了,父親揮手告別,我也揮揮手,轉身大步上了車。看著父親一副不舍的樣子,我心裡沒有離別的感覺!我的心竟如此冷酷?離家遠行,為何竟沒有分離的傷感?我什麼時候變的那麼堅強了?
上了大學,進了很多社團,慢慢發現自己的辦事能力還是比較突出,比起很多城裡來的同學顯得老練得多,我體會到這是從小環境造就的,歸根結底:母親對自己的「冷酷無情」竟然也有諸多好處!我從心裡暗暗感激母親多年的「殘忍」,她迫使自己獨立自強,不像很多同年的孩子,凡事依賴別人沒有主見。慢慢的一些事情浮上了腦海……
記得今年暑假裡有一次晚上吃飯,母親輕輕問我在學校身體好不好?我笑著說:「你不會也擔心我吧?」母親悶悶地說:「怎能不擔心啊!一個人在那麼遠的地方,又沒有人照顧。」我的心猛地一縮,眼酸酸的,眼淚忽然就要出來。我期盼多久的話語啊,原來母親竟也是深愛著我的!她的話讓我心裡酸酸的,暖暖的,久久說不出話來,是懊悔?是感動?分不清這復雜的體會!母親啊!你的愛為什麼那麼多年一直沒見流露!你是不想表達呢?還是不善於表達?讓我誤會了那麼多年!
四年來,母親總共給我打了3次電話,前兩次加起來不到兩分鍾,第一次問我村裡要安電話了,問我家裡要不要安一個?第二次跟我說家裡還是安了電話,怕我有事不好聯系,告訴我號碼就掛了。多想跟母親說說話啊!但竟不知道能說什麼?相對無語,母親倒是乾脆,電話一掛,了事!記得有一次自己隔了兩個多月才給家裡打個電話,母親一接通就責怪我為什麼那麼久不給家裡打電話,我反問:「那你什麼不給我打呢?」母親那邊不說話,我說:「打電話不知道說什麼啊,老爸不是說沒有音訓就是一切平安嗎?」老媽喃喃地說:「家裡擔心你啊!」我再也說不下去…………
今年暑假回家,母親叫我開車送她去算命,我奇怪母親什麼會忽然要去相信這個?當算命先生說母親近幾年有小災有小病,過幾年身體就會好轉,說母親不是短命的人時,母親喃喃的說:「我以為自己呆不長了」我一驚!回來跟老爸說起,才知道近來母親咳嗽比較厲害,有時候還會咳出血來,是了,母親身體一直不好,老是咳嗽。我問老爸為什麼不去看醫生,老爸苦笑一下,說:「看過了,醫生說沒什麼大礙」,那眼神躲躲閃閃的。
過幾天,我在衣櫃里找衣服,無意中衣服里掉出一個病歷本,打開一看,發現是母親的,在一大竄病情簡述後面寫著醫生的建議:「建議住院治療……」
我驚呆了,想起父親躲躲閃閃的眼神,想起那次離奇的算命,想起母親一臉的憂郁、忽然的話語,我愣在原地,心裡難受極了。我的母親啊,你是怎麼樣一個人啊,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卻從不表達,默默為孩兒犧牲了那麼多,卻從不言語,難到為了節省孩兒的學費,您連自己的生命也不顧嗎?這是怎樣一種母愛啊?純朴?深沉?偉大!
其實,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一直沒有改變,一樣的深沉,但自己的愚鈍和粗心大意讓自己忽略誤解了這份感情。想來,高中開始,母親不在罵自己了,給的學雜費也不像以前老要查問用處了,每次都會多給一點,還問夠不夠,很多事情也漸漸跟自己商量了,慢慢徵求自己的意見了,但自己為什麼都沒有去思考過發現過,卻一直固執的懷疑母愛的真誠呢?
母親永遠是深愛著自己的子女的,但子女們未必能體會到這一點,或者未必能及時的理解這份深沉的感情,這正是很多母親和子女的悲哀,歸納起來,只是因為:母愛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