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別的一字詩和故事

別的一字詩和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7 21:56:07

1. 還有什麼像妙答一字詩一樣的故事

「一」字詩的故事

1、宋·司馬光閑暇時喜爬山,一次登山至山嶺,見兩年輕人坐石上論詩,聽其即景作詩,但並不高明,有些滑稽的句子引得司馬光禁不住獨自笑出聲來。一年輕人覺得這笑聲中帶有嘲諷,就轉過身來,很不客氣對他說:「你笑什麼?難道你也懂詩?」司馬光沒有直接回答,而眼裡閃動著和善的目光,不緊不慢地吟道:「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話音剛落地,兩個年輕人哈哈大笑說:「這也算詩嗎?簡直是大白話,這樣的詩句,連三歲小孩也會作呀!」司馬光並不生氣,依然臉帶微笑,接著又抑揚頓錯吟誦:「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歸一望。」這兩句詩一出口,兩個年輕人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能胸藏天地,放眼四海,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為自已剛才的無禮感到羞愧。

2、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雞年元旦歡宴翰林學士席上,有人提出以「金雞報曉」為題,每人一詩,以助酒興。朱即隨口吟道:「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又一個大白話,這也叫詩?眾人聽了暗暗好笑,但又不敢笑。「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明月。」朱元璋詩鋒陡轉,奇峰突起,妙句回天,群臣山呼「萬歲!萬歲!好詩。好詩」

3清·高宗乾隆,一年冬天,游幸杭州西湖,禮部侍郎沈德潛隨駕侍從,正游覽間,紛紛揚揚落起雪來,乾隆詩興勃發,出口就吟:「一片一片又一片,」因一時搜尋不到佳句,索興曼聲戲吟:「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他念了這三句時,突然卡殼。這時眾人正准備恭維,見此狀不禁一愣。沈德潛聽著不覺好笑,心想:什麼「一片一片又一片 」,這也是詩?簡直比大白話還大白話,這不是當眾出醜嘛!可他臉上還是流露出一本正經在欣賞的神色,當看到乾隆正尷尬間,於是趨步上前,跪下說:「請陛下賞與臣續。」乾隆如獲救星,點頭允諾。沈德潛不假思索,出口續道:「飛入梅花都不見。」乾隆撫掌稱許:「此句大妙,卿文才出眾,名不虛傳。」當場解貂裘賜之。
還有如:「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等。

余慣炒剩飯,也來個東施效顰,用「一」字湊詩兩首:

(一)詠毛公

一載一載又一載,百年枷鎖倩誰開?

毛公一語定天下,「中國人民站起來。」

(二)詠鄧公

一載一載又一載,向年探索又徘徊。

鄧公一語變天下,「部分人先富起來。」

註:毛公語: 「中國人民站起來。」

鄧公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另:據報載(《安徽商報》2006年12月22日):金門和大陸實現小三通後,金門官員和闊佬甚至有的漁民在大陸有專門的金門二奶村。金門到大陸行程約4小時,他們早出晚歸,白天會二奶,晚上會大奶,兩不得罪,兩不耽誤。而大陸女子大都是20歲左右的農村姑娘,為了發財,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只要能致富,管它錢來路。而我們的報紙對胡錦濤的八榮八恥很少宣揚,卻大肆宣傳這個,好象好光彩,簡直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事。正如沈昆老的詩雲:「為何世上多金屋,皆因恥(恥)字已無心。」

2. 誰能告訴我陳沆一字詩的故事!

陳沆《一字詩》的故事:

清朝嘉慶年間,詩人陳沆去黃州趕赴選拔舉人的鄉試,求取功名。剛行至巴河岸邊,不巧渡船剛剛離岸,船上早坐滿了各鄉秀才。陳沆懇求艄公行個方便,將船開回岸邊,一道渡他過河。

那艄公見站在岸邊的是位文質彬彬的書生,便樂呵呵地說:「相公前往趕考,必是滿腹文才。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個『一』字的七言絕句,老夫即刻撥轉船頭,渡你同往彼岸。如若不能,那就請相公耐心等待,待老夫先此船才子送往黃州,上岸再喝上二兩老酒,慢慢過來接你。」

陳沆一聽急得直跺腳,這時,恰好江心劃過一條漁船,只見一個漁翁坐在船頭,身邊擱著一根釣竿,雙手劃著槳,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還樂呵呵地唱著漁歌。陳沆舉目四望,見江心秋波,正隨波盪漾。陳沆靈機一動,當即作了這首詩。

(2)別的一字詩和故事擴展閱讀

陳沆於嘉慶後期至道光初年,以詩文雄海內。他對龔自珍十分傾倒,稱其所著古文為「奇寶」,又與魏源為「講學最契之友」。他著《詩比興箋》,著意推求古人通過比興手法言志諷世之意。

陳沆的詩較富有現實內容,反映了嘉慶年間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樂府四章》、《濮州道中》、《蘭陽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敗,民生的凋敝,貫穿著作者濟世憫民的胸懷。贈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實感。不過由於作者中年以後銳意朱熹之學,詩作多有性理色彩。

陳沆的詩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隨俗轉移,其詩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語言琢煉而達於質朴,才情流溢而氣韻沉深。陳衍論道光以來詩學時,將陳沆列為「清蒼幽峭」一派之首,指出了他在晚清詩發展中的地位。

3. 幫我啊!幫我寫幾個像6年級上冊的的妙答一字詩一樣的故事!

「一」字詩的故事

1、宋·司馬光閑暇時喜爬山,一次登山至山嶺,見兩年輕人坐石上論詩,聽其即景作詩,但並不高明,有些滑稽的句子引得司馬光禁不住獨自笑出聲來。一年輕人覺得這笑聲中帶有嘲諷,就轉過身來,很不客氣對他說:「你笑什麼?難道你也懂詩?」司馬光沒有直接回答,而眼裡閃動著和善的目光,不緊不慢地吟道:「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話音剛落地,兩個年輕人哈哈大笑說:「這也算詩嗎?簡直是大白話,這樣的詩句,連三歲小孩也會作呀!」司馬光並不生氣,依然臉帶微笑,接著又抑揚頓錯吟誦:「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歸一望。」這兩句詩一出口,兩個年輕人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能胸藏天地,放眼四海,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為自已剛才的無禮感到羞愧。

2、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雞年元旦歡宴翰林學士席上,有人提出以「金雞報曉」為題,每人一詩,以助酒興。朱即隨口吟道:「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又一個大白話,這也叫詩?眾人聽了暗暗好笑,但又不敢笑。「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明月。」朱元璋詩鋒陡轉,奇峰突起,妙句回天,群臣山呼「萬歲!萬歲!好詩。好詩」

3清·高宗乾隆,一年冬天,游幸杭州西湖,禮部侍郎沈德潛隨駕侍從,正游覽間,紛紛揚揚落起雪來,乾隆詩興勃發,出口就吟:「一片一片又一片,」因一時搜尋不到佳句,索興曼聲戲吟:「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他念了這三句時,突然卡殼。這時眾人正准備恭維,見此狀不禁一愣。沈德潛聽著不覺好笑,心想:什麼「一片一片又一片 」,這也是詩?簡直比大白話還大白話,這不是當眾出醜嘛!可他臉上還是流露出一本正經在欣賞的神色,當看到乾隆正尷尬間,於是趨步上前,跪下說:「請陛下賞與臣續。」乾隆如獲救星,點頭允諾。沈德潛不假思索,出口續道:「飛入梅花都不見。」乾隆撫掌稱許:「此句大妙,卿文才出眾,名不虛傳。」當場解貂裘賜之。

4. 一字詩的故事

「一」字詩的故事

1、宋·司馬光閑暇時喜爬山,一次登山至山嶺,見兩年輕人坐石上論詩,聽其即景作詩,但並不高明,有些滑稽的句子引得司馬光禁不住獨自笑出聲來。一年輕人覺得這笑聲中帶有嘲諷,就轉過身來,很不客氣對他說:「你笑什麼?難道你也懂詩?」司馬光沒有直接回答,而眼裡閃動著和善的目光,不緊不慢地吟道:「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話音剛落地,兩個年輕人哈哈大笑說:「這也算詩嗎?簡直是大白話,這樣的詩句,連三歲小孩也會作呀!」司馬光並不生氣,依然臉帶微笑,接著又抑揚頓錯吟誦:「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歸一望。」這兩句詩一出口,兩個年輕人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能胸藏天地,放眼四海,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為自已剛才的無禮感到羞愧。

2、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雞年元旦歡宴翰林學士席上,有人提出以「金雞報曉」為題,每人一詩,以助酒興。朱即隨口吟道:「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又一個大白話,這也叫詩?眾人聽了暗暗好笑,但又不敢笑。「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明月。」朱元璋詩鋒陡轉,奇峰突起,妙句回天,群臣山呼「萬歲!萬歲!好詩。好詩」

3清·高宗乾隆,一年冬天,游幸杭州西湖,禮部侍郎沈德潛隨駕侍從,正游覽間,紛紛揚揚落起雪來,乾隆詩興勃發,出口就吟:「一片一片又一片,」因一時搜尋不到佳句,索興曼聲戲吟:「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他念了這三句時,突然卡殼。這時眾人正准備恭維,見此狀不禁一愣。沈德潛聽著不覺好笑,心想:什麼「一片一片又一片 」,這也是詩?簡直比大白話還大白話,這不是當眾出醜嘛!可他臉上還是流露出一本正經在欣賞的神色,當看到乾隆正尷尬間,於是趨步上前,跪下說:「請陛下賞與臣續。」乾隆如獲救星,點頭允諾。沈德潛不假思索,出口續道:「飛入梅花都不見。」乾隆撫掌稱許:「此句大妙,卿文才出眾,名不虛傳。」當場解貂裘賜之。

還有如:「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等。

余慣炒剩飯,也來個東施效顰,用「一」字湊詩兩首:

(一)詠毛公

一載一載又一載,百年枷鎖倩誰開?

毛公一語定天下,「中國人民站起來。」

(二)詠鄧公

一載一載又一載,向年探索又徘徊。

鄧公一語變天下,「部分人先富起來。」

註:毛公語: 「中國人民站起來。」

鄧公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另:據報載(《安徽商報》2006年12月22日):金門和大陸實現小三通後,金門官員和闊佬甚至有的漁民在大陸有專門的金門二奶村。金門到大陸行程約4小時,他們早出晚歸,白天會二奶,晚上會大奶,兩不得罪,兩不耽誤。而大陸女子大都是20歲左右的農村姑娘,為了發財,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只要能致富,管它錢來路。而我們的報紙對胡錦濤的八榮八恥很少宣揚,卻大肆宣傳這個,好象好光彩,簡直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事。正如沈昆老的詩雲:「為何世上多金屋,皆因恥(恥)字已無心。」

5. 妙答一字詩的故事的大意

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對春;
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二、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每首詩都連用了三個「一」,趣味橫生。
唐人王建有一首古謠:
一東一西壟頭水,一聚一散天邊路;
一去一來道上客,一顛一倒池中樹。
全詩用了八個「一」,全統一到一幅風景畫里。
宋朝大學士蘇東坡,有一次外出訪友,來到江邊渡口,可是渡船剛剛離岸,於是蘇東坡便喊船家駛回來,接他上船。船上的人都認識這位大詩人,笑著起鬨,故意難為他,讓他即景賦首詩,詩中必須含有十個「一」字,然後才能接他。只見他放眼江邊景物,若加思襯,便脫口吟出一首「一字詩」: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頓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連用十個一字,文句清爽,琅琅上口,描繪出一幅恬靜的漁舟晚景,卻無累贅之感。
元代有人寫過一支散曲《「雁兒落」帶過「得勝令」》,寫人生的凄苦:
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
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
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夢里。
尋一夥相識,他一會,咱一會,
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
據說,清代大學士紀曉嵐有一次陪駕出巡,乾隆皇帝見江中有一葉漁舟正搏浪而行,便命紀曉嵐即景賦詩一首,詩中必需有十個「一」字,這位機敏而又博學的大才子,面對如畫江景,沉思片刻,便出口吟到:
一篙一擼一漁舟, 一丈長竿一寸鉤。

6. 妙答一字詩 陳沆的故事是怎樣來的

一帆一槳一扁舟,
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陣笑,
一輪明月一江秋。

7. 一字詩的故事說明了什麼

逼格高

8. 妙答一字詩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清代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位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回

妙在錯落有致,含義不俗,有「答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
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很有詩情畫意。

9. 趣味語文一字詩故事

找到了下面這些,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先看著吧,呵呵

「一」字詩的故事

1、宋·司馬光閑暇時喜爬山,一次登山至山嶺,見兩年輕人坐石上論詩,聽其即景作詩,但並不高明,有些滑稽的句子引得司馬光禁不住獨自笑出聲來。一年輕人覺得這笑聲中帶有嘲諷,就轉過身來,很不客氣對他說:「你笑什麼?難道你也懂詩?」司馬光沒有直接回答,而眼裡閃動著和善的目光,不緊不慢地吟道:「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話音剛落地,兩個年輕人哈哈大笑說:「這也算詩嗎?簡直是大白話,這樣的詩句,連三歲小孩也會作呀!」司馬光並不生氣,依然臉帶微笑,接著又抑揚頓錯吟誦:「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歸一望。」這兩句詩一出口,兩個年輕人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能胸藏天地,放眼四海,不禁肅然起敬,同時也為自已剛才的無禮感到羞愧。

2、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雞年元旦歡宴翰林學士席上,有人提出以「金雞報曉」為題,每人一詩,以助酒興。朱即隨口吟道:「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又一個大白話,這也叫詩?眾人聽了暗暗好笑,但又不敢笑。「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明月。」朱元璋詩鋒陡轉,奇峰突起,妙句回天,群臣山呼「萬歲!萬歲!好詩。好詩」

3清·高宗乾隆,一年冬天,游幸杭州西湖,禮部侍郎沈德潛隨駕侍從,正游覽間,紛紛揚揚落起雪來,乾隆詩興勃發,出口就吟:「一片一片又一片,」因一時搜尋不到佳句,索興曼聲戲吟:「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他念了這三句時,突然卡殼。這時眾人正准備恭維,見此狀不禁一愣。沈德潛聽著不覺好笑,心想:什麼「一片一片又一片 」,這也是詩?簡直比大白話還大白話,這不是當眾出醜嘛!可他臉上還是流露出一本正經在欣賞的神色,當看到乾隆正尷尬間,於是趨步上前,跪下說:「請陛下賞與臣續。」乾隆如獲救星,點頭允諾。沈德潛不假思索,出口續道:「飛入梅花都不見。」乾隆撫掌稱許:「此句大妙,卿文才出眾,名不虛傳。」當場解貂裘賜之。

還有如:「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等。

余慣炒剩飯,也來個東施效顰,用「一」字湊詩兩首:

(一)詠毛公

一載一載又一載,百年枷鎖倩誰開?

毛公一語定天下,「中國人民站起來。」

(二)詠鄧公

一載一載又一載,向年探索又徘徊。

鄧公一語變天下,「部分人先富起來。」

註:毛公語: 「中國人民站起來。」

鄧公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另:據報載(《安徽商報》2006年12月22日):金門和大陸實現小三通後,金門官員和闊佬甚至有的漁民在大陸有專門的金門二奶村。金門到大陸行程約4小時,他們早出晚歸,白天會二奶,晚上會大奶,兩不得罪,兩不耽誤。而大陸女子大都是20歲左右的農村姑娘,為了發財,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只要能致富,管它錢來路。而我們的報紙對胡錦濤的八榮八恥很少宣揚,卻大肆宣傳這個,好象好光彩,簡直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事。正如沈昆老的詩雲:「為何世上多金屋,皆因恥(恥)字已無心。」

記得2007年我教到十一冊的一個「趣味語文」時,裡面講到一個趕考舉人,當場用十個「一」作一首詩,船夫才回岸載他。教到這里,我也借題發揮,讓學生用十個「一」作一首詩,同學們借著教室的事物,夕陽的光輝,你一言,我一句作起詩來,經過我的修改,一首有趣的一字詩作成了:

一桌一椅一黑板,

一張小臉一書童,

一問一答一堂課,

一門夕照一門紅。」

這堂課能有這么好的拓展,讓我受到了一些啟示:你可別小看學生,小小學生也可以是大詩人;你可別小看課堂,短短的課堂也能生成詩的意境!

完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10. 一字詩怎麼造一個故事

動腦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