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信念的故事
『壹』 理想與信念的故事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首先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曾經在非洲的森林裡,有四個探險隊員來探險,他們拖著一隻沉重的箱子,在森林裡踉蹌地前進著。眼看他們即將完成任務,就在這時,隊長突然病倒了,只能永遠地呆在森林裡。在隊員們離開他之前,隊長把箱子交給了他們,告訴他們說:請他們出森林後,把箱子交給一位朋友,他們會得到比黃金重要的東西。
三名隊員答應了請求,扛著箱子上路了,前面的路很泥濘,很難走。他們有很多次想放棄,但為了得到比黃金更重要的東西,便拚命走著。終於有一天,他們走出了無邊的綠色,把這只沉重的箱子拿給了隊長的朋友,可那位朋友卻表示一無所知。結果他們打開箱子一看,裡面全是木頭,根本沒有比黃金貴重的東西,也許那些木頭也一文不值。
難道他們真的什麼都沒有得到嗎?
不,他們得到了一個比金子貴重的東西——生命。如果沒有隊長的話鼓勵他們,他們就沒有了目標,他們就不會去為之奮斗。
我們需要理想,我們更需要為理想而奮斗!
理想並不是參天大樹,而是一顆小種子,需要你去播種,去耕耘;理想並不是一片綠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在上面栽種上綠色。如果你想成為老師,你就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你要想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你就要聞雞起舞,醉里挑燈看劍……
理想並不是沒有目的的去空想,而是需要以奮斗為基石,沒有理想的奮斗是不明智的,不去奮斗的理想同樣也是無用的,同學們,要想實現你心中的那個夢想,就行動起來吧,去為之努力,為之奮斗,這樣你的理想才會實現,才會成為現實。
縱觀歷史長廊,上面的成功者決非一帆風順。可是他們無一例外地為著自己的理想和事業,竭盡全力,奮斗不息。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乃悟出《春秋》;左氏失明後方寫下《左傳》;孫臏斷足後,終修《孫臏兵法》;司馬遷蒙冤入獄,堅持完成了《史記》;偉人們在失敗和困頓中,用不屈服,立志奮斗,終於達到成功的彼岸。
而在現實生活中,理想與奮斗同樣很重要:我有一位學習並不好的同學,他的數學尤其很差。但他下定決心:中考數學一定要及格。從他下定決心,有了理想後,他便開始努力,他堅持「每天十道題,從頭做起」。也許很多想考及格的同學都曾有過目標,但他們並沒有為之去努力,最後也都無奈地接受了事實。而這位同學卻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我相信在明年的6月24號,他不會遺憾,因為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有過理想,奮鬥了,我不遺憾!
也許我們曾經也都立下了各種目標,從小就有了各種理想,但你為它們奮斗,努力了嗎?如果有,那麼你的理想遲早會成為現實,如果沒有,那麼就快行動起來吧,這樣你的理想同樣會實現。
理想是花,需要奮斗的汗水來澆灌;
理想是樹,需要奮斗的土壤來培育,
理想是森林,需要奮斗的生機來裝扮;
理想是海洋,需要奮斗的沉靜來點綴。
有了理想,為之奮斗,也許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東西,但我們會到最後勇敢的說:我奮鬥了,我不後悔!
原來理想就是天空,奮斗便是彩虹。沒有彩虹的天空灰暗,沒有天空的彩虹黯淡,讓我們為理想去奮斗,在理想的天空中架起一道奮斗的彩虹!
『貳』 關於信念的名人故事3個
堅守信念
美國作家歐·亨利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患者瓊西得了重病,醫生告訴她將不久於人世。當時正值深秋,院子里的常青藤開始落葉。瓊西確信,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自己就該去了。可奇怪的是,那一片葉子竟怎麼也不肯落下,瓊西因此受到鼓舞,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在醫生的幫助下,瓊西最終戰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
很巧的是,最近在《讀者》上看到一個類似的故事:一個人在河裡游泳,不幸被浪卷向下游,當他淮備放棄的時候,突然想起去年夏天看到一棵大樹的粗枝就沒在前方不遠處。一股求生的慾望一下子充溢著他的每根神經,他奮力掙扎,當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抓到樹枝時,卻發現經過一年的浸泡,樹枝已經腐爛。這時候,救援的人及時趕到,他被救了起來,重新獲得了生命。
兩個故事的主人公用生命為我們詮釋著這樣一個道理:守住信念就留住了希望。不難想像,如果瓊西聽了醫生的診斷後就躺在床上等死,那麼等待她的很可能就是死亡;同理,如果落水者放棄希望,那麼他也只會藏身魚腹。
生活中時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我們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困難嚇倒。俗話說: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烏雲密布的夜晚,只要我們有著對明月的渴望和抱著明月總會出來的信念,靜靜地等待,往往最終都會等到明月普照大地的美麗瞬間。
守住自己的信念吧,那怕它只是秋天最後一片落葉,那怕它只是水中一截腐朽的枯枝,只要你不曾對生活失去信心,生活就不會虧待你,因為守住了信念就留住了希望。
『叄』 關於信念的名人故事
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專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屬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
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張衡經過無數次試驗發明了地震儀
魯迅堅持自己的信念棄醫從文
『肆』 有關信念的名人故事
有關信念的故事在歷史上大多都是血淚寫成的篇章.
林則徐,涌到天邊天作岸,山登內絕頂我為峰.
安東尼奧和埃及艷容後的愛情也是一種信念,結果海戰他為她的愛人戰死
枷利略為了證明他的成果,結果被羅馬教廷處死.
阿基米德為了追求科學,在面臨死亡的時候,還對入侵者說"等等,讓我把圖畫完."
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的航程上,多次經歷水手的瘟疫,多次經受部下的叛亂,多次面對浩瀚的大海而無方向.
中流擊枻 祖逖從小聞雞起舞,但最後未能收復河山.
吳越之戰的勾賤受盡屈辱,卧薪嘗膽.
寫史記的司馬遷,忍受宮刑最後完成大作,
蘇武牧羊,張騫西行路,西遊記的唐僧歷史上的玄奘.
東度日本的鑒真法師多次遇見台風,漂流到了孤島一呆就是幾十年,最後眼睛也瞎了最後終於到了日本為他們傳授佛法.等等吧``
我們做為中國人很自豪,因為中國歷史上出的這類人渺如繁星
『伍』 關於信念的故事
1患者瓊西得了重病,醫生告訴她將不久於人世。當時正值深秋,院子里的常青藤開始落葉。瓊西確信,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自己就該去了。可奇怪的是,那一片葉子竟怎麼也不肯落下,瓊西因此受到鼓舞,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在醫生的幫助下,瓊西最終戰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
2一個人在河裡游泳,不幸被浪卷向下游,當他淮備放棄的時候,突然想起去年夏天看到一棵大樹的粗枝就沒在前方不遠處。一股求生的慾望一下子充溢著他的每根神經,他奮力掙扎,當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抓到樹枝時,卻發現經過一年的浸泡,樹枝已經腐爛。這時候,救援的人及時趕到,他被救了起來,重新獲得了生命。
兩個故事的主人公用生命為我們詮釋著這樣一個道理:守住信念就留住了希望。不難想像,如果瓊西聽了醫生的診斷後就躺在床上等死,那麼等待她的很可能就是死亡;同理,如果落水者放棄希望,那麼他也只會藏身魚腹。
生活中時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我們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困難嚇倒。俗話說: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烏雲密布的夜晚,只要我們有著對明月的渴望和抱著明月總會出來的信念,靜靜地等待,往往最終都會等到明月普照大地的美麗瞬間。
守住自己的信念吧,那怕它只是秋天最後一片落葉,那怕它只是水中一截腐朽的枯枝,只要你不曾對生活失去信心,生活就不會虧待你,因為守住了信念就留住了希望。
『陸』 50字左右的信念勵志小故事
霍金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
。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
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霉,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
,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後來他們很快
,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
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
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
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沖到演講台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
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
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
!」
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著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
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並全力以赴為之奮斗!
『柒』 關於信念的故事
高士其是我國科普作家。在外國留學時,有一次做實驗,一個裝有培養腦炎過濾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腦。從此留下了身體致殘的禍根。他忍受著病毒的折磨,學完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全部博士課程。回國以後,他拖著半癱的身子,先後寫成100多萬字的作品。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天天都在斗爭,斗爭是有無窮樂趣的。」
1796年的一天,德國歌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很有數學天賦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
像往常一樣,前兩道題目在兩個小時內順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青年做著做著,感到越來越吃力。開始,他還想,也許導師見我每天的題目都做的很順利,這次特意給我增加難度吧。但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青年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現有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有什麼幫助。
困難激起了青年的鬥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他拿起圓規和直尺,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尋求答案。
終於,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
見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
導師接過青年的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他用顫抖的聲音對青年說:「這真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當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個通宵才做出來。」導師請青年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著他的面做一個正17邊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個正17邊形。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牛頓也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後,這個青年回憶起這一幕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不可能在一個晚上解決它。」
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難時,我們往往能夠做得更好!
『捌』 有關信念的故事
信念的小復故事
有兩位年屆七十制歲的老太太,對於未來也因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然而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是怎麼個想法。
於是她給自己訂下了更高的期許,在七十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隨後的二十五年裡她一直冒險攀登高山,其中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
當她九十五的時候,她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她就是大大有名的克魯克斯老太太。
人生到底是喜劇收場還是悲劇落幕,是豐豐富富的還是無聲無息的,就全在於這個人到底抱持的是什麼樣的信念。
『玖』 成績不好沒有信心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拾』 關於信念的小故事
1、還有一個蘋果
一場突然而至的沙暴,讓一位獨自穿行大漠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連裝干糧和水的背包都不見了。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個泛青的蘋果。
「哦,我還有一個蘋果。」他驚喜地喊道。
他攥著那個蘋果,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大漠里尋找著出路。整整一個晝夜過去了,他仍未走出空闊的大漠。飢餓、乾渴、疲憊,一齊湧上來。望著茫茫無際的沙海,有好幾次他都覺得自己快要支撐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裡的蘋果,他抿抿乾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些許力量。
頂著炎炎烈日,他又繼續艱難地跋涉。已數不清摔了多少跟頭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掙扎著爬起來,踉蹌著一點點地往前挪。他心中不停地默念著:「我還有一個蘋果,我還有一個蘋果……」
三天以後,他終於走出了大漠。那個他始終未曾咬過的青蘋果,已乾巴得不成樣子,他還寶貝似的擎在手中,久久地凝視著。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各種挫折和失敗,會身陷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這時,不要輕易地說自己什麼都沒了,其實只要心頭不熄滅一個堅定的信念,努力地去找,總會找到幫助自己渡過難關的那「一個蘋果」,握緊它,就沒有穿不過的風雨、涉不過的險途。
生如沙漠,信念就是那隻「蘋果」。
2、斷箭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枝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佩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想像著嗖嗖的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的情形。
果然,佩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枝斷箭,箭囊里裝著一枝折斷的箭。
我一直挎著枝斷箭打仗呢!將軍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轟然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將軍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在蒙蒙的硝煙之中,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3、最年邁的登山者
有兩位年屆 70歲的老太太,因為對於未來有著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什麼都不做不想,就等著生命走到盡頭;而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是怎麼樣的想法, 70歲也可以是個新的開始。
於是她給自己訂下了更高的目標,她在 70歲的高齡開始學習登山的技巧,在隨後的25年裡她一直冒險攀登世界各地的高山,其中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
當她 95歲的時候,她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她就是鼎鼎有名的胡達·克魯克斯老太太。
在胡達·克魯克斯老太太 70歲的時候,她還依然保持樂觀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念,她開始了對於她人生更進一步的追求,於是70歲成就了她後來95歲時的未來。
人生到底是喜劇收場還是悲劇落幕,是豐富多彩的還是無聲無息的,就全在於這個人到底有著什麼樣的信念。
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一生,而得看他對於這一切賦予什麼樣的意義,也就是說他是用什麼樣的認知來面對人生,這種認知就是信念,它不僅會決定他的現在也決定他的未來。
4、信念的力量
有一對母女,母親在女兒 2歲時患上癌症。醫生說她最多能活幾個月。更不幸的事情又接踵而至,她的丈夫在一次雨天運貨時車翻人亡。災難似乎決心要摧毀這個家庭,但這位母親堅持住了。
處理完丈夫的交通事故後,她用所有的積蓄開了一間小百貨店,決心要讓女兒健康成長,讀完大學,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她一次次的接受手術和化療,每次醫生都說:「可能只有幾個月時間了。」但她不甘心,她對自己說:「我必須活著,活到女兒大學畢業。」
她的病最終沒能治癒,但她卻因為一個堅強的信念而將死亡推後了整整20年。她是在看到女兒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兩個星期後離世的。很多人包括為她治療的醫生們,都深為這位母親因愛而生的信念力量感動不已。
有一位外國現代心理學家曾經說過:「相信思維和信念的力量,喚醒你體內酣睡的巨人。它比任何阿拉丁神燈的所有神怪都強大,而且那些神怪是虛構的,而潛藏在你身心中的巨人卻是真實的。」
信念是一個力大無比的巨人,他可以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
5、結網的蜘蛛
一天,我發現,一隻黑蜘蛛在後院的兩檐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檐頭到那個檐頭,中間有一丈余寬,第一根線是怎麼拉過去的?
後來,我發現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檐頭起,打結,順牆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面的檐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以後也是如此。
蜘蛛不會飛翔,但它能夠把網結在半空中。它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忍的昆蟲,它的網織得精巧而規矩,八卦形地張開,彷彿得到神助。這樣的成績,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於是,我記住了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結在空中。奇跡是執著者造成的。
信念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