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雲的故事視頻
⑴ 不知所雲的故事50字
三國時期抄,蜀國南部彝族頭領孟獲,興兵反蜀。諸葛亮為了維持安定局面,積聚力量,派人前去安撫。經過幾年,蜀國恢復了元氣,兵強馬壯,糧食充足。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南征孟獲。他七次俘虜孟獲,又七次釋放,孟獲終於歸順蜀漢。南方平定後,諸葛亮決定出師伐魏。臨行前,他給劉禪寫了一份表章《出師表》。《出師表》中,諸葛亮規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嚴明賞罰,虛心納諫。最後,諸葛亮寫道:「臨表涕泣,不知所雲。」安排妥當後,諸葛亮親率大軍向漢中前線進發。後主劉禪率百官把他們送出成都城外10里多遠。
「不知所雲」本是諸葛亮自謙,表示自己語無倫次。現泛指言語紊亂,叫人摸不著頭緒。
⑵ 河源崎家一族 故事內容
答。
故事:在現來實認知觀的基源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像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系,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像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
某些故事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人們通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著社會性格的形成。故事通過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描述某個范圍社會的文化形態,也有說法認為,故事並不是一種文體,它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他對於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布具有很大作用。
⑶ 成語故事動畫《不知所雲》
不知所雲
[讀音][bù zhī suǒ yún]
[解釋]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專知屬所雲。」 原意是不知道說的是些什麼。現多用來形容言語雜亂或不著邊際。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零;不知所雲。」
[例句]1. 她被嚇得心慌意亂,連自己也~。
[近義]吞吞吐吐不得要領語無倫次
[反義]通俗易懂提綱挈領出口成章一板三眼簡明扼要
⑷ 關於三國的成語故事,要簡潔!!!!快快!!!!!!!!!
這個網上隨便一搜就有很多啊
挑燈夜戰,三顧茅廬,草船借箭,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走麥城,水淹七軍,桃園結義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1.女博士 24.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47.豎子成名 70.斗酒只雞
2.清塵濁水 25.釜中之魚 48.掩目捕雀 71.冢中枯骨
3.平視獲罪 26.升堂拜母 49.龍驤虎步 72.捉刀人
4.煮豆燃萁 27.少女風 50.闊步高談 73.太丘道廣
5.才高八斗 28.生子當如孫仲謀 51.五字客 74.難兄難弟
6.司馬昭之心 29.中聖人 52.坐談客 75.同惡相濟
7.去梯之言 30.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53.坐不窺堂 76.藍田生玉
8.窮鳥入懷 31.樑上君子 54.坐不安席 77.木 奴
9.扇火止沸 32.求田問舍 55.作姦犯科 78.枕石漱流
10.哭竹生筍 33.百里才 56.樂不思蜀 79.十鼠同穴
11.青白眼 34.長林豐草 57.弊車贏馬 80.巾 幗
12.窮途之哭 35.池中物 58.吳下阿蒙 81.心膂爪牙
13.青蠅弔客 36.倒 屣 59.髀肉復生 82.開門揖盜
14.引咎責躬 37.浮瓜沉季 60.聞雷失箸 83.方 寸
15.引虎自衛 38.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61.望梅止渴 84.不謀而同
16.牽裾而諫 39.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待 62.相斫書 85.車載斗量
17.迅風振秋葉 40.官渡柳 63.神 傷 86.雙 珠
18.言過其實 41.懷 橘 64.荀令香 87.日月入懷
19.輕財好施 42.枯樹生華 65.懸 棒 88.形影相弔
20.青蠅染白 43.還 鮓 66.雲中白鶴 89.秉燭夜遊
21.窮兵黷武 44.老牛舐犢 67.的盧馬 90.留 犢
22.三馬同槽 45.捋虎須 68.玉山傾倒
23.三 余 46.虱處褌中 69.衣綉晝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2、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2、才佔八斗(曹植):形容學問高,文採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5、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6、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很內行。
1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倖免。
1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1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東漢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馬亂,群雄競起. 梟雄曹操,首屈一指.龍驤虎步,躊躇滿志.
唯才是舉,遠見卓識.濟濟多士,如虎添翼. 發號施令,假傳聖旨.身經百戰,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側擊.夢中殺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計.割發代首,工於心計.
對酒當歌,橫槊賦詩.才兼文武,獨步一時.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諸葛孔明,驚才風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韜晦待時.
三顧茅廬,精誠所至.知遇之恩,投桃報李. 隆中對策,審時度勢.指點江山,面授機宜.
初出茅廬,錦囊妙計.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舌戰群儒,力排眾議.草船借箭,妙算神機.
巧借東風,火燒赤壁.空城妙計,化險為夷. 七擒七縱,有膽有識.六齣祁山,矢志不移.
文韜武略,經天緯地.苦心經營,不遺餘力. 事必躬親,日理萬機.出師未捷,積勞成疾.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繼無人,此恨何及. 武聖關羽,義薄雲天.赤膽忠心,天人共鑒
桃園結義,相見恨晚.同生共死,披肝瀝膽. 身在曹營,忠心在漢.過關斬將,一往無前.
華容讓道,網開一面.知恩圖報,仰不愧天. 刮骨療毒,處之泰然.夜讀春秋,手不釋卷
單刀赴會,視若等閑.水淹七軍,智勇雙全.位高權重,志得意滿.顧盼自雄,自負不凡.
痛失荊州,令人扼腕.敗走麥城,虎落平川. 三強會戰,臨軍對陣.決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檣櫓連雲.刀槍林立,劍戟森森. 風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馬嘶,鼓角齊鳴.
短兵相接,弓折刀盡.血海屍山,觸目驚心. 曹軍敗北,豕突狼奔.灰飛煙滅,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綸巾.以寡敵眾,大獲全勝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天下大勢,鼎足三分.
⑸ 我現在有點懵,有點不知所雲,我大一,新生!!!這是女生間的小故事。
你想多了,有一句俗話,叫做棍棒不打上門客,你主動找到跟他們走在一起,或坐在一起,實際上你是一種低姿態,表明想與他們,建立比較好的關系,一般人都會歡迎你的,放心的去吧!
⑹ 數學家的數學家故事
笛卡爾(RENÉ DESCARTES),17世紀著名的法國哲學家,曾經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學觀點,有著「現代哲學之父」的稱號。笛卡爾對數學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中學時大家學到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就被稱為「笛卡爾坐標系」。我們知道「變數」的概念是17世紀由著名數學家笛卡爾首先提出,我們知道變數的提出造就了一系列的函數論、方程論、微積分等重大數學學科的產生和發展;可見變數的提出其價值何等重大。
傳聞,笛卡爾曾流落到瑞典,邂逅美麗的瑞典公主克里斯蒂娜(CHRISTINA)。笛卡爾發現克里斯蒂娜公主聰明伶俐,便做起了公主的數學老師,於是兩人完全沉浸在了數學的世界中。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認為笛卡爾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不但強行拆散他們,還沒收了之後笛卡爾寫給公主的所有信件。後來,笛卡爾染上黑死病,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
自然,國王和大臣們都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只好交還給公主。公主在紙上建立了極坐標系,用筆在上面描下方程的點,終於解開了這行字的秘密——這就是美麗的心形線。看來,數學家也有自己的浪漫方式啊。
事實上,笛卡爾和克里斯蒂娜的確有過交情。不過,笛卡爾是1649年10月4日應克里斯蒂娜邀請才來到的瑞典,並且當時克里斯蒂娜已經成為了瑞典女王。並且,笛卡爾與克里斯蒂娜談論的主要是哲學問題。有資料記載,由於克里斯蒂娜女王時間安排很緊,笛卡爾只能在早晨五點與她探討哲學。天氣寒冷加上過度操勞讓笛卡爾不幸患上肺炎,這才是笛卡爾真正的死因。 伽羅瓦(GALOIS),19世紀最偉大的法國數學家之一,唯一被我稱為「天才數學家」的人。他16歲時就參加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結果面試時因為解題步驟跳躍太大,搞得考官們不知所雲,最後沒能通過考試。
在數學歷史上,伽羅瓦毫無疑問是最富傳奇色彩與浪漫色彩的數學家。18歲時,伽羅瓦漂亮地解決了當時數學界的頂級難題:為什麼五次及五次以上的多項式方程沒有一般的解。他把這一研究成果提交給了法國科學院,由大數學家柯西(AUGUSTIN-LOUIS CAUCHY)負責審稿;然而,柯西建議他回去仔細潤色一下(此前一直認為柯西把論文弄丟了或者私藏起來,最近的法國科學院檔案研究才讓柯西平反昭雪)。後來伽羅瓦又把論文交給了科學院秘書傅立葉(JOSEPH FOURIER),但沒過幾天傅立葉就去世了,於是論文被搞丟了。1831年伽羅瓦第三次投稿,當時的審稿人是泊松,他認為伽羅瓦的論文很難理解,於是拒絕發表。
因為一些極端的政治行動,伽羅瓦被捕入獄。即使在監獄里,他也不斷地發展自己的數學理論。他在獄中結識了一名醫生的女兒,並很快墜入愛河;但好景不長,兩人的感情很快破裂。出獄後的第二個月,伽羅瓦決定替自己心愛的女孩與女孩的一個政敵進行決斗,不幸中槍,第二天便在醫院里死亡。伽羅瓦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對他的哥哥艾爾弗雷德(ALFRED)說的:「不要哭,我需要足夠的勇氣在20歲死去。」
彷彿是預感到了自己的死亡,在決斗的前一夜,伽羅瓦通宵達旦奮筆疾書寫下了自己所有的數學思想,並把它們和三篇論文手稿一同交給了他的好友謝瓦利埃(CHEVALIER)。在信的末尾,伽羅瓦留下遺囑,希望謝瓦利埃能把論文手稿交給當時德國的兩位大數學家雅可比(CARL GUSTAV JACOB JACOBI)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讓他們就這些數學定理公開發表意見,以便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數學理論的重要性。
謝瓦利埃遵照伽羅瓦的遺願,將論文手稿寄給了雅可比和高斯,不過都沒有收到迴音。直到 1843 年,數學家劉維爾(JOSEPH LIOUVILLE)才肯定了伽羅瓦的研究成果,並把它們發表在了他自己主辦的《純數學與應用數學雜志》(JOURNAL DE MATHÉMATIQUES PURES ET APPLIQUÉES)上。人們把伽羅瓦的整套數學思想總結為了「伽羅瓦理論」。伽羅瓦用群論的方法對代數方程的解的結構做出了獨到的分析,多項式方程的根、尺規作圖的不可能性等一系列代數方程求解問題都可以用伽羅瓦理論得到一個簡潔而完美的解答。伽羅瓦理論對今後代數學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933年,匈牙利數學家喬治·塞凱賴什(GEORGE SZEKERES)還只有22歲。那時,他常常和朋友們在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討論數學。這群人裡面還有同樣生於匈牙利的數學怪才——保羅·埃爾德什(PAUL ERDŐS)大神。不過當時,埃爾德什只有20歲。
在一次數學聚會上,一位叫做愛絲特·克萊恩(ESTHER KLEIN)的美女同學提出了這么一個結論:在平面上隨便畫五個點(其中任意三點不共線),那麼一定有四個點,它們構成一個凸四邊形。塞凱賴什和埃爾德什等人想了好一會兒,沒想到該怎麼證明。於是,美女同學得意地宣布了她的證明:這五個點的凸包(覆蓋整個點集的最小凸多邊形)只可能是五邊形、四邊形和三角形。前兩種情況都已經不用再討論了,而對於第三種情況,把三角形內的兩個點連成一條直線,則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中一定有兩個頂點在這條直線的同一側,這四個點便構成了一個凸四邊形。眾人大呼精彩。之後,埃爾德什和塞凱賴什仍然對這個問題念念不忘,於是嘗試對其進行推廣。最終,他們於1935年發表論文,成功地證明了一個更強的結論:對於任意一個正整數N ≥ 3,總存在一個正整數M,使得只要平面上的點有M個(並且任意三點不共線),那麼一定能從中找到一個凸N邊形。埃爾德什把這個問題命名為了「幸福結局問題」。
⑺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4個!!!!!!!
驚弓之鳥 鷸蚌相爭 井底之蛙 杞人憂天 喪家之犬 畫蛇添足 指鹿為馬 狐假虎威 班門弄斧 掩耳盜鈴 請君入瓮 塞翁失馬 取長補短 自相矛盾 鄭人買履 杯弓蛇影 卧薪嘗膽 刮目相看 退避三舍 洛陽紙貴 草木皆兵 按圖索驥 後來居上 邯鄲學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驪得珠 望洋興嘆 掩耳盜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齒寒 聞雞起舞 指鹿為馬 不寒而慄 不學無術 雞鳴狗盜 勢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樑上君子 脫穎而出 嗟來之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精衛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過海 人琴俱亡 三令五申 下逐客令 門可羅雀 寸草春輝 天衣無縫 不名一錢 未雨綢繆 出爾反爾 樂極生悲 樂不思蜀 禮賢下士 對牛彈琴 曲高和寡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囫圇吞棗 投筆從戎 敝帚自珍 餘音繞梁 杯弓蛇影 畫龍點晴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吐哺握氣 誇父逐日 拋磚引玉 圍魏救趙 過門不入 曲突徙薪 投鞭斷流 為虎作倀 一衣帶水 推敲 車載斗量 分道揚鑣 開卷有益 天經地義 井底之蛙 開卷有益 博而不精 百發百中 捕風捉影 必恭必敬 百感交集 兵貴神速 杯弓蛇影 不寒而慄 不合時宜 不自量力 不拘一格 不可多得 不堪回首 不可救葯 別開生面 不可同日而語 不倫不類 伯樂相馬 班門弄斧 白面書生 八面威風 不名一錢 拔苗助長 不屈不撓 不求甚解 髀肉復生 病入膏肓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拔山舉鼎 博士買驢 冰山難靠 背水一戰 半途而廢 不貪為寶 白頭如新 百聞不如一見 不為五斗米折腰 抱薪救火 標新立異 不學無術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遠千里 不因人熱 別有天地 不遺餘力 百折不撓 百丈竿頭 不自量力 不知所雲 賓至如歸 拔幟易幟 殘杯冷炙 寸草春暉 草船借箭 乘風破浪 才高八斗 城狐社鼠 滄海桑田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程門立雪 長驅直入 車水馬龍
乘興而來 沉魚落雁 乘人之危 車載斗量 大筆如椽 打草驚蛇 雕蟲小技 大材小用 多多益善 大腹便便 大公無私 當局者迷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當務之急 開誠布公 不得要領 拋磚引玉 二桃殺三士 爾虞我詐 罰不當罪 奮不顧身 分崩離析 風吹草動 覆巢無完卵 分道揚鑣 奉公守法 負荊請罪 發奸擿伏 返老還童 發蒙振落 風聲鶴唳 覆水難收 赴湯蹈火 分庭抗禮 防微杜漸 負隅頑抗 負重致遠 管鮑之交 各得其所 感恩圖報 過河拆橋 刮目相看 瓜田李下 高枕無憂 各自為政 華而不實 好好先生
狐假虎威 汗流浹背 後來居上 合浦珠還 後起之秀 後生可畏 火樹銀花 堅壁清野 間不容發 井底之蛙 雞口牛後 江郎才盡
見獵心喜 雞鳴狗盜 九牛一毛 膠漆相投 舉一反三 開誠布公 空洞無物 沆瀣—氣 克己奉公 開卷有益 侃侃而談 口蜜腹劍
開門揖盜 空前絕後 克勤克儉 曠日持久 困獸猶斗 開天闢地 口若懸河 空中樓閣 刻舟求劍 膾炙人口 狼狽不堪 力不從心
兩敗俱傷 樂不思蜀 老當益壯 勞而無功 論功行賞 老馬識途 老牛舐犢 老嫗能解 老生常談 樑上君子 藍田生玉 濫竽充數
狼子野心 芒刺在背 買櫝還珠 馬革裹屍 門可羅雀 名落孫山 孟母三遷 馬首是瞻 毛遂自薦 門庭若市 木人石心 牛鼎烹雞
怒發沖冠 鳥盡弓藏 南柯一夢 弄巧成拙 窮兵黷武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難兄難弟 南轅北轍 天真料漫 千變萬化 七步之才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曲高和寡 曲盡其妙 千金市骨 千鈞一發
千里鵝毛 黔驢技窮 千慮一得 巧取豪奪 七擒七縱 杞人憂天 曲突徙薪 千萬買鄰 犬牙交錯 千人所指 千載難逢 氣壯山河
日不暇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人給家足 如火如荼 人傑地靈 日暮途窮 入木三分 人琴俱亡 人棄我取 忍辱負重 任人為賢 人人自危 如釋重負 入吾彀中 人心如面 如魚得水
人言可畏 孺子可教 手不釋卷 士別三日 死不旋踵 師出無名 三寸之舌 水滴石穿 死而不朽 傷風敗俗 三顧茅廬 雙管齊下
死灰復燃 十行俱下 四海之內皆兄弟 屍居余氣 司空見慣 水落石出 三令五申 四面楚歌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殺身成仁 水深火熱 識時務者為俊傑 三生有幸 屍位素餐 塞翁失馬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隨月讀書 守株待兔 三折其肱 土崩瓦解 同仇敵愾 同仇敵愾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同甘共苦 同工異曲 天經地義 天下無雙 天涯海角 天衣無縫 一夔已足 窮兵黷武 莊周夢蝶 曾參殺人 以強凌弱 完壁歸趙 韋編三絕 無出其右 為虎作倀 刎頸之交 無可奈何 望梅止渴 五日京兆 危如累卵 萬死不辭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五色無主 亡羊補牢 未雨綢繆 妄自尊大 下筆成章
下車泣罪 先發制人 興高采烈 心曠神怡 朽木不雕 休戚相關 先聲奪人 小巫見大巫 小時了了 小心翼翼 一敗塗地 有備無患
一不做、二不休 一傅眾咻 一傅眾咻 以強凌弱 飲醇自醉 一代楷模 一發千鈞 約法三章 以古非今 葉公好龍 以管窺天 言過其實 一國三公 以規為滇 愚公移山 一鼓作氣 一揮而就 與虎謀皮 異軍突起 有腳陽春 以卵擊石 以鄰為壑 夜郎自大 一毛不拔 一鳴驚人 一木難支 以貌取人 羽毛未豐 有名無實 一諾千金 一暴十寒 一竅不通 一錢不值 予取予求 一丘之貉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絲不拘 一身是膽 以身試法 一事無成 一網打盡 義無反顧 一問三不知 一誤再誤 月下老人 憂心如焚 一衣帶水 一意孤行 一葉障目 有志竟成 一字千金 有恃無恐 飲鴆止渴
你自己選四個吧
⑻ 滄海桑田背後的故事善始善終,不知所雲,明哲保身,光天化日,出爾反爾的古今意思
光天化日
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長萬物的太陽。
原形容太平內盛世。
後比容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場合。
【出處】: 《尚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後漢書·王符傳》:「化國之日舒以長,故其民閑暇而力有餘。」
出爾反爾
原指你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
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後,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說話不算數。
不知所雲
本為謙詞,謂自己思緒紊亂,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今天泛指言語混亂或空洞。
追問
那 善始善終 和 明哲保身 呢?
回答
善始善終
原指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
現多形容辦事認真。
明哲保身
原指明智的人善於保全自己。
現指因怕連累自己而迴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度。
⑼ 不知所雲成語故事,100字
【成語】: 不知所雲
【拼音】: bù zhī suǒ yún
【解釋】: 雲:說。不知道說得是些么。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成語故事】:
不知所雲」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言語紊亂、空泛。
這個成語來源於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孟獲,他七次俘虜孟獲,又七次釋放,孟獲終於心悅誠服地歸順蜀漢。
南方平定之後,解除了後顧之憂,諸葛亮決定出師伐魏。臨行前,他給劉禪寫了一份《出師表》,提出東漢後期上層統治集團任人唯親而致傾頹的歷史教訓,規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嚴明賞罰,虛心納諫。最後,諸葛亮寫道:「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表達他懇切、激動的心情。
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諸葛亮便親率浩浩盪盪的大軍,向漢中前線進發。後主劉禪率領百官一直把他們送出成都城外十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