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的小故事50字
㈠ 尊重他人的小故事50字
故事一、《買鉛筆的商販》
某紐約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出於憐憫,他塞給拿人一元錢,不一會,他返回來,從賣筆那兒取出幾支鉛筆,並抱歉地解釋自己忘取筆了,末了說:「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東西要賣。」幾個月後,再次相遇,那賣筆人已成為推銷商,並感謝紐約商,「你重新給了我自尊,告訴了我,我是個商人。」
故事二、《魯迅的故事》
魯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更大礙於孩子發達。」
曾經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兒子海嬰同席。在吃魚圓時,客人均說新鮮可口。唯海嬰說:「媽媽,魚圓是酸的!」以為孩子胡說亂鬧的媽媽便責備了幾句,孩子老大不高興。魯迅聽後,便把海嬰咬過的那隻魚圓嘗了嘗,果然不怎麼新鮮,便頗有感慨地說:「孩子說不新鮮,我們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看來我們也得尊重孩子的說的話啊!」
故事三、《紀曉嵐的幽默》
紀曉嵐有一天去游五台山,走進廟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見他衣履還整潔,儀態也一般,便招呼一聲:「坐。」又叫一聲:「茶。」意思是端一杯一般的茶來。
寒暄幾句,知他是京城來的客人,趕忙站起來,面帶笑容,把他領進內廳,忙著招呼說:「請坐。」又吩咐道:「泡茶。」意思是單獨沏一杯茶來。經過細談,當得知來者是有名的學者、詩文大家、禮部尚書紀曉嵐時,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來,滿臉賠笑,請進禪房,連聲招呼:「請上坐。」又大聲吆喝:「泡好茶。」他又很快地拿出紙和筆,一定要請紀曉嵐留下墨寶,以光禪院。紀曉嵐提筆,一揮而就,是一副對聯: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方丈看了非常尷尬。
故事四、《張良拾履》
傳說張良閑暇時在橋上散步,有一位老年人,身穿粗布短衣,走到張良呆的地方,把鞋子扔到橋下,對張良說:「小子,下去拾鞋。」張良猛然一驚,真想揍他,一見如此大的年紀,就給他拾了鞋。老人要張良替他穿上,張良既已為他拾鞋了,也就跪下來為他穿鞋。穿好後,老人笑著走了。走了1里遠,又返回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很可以培養,過5天,天一亮你來等我。」
過了5天,張良來時,老人已先到,批評他說:「和老人約會,怎麼能遲到?過5天,你再來等我。」第二次,張良又遲到了。第三次,他半夜就去了。老人很高興,送給張良一部書,並且告訴他說:「讀了這部書,就可做帝王的老師了。後10年你會發跡。13年後,你會在濟北遇到我,谷城山下有塊黃石就是我。」
天亮後,張良一看,原來是一本兵書,叫《太公兵法》。張良得到這本書後。認真閱讀,終於學到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本領,據傳說,13年後,張良跟隨高祖路過濟北,果真在谷城山下看見一塊黃石,張良取回它,並把它當做珍寶供奉、張良死後,就和這塊黃石合葬在一起。
㈡ 有關尊重的事例50字
孔融來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源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㈢ 不尊重人反而自己失敗的歷史故事,50字左右,謝謝。
馬謖失街亭——馬謖在街亭一戰中,有三笑:一笑孔明「多心」,他認為街亭這個地方地處偏僻回,魏兵不敢來,而答孔明煞費心機的安排實在有些多餘;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見」,否定了王平提出的「屯兵當道」的良策;三笑司馬懿夜來巡哨,說「彼若有命,不來圍山」。表現了馬謖狂妄自大、麻痹輕敵的性格。諸葛亮回到漢中,經過詳細查問,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於馬謖違反了他的作戰部署。馬謖也承認了他的過錯。諸葛亮按照軍法,把馬謖下了監獄,定了死罪。
㈣ 尊敬老人的小故事50字急
聽媽媽講我小時候的故事
星期六,我做完了作業,覺得沒事干,就纏著媽媽讓她給我講小時候內的故事。容媽媽說:「你小時候倒真是有很多小故事呢!」媽媽還沒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說:「那你就給我講一個吧!」「讓我想一想」媽媽說,「給你講哪一個好呢?」媽媽想了一會兒,就坐在一個小板凳上,開始講我小時候的故事。
就在我剛剛學會走路,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有一次過節,家裡來了許多客人,可是當客人吃完晚飯要回家的時候外面下雨了,他們都沒有帶雨傘。我爺爺說:「我借幾把雨傘給你們吧。」「不用了,雨下得不太大,謝謝!」客人說。站在一旁的我連忙跑到媽媽房間拿了二把雨傘,又跑回了客人們面前一邊「嗯!嗯!」地叫著,一邊恭恭敬敬地把傘遞給客人們,好像在說:「給你們,給你們!」客人們低頭一看,個個眉開眼笑,驚喜地說:「好乖啊!你還不會說話就懂得尊敬長輩了,真是讓我們太感動了!」看見客人們在笑,我也站在一旁傻呵呵地笑了起來。媽媽說著說著,好像又回到了我小的時候。
聽媽媽講完了我小時候的故事,我覺得我小時候原來是一個這么可愛、這么尊敬長輩的小男孩阿啊!
這是一則別人的小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尊師的小故事 50字左右
代尊敬師小故事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編輯於 2010-09-09
查看全部8個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 當你不理他的時候 他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主動的找她,因為我自己的面子架子或者自尊心,跟不聯系她甚至失去她相比,都不值一提,
346條回答·12,060人在看
韓紅我當年是大學校花,大家以為開玩笑,為何曬出照片後大家十分震驚?
一般來說說胖子不都是潛力股嗎?韓紅老師胖是真的,但她是潛力股也是真的。在我身邊也有不少像韓紅老師這樣
23條回答·2,763人在看
如何分辨男人的曖昧和喜歡?
靈兮情感挽回
全職情感咨詢師,守護你的幸福
關注
99,914播放
霍金在物理科學家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一是非物理學研究領域對於霍金在物理學中地位的認識。也就是圈外人對於霍金地位的評價。二是霍金的學術成績
835條回答·16,267人在看
古代長輩對隔輩人的稱呼
(1)子:在古代是一個使用范圍較廣的稱呼,秦漢以後主要用作兒子之稱。自己之子可稱為「犬子」、「孽子」
10條回答·646人在看
俗語「笑貧不笑娼」還有下半句,究竟是什麼內容?
這句話的下半句是「救急不救窮」,意思是告訴我們,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我們一定要選擇那些平時肯出力幹活的
7條回答·1,565人在看
有哪十部評價高的的年代劇?
評價高的的年代劇有《父母愛情》《大江大河》《生活有點甜》《下海》《相愛十年》《劇場》《師傅》《正陽門
24條回答·6,764人在看
慈禧的屍體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殯的當天臭氣熏天,真是這樣嗎?
慈禧的屍體確實存放了一年,但她的棺槨使用的金絲楠木,而之所以會臭氣熏天的原因是因為她的隨葬品中有的食
17條回答·2,446人在看
「卧龍鳳雛」得其一就可得天下,可為什麼劉備卻沒能得到天下?
戰爭的勝負與成敗,從來都不是只僅靠一個因素的優勢就可以獲得。打天下是一個極為綜合性的復雜工程,人才固
263條回答·8,756人在看
大專畢業證書上的身份證號碼和現在的身份證號碼不一樣,不能報本科,怎麼辦?
必須經考生申請上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審核修改信息後才能繼續報本科考試。辦理流程:1、 畢業生按照規定時
18條回答·5,868人在看
正在載入
評論
㈥ 關於尊重的小故事
1.在美國,一個頗有名望的富同在路邊散步時,遇到一個衣衫襤褸、形同瘦骨的擺地攤賣舊書的年輕人在寒風中啃著發霉的麵包。有著同樣苦難經歷的富商頓生一股憐憫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將8美元塞到年輕人的手中,然後頭也不回地走開了。沒走多遠,富商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於是連忙返回來,從地攤上撿了兩本舊書,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了取書,希望年輕人要介意。最後,富商鄭重其事地告訴年輕人說:「其實,您和我一樣也是商人。」 兩年之後,富商應邀參加一個商賈雲集的慈善募捐會議時,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書商迎了上來,緊握著他的手不無感激地說:「先生,您可能早忘記我了,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我一直認為我這一生只有擺攤乞討的命運,直到你親口對我說,我和你一樣都是商人,這才使我樹立了自尊和自信,從而創造了今天的業績……」
富商萬萬也沒有想到,兩年前一句普通的話竟能使一個自卑的人樹立了自尊心,一個窮困潦倒的人找回了自信心,一個自以為一無是處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優勢和價值,終於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獲得了成功。
不難想像,這位富商當初即使給年輕人很多錢,沒有那一句尊重鼓勵的話,年輕人也斷不會出現人生的劇變。這就是尊重的力量啊。
2.有一位富翁,非常節儉,因為他知道金錢來之不易,所以從來不穿豪華的衣服,不用奢侈的東西。有一天他跟往常一樣,穿著一身普通的衣服出去。在經過一家燈具店時,看到裡面吊的一盞大水晶燈,非常喜歡,就進入問正在給另一個穿著豪華的女人做介紹的銷售員:這盞水晶吊燈多少錢?銷售員看他穿著普通,認定他買不起,沒有理他,繼續殷勤的給那個女人介紹。富翁又問了一遍,銷售員仍然不理他。富翁生氣了!舉起手中的拐杖,打碎了水晶燈,繼續問道:現在我可以知道它的價錢了吧?
3.在美國,流傳著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一天下午,一位穿得很時髦的中年女人帶著一個小男孩走進美國著名企業「亞聯集團」總部大廈樓下的花園,他們坐在一張長椅上,女人不停地在跟男孩說著什麼,一臉生氣的樣子。不遠處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打掃垃圾。小男孩終於不能忍受女人的大聲責罵,他傷心地哭起來。女人從隨身挎包里揪出一團白花花的衛生紙,為男孩擦乾眼淚,隨手把紙丟在地上。老人瞅了中年女人一眼,她也滿不在乎地看了老人一眼,老人什麼話也沒有說,走過來撿起那團紙扔進一旁的垃圾桶內。女人不停地責罵,男孩一直都沒停止哭泣,過了一會兒,女人又把擦眼淚的紙扔在地上。老人再次走過來把那團紙撿走,然後回到原處繼續工作。老人剛剛彎下腰准備清掃時,女人又丟下了第三團衛生紙……就這樣,女人最後扔了六七團紙,老人也不厭其煩地撿了六七次。女人突然指著老人對小男孩說:「你都看見了吧!如果你現在不好好上學,將來就會跟他一樣沒出息,做這些既卑賤又骯臟的工作。」 老人依舊沒有動怒,他平靜地對中年女人說:「夫人,這個花園是亞聯集團的私家花園,按規定只有集團員工才能進來。」女人理直氣壯地說道:「那是當然,我是『亞聯集團』所屬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就在這座大廈里上班!」邊說邊拿出一張名片丟在老人的身上。老人從地上撿起名片,扔進了垃圾桶。並且從口袋裡掏出手機撥了一個電話。女人十分生氣,正要理論時,發現有一名男子匆匆走過來,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對男子說:「我現在提議免去這位女士在『亞聯集團』的職務!」「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辦!」那人連聲應道。老人說完後徑直朝小男孩走去,溫和地對他說:「人不光要懂得好好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每一個人。」說完後,就朝大廈走去。中年女人由生氣變成了驚呆,他認識這個男子,他是亞聯集團所有分公司的總監。「你……你怎麼會對一個清潔工畢恭畢敬呢?」她驚奇地問道。男子用同情的眼光對女人說道:「他不是什麼清潔工,而是亞聯集團的總裁。」中年女人一下子癱坐在長椅上。
4.女王敲門
一次,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與丈夫吵了架,丈夫獨自回到卧室,閉門不出。女王回卧室時,只好敲門。 丈夫在里邊問:「誰?」
維多利亞傲然回答:「女王。」
沒想到里邊既不開門,又無聲息。她只好再次敲門。
里邊又問:「誰?」
「維多利亞。」女王回答。
里邊還是沒有動靜。女王只得再次敲門。
里邊再問:「誰?」
女王學乖了,柔聲回答:「你的妻子。」
這一次,門開了。
5.程門立雪
宋熙寧九年,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拜師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我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卧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以後,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大概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與同學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睡醒的時候,那時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遠千里與之相交遊,其號為龜山先生。
㈦ 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小故事(短一點不要超過30字)
比爾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傷,實力不斷下降,幾個月後將完全失明。妻子為版了給他能見到光明的日子權里留下點什麼,決定把傢具和牆壁粉刷一遍。
油漆匠工作很認真,他雖是斷了半隻胳膊的殘疾人,但他很快樂,一邊幹活一邊吹著口哨。一個星期後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間也知道了比爾的情況。
比爾對油漆匠說:「你天天那麼開心,也讓我感到高興。」算工錢時,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
比爾不解:「你少算了工錢。」
油漆匠說:「我已經多拿了,一個即將失明的人還這么平靜,你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勇氣。」
比爾卻堅持要再給油漆匠100美元,他說:「我知道了殘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樂。」
為什麼油漆匠自己少算工錢?為什麼比爾要多付工錢?
答:因為這樣說明了他們都尊重和肯定對方的生命價值。
㈧ 不尊重他人的故事
恩,我是學政治的來,我來自告訴你,有一個大老闆,自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很有錢,有一天,他被邀請參加一個宴會,宴會上有他的一個手下,這個手下在他公司上了很久的班,非常的有才華,但是老闆卻輕視他,在大會上,邀請人看上了這個手下,大老闆很不高興,隨便就諷刺了一下他的手下,給邀請者說他的毛病,結果傷了手下的自尊,沒有尊重他,於是後來手下走了,這個公司也就不成樣了~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一定要尊重他人,因為尊重別人是獲得別人尊重的前提~
㈨ 不尊重別人的事例
不尊重別人的事例:
一、胯下之辱
韓信,青少年時代是江蘇淮陰地區的一個破落貴族子弟,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由於運氣不好,青年時代常常依靠別人糊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
淮陰鬧市中,就有個年輕的屠戶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二、毛遂自薦
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後趙先割地議和,秦退兵後,趙又反悔不將城池交付秦,秦王大怒,使王陵領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後還缺一個人。
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
毛遂說:「三年了。」 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沒有先生什麼才能的緣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
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
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精闢的分析。
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三、嗟來之食
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遭遇了一場罕見的飢荒,餓死了許多人。齊國有一個叫黔敖的富人,心地非常善良,他實在不忍心看著這么多人活活餓死,於是就在路邊擺了個攤子,放上包子、饅頭、粥等食物分發給過路的窮人。
中午的時候,一個災民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他用袖子遮住臉,不斷地呻吟著,看樣子非常痛苦。黔敖看到此景,想都沒想,趕緊拿起一個包子沖他喊道:「嗟,過來吃東西呀!」這個災民停住了腳步,瞪著黔敖說:「你以為我餓成這樣就會忍受你的侮辱,接受施捨嗎?你錯了!就算是餓死,我也不會吃你的東西!」
黔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語氣不當,以致讓對方誤會了,便急忙向這個災民道歉。可這個災民怎麼也不肯吃,最後活活餓死在路邊。
四、布衣之怒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說:「大王加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這再好不過了,雖然是這樣,但這是我從先王那繼承的封地,我願意一生守護它,不敢交換!」
秦王知道後不高興。於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況且秦國使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現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他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繼承了封地,只想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的時候),會倒下百萬人的屍體,鮮血流淌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徵兆。
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怒,那麼就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五步之內淌滿鮮血,天下百姓因此穿喪服,今天的情形就是這樣了。」說完(唐雎)挺劍而起(劍未出鞘)。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啊!」
五、士別三日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正業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麼學識。
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後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在,你的學識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後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後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贊人離開後不久,進步很快的意思。
㈩ 關於平等的小故事,越短越好要5個
故事一:已故美抄國總統襲林肯有一次外出,路邊有一個身穿破衣爛衫的黑人老乞丐對其行鞠躬禮。林肯總統一絲不苟地脫帽對其回禮。隨員對總統的舉止表示不解。林肯總統說:「即使是一個乞丐,我也不願意他認為我是一個不懂禮貌的人。」
故事二: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蕭伯納一次到蘇聯訪問,在街頭遇見一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離別時對小姑娘說:「回去告訴你媽媽
,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蕭伯納。」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學著蕭伯納的語氣說:「你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卡嘉。」這件事給蕭伯納很大的震動,他感慨地說:「一個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故事三: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
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給我一點食物吧。」屠格涅夫尋遍全身無一點可充飢之物。只好說:「兄弟啊!對不起!我沒帶吃的!」這時,那乞丐站起身,臉上掛著淚花,緊握作家的手說:「謝謝你!我本已走投無路,打算討點吃的後就離開這個世界。您的一聲『兄弟』讓我感到這世間還有真情在,它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