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的幼兒故事
A. 嫦娥的故事
人物簡介
嫦娥(拼音:cháng é)也叫姮娥,又有稱其姓純狐,名嫄娥。神話中的人物,是後羿的妻子。其美貌非凡,後飛天成仙,住在月亮上的仙宮。 嫦娥
姮娥墓位於山東省日照市的天台山上,陪伴在大羿墓的旁邊。據說大羿與姮娥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飛天的故事。嫦娥的身世說法很多,一種說法,嫦娥和常儀是同一個人。「常儀,帝俊妻也。」帝俊就是帝嚳,一生下來就會說話,給自己取了名字「俊」。常儀是他四個妃子中的一個,所生的兒子後來還登了基 老版《西遊記》嫦娥(邱佩寧飾)
,而且常儀是殂於帝嚳之前的。 另一種說法說她是帝嚳和常儀的女兒。常儀只給帝嚳生養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其中男孩就是不善之君帝摯。女孩姓名史已失傳,一般就稱作「帝女」。傳說帝女與一隻叫盤瓠的五色靈犬在南山一起生活了三年,後為其生了六子六女。這些子女後來自相配偶,互為夫婦,又「好五色衣服,裁製皆有尾形」。他們被看作是「蠻夷」的祖先,正所謂「赤髀,橫裙,盤瓠子孫。 《詩經.衛風》中《碩人》一篇,白描嫦娥女士的風姿:「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編輯本段相關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顏丹晨版嫦娥(8張)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逄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逄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 嫦娥墓
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嫦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故事出處
出自漢代《淮南子 外八篇》: 《寶蓮燈》嫦娥(顏丹晨飾)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月桂樹下。遂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豖希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托與姮娥。逢蒙往而竊之,竊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無以為計,吞不死葯以升天。然不忍離羿而去,滯留月宮。廣寒寂寥,悵然有喪,無以繼之,遂催吳剛伐桂,玉兔搗葯,欲配飛升之葯,重回人間焉。 羿聞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誠,允娥於月圓之日與羿會於月桂之下。民間有聞其竊竊私語者眾焉。故宋人有雲:「一輪千古廣寒深,折盡桂花應白發」。 《准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高誘注;「姮娥,羿妻;羿請不死葯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初學記》卷一引古本《准南子》,於「姮娥竊以奔月」句下,尚有「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十二字,今本並脫去。姮娥即《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讀羲為娥,逐漸演變為奔月之常娥。《文選》注兩引《歸藏》,均謂常娥服不死葯奔月。知常娥神話古有流傳,非始於《准南子》,又《准南鴻烈集解》引庄達吉雲:「姮娥,諸本皆作恆,唯《意林》作姮,《文選》注引此作常,准南王當諱恆,不應作恆,疑《意林》是也」。漢文帝名恆故諱之,知姮娥作恆娥,而恆亦即常之意。《集解》又引洪頤煊雲:「說文無姮字,後人所造。」
史料記載
大羿統一了東夷各部落方國,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由於該國家為眾多崇拜太陽的部落方國所組成,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十日國」。十日國的地望位於東海之濱的山東省日照市南部(見「《山海經海外東經》地望考證」一文)。現在的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為十日國的都城。堯王城遺址南側的天台山(現為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的一部分)。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內還有太陽石、太陽神陵、老母廟、老祖像、日晷等許多太陽崇拜的遺跡。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後來演繹為飛天的嫦娥)死後就葬在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內的天台山上。當地人稱之為大羿陵。經常有人混淆大羿和後羿的區別, 大羿是帝堯時期的人物, 是嫦娥的丈夫,而後羿是夏啟之後的人物。
編輯本段其他傳說
嫦娥一
漢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結局十分怪異,都說美人後來變成了癩蛤蟆。嫦娥竊服不死葯而奔月的故事,最晚在戰國晚期的占卜書《歸藏》中已經顯山露水,到了漢代則廣為人知,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的《靈憲》中已經頗具首尾。《靈憲》還提到,嫦娥在偷服了後羿的不死葯之後,臨行前,還特意去找一位叫有黃的算命大師打卦問吉凶,占卜師打了一卦,告訴她說是吉卦,但行無妨,並且還預言到,此去西天迢遙,或許剛上路時會遇到昏天黑地的陰霾天氣,不必害怕,到了後來,嫦娥的後代肯定會繁榮昌盛。
浙版《西遊記》嫦娥(劉瑩 飾)(5張)漢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結局十分怪異,都說嫦娥後來變成了蟾蜍,也就是癩蛤蟆,漢代人相信月亮中有玉兔和蟾蜍,玉兔不知道有何來歷,那蟾蜍肯定就是嫦娥的變體吧。一個窈窕美人變成了醜陋的癩蛤蟆,怎麼會是吉卦呢?可見世上的算命半仙都是騙人的,他們的話聽不得。不過有黃的卦也許沒有說錯,人家告訴嫦娥她會後代大昌,那就是生養眾多、子孫滿堂的意思吧,癩蛤蟆不就是最能生養嗎?而兒孫眾多在古人的幸福觀中是比年輕、美麗更大的幸福。 也許是因為美人變成癩蛤蟆的結局太悖逆常理,也太不合乎人情,於是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流傳到後來,就丟掉了那個醜陋的讓人起癩疙瘩的尾巴,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悲歡離合的哀艷故事了。善良的人們,對於歷史,總是傾向於只記憶那些美好的故事。
嫦娥二
根據現存歷史文獻,嫦娥在嫁作後羿婦之前,曾有過一次婚姻經歷,還有過一次艷遇,嫦娥的前夫是赫赫有名的舜,艷遇的則是一位翩躚白衣少年。 舜就是那個繼承了堯的王位的舜。舜出身低微,因為道德高尚,被舉薦給當時的天子堯,堯經過多方考察,發現舜治國有方,堪當大任,於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並在自己年老退位後把王位傳給了舜,這就是歷來為中國文人所艷稱的堯舜禪讓,這個故事記載在《尚書》的《堯典》篇中,被儒家當成中國王道歷史的第一頁。但是,這個故事實際上並非歷史,而純屬神話,這個神話的源頭之一,就是那本有名的怪書《山海經》。 《春光燦爛豬八戒》嫦娥(陳紅飾)
舜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帝俊,根本不是人間的德行高尚的王者,而是天上統領眾神的天帝,天帝俊有兩個妻子,一位叫羲和,《山海經》說她生了太陽,另一位叫常羲,《山海經》說她生了十二個月亮,能夠生養太陽和月亮的當然非女神莫屬,而帝俊,作為女神的丈夫,而且還是太陽和月亮的父親,當然也是神,所以說,舜,或者帝俊,原本是天上的神,而非凡間的王。 帝俊的第二位妻子常羲就是嫦娥的前身,因為嫦娥、常羲原本是一個名字,娥和羲二字,在古漢字中的形、音皆同,實屬一字之分衍。而且常羲生月亮,表明她是月亮之神,嫦娥奔月的故事當然就是從這里演變出來的。 關於常羲的記載,在《山海經》中是這樣的: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可以看做是對於十二個月的最初原始概念,那麼我們可以設想一下,這個常羲若不是嫦娥呢?眾所周知, 嫦娥又有姮娥之稱,也就是說,常羲雖然發音與嫦娥類似,但是未必就是同一個人——遠古時代,無論男女,集成先人名諱的人不佔少數,羿與後羿既然都可以是兩個人,那麼我們把常羲與姮娥也分開來看的話,姮娥很有可能就是常羲的這十二個月亮——當然,有人說,人家是十二個,你這是一個,但是可以略微用大腦想一下就會知道,遠古時代的醫療水平和生產水平有限,那麼這十二個月亮很有可能就是女孩子的十二種裝扮——在一個原始的部落里,母親為自己的女兒精心打扮出了十二種樣貌。 《山海經》又記載: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也就是說少皞生了「般」,般發明了弓箭,而羿則是以射箭聞名的——難道說羿能與般他們平輩么?少皞是鳥王又叫少昊,而生少昊的正是帝俊,那麼帝俊的平輩能精通於少昊的兒子發明的弓箭嗎——很顯然,帝俊在當時是沒有能力佔有年輕貌美的嫦娥的——但是如果嫦娥是他帝俊的女兒,那麼對於自己臣子的撫恤便是把女兒嫁給他,這一點十分符合當時的狀況。如果覺得混亂,那麼我們可以這么看:帝俊的孫子發明了弓箭,他的臣子卻最為擅長弓箭——那麼這個臣子絕對不會跟他是同齡而相反應該是個比較少年的漢子,身強力壯——所以,嫦娥不是常羲,而是常羲與帝俊的女兒。
嫦娥三
東晉人寫下了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間一段秘而不宣的韻事 《春光燦爛豬八戒》太白金星
嫦娥的秘史絕非到此為止,嫦娥歷史中還有風情旖旎的一頁,足以和中國歷史上任何浪漫故事媲美,只可惜歷代文人大都有眼無珠,把這一頁輕輕地疏忽過去了。 這個故事記載在東晉時期的小說集《拾遺記》中,故事講的是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間一段秘而不宣的韻事。東晉文人文采風流,寫這種文字最是當行,原文有詩,復述難盡其韻致,因此我乾脆把這一故事的主要情節抄在下面: ……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乘桴木而晝游,經歷窮桑滄茫之浦。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際,與皇娥宴戲,奏便娟之樂,游漾忘歸。窮桑者,西海之濱,有孤桑之樹,直上千尋,葉紅椹紫,萬歲一實,食之後天而老。帝子與皇娥泛於海上,以桂枝為表,結熏茅為旌,刻玉為鳩,置於表端,言鳩知四時之候……帝子與皇娥並坐,撫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曠浩茫茫,萬象回薄化無方。浩天盪盪望滄滄,乘桴輕漾著日傍。當其何所至窮桑,心知和樂悅未央。」……白帝子答歌:「四維八埏眇難極,驅光逐影窮水域。璇宮夜靜當軒織。桐峰文梓千尋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暢樂難極,滄湄海浦來棲息。」及皇娥生少昊,號曰窮桑氏,亦曰桑丘氏。 這是一段人神相戀的艷情故事,大意是說,皇娥晚上在璇宮織布,獨居無聊,就丟下手頭的女紅,獨自一人乘著木筏遊玩,隨風漂泊,漂到在煙波蒼茫的窮桑之浦,與水際一位英俊的男子邂逅相遇,這位帥哥兒乃是太白之精化身下凡。兩個人一見傾心,於是同舟出遊。太白撫琴,皇娥唱歌,兩情盈盈,樂不思歸。皇娥與太白一夜風流,回來後不久,就生了少昊。 這個故事的女主角叫皇娥,她是少昊的母親,少昊在古代神話中也非等閑之輩,他被視為秋天之神、西方之神,與東方的春天之神太昊遙相呼應,太昊是太陽,少昊自然就是月亮,而皇娥是少昊之母,當然也就是月亮之母,也就是《山海經》中的常羲,此其一;皇娥是少昊之母,而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則說少昊之母是常儀,也就是說,皇娥又名常儀,常儀和常羲、嫦娥幾個詞的形、音全同,都是一名之異傳而已,此其二;這個故事中,皇娥和太白在西海之濱得到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桑椹,我們知道嫦娥奔月是因為她偷服了後羿從西王母那裡討來的不死葯,此其三。
編輯本段相關詩詞
詩詞一
嫦娥 《奔月》嫦娥(範文芳飾)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部注釋 1.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恆娥竊以奔月。"恆又作姮。 2.雲母屏風:嵌著雲母石的屏風。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 3.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 4.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闊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滎陽。 譯文 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後羿的長生不老葯。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韻譯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 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下靈葯, 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詩詞二
嫦娥 何楓 十五圓,添廣寒,聞仙子婀娜腰。白裙著身桃花淡,妝盒棲塵蟲網長。嘮叨聲重問海棠,寂寞伴燈守空床,素凈如蘭。幾盼遠方失紙扇,又待夫歸眠廳廊。琵琶弦斷,古調譜亂。 消八日,賢妻蕙,惜相依攜老願!貪色鮮美舔嬌蜜,醉女纏綿饞野芳。街頭巷口撞抱攬,路旁橋尾見吻郎,情何以堪。淚藏心房秋晨霜,羽厭凋零大雁南。飲酒欲醉,搖曳難睡。 衣紫衫,輕舟航,購胭脂長祆刪。修短鬢補顏膚蒼,盤馬尾發揚簪漫。眉柳惠圈煙苒苒,眸清澈姍水泠泠,悠悠蝶灧。魚羞潛石蘭芷凝,筆慚怯畫雪脂琪。背影落單,秀姿本雙。 幸文亞歌曲嫦娥淚MV嫦娥
雙炎灼,地裂遼,苦黎民江魚跳。海市唇間見水渺,蜃樓眼簾瞧綠消。夕陽拔箭向天瞄,黃昏起弓朝日調,矢飛離弦。嗖聲一瞬惦袍飄,呼嘯轉眼記姝嬌。傷金烏,化月出。 昆侖山,王母賞,聞眾徒蓬蒙貪。羿歸力竭卧床旁,陰謀桃木棒恩師。還娥欲分喚鄰壯,人跑倉惶沉深淵,取葯贈芳。歉道遺念飄天上,淚熱奪眶泣廣寒。玉帝惜,郎幻兔。 銀車過,月桂移,歌傷曲惘然沃。盧娜陪伊賞花香,玉兔抱懷念凡間。尋覓昨日踏水邊,冷清明夜度如年,多少睡蓮。偎依幾載數星點,相伴長守任雨叮。千年恆,牛郎願。
編輯本段藝術品
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因此也就成為民間藝術最流行的題材,嫦娥飄然飛向月宮的優美體態,為千百年來藝術家不斷塑造,在各類材料和藝術形式上都有精品涌現。 任率英年畫《嫦娥奔月》
B. 簡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因為後羿射日立了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遇到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出去打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等後羿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編輯於 2019-08-14
查看全部53個回答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_在線聽
根據文中提到的嫦娥奔月為您推薦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京東」品牌好貨,一站購全,正品低價,暢選無憂,閃電送達,盡享非凡好體驗!
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告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雜志_網站主頁
根據文中提到的嫦娥奔月為您推薦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雜志2021年雜志訂閱,雜志鋪全場特價,低至5折起,數千種雜志一站式訂閱,快遞投遞方便,實惠,省心!
成都郵征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告
105條
C. 嫦娥的故事有哪些
1、是源於《淮南子·外八篇》的故事,也是通行版。
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帝堯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也開始危害百姓。
於是帝堯命令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於凶水之上,將大風戰敗於青邱之澤,射九日,殺死猰貐,將修蛇斬於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後來,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葯,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
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滯留在月亮上的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葯,想配成飛升之葯,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2、是屈原《天問》中說的,後羿成為射日英雄後,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一氣之下就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這或許是後來吳承恩在《西遊記》里讓天蓬元帥豬八戒戲嫦娥的一個緣由。
4、後羿是遠古時期有窮國的國王,力大無窮,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濫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但後羿也想長生不老,他恰好又從王母娘娘那裡搞來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葯。
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為使百姓免受後羿長期的殘暴統治,就偷偷把仙葯吃了,化作仙女飄向月宮,成了月神。
5、源自張衡《靈憲》里的那番話,在那裡,嫦娥對於奔月是有疑慮的,她找到巫師有黃。有黃占卜的結果是奔月乃是一件大好事,即使遇到「晦芒」也不要「驚恐」,後來還是會「大昌」。這就堅定了嫦娥奔月的決心。
有黃是個不折不扣的老法海,生生拆散了一對恩愛夫妻。有黃還是一個騙子,把嫦娥騙了,嫦娥在飛升中形體發生變化,最終成了一隻蟾蜍。
D. 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一共有五個版本,分別為:
1、被逼無奈版: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直曬得大地冒煙,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有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大羿,他決心為老百姓解除這個苦難。大羿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
大羿為老百姓除了害,大夥兒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武藝。有個叫逢蒙的人,為人奸詐貪婪,也隨著眾人拜在大羿的門下。大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
一天,昆侖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大羿一丸仙葯。據說,人吃了這種葯,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大羿不願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葯藏在百寶匣里。這件事不知怎麼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大羿的仙葯弄到手。
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大羿要帶弟子出門去,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大羿家裡,威逼嫦娥把仙葯交出來。嫦娥心裡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於是她便機智地與逢蒙周旋。
逢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葯,就翻箱倒櫃,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葯,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2、拋夫獨吞版:
嫦娥知道丈夫大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了不死之葯,就生了服葯成仙之心。有一天,就趁著大羿不注意,偷吃了不死葯,然後就飛到月宮。
3、後羿贈葯版:
據古籍《墉城集仙錄》記載吳姮娥,羿妻也,羿司射衛黃帝之宮,入宮得瓊葯之丹以與姮娥,服,飛入月宮,為月中之官。
4、拯救黎民版:
羿是遠古時期有窮國的國王,力大無窮,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濫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羿想長生不老,他於是從王母娘娘那裡拿來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葯。
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為使百姓免受羿長期的殘暴統治,就偷偷把仙葯吃了,化作仙女飄向月宮,成了月宮中的神女。
5、後羿不忠版:
屈原的《天問》中說大羿成為射日英雄後,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一氣之下就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
E. 嫦娥和玉兔的故事
那是盤古開天闢地的以後的許多年的事情。人間就有了人類,他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過著男耕女織的快樂生活。天上的統治者是天帝,他統治著天上的仙界和地上的凡人,還掌管著人和仙的生死了輪回。
那時候天帝是整個宇宙的統治者,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天帝有12個女兒,各個美艷絕倫,豐姿卓越,尤其是最小的女兒嫦娥,天生麗質,冰雪聰明,是天帝和天後的掌上明珠。話說天帝掌管著天上人間的大事,身邊就少不了要有幾個武藝高強的大將和出謀劃策的謀士,當時論武功最厲害的要數箭神後裔,論文才和謀略要數詩神章離子。
話說那是一年的中秋之夜。天帝下旨,天上人間一同賞月,共賀豐收,於是眾位仙家把酒賞月,身邊是仙樂繚繞,祥雲飄飄,眼前是美酒飄香,山珍海味。嫦娥奉了父親之命,前來舞蹈助幸。 只見她輕移蓮步,眉如小月,目似雙星,祥光籠罩彩雲飛,綉帶飄飄彩鳳翔。真是嫵媚傾國色,窈窕動人心。
嫦娥自顧舞蹈,只感覺有一雙火辣辣的目光,盯著她看,悄悄回眸一看,正好與章離子,目光相撞,那嫦娥哪裡見過這樣英俊瀟灑的少年書生,一剎那,竟然忘記了舞姿,不由粉面猶生兩朵桃花,慌慌的退了下去。
從那天開始,嫦娥的心裡就多了一個秘密,於是她總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去看父親,也看一看父親身邊的章離子。每次見到了章離子,嫦娥感覺到自己是那樣的幸福和甜蜜,因為她已經感覺到了章離子目光中的深情。雖然嫦娥知道後羿也很喜歡自己,可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心裡卻只有章離子那俊美的樣子。
很多時候嫦娥都在幻想,能有一天,她和章離子拉手走在一起,身邊是白雲朵朵,眼前是樓台殿宇。章離子也一樣愛上了美麗的嫦娥,每一個夜晚和白天,他都在想著嫦娥的樣子,想起嫦娥對他的嫣然一笑,恨不得他能時刻和嫦娥在一起。
可是陰差陽錯,後羿和嫦娥在一起了,但章離子不甘心,有一天他化成玉兔去與嫦娥相見,每一個夜晚,嫦娥就那樣痴痴地望著天上的月亮,她想起了章離子,「你知道嗎?如果我和他結婚了,他不會這樣待我的,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可我真的很愛他,如果我們真的可以飛到月亮里,那該多好啊!」
嫦娥輕輕地對著小白兔說著,她怎麼能想到,這只可愛的小白兔,就是她最愛的章離子呢!聽著嫦娥的話,小白兔竟然流淚了,是啊!他看著自己最愛的女人過著寂寞痛苦的日子,他的心都要碎了。
從此以後,月亮里就有了一個美麗的仙子嫦娥,而在她身邊那隻可愛的玉兔,就是她最愛的章離子,雖然他們最終也沒有成為夫妻,可是他們一樣很幸福,因為他們可以時刻在一起。
(5)嫦娥的幼兒故事擴展閱讀:
嫦娥的後世評價: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漢代傳說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
嫦娥的故事還在續寫。不過,人們對嫦娥的同情也是永恆的:李白曾有詩感嘆嫦娥:「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李商隱也曾感慨道:「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華民族在嫦娥形象上寄予的厚望,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說明了這一點。
F. 關於嫦娥的故事有哪些
帝嚳之妻
常儀是五帝之一帝嚳的第四個妃子。據傳說,嫦娥和常儀是同一個人,常儀又稱常羲,嫦娥、常羲原本是一個名字,娥和羲二字,在古漢字中的形、音皆同,實屬一字之分衍。但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出自帝嚳之子帝堯(唐堯)的時代,而且常儀是死於帝嚳之前的,所以常儀並不是嫦娥。
仙女皇娥
東晉時期的小說集《拾遺記》中有一段神仙相戀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叫皇娥,她是少昊的母親。
第一點,按某些說法來,似乎有某種聯系。太昊是太陽,少昊自然就是月亮,而皇娥是少昊之母,當然也就是月亮之母,也就是《山海經》中的常羲。
第二點,皇娥是少昊之母,而拋開神話,只看歷史,文獻中,沒有記載少昊之母是常儀,也就是說,皇娥和常儀,常儀和常羲、嫦娥幾個詞的形、音全同,有可能都是一名之異傳而已。
第三點,在這個故事中,皇娥和白帝子在西海之濱得到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桑椹,而嫦娥奔月是因為她服了後羿從西王母那裡討來的不死葯,可以證明皇娥並不是嫦娥。
帝嚳之女
根據史料記載,常儀只給帝嚳生養了兩個孩子,其中的男孩就是不善之君帝摯,女孩則就是帝女嫦娥。
在《山海經》中還有另外一種記載:常羲又稱常儀,她與帝嚳(帝俊)生了十二個月亮,而且「常羲」字面意思就有生月亮的意思,表明帝嚳和常儀的女兒就是月亮之神嫦娥。嫦娥又有姮娥之稱,也就是說,常羲雖然發音與嫦娥類似,但是未必就是同一個人。在遠古時代,無論男女,繼承先人名諱的人不佔少數,羿與後羿既然都可以是兩個人,把常羲與姮娥也分開來看的話,姮娥很有可能就是常羲所生的這十二個月亮。帝嚳的兒子少皞(少昊)生了般,般發明了弓箭,而帝嚳的臣子羿則是以射箭聞名的,羿比般年長,與帝嚳平輩的後羿能夠精通於少昊的兒子發明的弓箭,射下九個太陽,那麼對於自己臣子的撫恤便是把女兒嫁給羿,這一點符合當時的狀況。所以,嫦娥是常儀與帝嚳的女兒。
G. 有關的嫦娥故事 (!)
嫦娥原名姮娥[1],是大羿(後羿)的妻子。
《准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高誘注;「姮娥,羿妻;羿請不死葯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初學記》卷一引古本《准南子》,於「姮娥竊以奔月」句下,尚有「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十二字,今本並脫去。姮娥即《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讀羲為娥,逐漸演變為奔月之常娥。《文選》注兩引《歸藏》,均謂常娥服不死葯奔月。知常娥神話古有流傳,非始於《准南子》。又《准南鴻烈集解》引庄達吉雲:「姮娥,諸本皆作恆,唯《意林》作姮,《文選》注引此作常,准南王當諱恆,不應作恆,疑《意林》是也」。漢文帝名恆故諱之,知姮娥作恆娥,而恆亦即常之意。《集解》又引洪頤煊雲:「說文無姮字,後人所造。」
民間的傳說又略有不同,大體謂嫦娥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葯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寫照。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後,又說:「平時我沒法下來,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到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現這一情節的嫦娥圖,當是世人渴望美好團圓,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泄。
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是說嫦娥經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誘惑,趁大羿外出狩獵,獨自吞食了不死葯,嫦娥由於背棄了丈夫,怕天庭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宮暫且安身。可是月宮空無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長夜中咀嚼孤獨、悔恨的滋味,慢慢地變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嫦娥墓位於山東省日照市的天台山上,陪伴在大羿墓的旁邊。據說大羿與姮娥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飛天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大羿統一了東夷各部落方國,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由於該國家為眾多崇拜太陽的部落方國所組成,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十日國」。
十日國的地望位於東海之濱的山東省日照市南部(見「《山海經海外東經》地望考證」一文)。現在的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堯王城遺址為十日國的都城。堯王城遺址南側的天台山(現為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的一部分)。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內還有太陽石、太陽神陵、老母廟、老祖像、日晷等許多太陽崇拜的遺跡。
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後來演繹為飛天的嫦娥)死後就葬在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內的天台山上。當地人稱之為大羿陵。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娥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