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成就故事500字

成就故事500字

發布時間: 2021-01-28 16:37:17

㈠ 創業成功小故事500字

去名學庫,有很多

㈡ 我的成就故事 作文300字,給我選材就可以了(成長中的)真實哦

媽已經接近七十歲了,身體不好,我也不知道我還能陪著母親多長時間,我知道自已不能預知未來,但是可以珍惜現在。所以閑時我常常一下班就回家,陪媽媽說說話,聊些陳年舊事,往往在這個時候媽媽最開心。
有時我們會聊到小時候的很多事,講到這些,有一件事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那是媽媽一生的驕傲。其實我已經淡忘了,如果媽媽不提起的話。
那是在我六歲那一年,媽媽去鎮上開會,在經過鎮府門口的時候,不知誰在念牆上貼的告示,隱約中,母親聽到了我的名字,不太識字的她不知是什麼事。後來人家告訴她,某某考了全鎮統考第一名。那不就是自已的兒子考了全鎮第一名?多年了,一講起這件事,媽媽總是那句話,「嘿,那不是我兒子嗎?」我能感受到那種由衷的喜悅。而講起這些也是媽媽最開心的時候。
其實話講回來,那時我還在讀學前班,連考試是什麼東西我都還不太懂。所以那次得獎,其它的印象我都已經模糊。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獎的那頂帽子,以及那個老校長在獎給我們那頂帽子後,帶領我們將課室灰塵滿天的打掃了衛生那種情景。
當然,也就是那次得獎以後,我知道了考個好成績媽媽開心,還會有東西獎。
到了一年級的時候,拿第一名的機會少一點,常常都是第二、第三名。因為有個留級的同學成績特別好,每次考試都是滿分,第一名就很難輪到我了。在我們那個小學,往往都是第一名才有機會上領獎台,所以一到領獎的時候我就會覺得特別失落。二年級、三年級大抵都是這種情況。印象中自已並不是特別的聰明,第一次寫作文還是抄襲人家的,記得當時就那麼幾句話,「星期三上午,我們來到操場邊挖泥,挑了一擔,再挑一擔,把它放到邊上…」
四年級,參加數學通訊賽,無意中得到全鎮第一名,被選中參加全縣比賽。臨行前,母親煮了幾個熟雞蛋給我,威嚴的校長在臨行前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告訴我出發時間,很可惜,因為和嚴厲的校長睡一張床,導致一晚沒睡好,第二天考試考得差,沒得到名次。後來就得了個表揚獎,獎了支鋼筆,我懷疑每個參加的人可能都是表揚獎,當然,這個中情況未得到證實。不過怎麼講也好,這是小學生涯中比較輝煌的一幕。
五年級比較平淡,因為好成績的幾個同學都轉學到附近的大城市了。理所當然的我就是第一名,比賽沒有含金量,在這里就不提了。在這里我講講六年級的情況,那時周圍的三個學校六年級合並在一起,自已當然還是第一。其時已經看完了金庸先生的大部分小說,所以寫起作文來,自然得心應手,當時自已的作文水平確實高人一籌。最記得有一次全鎮統考,我的語文考了個全鎮第二名,和第一名只差了1分。據說我的那篇文章得了滿分,在考試的情況下,自已下筆千言,洋洋灑灑寫了二千多字,聽說改卷的老師甚為驚訝,就給了滿分,那一年自已十三歲。這也是我人生中比較光輝的一件事。所以有時候我回想一下,如果當時我完全聽老師講的話,從不去看那些小說,我的作文水平可能還停留在抄襲的階段。後來想想,完全聽老師話的未必就是好學生呢?
雖然老婆整天說我的文章又長又臭,但比起自已抄的第一篇文章來講已經好多了。這一點我倒是很知足。
在那個地方,我當然是佼佼者,當然范圍再大一點那就不一定了。在這里說這些,也不是為了顯擺,因為我想有些事還是用筆把它記下來,這種回憶也許更長久。
一直到現在,我也確實以此為榮,主要的,還是因為我給父母帶來了榮耀,讓他們的辛苦有了盼頭。

㈢ 名人勵志成功事跡500字左右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們這種發奮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後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車胤(yin)傳》,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玄奘苦學佛法。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練成神箭手。李晟的父親是一員威武的大將,李晟希望長大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父親卻總是說他年紀小,不能習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學習射箭,終於練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讓父親刮目相看。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閻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據學家閻若璩小時候是個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負,在母親和老師的鼓勵下,閻若璩憑著勤能補拙的精神,刻苦讀書,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趕上了正常的同學,此後,閻若璩仍舊憑著這股好學肯吃苦的精神,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顧炎武讀破萬卷書。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點奪走了他的生命。雖然他體弱多病,但是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鑒》,終於成為一代大學者。

歐陽修刻苦練字。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賈逵隔籬偷學。賈逵,字景伯,出生於公元30年,東漢人,是有名的經學家、天文學家。他是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父親賈徽也是一個大學問家。賈逵深受家庭的影響,從小聰慧過人。為了能夠讀書,賈逵小時候隔著竹籬笆,偷聽老師講課的故事。

孟柯改過勤學。孟子是戰國時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並非是一個天生就有學問的人,他幼年的時候非常貪玩,不喜歡讀書。後來,孟母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還剪斷布匹開導他。終於,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須努力勤奮的道理。

宋濂冒雪訪師。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園求學。古代的時候,對自然界產生很多誤區,人們相信螺贏是將螟蛉變成自己的兒子這個荒唐的傳說,還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對此表示懷疑。他在村邊的菜園子里找到一窩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會神地整天觀察。陶弘景發覺它們有雄也有雌,經過許多天細致的觀察,陶弘景終於揭穿了蜾蠃銜螟蛉的秘密:原來蜾蠃也有自己的後代,螟蛉是被銜到窩里給幼蟲當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從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親自觀察,絕不能人雲亦雲。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裡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現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裡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葯店給父親買葯。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葯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裡,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葯店去買葯,家裡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裡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葯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裡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裡,每當他氣喘吁吁地准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後來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里的壽鏡吾老師,是一位方正、質朴和博學的人。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曾經難魯迅留下深贏得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前進。

㈣ 成就故事有哪些

問得太大了,真是古今中外數不勝數呀!

㈤ 我的成就故事 作文

人的一生會做出很多成就,而成就的背後就有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這是苦盡甘來的故事。我也不例外。

在六年級下學期的一天,班主任郭老師告訴了我要開班隊會的消息,並簡單的介紹了班會的內容,主管是我。我頓時感覺到一個重擔壓在了我的肩上,喘不過氣兒。這……怎麼找上我了?哎,沒辦法,事已至此,我也只好硬著頭皮上了。說干就干,首先我給3個做課件比較好的同學規定了具體內容,布置了做課件的任務,並讓他們把發布內容分配給組員。接著就是寫串詞這項大工程了,前幾天我一直在給別人分配任務,這次也該輪到我完成了。

第二天就要演練了,可是我的串詞還沒有寫,時間緊迫,於是我從當天晚上7點鍾開始在電腦上打串詞。開頭當然要描寫時間、季節的變化,還要突出我們對奧運的企盼,怎麼寫呢?哎呀!真麻煩!急得我直冒汗。過了好長時間,我終於完成了第一段。還沒等我鬆口氣,又有一個問題來了:怎樣和下面的小組展示、同學作品連接呢?這可讓我傷透了腦筋。一轉眼,就到了12點,而我卻剛寫完一半,還差那麼多沒寫,明天就要用……困死我了!可是我一想到老師對我的信任,就一下子打起了精神,拿濕毛巾擦了把臉,又回到了電腦前。凌晨1點……凌晨2點,噢!我終於完成了!我趕緊把文件存進U盤,睡覺去了。

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一,我們通過了演練。很快,星期三的第二節課——正式開隊會的時候,我作為主持人拿著我自己寫的主持詞,心情溢於言表。各小組的精彩展示,老師、同學的動情話語,讓在座每個人的淚水奪眶而出。這次我們班的班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聽課老師和其他老師的好評,六(4)班班主任還讓我給她們班的4個總負責人說一下經驗。我成功了,真是「苦盡甘來」呀!

這次班隊會讓我的能力和膽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開班會都是老師寫串詞、布置任務,這次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開展了一次成功的班會,我們能完成好這樣艱巨的任務。原來也都是讓平時主持好的人主持班會,而這次我也能在全班同學面前主持班會了。此時此刻,我的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極了。

㈥ 600字成就故事 急求 謝謝大家的幫助

親,給你幾個題材參考下吧。望採納!

1通往幸福的五個台階

心理學家們對「主觀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新發現:幸福不分性別,不依賴於年齡。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克塞克的說法,幸福意味著生活在一種「沉醉」的狀態中,他提出感受幸福的九個步驟:

換一種心情看生活。把孩子的微笑當成珠寶,在幫助朋友中得到滿足感,與好書里的人物共歡樂。

控制你的時間。一天寫300頁書是件很難的事,然而每天寫兩頁則非常容易辦到。這樣堅持150天,你就可以寫成一本書。這個原則可應用於任何工作。

增強積極情緒積累。積極的情緒催人奮進,幸福的人做每一件事都是努力消除消極情緒的過程。

優待身邊的人。要學會很好地對待朋友、配偶。能夠一下數出5個親密朋友的人,有60%比不能數出任何朋友的人感到更幸福。

面帶幸福感。實踐表明,面帶幸福感的人會感到更幸福,經常歡笑能在大腦中引起幸福的感覺。

不要無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電視機前,要沉浸於能用你的技能做的事情中。

多參加室外活動是對付壓力和焦慮的良葯。

好好休息。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們仍留出一定的時間睡眠和享受孤獨。

有信仰的人更幸福。

2誠實節的由來

5月2日是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誠實節,又稱「不說謊紀念日」。它是為了紀念一個年僅8歲因堅持真理而獻身的男孩而設立的。

這個男孩名叫埃默紐?旦南。埃默紐5歲時,不幸父母雙亡,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後被諾頓夫婦收養作義子。埃默紐8歲時,一天晚上他剛睡著,就被樓下一陣敲打聲驚醒。他急忙下樓,只見繼父和繼母正在謀殺一個寄宿在小酒店的小販。第二天一早,他繼父就來到他的房間,教他在警察面前說謊。埃默紐回答說,他不想說謊話。諾頓夫婦就把他的雙手吊在樑上,用柳條抽打他,逼他說謊。抽打了兩個小時,埃默紐的回答還是「爸爸饒了我吧,我不想說謊……」最後被活活打死。

事發後,諾頓夫婦受到法律的嚴懲。市政府為埃默紐建造了一塊紀念碑和一座塑像。紀念碑上寫著:「懷念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所在的威斯康星州政府定每年的5月2日為誠實節,以永久紀念。

3你想盡辦法了嗎

2002年10月27日,盧拉當選巴西第四十任總統,這位工人出身的勞工黨候選人,只讀過5年小學。許多傳記作家都想揭開盧拉的成功之謎,但盧拉從沒安排過與此有關的采訪。

前不久,盧拉總統前往一個名叫卡巴的小鎮視察,該鎮的小學請他帶領學生上一節早讀課,由於邀請他的那個班有一位盲童,盧拉總統欣然同意。

盧拉總統領讀的是一篇題為《我的第一任老師》的課文。讀完後,盲童怯怯地問了這么一個問題:總統,您的第一任老師是誰?盧拉總統沉思了片刻,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也是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我放學回家。在准備開門的時候,鑰匙找不到了。返回學校去找,沒有;去問同學,同學也都沒見到。當時我父母不在家,要星期天才能回來。怎麼辦呢?我找來一枚別針,想鉤開那把鎖,可弄不開。於是我轉到房子的後面,想從窗子爬進去,可是窗子是從裡面關死的,不砸壞玻璃就無法進去。怎麼辦?就在我准備爬上房頂,從天窗里跳進去的時候,鄰居博爾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麼,小夥子?」「我的鑰匙丟了,我無法從門里進去。」我說。「你就不能想點辦法嗎?」他問。「我已經想盡了所有的辦法。」我回答。「你沒有想盡所有的辦法,至少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鑰匙,把門打開了。

當時,我一下愣住了。原來,我媽媽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鑰匙。你如果問我,誰是我的第一任老師,我認為是博爾巴先生。

從此,盧拉總統的故事就傳開了,也許不會再有人對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人當選總統感到驚奇了。
4不能等待

1921 年6月2日,電報誕生整整25周年。美國《紐約時報》對這一歷史性的發明,發表了一篇簡短的社論,其中傳達的一個重要信息是:現在人們每年接受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50倍。

對這一消息,當時在美國至少有16人作出了反應。那就是,創辦一份文摘性刊物,讓人們能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盡快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這16人中,有律師、作家、編輯、記者,甚至還有一位名叫瑟?麥卡錫的國會議員,他們都認為這類刊物必定有廣闊的市場。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他們都到銀行存了500 美元的法定資本金,並領取了執照。然而,當他們到郵電部門辦理有關發行手續時,卻被告知,該類刊物的征訂和發行暫時不能代理,如需代理至少要等到明年中期選舉過後。

得到這一答復,其中的15人為了免交執業稅,向管理部門遞交了暫緩執業的申請。只有一位叫德威特?華萊士的年輕人沒有理睬這一套,他回到他的暫住地———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一個儲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 個信封,裝上征訂單運到郵局寄了出去。

從此世界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就誕生了。到2002 年6月30日,他們創辦的這份文摘類刊物———《讀者文摘》已擁有19種文字、48個版本,發行范圍達127 個國家和地區,訂戶1億人,年收入5億美元。

為什麼世界上聰明人很多,而成功者很少?是不是因為很多聰明人在已經具備了不少可以成功的條件時,仍在苛求更多的捷徑,從而失去了機會。而成功者不會等待萬事俱備。

5教訓與教育

威廉是一名體育老師,他試圖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掌握「run(跑)、catch(抓住)」幾個詞的用法。這節課拿來一個籃球,讓學生排成兩隊,依次傳球並跑到另一隊後面,威廉不停地喊run!run!catch!catch!學生很投入地做著。忽然,一個調皮的男生非常用力地把球砸向一女生,威廉跑過去一下子抓住了球,非常生氣。要知道,這可是在教室內,這一動作是很危險的。中文助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威廉如何處理。學生很快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等待著老師訓斥。很短的時間,威廉恢復了表情,把孩子喊過來,手把手教這個男生傳球,這次學生傳得很好。

「Good!」威廉伸出了大拇指。

其實,對於孩子,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許犯錯誤。美國同行告訴我,對於低年級的孩子,犯錯誤是他們的權利,所以他們測驗學生的時候,單詞寫錯了有些是可以得分的,如水water,如果寫成了wate,就可以給分,因為基本答對了。他們對孩子的考試評價,是從0分開始的,學生答對1道題,就給加多少分,直至加到滿分——5分。學生永遠處於贏分狀態,所以他們的孩子始終充滿了自信心和征服欲。

6命令是這樣傳遞的

據說,美軍1910 年的一次部隊的命令傳遞是這樣的:

營長對值班軍官:明晚大約8點鍾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這個地區被看到,這種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著野戰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釋這一罕見的現象。如果下雨,就在禮堂集合,我為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

值班軍官對連長: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哈雷彗星將在操場上空出現。如果下雨,就讓士兵穿著野戰服列隊前往禮堂,這一罕見的現象將在那裡出現。

連長對排長: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非凡的哈雷彗星將身穿野戰服在禮堂中出現。如果操場上下雨,營長將下達另一個命令,這種命令每隔76年才會出現一次。

排長對班長:明晚8點,營長將帶著哈雷彗星在禮堂中出現,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營長將命令彗星穿上野戰服到操場上去。

班長對士兵:在明晚8點下雨的時候,著名的76歲哈雷將軍將身著野戰服,開著他那「彗星」牌汽車,經過操場前往禮堂。

7熱愛的奇跡

美國西部電器公司委託著名的梅奧教授,希望他能使下屬的一家工廠里的女工提高生產效率。

根據這些工人從事的非常單調的電磁鐵繞線圈的工作,梅奧提出下午讓工人們有10分鍾的喝咖啡的休息時間,結果產量立刻增長。這時,梅奧進一步在上午也給工人10分鍾喝咖啡的休息時間,生產再次增長。

但是,梅奧沒有就此罷手,他開始宣布取消了下午的休息時間,產量仍在增長;接著他又取消了上午的喝咖啡時間,但是產量繼續增長著,工人們沒有抱怨和怠工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這項工作的確是單調枯燥的。當有了休息後,工人們都喜歡這一段輕松愉快的時間,他們互相說笑著,談論著感興趣的話題。當聽到梅奧向她們解釋了她們在參與一個實驗。她們就感到自己正在一個有意義的程序中工作,有光榮的參與感。不知不覺中她們熱愛上了這項工作,熱愛上了這個集體。

於是這推動了工業心理學一個新的探索:熱愛或興趣似乎比休息、增加報酬等更能提高人們的生產力。熱愛讓我們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而精神都住在一個自由、美麗的天堂里。熱愛應該成為我們的生存內容之一。

㈦ 成就故事 350字

1、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2、厲歸真學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4、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葯,比西方的麻醉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㈧ 撰寫自己的成就故事範文

我最大的成抄就,就是特了一個獎牌.
那個獎牌,雖然是銅牌,卻包含著我很多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他讓我知道,我已經離金牌不遠了.
我已經離冠軍不遠了!
我一定要更加的努力,得到我的冠軍.
我得到的冠軍,其中的意義,不是我成功了,而是,我在我的心裏面,得到了最高的榮譽!

㈨ 名人成功的故事 500字左右 多謝幫助!!!

史泰龍——1850次求職被拒

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當電影明星。 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拜訪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面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 但這位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後又咬牙開始了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第350家電影公這時,這里的老闆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幾天後,他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
這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

到了新疆,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林則徐生存的分量:他至今仍然活在新疆人民的心中。

鴉片戰爭爆發後,林則徐在虎門一把火點起了中華大地抗英的烈焰,這是世界禁毒史上的第一把火。現在,美國特地從中國運去林則徐的塑像,並把他樹為禁毒英雄。但是,當時的清朝政府卻以「誤國病民」之罪,把林則徐發配到新疆伊犁。

在閱讀史料中,我看過林則徐在19歲時寫的「山登絕頂我為峰,海到無崖天作岸」,這股豪氣是罕見的,而「敲一聲鑼替天地喊威,打一通鼓為百姓吶喊」,這種正氣註定了他日後對國家懷有強烈的責任感。從1842年7月被貶後,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他於1842年12月到達伊犁。當時,他住的是民房,想的還是國家的大事。他認為,當時新疆最大的事務莫過於邊防與軍墾。他主動向當時的伊犁將軍布彥泰提出軍墾的建議,准備引伊犁河三大支流之一的喀什河水,開墾伊河北岸大片良田。伊犁將軍布彥泰對這位民族英雄是敬佩的,也是信任的。他不僅委派林則徐協助管理兵餉錢糧,而且對林則徐修這條後來被命名為「皇渠」的動議全力支持。1844年,「皇渠」工程歷時4個月完工,共擴建和溝通大渠全長100多公里,灌溉數10萬畝農田。現在「皇渠」(伊寧縣人民渠)的龍口工程遺址猶存。「皇渠」修好後,布彥泰主動為林則徐請功。但是昏庸的朝廷還是不予解除林則徐充軍的處罰,又把他派往南疆繼續辦理「墾復」事宜。

到南疆後,林則徐繼續為民辦好事,當地百姓永世紀念著這個心存「大體」的民族英雄,便把由林則徐主持開墾的渠道叫「林公渠」。在南疆,他共主持開墾了310城60萬畝的良田。

在吐魯番,坎兒井是與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大傑出工程。它是當地老百姓引天山的冰川水灌溉農作物的地下引水工程。由林則徐組織挖掘的坎兒井,當地的老百姓就叫「林公井」。

林則徐還請一些漢族木匠,為當地百姓打造紡車織布機,教授農民紡花織布,這種車就叫做「林公車」。正因為林則徐在當地百姓中擁有崇高的聲望,在霍城縣伊犁將軍府舊址,如今還保留著四棵林則徐親手栽的青剛櫟大樹,當地人小心翼翼地用圍牆圍起來,供後人瞻仰,並取名為「林公樹」。

新疆是多民族的聚居地,但是不管是哪個民族的人,也不管有什麼樣的頭銜,作為百姓來說,他們只記住你為百姓做了些什麼。林則徐在新疆前後只呆了兩年多時間,但是老百姓一代又一代地他記住了他。

歷史自有公論,大浪淘沙,能夠留下的是一顆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心,是一份能夠福蔭子孫萬代的實實在在的業績。

林公遠去,英名猶存,業績長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