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兒童睡前故事
半途而廢材料
【發音】bàn tú ér fèi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中庸》
【解釋】比喻事情沒有做完就停止,不能堅持到底。
【近義詞】功虧一簣、有始無終、淺嘗輒止、因噎廢食、一噎止餐、半途而返、戛然而止、付之東流、打退堂鼓、前功盡棄
【反義詞】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鍥而不舍、知難而進、有始有終、接連不斷、滴水穿石、竟底於成【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補語
【成語舉例】半途而廢做事的人,註定辛苦一生,一事無成。
半途而廢的成語故事:
東漢時,河南郡有一位賢慧的女子,人們都不知她叫什麼名字,只知道是樂羊子的妻子。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後把它交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向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因為它的名字令人厭惡;也不吃別人施捨而呼喚過來吃的食物,寧可餓死。更何況拾取別人失去的樂西。這樣會玷污品行。」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非常慚愧,就把那塊金子扔到野外,然後到遠方去尋師求學。一年後,樂羊子歸來。妻子跪著問他為何回家,樂羊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沒有其他緣故。」妻子聽罷,操起一把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機上織的絹帛產自蠶繭,成於織機。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有一寸長;一寸寸地積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從前的時間也就白白浪費掉。」妻子接著又說:「讀書也是這樣,你積累學問,應該每天獲得新的知識,從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歸,和割斷織絲有什麼兩樣呢?」樂羊子被妻子說的話深深感動,於是又去完成學業,一連七年沒有回過家。
Ⅱ 經典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 兒童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
晉代有一位的將軍,名叫祖逖。他文韜武略,忠心愛國,是一位倍受尊敬的人。
可是,祖逖小時候卻是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愛讀書習武,整天只喜歡到處去玩。
祖逖長大後,看見國家衰落,連年征戰,百姓的日子非常艱苦。但是,他力量微薄,學問又淺,什麼忙也幫不上。
為了能改變國家的現狀,祖逖開始發奮讀書,認真學習,從書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
祖逖還經常去當時的首都洛陽,向有學問的人請教。認識他的人都說:「祖逖將來會是國家的棟梁。」
在祖逖24歲的時候,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但他覺得自己的學問還不夠,就沒有答應,而是繼續努力讀書。
祖逖有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和祖逖一樣,都希望早日平定戰亂,讓國家強大,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兩個人每次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都會不知不覺談到很晚,就在一張床上休息。
第二天早上,他們又會一起練劍習武,為將來報效祖國做好准備。
一天半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雞叫聲,便爬起來對劉琨說:「公雞在叫我們起床,現在就去練劍怎麼樣?」劉琨欣然同意了。
從此以後,祖逖和劉琨約定,每天聽到雞叫聲就起床練劍。不管刮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冬,從來沒有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練習,祖逖與劉琨都成為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的文武全才。
聞雞起舞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我們要向祖逖和劉琨學習喲!
Ⅲ 兒童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孟母斷機
孟軻(kē)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與他母親的嚴格教育是分不開的。
孟軻小時候也很貪玩。一天,孟母正在織布,還未到放學時間,小孟軻卻逃學跑回家。孟母見了,氣得渾身發抖。她把小孟軻叫到跟前,說:「孩子,窮人無本,力氣是錢。娘每天沒日沒夜地辛苦織布,賺(zhuàn)錢供你上學。可是,你卻逃學。」說著,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聲,把織布機上的綾(líng)子一刀剪斷。
小孟軻見娘生這么大的氣,嚇壞了,連忙央求說:「娘,我錯了!我一定改!」
孟母見小孟軻知錯,舒了一口氣,指著機上的斷綾說:「孩子,不管做什麼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學,就跟這些斷綾一樣,怎麼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軻趕快回到學堂。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逃過學。
孟軻在孟母的循循善誘下,勤奮學習,成了學堂里有名的好學生。
Ⅳ 兒童成語睡前故事大全
【成語】: 鳥盡弓藏
【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解釋】: 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回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答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舉例造句】: 小弟從征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二回
【拼音代碼】: njgc
【近義詞】: 兔死狗烹、過河拆橋
【反義詞】: 知恩圖報
【用法】: 作謂語、定語;常與「兔死狗烹」連用
【英文】: cast somebody aside when he has finished his work
【故事】: 春秋末期,楚國范蠡和文種到越國去做官,輔佐被吳王夫差打敗的勾踐,他們發奮圖強,使越國強大,滅了吳國。范蠡深知勾踐的為人就到齊國隱姓埋名經商,他寫信勸文種離開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種不信被殺
Ⅳ 兒童成語睡前故事三篇
不翼而飛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有一年秦王派大將王稽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一連攻了十七個回月,也答攻不下城池。
王稽非常煩惱,有個名叫庄的人向王稽獻計說:「你如果犒賞部下,就可以鼓舞他們的鬥志,邯鄲攻破是有希望的。」
王稽不耐煩地說:「我是統帥,只知道服從國王的命令,別的事情管不了那麼多。」
庄並沒有被王稽的不耐煩而嚇退,他繼續說道:「你這樣講不太對。即使是父親給兒子下命令,有的可行,有的就不可行。……我看你一味媚上欺下,獨斷專行,輕視士兵已經很久了。我聽說,假如有三個人謊稱老虎來了,那麼聽的人就會信以為真;如果有十個人合力彎一個木槌,就能把木槌弄彎;如果大家都口傳消息,要求你改變指揮方法,這消息沒有翅膀也會飛得很遠。這說明眾部下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你還是賞賜一下你的將士們吧!」
可是,王稽還是聽不進庄的意見。幾天之後秦軍果然發生叛亂,嚴重地影響了戰事的順利進行,秦王很是惱怒,就把王稽處死了。
Ⅵ 兒童睡前故事大全:成語故事大全之金
睡前成語故事篇一: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的齊威王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當上了版皇帝。
年輕的他權因此驕傲自滿,每天飲酒作樂,不但不處理國家大事。
不準大臣勸阻,如果有人不聽他的話、或是違反他的規定,就會受到死刑的處罰。
就這樣過了三年,國家政治混亂,鄰近的魏國也常派兵攻打。
大臣們對國家的安危很擔心,卻又不敢提出勸告。
大夫淳於髡故意對他說:「宮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來都不飛不叫,大王知道這是甚麼鳥嗎?」
聰明的齊王一聽就明白淳於髡的用意。
他說:「這只鳥不是普通的鳥,平時不飛不叫,但只要一飛直往上沖,一鳴叫聲驚人。」
齊王還出兵反擊魏國的侵略,使魏國割地求和。
後來其它國家都很害怕,不敢再來侵犯,從此齊國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生活。
Ⅶ 兒童睡前故事大全,經典成語故事
【成語】: 鳥盡弓藏
【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解釋】: 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舉例造句】: 小弟從征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二回
【拼音代碼】: njgc
【近義詞】: 兔死狗烹、過河拆橋
【反義詞】: 知恩圖報
【用法】: 作謂語、定語;常與「兔死狗烹」連用
【英文】: cast somebody aside when he has finished his work
【故事】: 春秋末期,楚國范蠡和文種到越國去做官,輔佐被吳王夫差打敗的勾踐,他們發奮圖強,使越國強大,滅了吳國。范蠡深知勾踐的為人就到齊國隱姓埋名經商,他寫信勸文種離開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種不信被殺
Ⅷ 成語故事 《程門立雪》 兒童睡前故事
程門立雪講的故事是講:楊時到程家門前求學的故事,表達對老師的尊重。
原文:
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史。熙寧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於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於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里從之游,號曰龜山先生。
譯文:
楊時,字中立,是劍南將樂人。小的時候非常聰穎,善於寫文章。年紀稍大一點後,專心研究經史書籍。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拜師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我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卧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了以後,楊時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大概四十歲了。一天楊時拜見程頤,程頤正在打瞌睡,楊時與同學游酢(音zuò)恭敬地站在一旁沒有離開,等到程頤睡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楊時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遠千里與之相交遊,其號為龜山先生。
Ⅸ 兒童睡前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 美如抄冠玉
【拼音】: měi rú guān yù
【解釋】: 冠:帽子。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後形容男子長相漂亮。
【出處】: 《史記·陳丞相世家》:「平雖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舉例造句】: 曾有一個道士,有長生不老之術,自說已經百餘歲了,看去卻「美如冠玉」,象二十左右一樣。 ★魯迅《准風月談·青年與老子》
【拼音代碼】: mrgy
【用法】: 作謂語;形容男子長相漂亮
【英文】: as beautiful as the jade ornament of a cap
【故事】: 秦末漢初,美如冠玉的陳平在張負的資助下從師學習,他先後投奔魏王咎與項羽,因他們不能採納他的建議就去投奔劉邦。劉邦認為他是個人才,就封他為曲逆侯,他先後6次用計使劉邦轉危為安,為漢王朝的穩定和鞏固作出巨大的貢獻
Ⅹ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 《自相矛盾》 兒童睡前故事
兒童睡前故事:《 自相矛盾》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內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容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