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兒童故事有哪些
❶ 幼兒看的誠實與善良的小故事有哪些
把金牌熔掉 被拆掉兩次的亭子 被人相信是一種幸福 蝙蝠的故事 采草葯的老婆婆 誠實的崔樞 誠實的果實 誠實的林肯 誠實更重要 誠實是生活之本 帶箭的朋友 戴斗笠的地藏菩薩 黛翎公主 當貧窮遇到貧窮 丟失誠信的小黃鶯 冬夜的燈光 杜鵑鳥 風娃娃的故事 鳳凰山 工作誠信的富蘭克林 國王的傳令官 孩子們知道那是不同的 海中救援 韓信一飯必酬 好朋友說實話 橫行的小螃蟹 紅紅的蘋果 紅石竹花 華盛頓與櫻桃樹
❷ 誠實的孩子的故事有什麼
華盛頓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那年,他還是一個9歲多的孩子。
那天,他的父親帶回一把斧頭。這是一把非常精緻的斧頭,父親將其放到地上後,就外出辦事去了。
望著那把漂亮好看、閃閃發光的斧頭,孩子突然心生奇想:「它鋒利嗎?我要試一試!」
想到此,他拿起斧頭,蹦蹦跳跳的跑到自家的櫻桃園。望著那一棵棵掛滿鮮艷欲滴的紅果果,他選了一棵最細的,使出全身力氣,用力揮起了斧頭,只聽咔嚓一聲,那棵細細的小樹攔腰倒了下去。霎時,孩子意識到自己闖了禍,趕快跑回家中,把斧頭放回了原處。
傍晚,父親回到家裡,一眼便看到那棵被砍倒的櫻桃樹。因為那是他最喜愛的一棵優良品種樹。為了這顆優良品種,他可沒少費力氣。
瞬間,父親怒火中燒:「這是誰乾的?」面對怒發沖冠的父親,孩子怯生生地走到父親身邊道:「爸爸,是我。」
「是你?」父親大惑不解。待孩子慢慢細說後,他不僅沒有責備孩子。反而是把他摟在懷里說:「我為你的誠實高興,因為這是比100棵櫻桃樹還要寶貴的東西。」
這孩子名叫喬治華盛頓。他後來成了北美起義部隊的總司令。在他的領導下,打敗了英國殖民者,實現了美國的獨立,華盛頓被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現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❸ 有關誠實的小故事
一:一諾千斤」的由來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❹ 誠實的故事,兒童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以前,有一個受人愛戴的國王。他年紀大了,沒有精力處理國家大事。可是他沒有孩子,這使他很傷腦筋。
有一天,國王想出了一個辦法,於是他把大臣們召集到一起商議:「我要挑選一個誠實的孩子,收為義子,以後讓他繼承我的王位。」大臣們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
國王吩咐大臣給這個王國的每一個孩子都發一些花種子,大臣們立即著手辦理這件事。大臣們對每一個來領種子的孩子說:「如果你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那麼,你便能成為國王的繼承人。」
領到種子後,孩子們歡天喜地地回家了。所有的孩子都種下了花種子,他們給這些種子澆水,施肥,鬆土,精心護理,絲毫不敢懈怠。
有個名叫熊熊的小男孩兒,他非常用心地培育花種子。但是,十天過去了,半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花盆裡的種子依然如故,沒有一點兒發芽的跡象。
「真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熊熊感到很納悶。
一天晚上,他忍不住問媽媽:「為什麼我種的花種子不發芽呢?」
媽媽說:「你把花盆裡的土換一換,也許種子會發芽的。」
熊熊採納了媽媽的建議,在新土壤里播下了那些種子。熊熊像以前那樣,精心照料這些種子,但是它們還是不發芽。
國王規定的觀花的日子到了。孩子們捧著盛開著鮮花的花盆,湧上街頭,大家都想成為國王的繼承人。但是,不知為什麼,國王一邊走,一邊望著這些手捧鮮花的孩子,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在街道的拐角處,國王看見了一個孩子端著空花盆站在那裡流淚。這個孩子就是熊熊。國王走過去問:「你為什麼端著空花盆呢?」
熊熊哽咽著,把自己種花的經過告訴了國王,並說,這可能是報應,因為他曾在鄰居的果園里偷摘過一個蘋果。
國王聽了熊熊的回答,高興地拉著他的雙手,大聲地說:「你就是我的誠實的兒子!」
孩子們不解地問國王:「您為什麼選擇一個端著空花盆的孩子做繼承人呢?」
國王說:「孩子們,我發給你們的花種子都是煮熟了的種子。他的花盆裝著你們都沒有的東西!」
聽了國王的話,那些捧著鮮花的孩子們,個個面紅耳赤,因為他們播種的不是國王發給他們的花種子。
同學們,其實,熊熊的花盆裡裝的東西是一種美德,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美德——誠實!
❺ 關於誠信的小故事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著叫著要和母親一塊兒去。於是母親騙他說:「乖孩子,待在家裡等娘,娘趕集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信以為真,一邊歡天喜地地跑回家,一邊喊著:「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裡等媽媽回來,村子裡的小夥伴來找他玩,他都拒絕了。他靠在牆根下一邊曬太陽一邊想像著豬肉的味道,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傍晚,孩子遠遠地看見了媽媽回來了,他一邊三步作兩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邊喊著:「娘,娘快殺豬,快殺豬油,我都快要饞死了。」
曾子的妻子說:「一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呢,怎麼能隨隨便便於工作殺豬呢?」
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
曾子聞聲而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後,二話沒說。轉身就回到屋子裡。過一會兒,他舉著菜刀出來了,曾子的妻子嚇壞了,因為曾子一向對孩子非常嚴厲,以為他要教訓孩子,連忙把孩子摟在懷里。哪知曾子卻徑直奔向豬圈。
妻子不解地問:「你舉著菜刀跑到豬圈裡幹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殺豬」。
妻子聽了撲哧一聲笑了:「不過年不過節殺什麼豬呢?」
曾子嚴肅地說:「你不是答應過孩子要殺豬給他吃的,既然答應了就應該做到。」
妻子說:「我只不過是騙騙孩子,和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呢?」
曾子說:「對孩子就更應該說到做到了,不然,這不是明擺著讓孩子學著家長撒謊嗎?大人都說話不算話,以後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聽後慚愧地低下了頭,夫妻倆真的殺了豬給孩子吃,並且宴請了鄉親們,告訴鄉親們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雖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卻教育出了誠實守信的孩子。曾子殺豬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他的人品一直為後代人所尊敬。
❻ 小朋友誠實守信的故事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列寧 列寧八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著他一道去玩。他們在房間里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隻花瓶掉下來,打碎了。孩子們正玩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是互相追趕著。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回到家裡,列寧躺在床上不說話。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愉快,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是回信。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❼ 兒童誠實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