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列寧名人故事
『壹』 關於名人誠信的事例(現代的)
1、中國現代名人關於誠信的故事一:宋慶齡的故事
一個星期天,宋慶齡一家用過早餐後,就准備到父親宋耀如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慶齡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她最喜歡到那位叔叔家了,叔叔家養了鴿子可漂亮了,那位叔叔還說要送她一隻呢!小慶齡正准備和爸爸出門時,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學做花籃便停下腳步,
小慶齡便把此事告訴了爸爸,爸爸和她姐姐都讓慶齡明天教小珍做花籃,但慶齡說什麼也要今天教,父親聽了心裡很高興,還對其他孩子說要向慶齡學習。父親到了朋友家,把事告訴了他的朋友,那位叔叔也很高興,還讓父親帶回兩只鴿子,算是對的小慶齡的獎勵。
2、中國現代名人關於誠信的故事二:孔勝東的故事
1986年,共青團浙江省委向全省團員發出了為社會風氣根本好轉作貢獻的倡儀。年輕時的孔勝東想到了用自己的自行車的修理技術為群眾做點事。於是,他立即行動,每逢周六晚上7時到10時,在自家門口掛出了「共青團義務修理自行車」。
他修車從不收一分錢,當車主有急事而車又一時難以修好時,他就把自己的車借給了別人。 就這樣到了1995年春節,孔勝東父親病重,他也只陪了父親兩天,因為第三天正是周六。在父親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事雖多,但他還是自覺補了一個晚上。 18年來,不管是怎樣,他都沒有歇過一次攤!
3、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華盛頓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4、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里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
吃飯的時候,他望著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
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
周恩來驚訝地說。「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
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著,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
5、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貳』 名人誠實的故事
古有孫臏一諾千金,宋濂連夜抄書,曾參誠信教子,今有鄧穎超冒雨赴約,列寧依時歸還圖書
1.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華盛頓與尼克松、柯林頓的對比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3.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5.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以上詳見《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讀本》 中央文獻出版社)
6\誠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
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
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在一個地方只購得4瓶啤酒,於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 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7\誠信的故事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里矗立著「南北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每年有許多遊人來祭奠亡靈。美國十八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任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坐落在公園的北部。陵墓高大雄偉、庄嚴簡朴。陵墓後方,是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一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陡峭的懸崖邊上。
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只有一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邊的一塊木牌上,卻記載著一個感人至深的關於誠信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兩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這一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歲時,不慎從這里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一個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為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來。
滄海桑田,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輾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仍然還在那裡,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一個偉大的歷史締造者之墓,和一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之墓,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
又一個一百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為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里。那時,剛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周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8\關於誠信的故事
[故事二]一個士兵,非常不善於長跑,所以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很快就遠落人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跑著。轉過了幾道彎,遇到了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標明是軍官跑的;另一條路,標明是士兵跑的小徑。他停頓了一下,雖然對做軍官連越野賽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滿,但是仍然朝著士兵的小徑跑去。沒想到過了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卻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議,自己從來沒有取得過名次不說,連前50名也沒有跑過。但是,主持賽跑的軍官笑著恭喜他取得了比賽的勝利。
過了幾個鍾頭後,大批人馬到了,他們跑得筋疲力盡,看見他贏得了勝利,也覺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過來,在岔路口誠實守信,是多麼重要。
[故事三]曾參殺豬的故事。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叄』 列寧誠實與信任的故事
有一次去姑媽家玩就彰顯了他的誠實與信任,具體故事如下:
『肆』 有哪些關於列寧的名人故事要短
1、列寧愛學習的故事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
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裡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麼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
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後,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後,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
2、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
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
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
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3、列寧吃「墨水瓶」的故事
列寧因為參加革命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工作,想利用在監獄的時間寫一本書。可是監獄里只許犯人看書,不許犯人寫字。監獄里既沒有紙,也沒有墨水,這可怎麼辦呢?
列寧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牛奶在書上寫字,寫完後根本看不出任何痕跡,需要看的時候,只要放在電燈下或者火旁烤一烤就可以看見字了。
監獄里會向生病的犯人供應少量的牛奶。於是,列寧開始裝病,牛奶送來後,列寧就用牛奶在家人給他送來的書上寫東西。
監獄里的看守經常監視犯人,他們常透過門上的小窗往裡看,觀察犯人都在干什麼。為了不讓看守發現,列寧非常小心。他在麵包中間摳出一個小洞,把牛奶倒在中間,他管這叫「墨水瓶」。
有一次,看守看見列寧在寫字,便兇巴巴地沖進牢房,說道:「這下可抓到你了!」列寧站起來說:「墨水都沒有,我怎麼寫?」一邊說一邊把「墨水瓶」往嘴裡塞。
看守沒有找到證據,只好走出了列寧的房間。等看守走遠後,列寧趕緊用麵包又做出一個「墨水瓶」接著寫作。以後,每當看守走近的時候,列寧都鎮靜地吃掉「墨水瓶」。
列寧就是用這種方法在獄中完成了一些偉大的著作。列寧出獄後,笑著對朋友們說,有一天他在兩個小時內吃了五六個「墨水瓶」,把他撐壞了。朋友們聽了都哈哈大笑。
列寧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寫作,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高爾基為了讀書寧願挨打
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麵包師。
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飢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僕: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後,用自製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闆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闆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麼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
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於高爾基一生如飢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5、高爾基因禍得福
一次,高爾基在燒水時,讀書讀得入了神,沒有發覺水早就燒開了,結果把茶缸燒壞了。這下可闖了禍,兇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說就朝高爾基身上打來,一邊打還一邊罵,把高爾基打得遍體鱗傷,以至不得不請醫生來看。
高爾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地方都滲出了血,木刺都扎進肉里去了。醫生從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並非常義憤地鼓動高爾基去告發。
女主人這時害怕了,她生怕高爾基去告她虐待罪。馬上換了一副可憐的面孔說:「孩子!只要你不去告發我,你提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你說話算數?」
「是的。」女主人無可奈何地說。
「只要你允許我在幹完活後可以讀書,我就不去告發你。」
女主人極不情願地答應了。這樣,高爾基因禍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價,換來了多餘時間讀書的權利。
『伍』 告訴我名人列寧的小故事
1、關於列寧的小故事之打碎花瓶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2、關於列寧的小故事之認真學習的小列寧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出國留學網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裡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麼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後,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後,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