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春曉古詩成故事

春曉古詩成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9 15:06:30

❶ 古詩《春曉》全文

春曉

作者:孟浩然抄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❷ 春曉的古詩的意思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這是一首古今傳誦、婦孺皆知的抒情小詩。作者孟浩然(698年—740年),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著名詩人。
此詩沒有採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正是這可愛的春曉景象,使詩人很自然地轉入詩的第三、四句的聯想: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在庭院里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聯系詩的前兩句,夜裡這一陣風雨不是疾風暴雨,而當是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並不可恨。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這首詩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除了語言明白曉暢、音調琅琅上口之外,還在於它貼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雋永。

❸ 春曉的古詩及翻譯

《春曉》

作者: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詞句注釋:

1、不覺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候。

2、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3、「夜來」句:一作「欲知昨夜風」。

4、「花落」句:一作「花落無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譯文:春天氣候宜人正好睡,不知不覺就天亮了,到處都聽到鳥叫聲。夜裡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風雨聲,不知道打落了多少花呢。

賞析:《春曉》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此詩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了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正是這可愛的春曉景象,使詩人很自然地轉入詩的第三、四句的聯想: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在庭院里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

聯系詩的前兩句,夜裡這一陣風雨不是疾風暴雨,而當是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並不可恨。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3)春曉古詩成故事擴展閱讀:

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里,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於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❹ 《春曉》古詩的意思。

《春曉》古詩的意思:

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回里風聲雨答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❺ 春曉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孟浩然在春天的早上醒來,窗外滿是鳥語,於是詩人展開了一系列的想像與聯想。專表達了詩人對屬春天的喜愛。

(5)春曉古詩成故事擴展閱讀

原文: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裡風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里,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春曉》的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就像是從詩人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著詩人的生命,跳動著詩人的脈搏。

讀之,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詩人情與境會,覓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

❻ 春曉的古詩

春曉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②曉,
處處聞啼鳥③。
夜來④風雨聲,內
花落知多少容。
注釋
①春曉:春天的清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
②不覺:不知不覺,沒有察覺到。
③聞啼鳥:聽到小鳥的鳴叫聲;聞,聽到;啼,鳴叫。
④夜來:夜裡。
譯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
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❼ 春曉:這首詩的大意是什麼

1、《春曉》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這首詩大意是——
春夢纏綿,不知版不覺天已經亮了,權醒來之後只聽見處處是鳥兒的歡聲鳴叫,昨晚一夜的刮風下雨,誰知道有多少花被吹落了。

2、附原文: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3、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雖不如王維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故後人把孟浩然與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❽ 用《春曉》古詩編200字故事

春曉

一個暮春的早晨。空氣格外的清新,天空灰濛蒙的,地上濕濕的版,四周依然是這么權安靜。

我一言不發,悄悄地走出門去,輕輕地關上門,害怕驚動了這個暮春早晨的靜謐。我走在一排排綠樹遮掩下的小路上,滿地都是落花。偶然聽見附近的樹林里幾聲稀疏的鳥鳴。它們的叫聲是那麼悲切,彷彿是在為這個春天惋惜,為這些落花哭泣。

昨夜,聽見風從窗外掠過,峭楞楞如鬼一般。再就是雨聲,沙沙地從天空滑落,到屋頂上,到大樹上,到泥土裡。一朵朵花朵被雨水無情地打落,紛紛像雪一樣從樹上落下。屋檐上滴下的水,慘淡地落下。那滴答滴答的聲音,是在為那些落花嘆息吧!

又一個春天將盡,我心裡不免有些淡淡的惆悵。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