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從海瑞的故事廉潔自律

從海瑞的故事廉潔自律

發布時間: 2021-01-29 15:27:58

A. 現代學生黨員應該在海瑞身上學習什麼

海瑞,字汝賢,自號剛峰,大明正德九年(公元1515年)十二月生於海南,祖籍福建。海瑞的童年是貧窮而又不幸得,父親海翰在他四歲時去世,留下母親謝氏(時年二十八歲)和年僅四歲的小海瑞,他們孤兒寡母兩人相依為命,靠著幾畝薄田和謝氏做些針線女紅維持生計。海母和孟母一樣,深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時期,海母就讓他讀《孝經》、《尚書》、《中庸》等聖賢書,樹立儒家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她不讓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玩耍嬉戲,而是「有戲謔,必嚴詞正色誨之」。小海瑞只要冒出玩耍的念頭,就會遭到母親義正詞嚴的一通教育。謝氏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既是慈母,又是嚴父,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把海瑞撫養成人,可謂嘔心瀝血,甘苦備嘗。
海瑞是中國封建社會官場上為數不多的一個特例,平心而論,海瑞與罷官有些緣份。縱觀海瑞的一生,先後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從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4年)十二月十日在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諭,到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十四日病死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他與官場差不多算是打了半輩子交道,其間罷官和請求辭職就有好幾回。僅在南京任上的兩年之中,請求告老還鄉就達七次之多;而賦閑時間之長達十六年之久。由此看見則海瑞踏入仕途的三十三年,幾乎有一半的光陰屬於罷官。
他是明朝最著名的清官,因其為官清廉,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受百姓愛戴,故得「海青天」之名;又因其一生剛正不阿,不與世俗權貴同流合污,屢屢受到排擠,革職閑居竟達16年之久;被重新啟用後,古稀之年的他不改當年本色,貪官污吏皆敬畏之。有人說,斯人偉哉!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海瑞罷官的故事家喻戶曉,「海青天」之美名流芳百世。海瑞一生為官,三起三落,他知道農民貧窮,他到農村巡視,命皂隸們挑著菜和米隨行,自己開伙,從不擾民。他一生未置田產,只有祖上留下的40多畝田產。其生活的儉約,廉潔自律的品格,都傳為一世美談,令人由衷的敬佩。
不論我們站在哪個角度,出發點如何不同,不論怎樣評價海瑞,但客觀理性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海瑞身上表現出的勤懇工作、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執法為民的可貴品格,更難能可貴的是,海瑞始終如一地堅持著他的清廉,這樣的清官,老百姓當然由衷擁護,正是由於海瑞秉公執法、敢於堅持原則,不但謹遵聖賢教誨且身體力行,而且還要和不良風氣作斗爭,而無論對方職位有多高,來頭有多大,都要堅持斗到底,如捆打當朝權貴胡宗憲胡作非為的兒子、嚴詞拒絕鄢懋卿的吃拿卡要就是最好的詮釋。海瑞身上的閃光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弘揚的,學習他那清正廉潔之品行,學習他那執法為民情懷,學習和弘揚海瑞的清廉典型事跡,對於我們守住清廉、耐住寂寞、公正執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習海瑞立足實際,創新工作的工作作風。自記事起海瑞便遵從母命,像其他讀書人一樣,認真研讀「四書五經」,期望通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實現入仕的理想。但海瑞的學業生涯是坎坷的,熬到38歲,在鄉試上終於考中了舉人。此後他仍然很努力但兩次都沒有考上,這一經歷促使海瑞投筆從仕,來到福建南平任教諭。海瑞是讀書人出身,來管理縣學可謂專業對口,經過實地調研後,海教諭大刀闊斧的改革縣學,從修訂完善校規、整頓教師作風、強化學生紀律、加強學業改革、注重師生教學考察等入手,使得南平縣學的教育水平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上級的關注。也恰恰是海瑞立足實際,創新工作的工作作風為自己的入仕開了一個好頭,也把海瑞重氣節這一品格體現的淋漓盡致,也得到了「山筆架」這一稱號。作為基層檢察工作者,我們就要學習好海瑞立足實際創新工作的理念,結合「走千家、訪萬戶、送法律、送服務」、「黨的群眾路線調研」、「一村一檢察官」等活動的開展,認真深入鄉鎮村組進行調研,全面收集群眾對檢察工作意見建議,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同時科學借鑒其他單位的先進工作經驗,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以深化學習型檢察院建設、執法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正確處理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業務建設、隊伍建設與保障建設的關系,全面提升檢察工作科學化水平,要始終把創新作為推動檢察工作發展的不竭動力,把「創先爭優在基層」活動作為重要載體,不斷破解檢察管理、辦案模式、檢察權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檢察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檢察職能作用發揮更加充分、檢察權運行更加公開透明,更要牢固樹立正確的執法觀和業績觀,破除就案辦案、機械執法的觀念,努力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實現檢察工作的科學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學習海瑞體恤民苦、執法為民的民本情懷。海瑞以應天巡撫初下江南,一路微服私訪,到南京任上開展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將賑災工作與興修水利、疏浚河道結合起來,通過以工代賑用發展的眼光開展工作。在海瑞的親自監督下,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將造成江南水澇不斷的多年河道淤塞快速完成,一勞永逸地完成了這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實現了為民解困為國解憂,海瑞立刻名震江南。他任應天巡撫時,取消告狀必須有狀詞的規定,由衙門替告狀人寫狀詞以開展訴訟。依例每月初二、十六兩日放告,每次受理案件竟達三四千之多,還不包括平日受理的人命、強盜和貪污案。其他職分事無巨細,也往往躬親,幾無休息之日。海瑞在執法過程中善於思考,能從細節上捕捉到關鍵環節,認真踐行執法為民的樸素情懷,用公正無私的執法最終把江南大地主徐階的兩個兒子下獄判刑發配充軍,被徐家霸佔的四十多萬畝良田的一半退還失主,海瑞在江南的新政大獲全勝,名震天下。也正是由於海瑞堅決打擊官僚權貴侵害民生民利的行為,使他得罪了不少權貴,被人彈劾,也為他被罷官埋下隱患。海瑞在應天巡撫任上的所作所為,完全體現了他一貫體恤民苦、執法為民的宗旨,我們身處社會主義社會,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常思民苦、心懷民困、切實踐行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我們知道沒有執法為民、以人為本的前奏曲,就譜寫不出社會和諧的新篇章,沒有對群眾和社會負責的態度就不能達到人民滿意的效果,沒有執法為民的新理念,和諧的最高境界就難以實現。堅持執行為民,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而要落實到行動上。檢察機關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過程中,立足法治現實需要,從人性化執法辦案出發,實施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集中力量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分子,面對腐敗分子和違法違紀行為,敢於「亮劍」、弘揚正氣,不迴避矛盾,不推諉失職,以規范化執法辦案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人民滿意的最高追求。
學習海瑞清正、廉潔的自律可貴品格。海瑞從四十多歲入仕,應該屬於大器晚成的官吏,他認為居官之道,在於「清、慎、勤、廉」,為政清廉是最基本的要求。他在調任淳安做縣令的時候,平日穿布衣,吃粗糧,親自下地種菜,以補貼家用,海瑞廉潔自律的形象在當地百姓中傳為美談。只有為慶賀老母親過生日,才買上兩斤肉,以至於當時都轟動了整個浙江官場,時任直浙總督的胡宗憲也一次會議後感慨海瑞的清廉。海瑞後來當上了應天巡撫,在不到兩年多的時間里,做出轟轟烈烈的壯舉,可被罷官回海南時,竟然沒有多餘的財物。16年後,重新啟用的已過古稀之年的海瑞,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可謂官位顯赫、手握重權,肩負起反腐、打黑的歷史重任。三年後75歲的海瑞在滿懷憤懣中病逝於南京任上,死後發現其沒什麼遺物,所剩的錢連料理後事都不夠,還得靠同僚捐助,可見其「一清見底」,堪為「為官之楷模」。南京城裡市民罷市弔唁,「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見《明史》海瑞傳)當時有人評海瑞一生「三不」:「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由此可見海瑞一輩子廉潔自律的真實寫照,可謂是千古罕見。他一生兩袖清風,官至貧時方為清。在物質財富充裕的今天,作為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檢察幹警,我們更應該從細節做起,學習海瑞的清廉自律, 努力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清正廉潔,兢兢業業,為人民群眾謀福祉,展現黨員幹警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今後的檢察工作中,要努力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和「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宗旨,就是要模範遵守法紀,保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不徇私情,自尊自重,接受監督;嚴格執法,文明辦案,剛正不阿,敢於監督,勇於糾錯,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作為黨員檢察官還要常修為檢之德,常懷律已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堅持自我規范、自我修正、自我約束,經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律,模範遵守廉潔從檢的各項紀律規定,堅定職業信仰,始終保持高尚的職業追求,積極履行檢察官的職責和義務,自覺執行檢察行為規范,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斷追求人格品格的完善,做到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法之事不幹。
學過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勤政」與「清廉」是封建社會「清官」的兩個主要特點。海瑞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出現的傑出人才,更是我們檢察系統的驕傲,通過學習海瑞的典型事跡,能夠讓我們了解海瑞、熟知海瑞,進而學習、弘揚海瑞可貴的品格。同時對明朝都察御史制度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歷史的海洋中,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借鑒古代優良傳統,審視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盡管我們會經常在新聞媒體、網路上看到一些黨員幹部在個人慾望無限膨脹,在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面前喪失基本原則,背棄黨的宗旨,肆意揮霍人民賦予的權力,置黨多年的培養教育於不顧。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聖權力,當成了謀取不義之財,謀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喪失信念、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最終身敗名裂,甚至踏上了不歸路。
我們必須算好七筆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一顆清廉的心,把清正、廉潔看成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一種高風亮節,作為我們畢生的追求,以清正為榮、以廉潔為樂、以實現清正廉潔為美,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多出現幾個當代「海青天」,埋頭苦幹為民多辦實事、好事,使清正廉潔之品行永存神州大地,做人民群眾永遠的貼心人,我們必將無悔於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轉載陝西檢察網

B. 有關廉潔文章

首先要看你寫的是什麼類型的文章。這類文章,可以寫演講稿,記敘文,議論文。
演講稿類的,比較好寫。能夠拉近與讀者的距離,顯得親切。主要是圍繞著「教導人們要廉潔」為中心思想來寫。下面是一篇評價較好的範文,可以看看寫法,思路。
廉潔進校園
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君不見,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熱映熒屏,久演不衰;人民公僕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的事跡震撼人心,影響甚廣。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廉潔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聽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有疑問,我們只是一所學校,與地方政府和各級機關相比,廉潔怎麼能提到這么高的位置呢?其實,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廈,離不開我們每個行業、每個部門、每個公民的共同努力。廉潔是綻放於人類之樹的一朵鮮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我們更應始終堅持一面廉潔的大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當前形勢下,要特別強調「廉潔從教」,我們每位老師都要遵守職業道德,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看看他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堅定。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這樣的堅定里,更多的是對老師的執著和無比的信任。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也是今後各條戰線的主力軍,提前對他們進行廉潔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他們正處於身心發育、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很容易受腐朽現象的侵蝕,而且這種不良意識一旦形成,以後就難以糾正。現在,某些電視節目充斥著對燈紅酒綠生活的渲染,部分書刊上堆積著對奢侈生活的描寫,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輩們的「迎來送往」。在這種環境下,如果不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提醒,很多孩子便會照搬成年人的某些行為,從而埋下隱患。而若想改變這些可能,則離不開我們的勤奮工作,廉潔從教,恪盡職守。因此,如何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做到廉潔從教,是我們每一位 老師都需要真心面對、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們要通過廉潔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這樣一種有效的形式,使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聰明智慧,教書育人,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將自己的美好形象永遠留在學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兒童從小就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從而逐步懂得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真正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親愛的老師們,孟子曰:「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就讓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教育事業中去!
如果是寫記敘文,可以引用一些事例。開頭總寫人要廉潔。下面就寫一些事例。最後點明中心即可。下面是我找的一些事例,可以引用。唐朝宰相盧懷慎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 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 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 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 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 三百兩。

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這些是古代的。現代的可以寫周總理,醫生等。
議論文呢,比較好寫。廉潔
(1)引言
歷史證明:清正廉潔盛行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污腐敗猩獗之時,則國勢衰微。歷來清官受人頌揚;污吏遭人唾罵。
我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2)事實論據
羊續懸魚
東漢時,南陽太守羊續,他憎惡當時官僚權貴的貪污腐敗,奢侈鋪張。他為人謙潔、生活樸素,平時穿著破舊衣服,蓋的是有補釘的被子,乘坐著一輛破舊馬車。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飯。
府丞焦儉,是他的下級,為人也很正派,與羊續關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級生活太清苦了,他聽說羊續喜歡吃生魚,就買一條魚送給羊續。焦儉怕羊續拒收,就笑著說:「大人到南陽時間不長,可能不知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餉鯉魚』所以我特意買一條送給您,平時您把我當作兄弟,所以這條魚只是小弟對兄長的一點敬意,您知道的,我絕非阿諛逢迎之輩,因此,務請筆納!」羊續見焦儉這么說,覺得不收下倒是見外了,於是笑著說:「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等焦儉走後,羊續便把這條魚,掛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儉又買了一條鯉魚,心想一年送一條總可以吧,知道買多了,羊續不會要。到羊續府上,焦儉剛說明來意。羊續便指著那條枯幹了的「三月望餉鯉魚」,說:「你去年送的還在這里呢!」焦儉愣住了,搖搖頭嘆口氣,帶著活魚走了。
包拯的《誡廉家訓》
北宋包拯,他為官清廉公正是婦孺皆知的,老百姓稱之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潔無私,痛恨貪官污吏,到了晚年,擔心後人會出不肖之徒,於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著名的《誡廉家訓》以警戒後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後代子孫中有貪污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後代,甚至死後,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
馬寅初拒賄
我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託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後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周恩來總理的衣服
周總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補,補了再補,已經磨得無絨了仍捨不得丟棄。一件襯衣已經舊得換了袖口領子,一件衣服補得顏色已經不一了,他在穿,當別人要求他換新的時候,他總是說:「舊的可以穿。」
(3)理論論據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
宋·司馬光《文中子補傳》
廉不貪直不倚。
唐·柳宗元《處士段弘古墓誌》
惟廉者能約已而愛人,貪者必瘦人以肥已。
《明史·循吏傳》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清·曹雪芹《紅樓夢》
臨大利而易其義,可謂廉矣。
《呂氏春秋·忠廉》
臨官莫如平,臨則莫如廉。
《孔子集語·漆雕氏》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毛澤東威嚴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變其心。
《戰國策·趙策二》
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宋·林逋《省心錄》
人不貪財鬼也怕。
中國諺語
寧可沒錢,不可傷廉。
中國諺語
魚為誘餌吞鉤,鳥為秕谷落網。
中國諺語
若無知足心,貪求何時了?
唐·白居易《西掖早秋直夜書意》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宋·林逋《省心錄》
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
三國·曹植《九詠》
此鄉多寶玉,慎莫厭清貧。
明·黃遵素《霞舟隨筆》
世上沒有比人的可詛咒的貪心更難抑制的東西。
[古希臘]荷馬《奧德修記》
貪心的人至死也干不好任何事。
[英]威爾遜·T《有關高利貸的談話》
貪心的人想把什麼都弄到手,結果什麼都失掉了。
[俄]克雷洛夫《貪心的人和母雞》
即使整個世界放在貪心者面前,他也不會滿足。
[波斯]薩迪《薔薇園》
貪心是一切邪惡的根源。
英國諺語
口裡塞得太多,往往噎住喉嚨。
義大利諺語
要是不花錢,貪婪的人連毒葯也會喝下去。
朝鮮諺語
常在河邊站,就是不濕鞋。
中國諺語
不貪財,禍不來。
中國諺語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於謙《入京》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
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其有。
《韓詩外傳》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戰國·屈原《漁父》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晉·陸機《猛虎行》
蠲濁而流清,廢貪而廉。
唐·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 鉤。
唐·李群玉《放魚》

事例自己引用,議論就要看自己的

C. 求唐宋元明清廉潔小故事

兩袖清風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於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於謙笑著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唐朝宰相盧懷慎 唐朝的宰相盧懷慎清正廉潔,不搜刮錢財,他的住宅和家裡的陳設用具都非常簡陋。他當官以後,身份高貴,妻子和兒女仍免不了經常挨餓受凍,但是他對待親戚朋友卻非常大方。 他在東都(洛陽)擔當負責選拔官吏的重要公務,可是隨身的行李只是一隻布口袋。他擔任黃門監兼吏部尚書期間,病了很長時間。宋璟和盧從願經常去探望他。盧懷慎躺在一張薄薄的破竹席上,門上連個門簾也沒有,遇到刮風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擋。盧懷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盧從願,看到他們倆來了,心裡非常高興,留他們呆了很長時間,並叫家裡人准備飯菜,端上來的只有兩瓦盆蒸豆和幾根青菜,此外什麼也沒有。盧懷慎握著宋璟和盧從願兩個人的手說:「你們兩個人一定會當官治理國家,皇帝尋求人才和治理國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統治的時間長了,皇帝身邊的大臣就會有所懈怠,這時就會有小人乘機接近討好皇帝,你們兩個人一定要記住。」過了沒幾天,盧懷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時候,曾經寫了一個報告,向皇帝推薦宋璟、盧從願、李傑和李朝隱。皇帝看了報告,對他更加惋惜。 安葬盧懷慎的時候,因為他平時沒有積蓄,所以只好叫一個老僕人做了一鍋粥給幫助辦理喪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獵,來到一片破舊的房舍之間,有一戶人家簡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舉行什麼儀式,便派人騎馬去詢問,那人回來報告說:「那裡在舉行盧懷慎死亡兩周年的祭禮,正在吃齋飯。」玄宗於是賞賜細絹帛,並因此停止了打獵。

D. 有關明朝大清官海瑞的故事,最好是100字以內,O(∩_∩)O謝謝!

海瑞最初為官當校長時,有一次,市長大人來視察,所有學生和老師都行跪拜禮,惟獨海瑞巍然不動,副市長大人嘲笑他是海筆架。會見結束後,市長大人問他當初為何不跪,他說身為一校之長,在眾學生面前不可下跪。可見,海瑞剛直不阿的本性與身具來。

E. 求一篇3分鍾演講 關於創建廉潔社會 從我做起

創建廉潔校園 從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創建廉潔校園 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君不見,一代清吏包公、於廉、海瑞的故事熱映熒屏,久演不衰;人民公僕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的事跡震撼人心,影響甚廣。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清正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今天我談的「廉政」,不是社會中吃喝玩樂的扼殺.不是貪污受賄的嚴懲,是校園里文明校風的廉政,也許有的同學認為這只是一種社會風氣,與我們小學生有什麼關系;其實不然,校園處處有廉政,廉政之花怎樣才能永久的盛開在校園呢?

我們班就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幾位同學,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被留了下來。老師讓小組長監督,其中的一位同學從口袋裡拿出1元錢,來買通小組長,小組長自然也收下,把老師的信任根本不當一回事。如此「以權謀利」的為官之道,在一位小學生身上出現,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心痛、深思嗎?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校園中,學校的騰飛與發展,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工作,更離不開我們學生的刻苦學習。在生活中,我們要像周總理那樣艱苦樸素。在學習上,我們要像張海迪那樣拼搏進取。說到這我不能不提到我們的的老師。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晴雨。」正是我們園丁的真實寫照。你看,從校長書記到班主任,從各科任課老師到後勤管理人員,他們無不是淡泊名利,清正廉潔,樂於奉獻。對比社會上的腐敗要案,對比生活中的貪官污吏,我們的老師總是那樣甘於清貧,默默無聞,言傳身教,是我們每位學生做人的榜樣。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肩負著民族和國家的未來,我們的責任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用成績回報老師辛勤的耕耘,用所學知識為社會創造財富。

作為學生究竟如何清廉呢?我想: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認真花費父母給我們的每一分零花錢,不要鋪張,更不要奢侈;不要攀比,更不要所謂的名牌,要充實自我,踏實做好每一件事,不要亂扔雜物,更不要損壞公務,不要亂塗亂畫,更不要折花損樹。時時要有儉朴的意識,處處要有美化的環境。這就是我們盡本分能夠做到的。

親愛的同學們,創廉潔社會、廉潔校園,人人有責。因此,我們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去小惡而從善,積小善而成大德,只有這樣廉政之花,才會在我們的校園開花、結果!

F. 明史海瑞傳中的事件體現海瑞什麼性格

海瑞,字汝賢,自號剛峰,大明正德九年(公元1515年)十二月生於海南,祖籍福建。海瑞的童年是貧窮而又不幸得,父親海翰在他四歲時去世,留下母親謝氏(時年二十八歲)和年僅四歲的小海瑞,他們孤兒寡母兩人相依為命,靠著幾畝薄田和謝氏做些針線女紅維持生計。海母和孟母一樣,深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時期,海母就讓他讀《孝經》、《尚書》、《中庸》等聖賢書,樹立儒家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她不讓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玩耍嬉戲,而是「有戲謔,必嚴詞正色誨之」。小海瑞只要冒出玩耍的念頭,就會遭到母親義正詞嚴的一通教育。謝氏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她既是慈母,又是嚴父,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把海瑞撫養成人,可謂嘔心瀝血,甘苦備嘗。
海瑞是中國封建社會官場上為數不多的一個特例,平心而論,海瑞與罷官有些緣份。縱觀海瑞的一生,先後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從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4年)十二月十日在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諭,到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十四日病死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他與官場差不多算是打了半輩子交道,其間罷官和請求辭職就有好幾回。僅在南京任上的兩年之中,請求告老還鄉就達七次之多;而賦閑時間之長達十六年之久。由此看見則海瑞踏入仕途的三十三年,幾乎有一半的光陰屬於罷官。
他是明朝最著名的清官,因其為官清廉,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受百姓愛戴,故得「海青天」之名;又因其一生剛正不阿,不與世俗權貴同流合污,屢屢受到排擠,革職閑居竟達16年之久;被重新啟用後,古稀之年的他不改當年本色,貪官污吏皆敬畏之。有人說,斯人偉哉!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海瑞罷官的故事家喻戶曉,「海青天」之美名流芳百世。海瑞一生為官,三起三落,他知道農民貧窮,他到農村巡視,命皂隸們挑著菜和米隨行,自己開伙,從不擾民。他一生未置田產,只有祖上留下的40多畝田產。其生活的儉約,廉潔自律的品格,都傳為一世美談,令人由衷的敬佩。
不論我們站在哪個角度,出發點如何不同,不論怎樣評價海瑞,但客觀理性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海瑞身上表現出的勤懇工作、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執法為民的可貴品格,更難能可貴的是,海瑞始終如一地堅持著他的清廉,這樣的清官,老百姓當然由衷擁護,正是由於海瑞秉公執法、敢於堅持原則,不但謹遵聖賢教誨且身體力行,而且還要和不良風氣作斗爭,而無論對方職位有多高,來頭有多大,都要堅持斗到底,如捆打當朝權貴胡宗憲胡作非為的兒子、嚴詞拒絕鄢懋卿的吃拿卡要就是最好的詮釋。海瑞身上的閃光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弘揚的,學習他那清正廉潔之品行,學習他那執法為民情懷,學習和弘揚海瑞的清廉典型事跡,對於我們守住清廉、耐住寂寞、公正執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習海瑞立足實際,創新工作的工作作風。自記事起海瑞便遵從母命,像其他讀書人一樣,認真研讀「四書五經」,期望通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實現入仕的理想。但海瑞的學業生涯是坎坷的,熬到38歲,在鄉試上終於考中了舉人。此後他仍然很努力但兩次都沒有考上,這一經歷促使海瑞投筆從仕,來到福建南平任教諭。海瑞是讀書人出身,來管理縣學可謂專業對口,經過實地調研後,海教諭大刀闊斧的改革縣學,從修訂完善校規、整頓教師作風、強化學生紀律、加強學業改革、注重師生教學考察等入手,使得南平縣學的教育水平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上級的關注。也恰恰是海瑞立足實際,創新工作的工作作風為自己的入仕開了一個好頭,也把海瑞重氣節這一品格體現的淋漓盡致,也得到了「山筆架」這一稱號。作為基層檢察工作者,我們就要學習好海瑞立足實際創新工作的理念,結合「走千家、訪萬戶、送法律、送服務」、「黨的群眾路線調研」、「一村一檢察官」等活動的開展,認真深入鄉鎮村組進行調研,全面收集群眾對檢察工作意見建議,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同時科學借鑒其他單位的先進工作經驗,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以深化學習型檢察院建設、執法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正確處理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業務建設、隊伍建設與保障建設的關系,全面提升檢察工作科學化水平,要始終把創新作為推動檢察工作發展的不竭動力,把「創先爭優在基層」活動作為重要載體,不斷破解檢察管理、辦案模式、檢察權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檢察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檢察職能作用發揮更加充分、檢察權運行更加公開透明,更要牢固樹立正確的執法觀和業績觀,破除就案辦案、機械執法的觀念,努力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實現檢察工作的科學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學習海瑞體恤民苦、執法為民的民本情懷。海瑞以應天巡撫初下江南,一路微服私訪,到南京任上開展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將賑災工作與興修水利、疏浚河道結合起來,通過以工代賑用發展的眼光開展工作。在海瑞的親自監督下,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將造成江南水澇不斷的多年河道淤塞快速完成,一勞永逸地完成了這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實現了為民解困為國解憂,海瑞立刻名震江南。他任應天巡撫時,取消告狀必須有狀詞的規定,由衙門替告狀人寫狀詞以開展訴訟。依例每月初二、十六兩日放告,每次受理案件竟達三四千之多,還不包括平日受理的人命、強盜和貪污案。其他職分事無巨細,也往往躬親,幾無休息之日。海瑞在執法過程中善於思考,能從細節上捕捉到關鍵環節,認真踐行執法為民的樸素情懷,用公正無私的執法最終把江南大地主徐階的兩個兒子下獄判刑發配充軍,被徐家霸佔的四十多萬畝良田的一半退還失主,海瑞在江南的新政大獲全勝,名震天下。也正是由於海瑞堅決打擊官僚權貴侵害民生民利的行為,使他得罪了不少權貴,被人彈劾,也為他被罷官埋下隱患。海瑞在應天巡撫任上的所作所為,完全體現了他一貫體恤民苦、執法為民的宗旨,我們身處社會主義社會,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常思民苦、心懷民困、切實踐行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我們知道沒有執法為民、以人為本的前奏曲,就譜寫不出社會和諧的新篇章,沒有對群眾和社會負責的態度就不能達到人民滿意的效果,沒有執法為民的新理念,和諧的最高境界就難以實現。堅持執行為民,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而要落實到行動上。檢察機關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過程中,立足法治現實需要,從人性化執法辦案出發,實施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集中力量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分子,面對腐敗分子和違法違紀行為,敢於「亮劍」、弘揚正氣,不迴避矛盾,不推諉失職,以規范化執法辦案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人民滿意的最高追求。
學習海瑞清正、廉潔的自律可貴品格。海瑞從四十多歲入仕,應該屬於大器晚成的官吏,他認為居官之道,在於「清、慎、勤、廉」,為政清廉是最基本的要求。他在調任淳安做縣令的時候,平日穿布衣,吃粗糧,親自下地種菜,以補貼家用,海瑞廉潔自律的形象在當地百姓中傳為美談。只有為慶賀老母親過生日,才買上兩斤肉,以至於當時都轟動了整個浙江官場,時任直浙總督的胡宗憲也一次會議後感慨海瑞的清廉。海瑞後來當上了應天巡撫,在不到兩年多的時間里,做出轟轟烈烈的壯舉,可被罷官回海南時,竟然沒有多餘的財物。16年後,重新啟用的已過古稀之年的海瑞,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可謂官位顯赫、手握重權,肩負起反腐、打窢嘩促狙詎繳存斜擔鉚黑的歷史重任。三年後75歲的海瑞在滿懷憤懣中病逝於南京任上,死後發現其沒什麼遺物,所剩的錢連料理後事都不夠,還得靠同僚捐助,可見其「一清見底」,堪為「為官之楷模」。南京城裡市民罷市弔唁,「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見《明史》海瑞傳)當時有人評海瑞一生「三不」:「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由此可見海瑞一輩子廉潔自律的真實寫照,可謂是千古罕見。他一生兩袖清風,官至貧時方為清。在物質財富充裕的今天,作為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檢察幹警,我們更應該從細節做起,學習海瑞的清廉自律, 努力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清正廉潔,兢兢業業,為人民群眾謀福祉,展現黨員幹警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今後的檢察工作中,要努力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和「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宗旨,就是要模範遵守法紀,保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不徇私情,自尊自重,接受監督;嚴格執法,文明辦案,剛正不阿,敢於監督,勇於糾錯,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作為黨員檢察官還要常修為檢之德,常懷律已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堅持自我規范、自我修正、自我約束,經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律,模範遵守廉潔從檢的各項紀律規定,堅定職業信仰,始終保持高尚的職業追求,積極履行檢察官的職責和義務,自覺執行檢察行為規范,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斷追求人格品格的完善,做到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法之事不幹。
學過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勤政」與「清廉」是封建社會「清官」的兩個主要特點。海瑞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出現的傑出人才,更是我們檢察系統的驕傲,通過學習海瑞的典型事跡,能夠讓我們了解海瑞、熟知海瑞,進而學習、弘揚海瑞可貴的品格。同時對明朝都察御史制度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歷史的海洋中,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借鑒古代優良傳統,審視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盡管我們會經常在新聞媒體、網路上看到一些黨員幹部在個人慾望無限膨脹,在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面前喪失基本原則,背棄黨的宗旨,肆意揮霍人民賦予的權力,置黨多年的培養教育於不顧。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聖權力,當成了謀取不義之財,謀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喪失信念、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最終身敗名裂,甚至踏上了不歸路。
我們必須算好七筆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一顆清廉的心,把清正、廉潔看成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一種高風亮節,作為我們畢生的追求,以清正為榮、以廉潔為樂、以實現清正廉潔為美,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多出現幾個當代「海青天」,埋頭苦幹為民多辦實事、好事,使清正廉潔之品行永存神州大地,做人民群眾永遠的貼心人,我們必將無悔於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轉載陝西檢察網

G. 海瑞的故事400字,要少的

1587年陽歷來11月13日,南京都察院右自都御史海瑞在任所與世長辭。他是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對他的生平行事應該如何評論,人們曾經發生過尖銳的爭執。這爭執一直延續到多少年以後還會成為問題的焦點。

和很多同僚不同,海瑞不能相信治國的根本大計是在上層懸掛一個抽象的、至美至善的道德標准,而責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圍內照辦,行不通就打折扣。而他的尊重法律,乃是按照規定的最高限度執行。如果政府發給官吏的薪給微薄到不夠吃飯,那也應該毫無怨言地接受。這種信念有他自己的行動作為證明:他官至二品,死的時候僅僅留下白銀20兩,不夠殮葬之資。

H. 誰知道清廉的故事

告訴你什麼叫清廉
海瑞去世時,南京都察院僉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顧海瑞,只見用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來,湊錢為海瑞辦理喪事。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
再說一個海瑞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社會風氣腐敗。達官貴人經州過縣,除了酒肉招待之外,還要送上厚禮。那禮帖上寫的是「白米多少石」、「黃米多少石」。但其實,這「白米」、「黃米」都是隱語,指的是白銀多少兩、黃金多少兩。這樣的風氣蔓延開來,連一些公子衙內路過,地方也要隆重接待。 一天,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帶著一隊人馬來到淳安。驛站官員不知道來者是誰,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當場命令家丁,把驛吏五花大綁,吊在樹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淳安知縣海瑞聽說後,馬上趕到驛站,見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無法無天之舉,頓時義憤填膺。他大喝一聲:「住手!」立即命令給驛吏松綁。胡公子的手下見「半路殺出了程咬金」,呼啦一下把海瑞團團圍了起來。胡公子趾高氣揚,揮著馬鞭,說:「你知道大爺是誰嗎?」 海瑞理直氣壯、義正辭嚴,指斥道:「不管你是誰,都不準在我管轄的地方胡作非為!」 胡公子手下的家丁威嚇說:「狗官,你瞎了眼!這是胡總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一聽,心中早已有譜。他冷冷一笑,說:「哼,以往胡大人來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鋪張。今天看你們如此行裝威盛,如此胡作非為,顯然不是什麼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說時遲那時快,海瑞揮手喝令將胡公子捉下,驅逐出境,並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銀財物統統充公.事後,海瑞馬上給胡宗憲修書一封,一本正經地稟告說:「有人自稱胡家公子沿途仗勢欺民。海瑞想胡公必無此子,顯系假冒。為免其敗壞總督清名,我已沒收其金銀,並將之驅逐出境。」

I. 清廉故事有那些(至少說出三篇)

1.劉章,龍游縣靈山寺下人,南宋紹興十五年狀元,官至禮部尚書、資政殿學士,謚「文靖」。在位為官清正,被秦儈排擠和誣陷,秦儈死後,重新被重用;持身節儉自律,處事謹慎,作風嚴謹,輔佐高宗、孝宗兩朝30餘年,從未泄露宮中禁事。劉章酷愛家鄉,相傳由其母出面捐資建造賀羊橋,至今被當地老百姓傳為佳話。

2.余端禮,龍游縣冷水人,南宋進士,官至左丞相,因積極抗金,被後世譽為「南渡名宰」,謚忠肅。初任湖州烏程知縣時,百姓賦稅沉重,親赴中書省衙門申訴,減免百姓賦稅每年6萬貫,甚得百姓稱贊。余端禮精忠報國,善於建言獻策,主張休養生息,富國強兵,從而實現驅逐金兵、收復失地的目的。

3.魏徵是唐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宰相。他直言不諱,曾提出「薄賦斂,輕租稅」、「居安思危」、「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等思想,加上為人儉朴,病危時還沒有像樣的房子,所以一直深受人民的稱道。魏徵只娶了有一個老婆,史料上記載的只有一位,夫人裴氏,是一名廉潔、儉朴的好女人,歷史上出名的賢內助。

4.包公是個鐵面無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那年,老包鍘了不認前妻的駙馬陳士美,皇上懷恨,借個名兒便把包公削職為民。就這,皇上還不解恨。當天,皇上把大太監和小太監召到皇宮,耳朵咬耳朵商議一陣。末了,兩個太監對皇上如此這般一說,說得皇上點頭微笑,吩咐照辦,事成大大有賞。

5.齊白石早年生活貧窮,喜食白菜,創作了多幅白菜圖。這幅《清白傳世圖》,白指白菜,畫面下方的三枚柿子與「世」諧音。齊白石曾雲:「飽諳塵世味,尤覺菜根香。」歷經了世間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才能感受到菜根蘊含的平淡。

6.明末清初有位著名的歷史學家萬斯同,一生不慕榮利,致力於明代歷史的研究。他曾以布衣身份參與編修《明史》,前後十九年,不受俸祿,不領官銜,又手定《明史稿》五百卷,其史學成就可與班固、司馬遷齊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