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聰明有趣的故事書

聰明有趣的故事書

發布時間: 2021-01-29 16:14:19

⑴ 有關讀書有趣的故事

一天,老師走進課堂,學生們一齊起立喊:「老師早上好!」

老師憤憤地說:「只叫早上好?那我下午呢?難道就不好了嗎?」

於是學生們又一齊喊:「老師下午好!」

老師又憤憤地說:「那我晚上呢?」

學生們又一齊喊:「老師晚上也好!」

老師點點頭說道:「這樣才行,現在重新喊一遍!」

學生們一齊喊:「老師早上好,下午好,晚上也好!」

老師說道:「坐下!今天我們要復習反義詞,我們這樣練習,我說一句,你們大聲說出反義詞。現在開始。」

老師:「今天天氣很好。」

學生:「今天天氣很壞。」

老師:「到處陽光明媚。」

學生:「到處陰雲密布。」

老師:「馬路上人山人海。」

學生:「馬路上空無一人。」

老師:「年輕。」

學生:「年老。」

老師:「站立。」

學生:「躺倒」

老師:「有個年輕人站立在路上。」

學生:「有個年老人躺倒在路上。」

老師:「我撿到一元錢。」

學生:「我丟了一元錢。」

老師:「我撿到一元錢,交給老師。」

學生:「我丟了一元錢,去偷老師。」

老師:「錯誤,不能這樣說!」

學生:「正確,應該這樣說!」

老師:「錯誤。」

學生:「正確。」

老師:「這不行,這是違法行為!」

學生:「這可以,這是合法行為!」

老師:「我說錯誤。」

學生:「我們說正確。」

老師:「聽老師的,老師說的才是正確!」

學生:「聽我們的,老師說的都是錯誤!」

老師:「你們愚蠢。」

學生:「我們聰明。」

老師:「停止!」

學生:「繼續!」

老師:「你們現在停止!別說了!」

學生:「我們現在繼續!還要說!」

老師:「你們這些蠢豬,我說停止!」

學生:「我們都是天才,我們說繼續!」

老師:「你們聽老師的!」

學生:「老師聽我們的!」

老師:「學生都得聽老師的!」

學生:「老師都得聽學生的!」

老師:「現在你們停止練習!」

學生:「現在我們繼續練習!」

老師:「你們沒完沒了了嗎?」

學生:「我們有始有終的呀!」

老師:「那你們就停止!蠢豬!」

學生:「那我們該繼續!天才!」

....之後老師怒氣沖沖地抱著書本走出了教室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⑵ 讓孩子更聰明的100個智慧故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讓孩子更聰明的來100個智慧故事源,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什麼?這本書最大特點就是solo了很多種,學習上面不可缺少的借鑒,比方說一些故事都會適合某些人,所以說各種不同的人就會選擇不同的故事裡面的情節進行對號入座,所以說這就是一個好的作品起到的效應。

⑶ 聰明的魚故事書250個字

聰明絕頂的魚

從前有一條魚。它的父母都很聰明,安分守己、平平靜靜地在河裡生活了一輩子,沒有被燉作魚湯,也沒有被梭魚吞進肚裡,它們囑咐兒子也照它們這樣做,老鮑魚臨死前對兒子說:「孩子,注意,要是你想一輩子過平平安安的好日子,那就得時刻留神!」
這條小魚非常聰明,於是它開始依靠自己的智慧分析情況。它發現,不論把身子轉向哪裡——到處是絕境。水裡,周圍盡是些大魚游來游去,數它最小;隨便哪條魚都能吃掉它,它卻吞不下任何一個水生動物。而且它也不懂:干嗎要去吞它們?蝦能用螫把它夾成兩段;蚤能叮它的脊背,把它折騰死。連它自己的魚弟兄都是那樣,只要看見它捉住一隻蚊子,馬上成群結隊地撲過來搶奪。它們把蚊子奪過去後,亂哄哄打作一團,把蚊子搶了個稀爛。
還有人呢,那才叫陰險透了!為了使鮑魚白白地送命,人能琢磨出各種各樣的陰謀詭計,會使用什麼大魚網、小魚網、捕魚簍,還有……釣魚竿!好像沒有比釣魚更愚蠢的玩藝兒了——只不過是一根線,線上拴個魚鉤,鉤子上裝一條蚯蚓或蒼蠅……而且是怎樣放上去的呢?……可以說是以頂不自然的方式鉤在鉤子上!但是被人釣上去的,數魚最多!
關於釣魚竿的事情,老魚爸爸警告過它不止一次。「你最應該當心的,是釣魚竿!」老魚爸爸說,「因為,雖然這種工具最愚蠢不過,可是我們魚,越是愚蠢的東西,越信任。人家給我們扔下一隻蒼蠅,好像對我們表示親熱似的;你要是咬住它。那可就要為一隻蒼蠅送命了!」
老魚還講了,怎樣有一天它差點被燉了魚湯。那時是大量捕撈它們。用跟河一樣寬的大魚網,順著河底一直拉了兩俄里遠。好傢伙!多少魚都被撈上去了!梭魚、鱸魚、大頭夠。斜齒編、嘉魚,甚至還有石斑魚,都被人從河底的淤泥里拖了出來!被撈走的魚,更是多得不計其數。當老魚被漁網在河底上拖著走的時候,真嚇壞了一一那種恐懼,在童話里講不出來,也難以用筆墨形容。它只感覺自己被拖著走,完全不知道被拖到什麼地方去。它看到自己的這邊是條梭魚,那邊是條鱸魚,心思:不是這條,便是那條,馬上會將自己吃掉,可是它們連碰也沒有碰它……「那會兒可顧不上吃了!」大家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難免一死!至於怎麼回事兒?為什麼得死?一一誰也不明白。最後,人們開始收網,把網里的魚往草上倒。那時老魚才懂得了什麼是魚湯。只見沙地上有個紅東西在時明時暗地抖動,那紅玩藝兒上面冒起一團灰濛蒙的雲,烤得老魚熱極了,它感到渾身無力。沒有水已經夠難受的,加上熱就更不好過了……它聽見有人說,那是「篝火」。「篝火」的上頭,架著個黑玩藝兒,裡面有水在翻騰著,就像起大風浪時的湖水一樣。它聽見人說,那是「鍋」。後來,有人說:把魚放在「鍋」里燉「魚湯」吧!就開始把魚大哥往鍋里放。人把一條大魚放在鍋里,那條大魚先往下一沉,然後像瘋了似地往上一蹦,又重新沉了下去,再也不動彈了。就是說,它嘗到了「魚湯」的滋味了。起初人們不加選擇地往鍋里放魚,後來有個老頭兒看了老魚一眼,說:「這么個小不點兒,對魚湯有什麼用處!讓它呆在河裡再長大一些吧!」這老頭兒說著,抓住老魚的鰓,就扔回河裡了。老魚可不傻,急忙拚命逃回家裡去!等逃到了家,看見魚老伴嚇得半死不活地正從洞里朝外張望呢……
結果怎樣呢!不論當時老魚怎麼解釋魚湯是什麼東西,那裡面有什麼,但直到如今,河裡還很少有誰對魚湯有個正確的概念!只有老魚的兒子小魚牢牢記住了父親的教導,永記不忘。它是條知識淵博的魚,又是個溫和的自由主義者,它非常懂得,想平平安安過一輩子,很不容易。「必須那樣安排生活——讓誰也別注意自己,」它對自己說,「不然就沒有命了!」於是它開始那樣生活。首先,它決定挖個只有自己能進去的洞,別的動物都進不去!它用嘴挖這個洞,整整挖了一年。一年之中,它有時鑽在泥里過夜,有時躲在水牛勞底下過夜,有時藏在蘆葦叢間過夜,經歷了無數驚險。最後,總算挖成一個挺不錯的洞,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剛好能容下它獨自一個。其次,它決定這樣安排自己的生活:夜裡,當人類、飛禽、走獸和魚都睡覺的時候,它出來散步;白天,它戰戰兢兢地躲在洞里。不過,完全不吃不喝是不行的。它既沒有薪俸,也沒有僕人,所以它決定約莫在中午,等所有的魚都吃飽了的時候,跑出洞去碰碰運氣,上帝保佑,也許能捉到一隻小昆蟲。如果捉不到小昆蟲,只好餓著肚皮再躺回洞里去發抖。寧可不吃不喝,也比吃得飽飽的丟掉性命強。
它就這樣做了。夜裡出來散步,在月光下洗澡,白天鑽在洞里發抖。只中午跑出洞去捉點什麼吃——可是,中午能捉到什麼呢!中午連蚊子都躲到葉子底下避暑去了,小甲蟲藏在樹皮底下。它只好喝幾口水,就算了!它白天躺在洞里,夜裡睡眠不足,經常挨餓,總是一個勁兒地想:「好像我還活著?明天會怎樣呢?」
有一回,它身不由己打了個盹,竟做了中彩票的夢,贏了二十萬。它欣喜若狂,簡直忘乎所以了,翻了個身——再一瞧,自己的半個臉都伸到洞外去了……萬一這當口附近有條小梭魚怎麼辦!那條小梭魚准能把它從洞里拖出去!
一天,它醒來時發現,就在它的洞對面,站著一隻蝦。那隻蝦彷彿中了妖術似的,一動也不動,朝它瞪著兩只算盤珠似的眼睛,只有須子隨著水流微微顫抖。可把它嚇得夠嗆!那隻蝦足足守候了半天工夫,一直守候到天黑。嚇得它不停地發抖,不停地發抖。
還有一次,黎明前它剛回到洞里舒舒服服地打了個大哈欠,感到睡意朦朧時,一眼瞅見不知打哪兒來了一條梭魚,停在洞口,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這條梭魚也守候了它整整一天,就好像光看也能看飽似的。它把這條梭魚也給糊弄過去了,它乾脆沒出洞。
這種事情,它遇過不是一次,也不是兩次,而差不多天天遇到。每天它都哆哆嗦嗦地躲過去了,得到了勝利,每天它都歡呼道:「謝天謝地,我還活著!」
這還不算——它沒有結婚,沒有子女,雖然它父親曾經有個頗大的家庭。它是這樣考慮的:「父親鬧著玩似的就能混過一輩子!那個時代,梭魚比現在善良,鱸魚對我們這種小魚根本不垂涎。雖然有一天父親差一點被燉了魚湯,可是畢竟還是碰見一個小老頭,把它救了!如今河裡的魚越來越少,簡直要絕跡了,所以魚也受到了抬舉。這會兒可顧不上成家,自己能夠保住性命就不錯!」
這條聰明絕頂的魚,就像這樣活了一百多歲。這一百多年,它一直是戰戰兢兢的,哆里哆嗦的。它無親無友,從來不去找誰,也沒有誰來找它。它不打牌,不喝酒,不吸煙,也不追求漂亮姑娘——它成天提心吊膽地只想一件事情:「謝夭謝地!好像我還活著!」
後來連梭魚都開始誇它,說:「要是都像那樣生活,河裡才安靜哩!」不過,這話它們是故意說的,以為一誇它,它准會出門自我介紹一番,說:「喏!說的就是我!」那時趁機抓住它。但是,這個當,它也沒上,又一次用智慧戰勝了敵人的陰謀詭計。
一共過了一百零幾年,沒有人知道,總之聰明絕頂的魚要死了。它躺在洞里想道:「謝天謝地,我是壽終正寢,跟我的父母一樣。」這時,它想起梭魚的話,「要是都像聰明絕頂的魚那樣生活……」果真那樣的話,情況會怎樣呢?
它非常聰明,所以開動腦筋,琢磨這問題。忽然好像有誰向它低聲耳語似的說道:「要知道,像那樣,可能魚早就絕種了!」
因為為了讓魚傳宗接代,首先得有家庭,它卻沒有,光有家庭還不夠——為了使魚的家庭鞏固和興旺,為了使家庭成員個個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它們必須在自然環境里成長,而不能總呆在洞里,因為洞里永遠很黑,它總呆在洞里,眼睛都快瞎了。必須讓魚們得到充分的營養,而且不能脫離社會,應該常常彼此來往,互相學習美德和優良品質。只有這種生活,才能使魚的種日益完善,不致退化。

⑷ 一則非常有趣且具有智慧的小故事

很多啊,你可以自己搜搜

⑸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有:女娟救父、少孺子智諫吳王、童子計殺雙虎、鮑童智辯田貴人、12歲的丞相、外黃少年勸霸王、小皇帝破冤案、李崇斷案、小孔融譏大夫、蔡文姬聽琴、諸葛亮巧施毒魚計、張就黃絹示軍情、曹沖的故事、蒼舒令山雞起舞、曹睿打獵

1、曹沖稱象

孫權曾送來一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智救庫吏

曹操的馬鞍在倉庫里被老鼠啃嚙,管理倉庫的吏役害怕會被處死。曹沖讓他等三天後自動去自首。曹沖拿刀戳單衣,像老鼠咬嚙的一樣。曹操問他為什麼不開心,曹沖回答民間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會不吉利。曹操說那都是瞎說,用不著苦惱。

不久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匯報了,曹操笑著說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尚且被咬,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沒有責備庫吏。

3、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4、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里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5、甘羅-12歲的丞相

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

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⑹ 找十本有趣的書

《愛的教育》,《湯姆.索亞歷險記》《童年》《小公主》 《杜立德醫生版》《權會飛的教室》《格列拂游記》 《小公子》 《王子與貧兒》 《安妮的日記》《悲慘世界》《茶花女》 《巴黎聖母院》 《金銀島》 《天方夜譚》

⑺ 求個有趣的智慧小故事

一個卡車司機開車經過一個小村莊時,一個中年農婦突然小跑著橫穿馬路,大卡車來了個急剎車,差點撞著農婦。

農婦火冒三丈,沖到駕駛室前對司機沒完地臭罵。

司機不還嘴,點燃一支煙,慢慢地吸著,聽農婦從「村罵」上升到「國罵」。一支煙吸完,農婦還罵,司機火了:「如果我剛才剎車晚了,軋死你,這會兒你還能罵嗎?」農婦想想有理,便不罵了。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感覺很愁悶窩火,很少會為自己慶幸說,如果不是怎樣怎樣,事情還有可能更壞。我們的心空中,也常因此而徒生了許多的陰雲,失去了許多的快樂。

⑻ 有趣的語文故事這本書

彼此

周先生接過陳先生遞過來的名片,看了一下說:「東先生,久仰,久
仰。」
陳先生接過周先生的名片說:「你是吉先生?」
周先生聽了不高興:「我姓周,怎麼扒了我的皮,我哪裡得罪你了。」
陳先生說:「我姓陳,興你割我耳朵,就不興我扒你的皮?」

官話

南人說官話,往往勉強,俗語所謂藍青官話即是。
民國時有某甲,非常羨慕做官,就終日里擺官架,裝官樣,走官步,
說官話。
一天早餐時候對家人道:「你到我的稀飯箱子里去取我的綠腦袋來。」
家人不懂,瞪眼下視。
某甲大怒,喝道:「王八蛋!不能辦事的東西!你不曉官話粥叫稀飯,
竹與粥同音,竹箱子不是稀飯箱子嗎?官話頭喊腦袋,頭與豆同音,我那
箱中有綠豆一包,豈不是綠腦袋么?」

屈原醫生

在歷史課堂上,老師同一個學生:「屈原是什麼人?」
「是醫生。」學生回答。
「胡說!」
「怎麼胡說呢,書上說他是大夫嘛!」
第一個漢字故事:中國歷史上的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取名字

話說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登基後,她想給自己取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名字,中國要名字要表達出自己的獨特之處,並且把自己的光輝也展現出來。可是取什麼字才能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漢字肯定不能體現,於是武則天想自己造一個從來沒有的字出來,這樣肯定就沒有重復了。說造就造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聖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個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曌:zhao

曌字的意思:大概有日月當空、明亮闊大的意思吧。

第二個漢字故事:漢字詞語"竹竿"和漢字詞語"豬肝"的搞笑故事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為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著,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心裡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於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裡.回到縣衙,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裡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裡!"

第三個漢字小故事:四漢字的詞語「天心取米「帶來的小故事
漢字的故事
2007-02-02 08:13:00作者:□麗民整理來源:

奇妙的漢字,一筆一畫都有故事。本書對近三百個常用漢字的文化底蘊進行探討,將漢字中蘊藏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與充滿情趣的故事聯姻,使該書既具學術性,也頗有趣味性。

兩只巨手握在一起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義是有區別的。古稱「同門曰朋」,其意思是同從一個老師學習的人稱為「朋」,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同學;「同志曰友」,也就是說,志同道合的人稱為「友」,即今俗稱的「同志」。《說文解字·又部》:「友,同志為友。」許慎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友」為什麼指「同志」呢?我們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體就一清二楚了。
古文「友」字是由兩個「又」構成。「又」像手之形,並且為右手。可見「友」是會意字,其意思是兩只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從「友」字的造型,可以想見我們的先民,朋友相逢時,他們也會像今天一樣用握手來表示朋友之情。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當舊友重逢,兩人仍然是熱情地伸出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以表示彼此之間的深厚友誼。
對「友」字也有不同的會意。有的學者認為是兩只手共同伸向一個方向,表示雙手互相協調、配合密切的意思。「友」的本意是用手相助。
不管怎麼會意,「友」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以及人與人之間深厚的交情。「友」字的創制,體現了我們民族傳統的美德。「友」由「同志」、「朋友」引申為動詞,其意思為「與……為友」。如《論語·季氏》:「友直、友諄、友多聞,益矣。」其意思是同正直的、誠實的、見聞淵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事。
「立早章」之說質疑
「章」和「張」在漢字中都用於表示姓氏,當有人問你姓什麼時,答姓「張」為「弓長張」,當然無可非議,而要將「章」說成是「立早章」,似乎有些不妥。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須了解一下「章」的造字結構。
小篆作「章」,由「音」和「十」兩字組成,且與金文的「章」保持著一種內在的聯系。《說文解字·音部》:「章,樂竟為一章。從音,從十,十數之終也。」其中的「音」,指「音樂」、「樂曲」;「十」的解釋明顯受到了老子「起一終十」說的影響,「一」為萬物的開始,「十」為萬物之終。由「音」和「十」會出的意思是樂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由此看來,稱「章」為「音十章」更為妥當,稱它為「立早章」只是從它的形體結構來說的。
由於「章」表示一支樂曲一段的演奏過程,因此「章」便引申出文章的「章節」、「段落」的意思。又因為任何樂曲的構成與演奏都必須有規律可循,由此「章」又引申出「章法」、「規章」、「法律」等意思。將此聽覺的規章,用之於視覺上,「章」又有了印章、圖章的意思。
水從門前流過
《說文解字·門部》:「闊,疏也。從門,活(guo念二聲)聲。」「疏」就是「疏遠」的意思,或引申為「寬廣」、「寬大」的意思。漢字的聲符有表意的功能,因而可以會意為寬大的門。
「活」有活動、靈活的意思。《說文解字·水部》:「活,水流聲。」由於「活」為流水聲,有人認為流水為「活」,因而將「闊」的意思會意為:水從門前流過。「活」的引伸義為「靈活」、「自由」的意思,所以又有人將「闊」會意為:人只有在門內(屋子裡)才可以活動。
據《世說新語》載:東漢末年,楊修在曹操部下任主管。時逢相國府修造門樓,當門梁修建竣工後,曹操親自來查看,看後,他一言不發,只向手下的人要了筆墨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後,便拂袖而去。此時,在場的人摸頭不知腦,不了解曹操此舉的用意是什麼,於是他們請來楊修。楊修看後解釋說:「曹相國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嗎?他嫌門太寬了,因此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這就是『闊』。」眾人一聽,方才明白曹相國是借門做的一個字謎。後來,這個門樓重新改建後又請曹操來看,這次曹操果然滿意了。
「妻」是搶來的
無論是甲骨文還是金文,一望便知古「妻」字中有一個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這個女子的頭發顯然是飄散的,另外加一隻罪惡的手,這只手正伸向女子的頭部,將她的頭發抓住。可見「妻」是一個會意字,其意思是:用手去抓住一個女子的頭發。古文的「妻」字生動地描繪了上古社會中搶奪別人的女子作為自己配偶的一種風俗。
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搶婚習俗當然要退出歷史舞台,但是在人們的婚姻中,還保持著一種假搶的情形。所謂假搶,就是這種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長同意的「搶」。現在許多地方流行的娶親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時的習俗,就留有古代搶妻習俗的痕跡。《說文解字·女部》:「妻,與夫齊者也。」許慎的說解告訴我們,「妻」與「齊」是兩個讀音相近的字。「與夫齊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與丈夫有同等的地位。從字形看,「妻」從「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職之義」。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計表明其比較尊貴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當然是因為在家庭中還有比妻子更低賤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過,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對於丈夫來說又永遠是處於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說「妻」子不可能與丈夫「齊」,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妻」由「配偶」又引申為動詞,指以女嫁人或娶別人的女子為妻。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罪也。』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說公冶長這個人(很好),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在監獄之中,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有罪。因此,(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
李鴻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個遠房親戚赴考,這個人不學無術,接到試卷一看,竟然一題也不會答。此時他靈機一動,突然想到自己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戚,於是在試卷上寫道:「我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這個不學無術的親戚竟然將「戚」寫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於是在試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親妻,我不敢娶。」因此,這個親戚還是落第了。
《漢字的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皇上無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聖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麼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戰,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後,變成了「未必敢來」。

第四個漢字小故事:因為錯誤字鬧出的笑話

從前,有個紈袴子弟,自幼好吃懶做,不好好念書。長大以後,常因寫錯別字鬧笑話。

有一天他妻子說想吃枇杷。他從桌子上隨手拿出一張紙,揮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寫完後便招呼僕人去買枇杷。他妻子接過紙來一看,噗哧一聲笑了。原來上面寫的是「買琵琶五斤」。五個字寫錯了兩個,將「枇杷」誤寫成「琵琶」。他妻子看過後,在後面題了一首打油詩:

枇杷並非此琵琶,
只怪當年識字差。
倘若琵琶能結果,
滿城簫鼓盡飛花。

這個紈袴子弟看過妻子的題詩,羞了個大紅臉。「枇杷」和「琵琶」讀音相同,都讀pípa,是同音詞。但「枇杷」是一種水果,而「琵琶」則是一種弦樂器,意義和寫法完全不同。

第五個漢字故事:因為漢字而被打了板子

一文書寫字常把筆畫寫錯。一次造名冊,將「陳」字的「阝」寫在了右邊,被長官打了二十大板。書生從此記住「阝」是應該寫在左邊的,結果不幸又寫錯了「鄭」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聶之人托他寫張狀子,文書大驚失色:「我寫了兩個『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來三個『耳』,要我命啊?!」

第六個漢字故事:團字和圓字的漢字故事

一天上午,「團」在逛街,突然見到了「員」,他熱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圓!」
「員」說:「我不認識你啊?」
「團」說:「我們之前還在一起去給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團圓,怎麼天氣一熱,你把外套脫掉了,就不認識我了?」
第一則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皇上無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聖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麼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戰,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後,變成了「未必敢來」。
第二則故事
說一個人和夫人在家裡招待兩位朋友,朋友甲對女主人敬酒,說「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個很不禮貌了;女主人指了說「醉酒之意不在翁」,說朋友偏離了和男主人敘舊喝酒的本意;男主人也有些不快,似批評的說朋友甲「醉酒之翁不在意」,胡來了;朋友乙在旁邊偷著樂,暗指主人「在意之翁不醉灑」。我看了很生感嘆,這就是漢語的魅力。換了別的任何一種語言,恐怕也難找了如此精澌的例子了。只可惜讀書至今,漢語還是學的不好,真是慚愧啊!
且不從愛國的角度來說,我也認為,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種語言。更不要說漢語本來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文字中,詞彙最豐富,表情達意最淋漓盡致的了。
第三則故事
《施氏食獅史》是一篇由趙元任所寫的設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一字(連標題九十六字),每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shi。《施氏食獅史》這篇短文都能看懂,可是如果你讀給別人聽,他是無論如何也聽不懂的!
本文為漢語中最難讀的一篇,如要嘗試,請先備清水一杯、小棍一把,以免舌齒受傷。
《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只用一個發音來敘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無其他語言能做到了。
白話文譯文:
《施氏吃獅子的故事》
石室里住著一位詩人姓施,愛吃獅子,決心要吃十隻獅子。
他常常去市場看獅子。
十點鍾,剛好有十隻獅子到了市場。
那時候,剛好施氏也到了市場。
他看見那十隻獅子,便放箭,把那十隻獅子殺死了。
他拾起那十隻獅子的屍體,帶到石室。
石室濕了水,施氏叫侍從把石室擦乾。
石室擦幹了,他才試試吃那十隻獅子。
吃的時候,才發現那十隻獅子,原來是十隻石頭的獅子屍體。
試試解釋這件事吧。
背景
話說50年代初期,有人提議漢字全部拼音,以解除小學生識數千漢字的痛苦。語言學大師趙元任老先生大不以為然,戲寫一文施氏食獅史。全文共92字,每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 shi。這篇文言作品在閱讀時並沒有問題,但當用拼音朗讀本作品時,問題便出現了,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緣故。趙元任希望通過篇文字,引證中文拉丁化所帶來的荒謬。

供參考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