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爺爺的故事作文
1. 達爾文小時候的故事
達爾文 (1809~1882) , 英國生物學家, 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 年的環球航行, 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1859 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 在生物學上完成了一次革命.
達爾文小的時候, 一次跟媽媽到花園里為小樹培土.媽媽說: 」泥土是個寶, 小樹有了泥土才能生長.別小看這泥土, 是它長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們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 是它長出了小麥和棉花, 我們才有飯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寶貴了.」
達爾文問: 」媽媽, 那泥土能不能長出小狗來?」
」不能呀! 」媽媽笑著說, 」小狗是狗媽媽生的, 不是泥土裡長出來的.」
達爾文又問: 」我是媽媽生的, 媽媽是姥姥生的, 對嗎?」
」對呀! 所有的人都是他媽媽生的.」
」那最早的媽媽又是誰生的?」
」是上帝! 」
」那上帝是誰生的呢?」
媽媽答不上來了.她對達爾文說: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個謎, 你像小樹一樣快快長大吧, 這些謎等待你們去解開呢! 」
達爾文自幼喜歡花草樹木、鳥雀蟲魚.上學以後, 他仍然保持著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他騎馬、打獵、釣魚、採集礦石、捕捉昆蟲、鑽進樹林觀察鳥類的習性.對達爾文來說,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問號,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他常常邊觀察邊沉思, 甚至忘記了危險.有一次, 達爾文在一個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樣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邁動著緩慢的腳步, 突然一腳踩空, 從城垛上跌了下來.這時候, 達爾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頭腦還在思考.他回憶說: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跌下來的一剎那間, 在我頭腦中閃過念頭的數目卻是驚人的多.這一切, 好像和生理學家們所提出的每個念頭需要可觀時間的說法, 是不相符的.」這場虛驚竟成了他一次難得的實驗了.
2. 作文爺爺的故事
我的爺爺已有70多歲了,水銀似的頭發,雪白的鬍子,再加上川字似的皺紋,把他襯地更蒼老。可爺爺還有一個孩子般的童心,每天都笑嘻嘻的,像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天真,無邪,倔強。
爺爺最大的愛好就是下棋。
有一次,我躺在床上看書,爺爺把家務活都做完了,就要我和他下棋。可那時,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哪肯和他下棋!是我便說:「不下,不下。」這時,爺爺使出了「激將法」:「怎麼啦?不敢下吧!怕我把你打地落花流水?」毫無防備的我中了爺爺的計「下就下,誰怕誰啊!」於是,一場惡斗開始了。
開始我用「炮」吃掉了爺爺的「兵」爺爺用「馬」吃掉了我的炮……到了後來,爺爺佔了上風,便說:「怎麼樣!我都說了會把你打得落花流水,你還不服氣!現在知道我的厲害了吧!」我不管爺爺說的話繼續沉著應對,很快,我就扭轉了局勢,最後用我的「車」吃掉了爺爺的「帥」。爺爺不服氣地說:「還不是我讓你的,夠膽再來!」第二盤,爺爺還是輸了,爺爺急了:「不算不算,再來再來!」看吧,爺爺就是這么倔強,不認輸。不過,這種精神還挺值得我們學習呢!
爺爺認真起來,是誰都比不過的。
那天,爺爺買了一些白菜回家,結果,發現賣菜的人多給了一塊錢給他,就去市場找那個人,誰知,那人說這錢他沒找錯,爺爺就回家拿售貨單,還說,這錢,今天無論如何也要退給他。經過仔細的對比之後,那個人才把錢拿了回去,抱歉地說:「謝謝您啊!為了這么點錢,花費了您這么多時間。真不好意思!」爺爺只是從容地說了一句「沒事,沒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的發現爺爺身上有著許許多多優秀的品質:節約,誠信,勤勞……希望我能把爺爺這些優點學會,做一個21世紀優秀的小公民。
3. 達爾文的故事
關於達爾文的小故事篇一
問起"進化論」的創始人是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達爾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當時,達爾文卻想把
這一巨大的榮譽讓給別人。
1839年春天,達爾文已經對進化論的觀點進行了系統而成熟的論證,並陸續寫出了手稿。但他知道科
學容不得有絲毫紕漏,所以沒有急於將手稿拿去付印發表,而是繼續尋找更多更充分的論據來驗證自己的
觀點。
這一論證竟然延續了將近二十年。1858年夏天, 達爾文覺得一切都成熟了,決定發表自己的研究成
果。他把自己幾十年來的手稿整理好後,交給英國自然科學家賴爾博士,讓他幫助付印發表。就在達爾文
把手稿交給賴爾博士的第二天,他收到在馬來群島從事研究的另- -位科學家華萊士所寫的論文--《記變種
無限地離開其原始模式的傾向》,論文的內容跟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致。
在這個關繫到誰是」 進化論」創始人的重大問題上,達爾文選擇了謙讓。他對賴爾博士說:「我寧願
將自己的手稿付之一炬. 也不願使華萊士或其他人認為我達爾文待人接物有市儈氣。」
賴爾博士說: "這是 你幾十年的心血,你是進化論的創始人,你當之無愧。」達爾文說:」沒關系
的,只要科學有了進步,是誰推動了進步又有什麼關系?」
達爾文決定把進化論創始人這-詎大的榮譽讓給華萊士。但是深知達爾文研究I工作的賴爾博:士堅決不
同意達爾文這樣做。在他的堅持和勸說下,達爾文才同意把自己的手稿提綱和華萊士的論文-起送到相關
機構,同時宣讀。
華萊士得知達爾文先於自2二十年就有了進化論這項科學發現後,他對外界宣布說:」達爾文是一 個
耐心、下苦功夫的研究者,他勤勤懇懇收集論據,以證明他發現的真理。這項發現本應單獨歸功於他,我
只是由於偶然的幸運才榮膺了一席。達爾文才是當之無愧的進化論創立者!」
當你謙讓別人、成人之美時,反過來,別人也會感激你,為你提供方便和幫助。因為謙讓,你將贏得
友誼、愛和尊敬。
4. 關於達爾文小時候的故事
達爾文 (1809~1882) , 英國生物學家, 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 年的環球航行, 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1859 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 在生物學上完成了一次革命.
達爾文小的時候, 一次跟媽媽到花園里為小樹培土.媽媽說: 」泥土是個寶, 小樹有了泥土才能生長.別小看這泥土, 是它長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們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 是它長出了小麥和棉花, 我們才有飯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寶貴了.」
達爾文問: 」媽媽, 那泥土能不能長出小狗來?」
」不能呀! 」媽媽笑著說, 」小狗是狗媽媽生的, 不是泥土裡長出來的.」
達爾文又問: 」我是媽媽生的, 媽媽是姥姥生的, 對嗎?」
」對呀! 所有的人都是他媽媽生的.」
」那最早的媽媽又是誰生的?」
」是上帝! 」
」那上帝是誰生的呢?」
媽媽答不上來了.她對達爾文說: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個謎, 你像小樹一樣快快長大吧, 這些謎等待你們去解開呢! 」
達爾文自幼喜歡花草樹木、鳥雀蟲魚.上學以後, 他仍然保持著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他騎馬、打獵、釣魚、採集礦石、捕捉昆蟲、鑽進樹林觀察鳥類的習性.對達爾文來說,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問號,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他常常邊觀察邊沉思, 甚至忘記了危險.有一次, 達爾文在一個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樣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邁動著緩慢的腳步, 突然一腳踩空, 從城垛上跌了下來.這時候, 達爾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頭腦還在思考.他回憶說: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跌下來的一剎那間, 在我頭腦中閃過念頭的數目卻是驚人的多.這一切, 好像和生理學家們所提出的每個念頭需要可觀時間的說法, 是不相符的.」這場虛驚竟成了他一次難得的實驗了.
5. 三年級作文我心中的達爾文300字
在現在的小康時代,已經很少有像雷鋒那樣的人了。在現在這個時代,也很少有人時時刻刻有著助人為樂的那顆心了。恐怕連「在公交車上讓座,把盲人攙扶著過馬路」這樣我們應該做的小事我們也不願意做了。 有一天,在一輛公交車上,到停靠站時,一個老爺爺走了上來。只見這位老爺爺滿頭銀發,一雙滿是皺紋的臉傾訴著他所經歷的滄桑,一雙蒼老的手上刻滿了歲月痕跡。可能是因為冷吧,整個人在不停地哆嗦。老爺爺慢慢地走到一個座位旁靠了下來。眾人見了,只是怔怔地看著他,誰也沒有勇氣站起來給那位老爺爺讓座。只見老爺爺靠的座位上坐的是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約摸十五歲左右,卻只顧欣賞窗外的風景,在眾目睽睽之下,還那麼悠閑,那麼自得。 還有一次,我在北京地鐵站焦急地等待著地鐵,地鐵終於到來了。可裡面黑壓壓的一片,位子一個也沒有了。我只好站著了。這時有一位叔叔看到了我,馬上把位子讓出來了,我感激不已,推辭不掉,沒辦法,我只好坐了下來。 每當想起這件事,我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會感到一些暖意。我為自己是井底之蛙而臉紅,我終於堅信:雷鋒在生活中還是無處不在的。但是,雷鋒行車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車好事難,做一生好事更是難上加難。我們要向雷鋒學習,不僅僅學習他怎樣做好事,更要學習他一生做好事的決心。
6. 達爾文的故事(200字左右)
1828年的一天,在倫來敦郊自外的一片樹林里,一位大學生圍著一棵老樹轉悠。突然,他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里邊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只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這位大學生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裡,興奮地觀看起來。正在這時,樹皮里又跳出一隻甲蟲,大學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裡的甲蟲藏到嘴裡,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到。看著這些奇怪的甲蟲,大學生真有點愛不釋手,只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裡的哪只給忘記了。嘴裡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這大學生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他這才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到手裡。然後,不顧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內的劍橋大學走去。這個大學生就是查理·達爾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就把它命為「達爾文」。
7. 有關達爾文的故事
1809年2月12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施魯斯伯里。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家裡希望他將來繼承祖業,16歲時便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但達爾文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進到醫學院後,他仍然經常到野外採集動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一怒之下,於1828年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達爾文對神學院的神創論等謬說十分厭煩,他仍然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聽自然科學講座,自學大量的自然科學書籍。熱心於收集甲蟲等動植物標本,對神秘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1828年的一天,他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里,圍著一棵老樹轉悠。突然,他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里邊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只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他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裡,興奮地觀看起來。正在這時,樹皮里又跳出一隻甲蟲,他措手不及,迅即把手裡的甲蟲藏到嘴裡,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到。看著這些奇怪的甲蟲,他真有點愛不釋手,只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裡的哪只給忘記了。嘴裡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他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達爾文這才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到手裡。然後,不顧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他的學校劍橋大學走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就把它命為「達爾文」。
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他放棄了待遇豐厚的牧師職業,依然熱衷於自己的自然科學研究。這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了「貝格爾號」軍艦的環球考察,達爾文經人推薦,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環球考察活動。
達爾文每到一地總要進行認真的考察研究,采訪當地的居民,有時請他們當向導,爬山涉水,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挖掘生物化石,發現了許多沒有記載的新物種。他白天收集谷類岩石標本、動物化石,晚上又忙著記錄收集經過。1832年1月,「貝格爾」號停泊在大西洋中維德角群島的聖地亞哥島。水兵們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達爾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著地質錘,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標本。
在考察過程中,達爾文根據物種的變化,整日思考著一個問題:自然界的奇花異樹,人類萬物究意是怎麼產生的?他們為什麼會千變萬化?彼此之間有什麼聯系?這些問題在腦海里越來越深刻,逐漸使他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產生了懷疑。
1832年2月底,「貝格爾」號到達巴西,達爾文上岸考察,向船長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當他們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時,達爾文意外地在山頂上發現了貝殼化石。達爾文非常吃驚,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貝殼怎麼會跑到高山上了呢?」經過反復思索,他終於明白了地殼升降的道理。達爾文腦海中一陣翻騰,對自己的猜想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相應變異!」
後來,達爾文又隨船橫渡太平洋,經過澳大利亞,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1836年10 月回到英國。在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中,達爾文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回國之後,他一面整理這些資料,一面又深入實踐,同時,查閱大量書籍,為他的生物進化理論尋找根據。1842年,他第一次寫出《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而寫成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終於出版了。在這部書里,達爾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進化論」的思想,說明物種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
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物種起源》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代表作,標志著進化論的正式確立。
《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蔑達爾文的學說「褻瀆聖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
與此相反,以赫胥黎為代表的進步學者,積極宣傳和捍衛達爾文主義。指出:進化論轟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啟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緊接著,達爾文又開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的寫作,以不可爭辯的事實和嚴謹的科學論斷,進一步闡述他的進化論觀點,提出物種的變異和遺傳、生物的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的重要論點,並很快出版這部巨著。晚年的達爾文,盡管體弱多病,但他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堅持進行科學研究和寫作,連續出版了《人類的由來》等很多著作。達爾文本人認為「他一生中主要的樂趣和唯一的事業」,是他的科學著作。還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學成果,如:達爾文本人所寫的著名的《考察日記》和《貝格爾號地質學》、《貝格爾號的動物學》等。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別重大歷史意義的是《物種起源》,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和自然選擇理論的逐步發展過程。《物種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義的大事,因為《物種起源》的出版標志著十九世紀絕大多數有學問的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物種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論者和具有目的論情緒的科學家們(而這些人卻是占絕大多數)對達爾文學說的猛烈攻擊,也引起維護達爾文主義的相應斗爭,積極參加這一斗爭的除達爾文本人外還有進步的博物學家;他們到處都成為達爾文學說的熱烈擁護者。
1882年4月19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因病逝世,人們把他的遺體安葬在牛頓的墓旁,以表達對這位科學家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