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婭的故事
⑴ 為什麼寂靜嶺3代中,希瑟在表世界裡也可以遇到怪物(惡魔)
寂靜嶺分為來三個世界 現實源世界 表世界 里世界
表裡都是寂靜嶺的范疇 都有異變的可能性 只不過表世界較為平靜
寂靜嶺3的里世界是希瑟自己內心的實體化所表現出來的
對應不同的人里世界也會不同
反正表裡世界都脫離了現實 所以出現怪物也不足為奇
⑵ 奧茲·貝薩流士的角色經歷
奧茲·貝薩流士,染血黑兔。百 年前為在阿比斯出生的人類女孩艾莉絲最心愛的兔子玩偶,由艾麗絲命名為「奧茲」(取自奧茲華爾德之名),因為被艾莉絲呼喚,覺得世界增添了光輝,想要更多更多地和她在一起,從此有了屬於自己的意識,好喜歡她的微笑,視艾麗絲為「我最重要的艾莉絲」。
後被沙布利耶的悲劇的主謀者,傑克·貝薩流士,拜託阿比斯的意志(白艾莉絲)將其做成了鎖鏈,試圖強迫奧茲破壞」保護世界的鎖鏈「讓世界墮入阿比斯。(艾莉絲對傑克:「你就是這樣玩弄奧茲的靈魂的嗎?你怎麼能這么平靜呢,是看不到呢還是聽不到?在那裡哭叫的奧茲——」我不想 殺人!不想破 壞!誰來救救 我!「傑克表示那種事根本無所謂,並且大聲恐嚇威脅黑艾莉絲與阿嵬茨的意志(白艾莉絲)身體交換。)後艾莉絲為守護奧茲而親手用剪刀自殺。
艾莉絲遺言:「奧茲,你是從……我們最初的時候,就一直陪在我身邊的,和你在一起,我非常高興。謝謝你。但是放心吧,你是我的東西,我不會讓我的東西被奪走,我會用這雙手保護到底!」
奧茲亦被稱為得到「阿比斯」的鑰匙,也曾被艾莉絲稱作線索。因為年幼時被父親疏遠所以常常日夜學習,頭腦十分靈活。適應力高,因為過去的事情令他做事非常冷靜。
平時很陽光,是個喜歡欺負隨從的腹黑少年,偶爾會有任性的一面。和誰都能成為夥伴,但是母親早亡,父親不在身邊,感受不到父母的溫暖,其實是個很渴望愛的孩子。在幼年時被父親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價值而深受傷害,不過由於樂觀的精神而成長起來,當遇到危機時會抱著自我犧牲的想法。因此被埃利奧特·奈特雷伊教訓一通(見TV版18、19集)後,開朗了些。後來想跟埃利奧特做朋友,並與埃利奧特一起約定改變敵對的貝薩流士與奈特雷伊兩家的關系(見漫畫)。
侍從是基爾巴特·奈特雷伊,愛稱其為「小基」,小時候很喜歡捉弄他。基爾巴特對奧茲忠心耿耿,是奧茲重要的人和摯友。奧茲掉進阿比斯後,基爾巴特被布雷克以【獲得奈特雷伊家鎖鏈」黑鴉「的力量,就能救出奧茲】的理由說服,通過蘭茲華斯家的調停,與其弟文森特·奈特雷伊(Vincent Nightray)同為奈特雷伊的養子。其後成為潘朵拉的一員,並成功與【黑鴉】簽訂契約,能夠自如地穿梭於現世和阿比斯之間,在此期間一直盼望著10年後奧茲的回來。基爾巴特斷掉左臂也是由於對奧茲的忠誠。
喜歡捉弄基爾巴特,奧茲曾和布雷克一起穿上女裝扮成妖嬈的女子去破壞基爾巴特和達利婭的約會,使基爾巴特受到不小的驚嚇。
憧憬年紀小、可愛的女孩子(僅僅是欣賞而不想佔有的、純潔的喜愛),曾經對第一次見面的夏蘿一見鍾情。也曾和艾歌搭訕,稱呼她為「小艾可」,一直被艾歌以為叫錯了自己的名字。
對艾歌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虛假再造人格的艾歌感情表達缺乏,直到跟奧茲相遇才明白快樂的定義,才會流淚,會有了作為人類的意識(漫畫中,在跟奧茲在聖布里吉特節的慶典上明白了什麼是「快樂」)。在布里吉特慶典時與奧茲相處了一段時間,慶典時,如將藍色羽毛戴在異性身上,則代表求婚,但奧茲不知道這個規則,送給並給艾歌戴上了羽毛。
叫出了艾歌的名字後,艾歌露出幸福的笑容後破碎。在艾歌在自己面前化為漫天灰燼逝去後,披上了艾歌與諾伊茲的紅色斗篷,帶著她們的希望繼續前行,向前去阻止格連。
漫畫77話中提到奧茲的身體是傑克的,因為阿比斯的力量而變得年輕。
漫畫78話提到傑克靠身體的不斷循環(由嬰兒之時開始成長,到傑克最終年齡(25歲)時,又將倒退回嬰兒),在這百年間一直活著。但到最後一次循環時,傑克的靈魂將會消失殆盡,而由染血黑兔的奧茲的靈魂完全代替這個身體。
漫畫82話中提到在傑克·貝薩流士的誘騙/操縱下,當時貝薩流士家族的家主,扎伊·貝薩流士將自己一出生就夭折的孩子(事實是傑克指使人殺的)與當時已退回嬰兒形態的傑克·貝薩流士掉包。
傑克的身體每輪回一百 年就會縮小至嬰兒,在傑克的意識消失之後這具身體里就只有染血黑兔(奧茲)的靈魂。傑克在即將再次成為嬰兒之前找到現任貝薩流士家族的當家家主扎伊·貝薩流士,告訴扎伊他是為了改寫記載於阿比斯之書上的故事的結局,為了拯救這個世界,所以希望扎伊像撫養自己的孩子一樣撫養「奧茲」長大。扎伊不得不相信了傑克的話,將自己出生時就夭折的孩子與縮小的傑克(即奧茲,染血黑兔)調包。(漫畫82話)
在相信了傑克的話後,扎伊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後將孩子從母親那奪走,借口是:「為了親自洗禮嬰兒」。(據漫畫46話)後證實扎伊當時帶走了被傑克殺死的,扎伊他自己的孩子,然後把輪回的傑克(奧茲)作為替代品作為出生的孩子再次進入貝薩流士家,將其撫養長大。(見漫畫77話)
這也解釋了奧茲的「父親」扎伊·貝薩流士厭惡、否定奧茲的原因。
路法斯·巴爾馬曾把一切賭在奧茲身上,扎克席茲·布雷克在生命的盡頭也囑托奧茲「這是只有你才能辦到的事……一路順風。」
在前往沙布利耶之前,曾有一個心願是等歸來後和大家一起開茶會。
喜歡艾莉絲,並且對艾莉絲有著難以言說的感情,曾在75話中為了使艾莉絲不再受到痛苦,忍心斬斷了與艾莉絲的鎖鏈關系......(「你不能在我身邊了。」)......而使艾莉絲被迫回到了阿比斯......)...回憶的景象一幕幕放映在腦海,已在82話中呼喚艾莉絲而使艾莉絲重新回到了奧茲身邊。
目 前正在與艾莉絲、基爾巴特、扎克西斯'布雷克(已犧牲)、文森特·奈特雷伊、艾達·貝薩流士、夏爾洛特·巴斯卡比魯一行人前往阻止格連(奧茲華爾德)改變「過去」的路上,想要守護屬於他們自己的「現 在」。在與格連戰斗中,在格連揮劍瞬間被艾莉絲沖上前為奧茲擋劍。 (故事正已完結)
⑶ 寂靜嶺到底是怎麼個小鎮到底發生了什麼
根據游戲中設定,寂靜嶺美國托盧卡湖邊的,被森林環繞的寧靜小鎮,是一個渡假、療養的勝地。該鎮的最早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初,早期的英國殖民者在此地定居;而在此之前,此地是當地原住民用於宗教活動的聖地。18世紀,一場奇怪的瘟疫使鎮上的大量居民死亡,活著的人們紛紛逃離,小鎮因此長時間無人居住。19世紀初,英國將寂靜嶺作為海外流放地,在此開設了監獄和「溪港」醫院(BrookhavenHospital)。1840年前後,監獄關閉,寂靜嶺再一次被遺棄。19世紀50年代,另一批拓荒者在寂靜嶺發現了煤炭儲藏,寂靜嶺又一次繁榮起來。南北戰爭期間,此地被作為戰俘營,期間曾發生大規模虐殺戰俘的行為。南北戰爭結束後,戰俘營關閉,寂靜嶺開始成為旅遊勝地。到了現代,鎮上開始活躍著一個由宗教狂熱者組成的邪教團體,這一團體四處散布自己的末世論,主張用活人獻祭的方法復活「神靈」,還利用當地的一種特殊植物來煉制毒品進行販售。 寂靜嶺在原住民心中是一個具有神聖力量的地方,而最近幾百年的歷史變遷中被這片土地上的種種人道主義災難讓這一力量發生了扭曲。現在的寂靜嶺能把現實世界中的人物拖入「異世界」,或者說,可以將人的慾望在此實體化。通常認為寂靜嶺的世界觀是三元並行的,其一是現實世界,有居民,有政府,有遊人前去觀光、渡假;其二是「異世界」中的「表」世界,也就是游戲中大霧彌漫的寂靜嶺;其三是「異世界」中的「里」世界,這時寂靜嶺由大霧彌漫轉而變成黑暗、血腥、腐壞。
⑷ 寂靜嶺到底是怎麼個小鎮到底發生了什麼
現實世界的寂靜嶺已經是空城。異世界的寂靜嶺怪物橫生,是由阿雷莎和達利專婭創造的世界。至於孩子屬是貫穿劇情的主線,整個故事也是圍繞著尋找孩子展開的。至於大火是因為達利婭需要女兒阿雷莎體內的力量而不得以通過燒阿雷莎來實現,結果弄巧成拙反而把整個寂靜嶺燒的差不多了。具體:
http://ke..com/view/4266.htm
⑸ 關於寂靜嶺劇情問題
樓上的都沒說對
你們連寂靜嶺三元 世界觀都沒弄清楚
當然看不懂電影結局專
玩過1~4代的都知道
寂靜嶺在某些神屬秘力量的促使下,已經有3個平行的世界。分別是:現實世界(就是你天天呆著的世界,影片中那個所謂「黃澄澄」的、都是正常人的世界)、表世界(那個大霧彌漫、都是廢墟的世界)、里世界(那個黑乎乎的、都是鐵絲和血跡、有很多兇猛怪物、電影中警報響後的世界)
之所以他們沒有回到現實世界
是因為艾麗絲把他們拖入了表世界
沒看見電影一開始的車禍么?
結局也會看到女警的摩托倒在地上
玩過游戲也應該知道三元世界觀的吧
游戲里最多的時候就是在里世界了- -
而且本人玩FPS游戲會頭暈
所以3和4代的時候我很痛苦的玩完了- -
⑹ 做事自始至終的名人事跡有哪些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一·洛克菲勒
聞名世界的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原來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職員。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檔的、最機械、最沒有創造性的巡視並確認儲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注視到眼睛都快長繭子了,真是枯燥至極。
也行,這項工作如果是別人來做,要不就會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機器旁邊。細心的洛克菲勒卻因這項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發現石油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結束了。
此後,他一直在想:焊接劑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點兒成本?
他開始對這個當時被認為無聊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研究。
不久後,他研製出「35滴型焊接機」、「36滴型焊接機」和「37滴型焊接機」。但經過先後試用,都在焊接後偶爾會漏油,沒有獲得成功。人們都勸他不要吃飽飯沒事干,如果閑著,不如下班後去做兼職。然而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經過試用後,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後,他申請了專利,並找人投資生產出這種新型的節約能源的機器。
洛克菲勒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一滴」卻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上億美元的利潤。這也站他後來終於成了美國著名的石油巨頭。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二·安徒生
安徒生很小的時候當鞋匠的父親就過世留下他和母親二人過著貧困的日子。
一天,他和一群小孩獲邀到皇宮里去晉見王子,請求賞賜。他滿懷希望地唱歌、朗誦劇本,希望他的表現能獲得王子的贊賞。
等到表演完後,王子和藹地問他:「你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嗎?」
安徒生自信地說:「我想寫劇本,並在皇家劇院演出。」
王子把眼前這個有著小丑般大鼻子,和一雙憂郁眼神的笨拙男孩從頭到腳看了一遍,對他說:「背誦劇本是一回事,寫劇本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勸你還是去學一項有用的手藝吧!」
但是懷抱夢想的安徒生回家後不但沒有去學糊口的手藝,卻打破了他的存錢罐,向媽媽道別,到哥本哈根去追尋他的夢想。他在哥本哈根流浪,敲過所有哥本哈根貴族家的門,沒有人理會他,他從未想到退卻。他一直寫作史詩、愛情小說,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俏雖然傷心,仍然堅持寫了下去。
1825年,安徒生隨意寫的幾篇童話故事,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兒童的爭相閱讀,許多讀者渴望他的新作品發表,這一年,他30歲。
直至冷日,《國王的新衣》、《丑小鴨》等許多安徒生所寫的童話故事,陪伴了世界上許多兒童健康地成長。
聰明如你者,無論環境如何的因苦,不要向它低頭,要堅持。沙地雖然貧瘠乾燥,綠色的仙人掌還是挺直身軀,讓自己開出繽紛的花。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三·查爾斯·舒爾茨
史努比的創作者查爾斯·舒爾茨是美國偉大的漫畫家。史努比是舒爾茨漫畫中主要人物查理·布朗的小狗,其形象被製作成多種玩具,是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之一。
有一個小男孩,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智力低下的學生,即使到了中學八年級,他的各門主課仍然沒有起色:代數、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零分!小男孩設法進了學校的高爾夫球隊,但在本學年最重要的一次高爾夫比賽中卻輸掉了,小男孩倍感凄慘。
同學們不只是不喜歡他,而且似乎從來就沒有注意到他,就是在大廳里遇到他,對他說聲「哈嘍」都極為罕見。幸運的是,在這些挫敗之外,小男孩還有一樣聊以自慰的東西:他酷愛的繪畫。盡管在中學期間,他提供給年鑒的漫畫全被拒用了,但小男孩依然堅信自己的藝術天賦。等他告別學校,便大膽來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們遞交了自己的繪畫作品。我很希望我能在這里說,迪斯尼工作室有關人員非常欣賞他的作品,當場就決定聘用他。但後來,他再次遭到了殘酷的拒絕。
歷經一次次挫敗,小男孩並沒有放棄,他決定用卡通的方式來記述自己的遭遇——一個在所有人眼中的失敗者和一無所成者。這個小男孩名叫查爾斯·舒爾茨,後來他畫的史努比風行世界,從而成為史努比永遠的父親。
絕大多數的人通常都和查爾斯一樣,沒有機會也沒有舞台去展現天賦。這時候絕大多數人便默認了自己的普普通通。其實,查爾斯也是這樣,他與大多數人唯一的不同在於,他用50年的時間堅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賦。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四·凡爾納
凡爾納是一位世界聞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爾納為了發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經遭受過多麼大的挫折!這里記錄的,就是凡爾納的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
1863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凡爾納剛吃過早飯,正准備到郵局去,突然聽到一陣敲門聲,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郵遞員。
郵遞員把一包鼓囊囊的郵件遞到了凡爾納的手裡。一看到這樣的郵件,凡爾納就預感到不妙,自從他幾個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乘氣球五周記》寄到各出版社後,收到這樣的郵件已經是第十四次了。
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拆開一看,上面寫道:「凡爾納先生:書稿經我們審讀後,不擬出版,特此奉還。」
每看到這樣一封封退稿信,凡爾納心裡都是一陳絞痛。這次是第十五次了,還是未被採用。凡爾納此時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爺」們是如何看不起無名作者。他憤怒地發誓,從此再也不寫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爐走去,准備把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趕過來,一把搶過書稿緊緊抱在懷里。此時的凡爾納余怒未息,說什麼也要把稿子燒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滿懷關切的語言安慰丈夫,「親愛的,不要灰心,再試一次吧,也許這次能交上好運的。」聽了這句話以後,凡爾納奪書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接受了妻子的勸告,又抱起這一大包書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運氣。
這次沒有落空,讀完書稿後,這家出版社立即決定出版此書,並與凡爾納簽訂了20年的出書合同。沒有他妻子的疏導,沒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氣,我們也許根本無法讀到凡爾納筆下那些膾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類就會失去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五·查爾斯·舒爾茨
「從小到大,許多方面我都是非常失敗的,簡直一塌糊塗。」他說。
他小學時多門功課常常不及格,而到了中學,物理成績甚至為零分。他在拉丁語、代數以及英語等科目上的表現同樣慘不忍睹,就連體育也不好。雖然他參加了學校的高爾夫球隊,但在賽季唯一一次重要比賽中,他輸得干凈利落。在學校,沒有人不認為他糟糕透頂。他孤獨、落寞,在自己的整個成長時期,在社交場合從來就不見他的人影。
年少的他憧憬愛情。當許多同齡人開始戀愛的時候,他只能獨自發愣。有一次,他鼓足勇氣給一個女孩子傳情,但隨後卻在廢紙簍里發現了「愛的碎片」。
這真是個無可救葯的失敗者。然而,這個在許多方面無可救葯的失敗者卻麻木地抱守他尚未失敗的「一點」;從小到大,他在乎一件事情——畫畫。
他相信自己擁有不凡的繪畫才能,並為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但是,除了他本人,他的那些作品從來沒有其他人看得上眼。上中學時,他向畢業年刊的編輯提交了幾幅漫畫,結果一幅也沒被採納。盡管經歷多次被退稿的痛苦,他仍固執己見,決心成為一名職業漫畫家。到了中學畢業那年,他向當時的沃爾特·迪斯尼公司寫了一封自薦信。
該公司讓他把自己的漫畫作品寄去看看,並規定了漫畫主題。於是,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與非常多的時間,一絲不苟地完成了許多幅漫畫。然而,漫畫作品寄出後卻如石沉大海,最終他沒有被迪斯尼公司錄用。
生活對他來說只有黑夜。走投無路之際,他嘗試著用畫筆來描繪自己命運多舛的人生經歷。他以漫畫語言講述了自己晦澀的童年、不堪的青少年時光——一個學業糟糕的不及格生、一個屢遭退稿的所謂藝術家、一個沒人注意的失敗者。他的畫融入了自己多年來對繪畫的執著追求和對生活的獨特體驗。
連環漫畫《花生》誕生了,並風靡世界。從他的畫筆下走出了一個名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這也是一名失敗者:他的風箏從來就沒有飛起來過,他也從來沒踢好過一場足球,他的朋友一向叫他「木頭腦袋」……
他的成功出人意料。他叫查爾斯·舒爾茨,一個蜚聲國際的漫畫大家。
「許多方面我一敗塗地,只在畫畫這一點上穩住了自己。」舒爾茨說,「而所謂成功,也只是需要你在某一點上自命不凡,自始至終。」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六·馬雲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
馬雲,一張稜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聯網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雲的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雲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雲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試想,如果馬雲在第二次高考失敗後,聽從了父母的勸告,去學習一門手藝,安安穩穩過他當臨時工的生活,那麼,還會有今天的馬雲,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鐵盧。盡管馬雲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後他當過秘書、搬運工,後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一次,他給一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一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
小說的主人公,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給馬雲帶來了許多感悟。高加林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他對理想有著執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會有一種阻力橫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甚至又不得不面對重新跌落到原點的局面。
從故事中,馬雲深刻領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於是,馬雲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雲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一線,在家裡和補習班間遊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一次,馬雲的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一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雲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雲。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雲日後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雲的一種精神象徵,影響了每一個阿里人。
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雲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復習准備。由於無法說服家人,馬雲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對馬雲的數學成績失望的余老師對馬雲說了一句話:「馬雲,你的數學一塌糊塗,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雲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雲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雲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果,那次數學考試,馬雲考了79分。歷經千辛萬苦,馬雲終於考上了大學。
對馬雲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為他生命旅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七·史東
不達目的不罷休——卡耐基克里蒙·史東是美國「聯合保險公司」的董事長,美國最大的商業巨子之一。被稱為「保險業怪才」。
史東幼年喪父,靠母親替人縫衣服維持生活,為補貼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販賣報紙了。有一次他走進一家飯館叫賣報紙,被趕了出來。他乘餐館老闆不備,又溜了進去賣報。氣惱的餐館老闆一腳把他踢了出去,可是史東只是揉了揉屁股,手裡拿著更多的報紙,又一次溜進餐館。那些客人見到他這種勇氣,終於勸主人不要再攆他,並紛紛買他的報紙看。史東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裡卻裝滿了錢。
勇敢地面對困難,不達目地絕不罷休——史東就是這樣的孩子,後來也仍是那種人。
史東還在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試著去推銷保險了。他來到一棟大樓前,當年販賣報紙時的情況又出現在他眼前,他一邊發抖,一邊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而可能有大的收獲,那就下手去做。」還有「馬上就做!」
他走進大樓,如果他被踢出來,他准備象當年賣報紙被踢出餐館一樣,再試著進去。他沒有被賜出來。每一間辦公室,他都去了。他的腦海里一直想著:「馬上就做!」每一次走出一間辦公室,而沒有收獲的話,他就擔心到下一個辦公室會碰到釘子。不過,他毫不遲疑地強迫自己走進下一個辦公室。他找到一項秘訣,就是立刻沖進下一個辦公室,就沒有時間感到害怕而放棄。
那天,有兩個人跟他買了保險。就推銷數量來說,他是失敗的,但在了解他自己和推銷術方面,他有了極大的收獲。
第二天,他賣出了四份保險。第三天,六份。他的事業開始了。
二十歲的時候,史東自己設立了只有他一個人的保險經紀社,開業的第一天,他就在繁華的大街上銷出了五十四份保險。有一天,他有個令人幾乎不敢相信的紀錄,一百二十二件。以一天八小時計算,每四分鍾就成交一件。
1938年底,克里蒙·史東成了一名擁資過百萬的富翁。
他說成功的秘訣是由於一項叫做「肯定人生觀」的東西。他還說:如果你以堅定的、樂觀的態度面對艱苦,你反而能從其中找到好處。
事業取得成功的過程,實質就是不斷戰勝失敗的過程。因為任何一項大小事業要取得相當的成就,都會遇到困難,難免要犯錯誤,遭受挫折和失敗。例如,在工作上想搞改革,越革新矛盾越突出;學識上想有所創新,越深入難度越大;技術想有所突破,越攀登險阻越多。著名科學家法拉第說:「世人何嘗知道:在那些通過科學研究工作者頭腦里的思想和理論當中,有多少被他自己嚴格的批判、非難的考察,而默默地隱蔽地扼殺了。
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他們得以實現的建議、希望、願望以及初步的結論,也達不到十分之一。」這就是說,世界上一些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他們成功與失敗的比率是1∶10。至於一般人與這個比率比當然要低得多。因此,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經受住錯誤和失敗的嚴峻考驗,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名人堅持的事例之八·達利婭·格里
5歲那年,她上幼兒園。小朋友們喜歡聚在一起嬉戲,她卻總是一聲不響坐在角落裡。有時,僅僅是一張小紙片,也可以被她折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一副樂此不疲的模樣。
9歲時,她讀小學三年級,成績一塌糊塗,唯一能考及格的,只有手工課。老師來家訪,憂心忡忡地說:「也許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她的父親堅決地搖著頭說:「能在手工課上做這么漂亮的環保袋和筆筒,證明她非常聰明。」
看到老師失望地離開,她難過得掉下眼淚。父親卻笑著說:「寶貝,你一點兒也不笨。」父親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翻到其中一頁說:「還記得我給你講過藍鯨的故事嗎?它可是動物界的『巨人』,別看它粗枝大葉、肥肥壯壯的樣子,可它的喉嚨卻非常狹窄,只能吞下5厘米以下的小魚。藍鯨這樣的生理結構,非常有利於魚類的繁衍,因為,如果成年的魚也能被吃掉。那麼,海洋中的魚類也許都會面臨滅絕了!」
「上帝並不會偏愛誰,連藍鯨這樣的龐然大物也不例外。」父親又給她講了一個故事,「好萊塢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童年時,由於家庭貧困,經常忍飢挨餓,甚至一度只能依靠鬱金香球莖及由烘草做成的『綠色麵包』充飢,並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
長期的營養不良,使她身材特別瘦削。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練習她最愛的芭蕾舞。聽說她夢想要當一個電影明星時,所有的同學都嘲笑她白日做夢,說一陣風就可以把她颳走。面對大家的冷嘲熱諷,赫本從不氣餒,終於成功扮演了《羅馬假日》中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假如,她當初因為自己過於消瘦而放棄理想,就不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影星。」
父親鼓勵她說:「你看,無論是一頭巨鯨,還是國際影星,都有不完美的一面。這就好像你數學功課差一點兒,手工卻是最棒的,說明你心靈手巧。做自己喜歡的事,堅持下去。」
也許正因為有了父親的鼓勵,從此以後,她不但喜歡做手工,還常常動手搞些小發明。幾塊木板釘在一起,加上鐵絲和螺絲釘,就是一個小巧的板凳。聽到母親抱怨衣架不好用,她略加改造,讓它可以自由變換長度,成了一個「萬能衣架」,簡單又實用。甚至,在父親的幫助下,她還將家裡的兩輛舊自行車拼到一起,變成了一輛雙人自行車。
伴隨著這些小小的發明,她快樂成長著。2010年,她已是美國波斯頓市麻省理工大學的一名大學生。一個周末,她出去購物,在超市門前,聽到有兩位顧客在抱怨:「想要找到空車位,簡直比彩票中獎還要難!」「如果誰能發明一種折疊汽車,那該有多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立刻忽發奇想:「為什麼不試一下呢,說不定真的可以。」
回到學校,她開始搜集關於汽車構造方面的知識,單是資料就抄了厚厚的幾大本。接下來,一次次思考,反復畫圖。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設計出了折疊汽車的圖紙。
看她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有同學潑冷水說:「你懂得如何生產嗎?說不定圖紙只能變成廢紙。」她想起父親當年講的一頭鯨的故事,笑著說:「我的確不懂生產汽車,但可以尋找合作夥伴。」於是,她在網上發布帖子,尋求可以合作的商家。不久,西班牙一家汽車製造商聯繫到她,雙方很快簽下合約。2012年2月,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折疊的汽車面世了。
這款汽車有著時尚的圓弧造型,全長不過1.5米,電動機位於車輪中,可以在原地轉圈,只要充一次電,就可行駛120公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30秒之內,神奇般地完成折疊動作,讓車主再也不用擔心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停車。折疊汽車剛剛亮相,就受到眾多車迷們的追捧,還沒等正式批量生產,就收到了很多訂單。
她就是來自美國的達利婭·格里。面對記者的采訪,她有些害羞地說:「我從小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我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用刻苦和勤奮來彌補缺陷,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