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道德故事700

道德故事700

發布時間: 2021-01-30 03:54:50

❶ 道德故事1500字

孝,潛藏著一種巨大的能量,一旦發掘,即可攝人肺腑,感天動地。——題記
2006年9月5日清晨,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薄霧輕籠著校園,清寒襲人。
秋風瑟瑟吹過,樹上的一片落葉隨風飄舞,在空中滑過一道弧線後,靜靜地落在路邊一位正捧書晨讀的女孩肩上。
女孩站起身,合上書,走回寢室,輕輕地推開門。「芳艷!」母親杜桂蘭醒來了,用一口濃重的寧夏方言輕聲呼喚著,摸索著,從枕邊摸出自己的衣服。「媽,早上挺涼的,您還是多穿點。」劉芳艷從上鋪的紙袋裡翻出一件外套,幫母親披上。
梳頭、洗漱、煮土豆面,劉芳艷麻利地為母親做完這些後,抱起書本,匆匆向教室趕去。
這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劉芳艷輕快地走著,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經的滄桑與苦難,夾雜著輕輕寒意撲面而來,卻從她的笑容里一閃而過。
劉芳艷,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繪圖系的學生。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清瘦、個頭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著盲母上大學,用稚嫩單薄的雙肩把一個破碎的家高高撐起,為年邁失明的母親撐起一片晴空!
為了病重的父親,14歲的小芳艷叩開縣長的家門
1985年,劉芳艷出生於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下沖村。那裡是名副其實的黃土高坡,惡劣的環境鍛造了芳艷的堅強,可每說起父親,她總止不住淚水漣漣。
14歲那年,芳艷的父親患上食道癌,給這個一貧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靂。雙目失明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老實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艷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絕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著大雪,氣溫零下10多攝氏度,滴水成冰。芳艷頂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翻山越嶺來到縣政府。這一天,是她讀書以來第一次曠課。
芳艷從沒見過縣長,但為了救父親,她鼓足勇氣敲響了縣長辦公室的門。可是,縣長不在。中午,縣長還沒回來,芳艷從書包里掏出冰冷的饅頭,慢慢啃著,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要救父親,我一定要等到縣長!
下午下班了,縣長還沒來。芳艷急了,拉住一個叔叔一問,才知道王學寬縣長辦完事後直接回家了。
雪下得更大了,凜冽的北風刮在臉上如刀割一般,芳艷按熱心人的指點,踏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走向縣長的家。
晚上9點,她敲開縣長家的門。或許是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動了王縣長,他二話沒說,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錢。
錢很快花光了,芳艷和哥哥只好含淚把父親從醫院拖回家。看著父親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艷知道,父親的日子不多了。
劉芳艷揣著借來的200元錢,請人給父親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親的眼淚洶涌而出:「娃,我死了,用兩塊木板一夾就行了,你們留點錢過日子!」芳艷哭著抓住父親的手:「爸,您沒吃過一頓好飯,沒穿過一件新衣,連住的房子也破破爛爛。女兒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這個做厚實點,您到那邊,就不會再挨凍受淋了。」
幾個月後,父親帶著牽掛,撒手人寰。
為了失明的母親,她攜母輾轉千里打工求學
父親去世後,生活的重擔壓到了劉芳艷和哥哥身上。2003年9月,劉芳艷歷經千難萬苦,如願考取了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聯系。
在千里之外求學的芳艷,放心不下家中年邁失明的母親:媽媽燒火做飯時有沒有燙著?山路坎坷,會不會摔著?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餓挨凍……去年5月,芳艷從鄰居的電話中得知,母親上山拾柴時,摔得渾身是傷。放下電話,芳艷再也忍不住,號啕大哭。「我已經失去父親,再也不能失去母親了。」輾轉了一夜,芳艷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休學。
從此,芳艷背著行囊,牽著母親,闖到天津,在一家火鍋店安頓下來。打工的日子,芳艷一邊悉心照顧母親,一邊省吃儉用賺學費,一晃8個月過去了。
2006年2月,芳艷攜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荊門職院。學校領導得知芳艷的經歷後,十分感動,為她們母女提供了一間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費,同時,還為芳艷安排了兩份勤工儉學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掃9間教室。
每天傍晚,是芳艷和媽媽最快樂的時光。媽媽聽著芳艷洗衣服、整理房間;芳艷讀書讀報給媽媽聽,或講學校里發生的趣聞趣事。有時,母女倆手牽著手,在校園里散步、曬太陽……
母親的牙齒掉光了,芳艷毫不猶豫拿出辛苦攢下的200元錢,為母親裝上一副假牙。從醫院出來,芳艷買來一個蘋果,遞到母親嘴邊。母親慢慢嚼著、品著從未吃過的蘋果,開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艷啊!」采訪時,杜桂蘭撫摸著芳艷的手,嘆了口氣。「媽,您看看別人,上大學都難得見到媽媽,我天天可以看見您,比他們好多了!再說,您是我媽,孝順您是天經地義的呀,我就樂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劉芳艷偎著媽媽,臉上盛滿幸福。
鴉鵲反哺,羔羊跪乳,劉芳艷的回答亦如此簡單:生我是娘!
孝無聲,愛無休。劉芳艷背負的不僅僅是年邁的親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倫的孝道。她用無私的孝心舞出人間的善與美,綻放出了生命的奇跡。

❷ 道德故事1500

孝,潛藏著一種巨大的能量,一旦發掘,即可攝人肺腑,感天動地。——題記
2006年9月5日清晨,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薄霧輕籠著校園,清寒襲人。
秋風瑟瑟吹過,樹上的一片落葉隨風飄舞,在空中滑過一道弧線後,靜靜地落在路邊一位正捧書晨讀的女孩肩上。
女孩站起身,合上書,走回寢室,輕輕地推開門。「芳艷!」母親杜桂蘭醒來了,用一口濃重的寧夏方言輕聲呼喚著,摸索著,從枕邊摸出自己的衣服。「媽,早上挺涼的,您還是多穿點。」劉芳艷從上鋪的紙袋裡翻出一件外套,幫母親披上。
梳頭、洗漱、煮土豆面,劉芳艷麻利地為母親做完這些後,抱起書本,匆匆向教室趕去。
這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劉芳艷輕快地走著,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經的滄桑與苦難,夾雜著輕輕寒意撲面而來,卻從她的笑容里一閃而過。
劉芳艷,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繪圖系的學生。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清瘦、個頭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著盲母上大學,用稚嫩單薄的雙肩把一個破碎的家高高撐起,為年邁失明的母親撐起一片晴空!
為了病重的父親,14歲的小芳艷叩開縣長的家門
1985年,劉芳艷出生於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下沖村。那裡是名副其實的黃土高坡,惡劣的環境鍛造了芳艷的堅強,可每說起父親,她總止不住淚水漣漣。
14歲那年,芳艷的父親患上食道癌,給這個一貧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靂。雙目失明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老實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艷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絕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著大雪,氣溫零下10多攝氏度,滴水成冰。芳艷頂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翻山越嶺來到縣政府。這一天,是她讀書以來第一次曠課。
芳艷從沒見過縣長,但為了救父親,她鼓足勇氣敲響了縣長辦公室的門。可是,縣長不在。中午,縣長還沒回來,芳艷從書包里掏出冰冷的饅頭,慢慢啃著,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要救父親,我一定要等到縣長!
下午下班了,縣長還沒來。芳艷急了,拉住一個叔叔一問,才知道王學寬縣長辦完事後直接回家了。
雪下得更大了,凜冽的北風刮在臉上如刀割一般,芳艷按熱心人的指點,踏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走向縣長的家。
晚上9點,她敲開縣長家的門。或許是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動了王縣長,他二話沒說,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錢。
錢很快花光了,芳艷和哥哥只好含淚把父親從醫院拖回家。看著父親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艷知道,父親的日子不多了。
劉芳艷揣著借來的200元錢,請人給父親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親的眼淚洶涌而出:「娃,我死了,用兩塊木板一夾就行了,你們留點錢過日子!」芳艷哭著抓住父親的手:「爸,您沒吃過一頓好飯,沒穿過一件新衣,連住的房子也破破爛爛。女兒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這個做厚實點,您到那邊,就不會再挨凍受淋了。」
幾個月後,父親帶著牽掛,撒手人寰。
為了失明的母親,她攜母輾轉千里打工求學
父親去世後,生活的重擔壓到了劉芳艷和哥哥身上。2003年9月,劉芳艷歷經千難萬苦,如願考取了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聯系。
在千里之外求學的芳艷,放心不下家中年邁失明的母親:媽媽燒火做飯時有沒有燙著?山路坎坷,會不會摔著?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餓挨凍……去年5月,芳艷從鄰居的電話中得知,母親上山拾柴時,摔得渾身是傷。放下電話,芳艷再也忍不住,號啕大哭。「我已經失去父親,再也不能失去母親了。」輾轉了一夜,芳艷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休學。
從此,芳艷背著行囊,牽著母親,闖到天津,在一家火鍋店安頓下來。打工的日子,芳艷一邊悉心照顧母親,一邊省吃儉用賺學費,一晃8個月過去了。
2006年2月,芳艷攜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荊門職院。學校領導得知芳艷的經歷後,十分感動,為她們母女提供了一間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費,同時,還為芳艷安排了兩份勤工儉學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掃9間教室。
每天傍晚,是芳艷和媽媽最快樂的時光。媽媽聽著芳艷洗衣服、整理房間;芳艷讀書讀報給媽媽聽,或講學校里發生的趣聞趣事。有時,母女倆手牽著手,在校園里散步、曬太陽……
母親的牙齒掉光了,芳艷毫不猶豫拿出辛苦攢下的200元錢,為母親裝上一副假牙。從醫院出來,芳艷買來一個蘋果,遞到母親嘴邊。母親慢慢嚼著、品著從未吃過的蘋果,開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艷啊!」采訪時,杜桂蘭撫摸著芳艷的手,嘆了口氣。「媽,您看看別人,上大學都難得見到媽媽,我天天可以看見您,比他們好多了!再說,您是我媽,孝順您是天經地義的呀,我就樂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劉芳艷偎著媽媽,臉上盛滿幸福。
鴉鵲反哺,羔羊跪乳,劉芳艷的回答亦如此簡單:生我是娘!
孝無聲,愛無休。劉芳艷背負的不僅僅是年邁的親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倫的孝道。她用無私的孝心舞出人間的善與美,綻放出了生命的奇跡。

❸ 德育故事(500—700字的)

小A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毫無特殊之處。小A天資聰穎,愛看書,愛問為什麼,學習成績也在班上名列前茅。這使父母感到十分安慰,在學習上不遺餘力地滿足兒子所有的要求。這個家庭幾乎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小A的身上。小A也很爭氣,在學習上從未讓父母操過心。

但我卻在平時的集體活動中發現小A行為古怪,不合群,除學習以外的問題他一概不關心,只要是關繫到學習的問題他就會變得敏感,既自信又自卑。老師向家長反映後,引起了小A父母的重視。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扭轉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父母束手無策,轉而求教於我。我建議父母多帶孩子參加各類活動(學校的、社區的、公益性的等),有意識地將一些名人小時侯的美德故事(誠信、守時、尊老愛幼等),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不說如:爸爸媽媽全靠你了。讀好書將來找好工作,賺大錢等一類的話。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多安慰,少責怪。對孩子正確的想法、做法及時給予鼓勵。

此後,小A的父母時常帶他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學習他人的長處。到書店為小A買來名人名言、美德故事等圖書。為了更好地教導他,父母也和孩子一起讀好書,學好人,說好話,交流心得體會。父母也從書中溫故而知新,教學相長,身體力行,一家人其樂融融。小A也變得愛說愛笑了,雖然還有反復但進步還是隨處可見令人欣慰的。

確實孩子學會孩子欣賞自己,同時學會欣賞他人,讓孩子學會真誠的為別人取得的成績,進步,榮譽喝彩。讓他們從小就會欣賞世間的一切,欣賞每一個夜晚、每一片綠葉、每一縷彩雲……欣賞我們美好的生活。平時給孩子多一點贊美,多一點指導,多一點鼓勵。讓孩子在欣賞中學會欣賞,感受生活,感受人生的美好。

讓家長學會與孩子平等交流相處,學會科學地欣賞孩子,正確對待他人身上存在的缺點。

構建學習型家庭應成為21世紀家庭成員的共同需求,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化社會,人們要學知、學做、學會生存、學會自我發展,總之是要學會學習。家庭中的學習要學習文化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孩子要學,大人也要學。家長利用圖書、故事、活動等方式因勢利導地教育孩子的同時必須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已達到更好地教育孩子的目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父母也能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父母的言行進而又影響了孩子。父母與孩子總有共同的話題,周而復始的良性循環,使家庭增加凝聚力與親和力。學習型家庭的力量是無窮的。

❹ 名人道德故事

1、左公與曾公的胸懷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兩人名氣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並稱他們兩人。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大,並且曾經對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裡。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滿地問身旁的侍從:「為何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一位侍從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裡則無曾公。」侍從的話讓左宗棠深思良久。

2、漢武帝的胸懷大度

漢武帝劉徹,是個胸懷大度、思賢如渴的皇帝。他剛一即位,就發出了一個很不平常的求賢詔書,指出不管一個人出身貴賤,只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十七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做柏谷的地方。晚上,他們住進一家客店。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秘,以為是一夥盜賊。

漢武帝口渴了,想討點水喝。店主人腦袋一揚,沒好氣地說:「我這里沒有水,只有尿!」說完,就偷偷溜出店門,打算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伙可疑的旅客。店主人的妻子是個精明女子,她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說:「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個貴公子。

你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錯傷好人。」店主人有些猶豫了,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裡,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店主人就被灌了個爛醉。於是,女主人又是殺雞,又是宰羊,擺下酒席盛情款待了客人一番。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回宮之後,他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頓時,大殿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人們以為男主人一定會受到懲罰。誰知,漢武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稱贊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

3、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棟,熟讀各家典籍,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儒。

後來,魏昭到京城洛陽任官,毅然決定拜遠在南陽的郭林宗為師,並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熬葯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葯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熬的葯太燙,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後郭林宗又說葯太苦。

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葯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儒家學者。

4、顧愷之

我國古代東晉,在南京建造了一座佛教寺廟叫瓦棺寺,寺廟落成後,和尚請眾人捐施。顧愷之來到寺廟,在捐款薄上寫了個「百萬」的數字,人們都有很驚訝。

因為數日來,在眾多捐施者當中,還沒有一個人捐款超過十萬的,大家以為這個小名叫「虎頭」的窮年輕人吹牛亂寫,所以和尚當即讓他把寫的數目塗掉,但是顧愷之卻十分有把握地說:「你們先給我找一面空白牆壁。」

於是,他就關起門來,在指定的空白牆壁上畫了一幅像唯獨眼珠沒有畫。他對和尚說:「第一天來看畫的人,每人要捐十萬錢給寺廟;第二天捐五萬錢,以後,捐助數目由你們規定。」

等顧愷之當眾點畫維摩詰眼珠時,寺門大開,如同神光顯耀,滿城哄動,人們爭相來寺觀畫。紛紛稱贊這幅畫畫得生動傳神。看畫的人絡繹不絕。沒有多久,百萬數目就湊足了。

5、房玄齡

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一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一隻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癒,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❺ 一件道德故事 800字

道德故事 httingshu有聲故事網 上面有很多,很有教育意義

❻ 600字左右的道德小故事

燃起道德之火

童年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像這是你最後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於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願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臨終時卻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總覺得童年是一個美麗又難忘的夢。童年是生命中重要的一個階段,它為許多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童年是一個註定一個人一生的階段,所以非常重要。我覺得童年像一張潔白的紙,要你自己去畫出漂亮的畫,創造出美好的未來!童年是每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同時也是註定這一個人一生的日子,正如三歲定八十。我的童年夢常常讓我魂牽夢繞。在我童年的畫紙上常常記載著一件又一件的難望的事,就說我其中的一件童年趣事吧!有一次我和表妹一起去商場,在商場上完洗手間後,我不經意的望了一下門牌,誰知我和表妹都進了男洗手間,在這次的失誤中已經可以看出童年是有許許多多的趣事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