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低碳生活小故事250

低碳生活小故事250

發布時間: 2021-01-30 07:53:29

A. 低碳生活小故事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澆花等。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鍾,取代電子鬧鍾;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用在附近公園等適合跑步的空氣清新的地方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鍾鍛煉;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7.如果可以,盡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可節電,也可以增長知識。 8.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著用

B. 低碳生活的故事

1.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快餐盒。(故事就是。我學校的環保協會會長都每次吃飯用自帶的筷子,而且帶動大家都用,)
2.不用一次性袋子。(這個全國上下都重視的)

C. 關於文明或低碳環保的小故事


我記得在夏抄天,天氣熱地像蒸爐,大地上感覺直冒火,我和爸爸媽媽躲在家中,打開了空調,過了一會兒,爸爸把溫度調到了26攝氏度,我說:「爸爸,把空調關掉吧,在下面扇電扇也挺涼快地。」爸爸說:「你真是個懂得節約的好孩子。」於是,我們家有接近了節能和低碳生活,我又為大自然節省了能源。還有一次,爸爸在燒菜我走過去一看,呀,爸爸在燒菜時,火苗差點「竄」到鍋上了!我對爸爸說:「爸爸,你的火苗開得太大了,再大會把油給引燃的。」「你說的太對了,這樣又省油,又不會把油引燃。」說著,爸爸連忙把煤氣灶的火苗關小。還有一件事,我看見爸爸起床了,就對爸爸說:「爸爸,我們今天到外面去吃早點好不好。」爸爸對我說:「好,那我們今天開車去還是走著去?」我說:「那我們就走著去吧,因為這樣一邊可以看風景,一邊可以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這樣不會把空氣污染。」爸爸微笑地點點頭說:「兒子真懂事啊!」。
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准。

D. 低碳小故事

原來,這塊巨石產自京郊房山群峰之中.四百多年前,被明朝一位太僕(官名)米萬鍾發現.米氏是宋代米芾後裔,愛石成癖,自稱「石隱」,取號「友石」.他多才多藝,詩、書、繪畫都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喜歡奇山異石.當時他家收藏大量的奇石、名石,名冠京都,成為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米萬鍾亦善畫石,有多種畫石本傳世.現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墨石圖》就堪稱奇石圖中的佳構.米萬鍾為尋求園林置石,不辭辛苦踏遍郊野群山.一日在房山群山中偶爾發現一塊巨石,突兀凌空,昂首俯卧,當即米氏爬上石頭頂禮膜拜、贊嘆不止,擬將此石置於他的花園———勺園(現北京大學西側),「以石取勝」裝點勺園,並藉此在覓石成風的親朋中顯赫一番.為此他不惜財力,僱用百餘人,先開山鋪路,分段引水,掘水井待嚴冬,淘水潑冰,用四十匹馬拉石滑行運輸.當將此巨石運出山區到平原良鄉時,朝中不少大臣、官員和文人去良鄉觀賞這尤以大、奇、靈、秀、「玲瓏嵌空,竅穴千百」為特色的園林佳品,並認為它可以與宋代名石相媲美.此石當時轟動京都,大大超過了皇家御苑的置石品位,為此也驚動了魏忠賢私黨.米萬鍾對奸臣當政者不屈不諛,當然難以擺脫魏忠賢的陷害,由該私黨五虎之一倪文煥編造罪狀,使米萬鍾遭受誣陷,因而獲罪丟官.
轟動京都的靈秀巨石從此擱置良鄉停止運送.人們疑惑不解,一些文人墨客向米氏探詢.米萬鍾惟恐說出真情將會惹出更大禍害,就託言因運石而力竭財盡,表示無奈.此後人們越傳越出奇,遂將此石稱為「敗家石」.此後該巨石就因米氏敗家而出名.(現此石要載入北京石史中,筆者認為應予正名,可列入「事件石」為宜,再不能以「敗家石」之名而污染「青芝岫」的形象.)
雖然米萬鍾獲罪丟官,但對石藝術追求仍很執著.他專為心愛的石頭蓋了一間草棚,怕它風吹雨淋日曬加快風化.為防止丟失和人為破壞,專門雇了人晝夜看守,想有朝一日條件成熟,仍將此石運進勺園.米氏死後,石頭被棄,一些文人閑客非常懷念這位愛石書畫名家,常至良鄉憑吊,並作詩抒發懷念之情.百年之後,清乾隆皇帝去河北易縣西陵為父親雍正掃墓.路過良鄉時,太監稟報米萬鍾覓石獲罪等細節,乾隆大感興趣,御駕親往,見石姿不凡,
大喜過望,即降旨將其移進清漪園內.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修好,門只有一米多寬,米氏遺石身大體重,難以進院.乾隆下令拆牆破門,硬是把這塊巨石安放在現在的地方.在它左右又分別豎起了兩塊形狀別致的太湖石,以烘托氣氛.據說皇太後因此大為不悅,認為此石「即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母子之間鬧了一場不小的別扭,由此可知此石身世確實不凡.
乾隆把此石置在樂壽堂後,經常觀望欣賞,並根據此石的形狀和潤色,同時也考慮到母親的諱忌,取意石岩突兀如青芝出岫,給此石起名「青芝岫」,並將三個字刻在石頭上.與此同時,乾隆採取各種方式說服太後,有關大臣和太監等非常領悟乾隆的愛石心態,各施技藝,渲染「青芝岫」美在何處,意在何處,敘說「吉祥」神韻,並深入淺出與皇權聯系起來,請太後到現場觀看,結果太後被感悟,終於認同此石,至此一場母子矛盾煙消雲散.
青芝岫長8米,寬2米,高4米,重約二十幾噸.由於多年風化,現在「青」字已脫落,「芝岫」二字還清晰可辨.乾隆的《青芝岫詩》也還殘留於石上,東側的「蓮秀」,西側的「王英」均清楚可見.為了迎合乾隆的興趣,大清朝一批大臣也在石頭上題詩助興.皇封或是臣題均屬石之最高待遇與光彩,超越了別處之石藝術價值與尊貴地位,使此石別於它處之石

E. 求助低碳生活小故事。

寫起來來比較慢源,這里有很多,自己參考一下吧
http://bbs.ynet.com/viewthread.php?tid=1011561

F. 低碳生活的小作文250字左右

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
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必須開燈之外,其餘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並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
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熱時可用電扇或扇子。
經過手工製作的改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G. 低碳生活的小故事。50~150差不多

我是一個主婦,時刻注重家中的節省和家人的健康,這健康不僅只是身體上的,最重要的是精神和感官上的健康享受。現在環保成了一個重中之重的話題,不僅要環保還要從中尋覓到樂趣,知道樂活族和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後,我就二者合一,打造出低碳樂活的主婦生活。

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要低能量的生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樂活族的原則是,愛自己、愛家人、更要愛地球、不用塑料袋、不穿皮草、廢物回收循環利用、緩慢生活、崇尚純棉製品、享受精緻的生活,不僅環保還要有動手DIY的快樂發現。

以前,我真的是不注重環保,電器用完沒有隨手關閉的習慣,有時人還不知道在哪呢,電腦伴著音樂一直大開著;手機電池只要插到電源上,就好像粘貼到502上了,不用電池根本想不起電池還在電源上插著呢;空調就更不用說了,總是把溫度調到最低,恨不能進了家就結層霜。

看了低碳生活,才發現原來這些細節上的不注意,不僅給家庭帶來了看不見的開支消耗,還嚴重地排放了二氧化碳,雖然微量很小,但聚集起來的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覷的。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原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大功能的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的生活和地球。

知道這些以後,那我就後開始自己的低碳樂活生活嘍!養成隨手關閉電源的習慣;空調盡量少用;用步行來代替交通工具;將生活中的一些能量消耗盡最大的可能降到最低的狀態,把罪魁禍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最低限度。

女人愛美,都有自己的小心得。每天的淘米水決不倒掉,用它來洗臉或洗手絕對是天然的美白產品;每天清早自己磨豆漿,有時豆漿喝不完,時間一長就會發酸,那也沒關系,直接塗抹到臉上或充當護發素,美容的功能也是相當厲害的;女人的美更要注重心靈的保養,寬容、理解、善良、幫助他人,這都是修身養性的好方法,也能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歡喜,身心的淡定健康,是靚麗與活力的法寶。

我這人手笨,不會做手工活,更不會動手DIY,但我會精神DIY,我會想,會學啊!在家居方面會有很多的DIY小點子來美化小家庭。將廢舊的報紙整理干凈,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報紙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家裡有很多穿舊的破絲襪和棉襪,我都捨不得丟棄,清洗干凈,積攢到一定的數量,拿到裁縫店,讓人家用俏麗的小花布給我做一個襪子靠墊或坐墊,廢棄的襪子就是最好的充填物;有破洞的絲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用來裝肥皂頭和香皂頭,這樣會將碎塊的小肥皂用得乾乾凈凈。

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我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清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將用完的香皂盒、花露水瓶、洗發水和沐浴露的瓶子全部敞開口,任意地放在家的角落裡,也可以放在衣櫥里,每到回家或者打開衣櫥都會有自然的芬芳撲鼻而來;用冰激凌盒做煙灰缸,省事且方便,隨用隨扔,也是廢物利用的好方法。不起眼的廢物,經過精神和手工DIY的創意,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難怪我們的母親都有裝廢棄物品的百寶箱呢!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在生活中將每個細節都做到精緻的節能,再加上快樂的創意,主婦的生活也會多姿多彩。有專家說:「樂活,是一種環保理念,一種文化內涵,一種時代產物,而低碳的生活是一種低能量、低開支、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二者都是貼近生活的本源,自然、健康、精緻的生活態度。」

在物質的生活和享受中,我們總是想得到很多,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多,少一些無所謂的慾望,多一點綠色有機食品,用健康、快樂、低碳的生活方式減輕自身的壓力,為自己生存的地球奉獻一點環保的力量,從細微之處發現生活真正的精緻和品味,這也是一種良好的、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高知老薩的低碳生活

文/阿簡

老薩,是我們朋友圈子裡的「一怪」。因為與人相處時極愛提問,句末又勢必要用一個濃墨重彩的「薩」字結尾,因而得名。

說老薩怪,其實也是我們小家子氣,客觀地說起來,人家不過是有時候不按常理出牌。比如說,像他這樣的海歸博士,又是某大金融機構的研發主管,「有車有房」,該是很順理成章的事。可是他不,來京十年,沒有買下一處房產,而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優哉游哉地做著他的「租客一族」。有人不解,掰開揉碎地跟他算賬,說買一套房的首付,對他,不過是兩年的薪金,而他這些年來的房租算下來,一點也不比月供少,更何況投資房產的快速回報,又那麼可觀。他一個投資理財的專業人士,這筆賬難道沒算過?也許是這樣的疑問遭遇太多,他厭倦了,通常只給一句「咱沒錢薩」敷衍了事,遇到他願意接待的,才說:「這幾年孩子上學,地方都不固定,所以我家的住處,到現在也定不下來——幼兒園,小學,還有明年要上的初中,哪兒合適就去哪兒,買下房子,如果她讀書的地方又換得更遠了,我們就得來回跑。每天在路上多花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不算,還要買車開車,又耗資源又麻煩。倒不如現在這樣就近租房住,省去一年到頭的鞍馬勞頓,孩子大人都能睡個懶覺,利人利己,又節能減排,挺好!」

說到這個「節能減排」,他真是一向身體力行,每每被人無奈而善意地批評「絮叨」,也多半為此:「你咋不隨手關燈呢,多浪費啊薩?」「這種沒定稿的方案,打在『一面白』上就蠻好薩?那麼厚,那麼白的紙,可惜啦薩!」「這么幾步路,溜達過去就是了,還開啥車啊薩?又做運動又曬太陽,不比你吭哧吭哧地蹬跑步機強?」

相對於他在城裡的「逐學校而居」,唯一一處鐵打不動的「宅邸」,是他的私家果園。回國後的第三年,他就在昌平包了幾畝果園,建了一套拙樸的農家小院,花木掩映下原木搭建的門樓,修剪下來的廢樹枝紮成一圈參差的籬笆,更顯得隨意可愛。今年春天,我們應邀去他那裡度假賞花,清明澄澈的藍天下,一望無際的花海,桃花的水粉,梨花的玉白,在麗日和風之中霞光瀲灧地微微顫動著,滿世界都是沁人心脾的馨香……麻衣布鞋的主人,在院里的石桌上擺好了美酒和時鮮的蔬果,孩子們在紫藤架下的鞦韆上嬉笑打鬧,朋友們在一旁的石凳和藤椅上或坐或躺,還不及喝酒,人已經醉了一半。說到興起處,他半勸半拉地忽悠我們起來「干點農活」,澆水,鋤地,栽樹苗……不拘輕重,每人至少得干一樣——「你們這幫傢伙,出門動不動就開車坐飛機,排碳大戶薩!快快快,都來種點樹!『碳匯林』耶——也算你們將功補過了薩!」

在城市裡呆久的人,原本對翻土種樹這類事就好奇,加上老薩這大帽子一壓,便都乖乖地幹了活。後來我們發現,這實在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眼前的好事——到了秋天,滿園子里結下的蘋果和鴨梨堆積成山,老薩叫人訂來大號的紙箱,一個個地精選裝箱,再租一輛麵包車進城,一箱箱地送到我們這些「做過農活」的朋友和客戶家裡。他家的鴨梨,因為不施化肥,個頭兒不大,模樣也不光鮮,可是酥脆多汁,清香甘甜,一箱梨放在陽台上,幾間屋都是鴨梨特有的那種濃郁醉人的酒香。他送我家的那箱梨,足有六七十斤,我們自己吃不完,分給街坊四鄰和親朋好友嘗鮮,吃過的人個個贊不絕口,紛紛感嘆說:「這么純正、有味兒的鴨梨,已經好多年沒吃到過了。」

電網是什麼?電力傳輸網路。現在這樣的回答還可以接受,如果20年後,還這樣回答,那麼你OUT了。
20年後,電和網將是兩個統一的概念。電力線不再簡單傳輸電力,而是集合了通信、寬頻業務和轉播電視信號。現在家裡布滿了線路——有線電視線和網線在牆里彎彎繞。但20年後,你可以用家裡的電線來實現這一切,通過一個轉化器,就可以看到有線電視,並且可以接通網路和電話。
不過這只是簡單的一個場景。因為智能電網的存在,20年後,我們所有人的身份類似於「智能電網公司」的員工,我們的生活將會有質的飛躍。

詩意地棲居
20年後,用電對你來說沒有什麼變化,依然是照明,或者家用電器。但是這時候,電發生了變化,我們的用電與過去相比減少了對地球環境的壓力。
也許就在10年後,因為碳排放,氣候變暖,我們眼睜睜看著南北極的冰川融化大半。別以為你沒有份,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只要你在用電,就有一些關系。開車,自然影響更大一些。測算表明,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米的居住面積,開1.6L的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噸。
如果你是美國人,更應該慚愧——美國能源部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進入21世紀,因美國電網效率低下而造成的電能損失仍然高達總電能的67%。
但未來也許我們不必再為此而煩惱,因為我們開始過一種綠色的生活。智能電網解決了風電間歇等一系列並網難題,我們使用的能源更多地來自於太陽能或者風能等可再生的能源,美國現任能源部長朱棣文認為:有新技術,可再生能源可以佔50%。
如果你的居所有足夠多的「地盤」,電力問題完全可以自己解決。20年後,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的技術是傻瓜式的,如同今天的傻瓜相機一樣,根本不用花太多心思維護。白天太陽光照射強,太陽能屋頂發電,多餘的電送入電網,而晚上太陽能屋頂不發電,正常使用電網電。如果連續光照強,你的屋頂面積又足夠大,也許還能收入一些電費,成為一種生意。到時候你的煩惱恐怕是為什麼我的屋頂這么小?
不過即使你的屋頂有限,也沒有關系,中國橫跨五個時區,東部地區已是傍晚,西部地區還在正午,正好可以東西互補,這就等於把家裡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西部地區。當然這就需要更大范圍的堅強智能電網,詩意的生活總是需要一些基礎。
生活中的排放「大戶」汽車,也可以甩掉尾氣,改過自新。因為我們開的將是純電動汽車或者至少是油電混合車。如果忘記充電或者長時間不開也沒有關系,電池和現在的手機快充裝置一樣,完全可以短時間內完成充電;如果需要長途遠行,遇到電力不足就可以到路邊的變電站直接投幣充電;如果長時間不開,也不用擔心,汽車電池將成為贏利至少是節約成本的工具。深夜,電力高峰期過去,可以利用較低的價格來存儲電能,然後在高峰期釋放電能供自家應用,或者再賣回電網。這還意味著,不必再建過多的電廠,從根源上減少排放。
即便你不是SOHO一族,你也不必為所在的工作場所的排放問題擔心,因為整座大樓也將跟隨智能化的電網實現智能化。各種設備(如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的獨立、復雜的傳統系統已經被融合為一個通用IT基礎設施,使這些設備能夠相互「交流」,以協調活動,減少浪費。快下班的時候,你也可以通過一個終端,給家中的智能電表發一條指令,這時候部分家用電器可以提前運行,保證在你回家前,把飯做好。
讓人唯一的擔心是,如此詩意地生活,不再勞作會不會體重迅速增加?

經濟地生活
有那麼一句廣告語,似乎可以回答智能電網時代的生活——簡約不簡單。
20年後,家中的電器也許比今天更多,但是我們在電力消費方面的成本會更低。因為智能電表不單單是計量裝置,也是互聯網路由器,智能電表可以對家中的電器和照明設備的用電情況進行智能分析,然後把結果傳到我們的電腦中,用戶可以隨時看到用電數據構成。這一下,我們可以像了解自己一樣,了解家用電器的「飲食消費習慣」,然後就可以讓家用電器更有針對性地「減肥」。
也許,你會擔心,了解家用電器但是不會指揮家用電器怎麼辦?不必擔心,智能電表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者」,更是一個可以進行信息處理的「管理者」。它可以自動操作,比如現在我們出門經常不拔插座,其實浪費了不少電能,但是到時候智能電表監測到這樣的狀況,會向我們發出告知,然後自動處置。
不過,僅僅節約還不足以讓我們真正省錢,電力還是需要消費,真正降低電費還是要從電力本身「算計」。
由於受到產量、燃料價格、氣候條件和需求波動等供需關系的影響,電力的成本價格反復無常。一般來說,晚間非高峰用電的價格比白天的價格低50%。但是我們現在見到的是一個與時間周期無關的平穩價格。如何用好價格杠桿,成為「成本經濟」的關鍵所在。智能電表就是這個支點。
智能電表可以根據價格不同,相應地作出用電調整,及時關閉一些不必要的設備,將能耗從高價格時段轉換至低價格時段,比如家裡的電動汽車,可以充分利用晚間充電。如果你的汽車電池容量足夠大,你完全可以對電力每天「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Google的研究顯示,智能化的電力系統會使每月的電費開支下降5%~15%。
除了這些「赤裸裸」的經濟成本得以降低,精力成本也可以得到最大的「節約」。現在,我們需要親自到銀行交納電費、有線電視費、電話費、上網費等一系列費用,每一次都要排隊,耗費很多時間。20年後,電話、電視、網路都「同走」電力線路,智能電網實現了數據自動採集系統,可以和銀行的結算系統對接,這些費用直接結算劃轉。
不過,這些情景的實現,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到2010年的時候,世界上平均每個人將擁有10億個晶體管,智能電網帶來的經濟效益尤為可觀。所以,如果你是搞IT的,智能電網的發展帶給你的除了省錢,也能讓你大賺一筆。

H. 關於低碳,環保的小故事

低碳環保小故事

我很喜歡種植花草、喂養小動物,去年春天,媽媽便帶著我去三聖花鄉買了些美麗、可心的花朵及種花的工具,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一踏進家門,我立刻興沖沖地解開包裝袋,小心翼翼地捧著種了花的花盆擺放在卧室、客廳等地方,在噴壺里裝上水,給每個花盆都灑了一點,又從櫃子里取出儲存已久的花盆與花種,並拿了一把鐵鏟,抱著它們跑到小區下,用鐵鏟鏟土,填滿了每一個花盆後,抱著它們跑上樓,種上各種花種,心想:「我哥不是說地球正在變暖,冰山正在融化嗎?得多栽種植物,等種子長出了嫩嫩的小芽或者綻放出了花朵,一定請他來!他一定會表揚我,贊嘆不已的,先寫封信吧。」說干就干,我抹抹汗水,找張紙,操起筆,奮筆疾書地寫起信來,寫完,我交給媽媽,托她寄出去,媽媽點點頭,我給種子灑了水,環顧了一遍,把仙人掌從窗外搬進來,說:「仙人掌可以清新空氣哦。」爸爸說:「好樣兒的,低碳環保,拯救地球嘛。呵呵。」我掃視了一遍,覺得沒問題了,便渴望它們快快長大。

從此,我每天都精心照料每一株花,功夫不負有心人,花盆裡的花終於含苞待放了!我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更加細心地照顧它們。

可是有一天,爸爸的一個朋友帶著一個淘氣的小弟弟毛志聰前來拜訪,毛志聰進了屋子,看見了花苞,嘻嘻哈哈地順手揪下一株,我眼看著我寵愛有加的花苞瞬間被揪下來,氣得氣不打一處來。毛志聰又擺弄了一會兒,竟撕碎了,更沒想到,他不以為然地又扯下一株,我心情變得很沉重,很憤怒,氣沖沖地阻止了他。

秋天,花兒凋謝了,結了種子,我收集了種子,准備以後再次種植。

低碳環保,人人有責,正因為人類不斷破壞環境,製造垃圾、尾氣等等,使地球變暖,冰山融化,企鵝無棲息之地,很多動物都是死於人類的手下,破壞環境、大量捕殺……也有很多動物甚至滅絕,這就是人類創下的無法彌補的罪孽,有錯改之,無則加冕,所以,我們要盡力彌補,多做種綠色植物、少用汽車等保護環境的事情。

I. 低碳生活的小故事

前幾天,我在集團的OA上看到了蒙牛集團品牌管理中心下發的《低碳出行,從我做起》的倡議書,心裡很高興,心想自己一定要參加這個活動來支持公司的這個倡議。
在下班回家的班車上,我已醞釀好了一次出行的計劃,甚至想好了出行時怎樣做才更環保,怎樣做才能降低CO2的排放。一到家裡,我就迫不及待的將公司的倡議和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公,可沒想到的是老公居然沒時間,出行的計劃泡湯了,該怎麼辦呢?難道要放棄參與這個活動的機會嗎?
依我的性格,絕對不行。我要做到不出行(旅遊)在家也要支持低碳生活的倡議,晚飯後馬上上網查找哪些做法屬於低碳生活的方式,不查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可以不出門就能做到的方法。呵呵,我的計劃又有了,只不過沒告訴老公。
第二天,和老公商量上街逛超市,以往都是騎著電動車去,這次我不答應。非要老公去推「塵封已久」且被冷落了多年的自行車,老公很不理解:「咱們都早過了玩浪漫的年齡了,再說我現在騎怪了電動車,騎自行車我也帶不動你呀!要不坐公交車去吧?」老公的提議沒有採納,我還是堅持騎自行車,我說:「如果帶不動我可以我騎著車,你走著就行了。」老公以一種外星人的眼神看著我,我想他一定以為我哪根神經搭錯了。呵呵,就先讓你這樣想吧,反正平時老公也缺乏鍛煉,就當是鍛煉身體吧。逛完超市,結帳時我變戲法似的拿出了一個「蒙牛環保袋」,老公的眼睛又一次瞪的老大,好像在說:「今天你到底是怎麼了,平時逛超市前叮囑幾遍都可能忘記的事情今天也反常了。」
面對老公詢問的眼神,出了超市我才告訴了他原因:今天我要用行動來支持公司的倡議——「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聽了我的解釋,老公哭笑不得:「你不早告訴我,你以為蒙牛的家屬覺悟就那麼低嗎?還害怕我不支持你的工作?放心吧,只要你願意,以後每次上街逛超市都可以騎著自行車來,權當是鍛煉身體了。」
在老公的提議下,我們全家又上網學了很多減少CO2排放的方法,准備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的運用下去,為「低碳活動」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