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短篇感人故事
⑴ 關於地震感人的小故事
汶川地震時,陸葦作為救援部隊中唯一的一名通信兵,就在這支隊伍的行列。在明知8個親人被埋在附近的廢墟中,陸葦強忍心中的悲痛緊張展開工作,當天晚上就完成了超短波基地台和單邊電台的搭建。
5月23日,根據任務需要,部隊要從北川縣城開赴擂鼓鎮展開救援。臨走前,戰友們哽咽著告訴他,他的親人由於被埋得太深,部隊雖還在全力營救,但估計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大。
聽到這個消息,陸葦一下子跪倒在地,悲痛不已地哭道:外公、外婆,舅舅、舅媽……你們原諒我吧!說完,陸葦擦乾眼淚,就奔赴下一場救援工作中。
在那一場戰斗中,陸葦和戰友在北川縣救出群眾156人,安全轉移群眾5300餘人,成為北川救援中的「抗震先鋒」。
(1)地震短篇感人故事擴展閱讀
地震與防災減災日:
1、經國務院批准,由於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災害,損失影響巨大,舉世震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2、減災日的設立,有利於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於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有利於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最大限度地有效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奮不顧身,大愛無邊
⑵ 關於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一:
白樂瀟是一位12歲的女孩。地震發生時,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門卡住,為了讓後面的同學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斷了。同學得救了,她卻從此失去了一條手臂。這位捨己救人的小姑娘,人們把她稱為「小英雄「。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二:
王周明是名年輕教師,是50多名學生的班主任。地震發生時,他指揮學生分兩路,從教室的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沖上前去,把還沒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
這時,一根粗大的橫梁打在他頭上,他的頭蓋骨被擊碎。廢墟中,她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麼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三:
在汶川地震發生十多個小時後,一位滿臉是血的北川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准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
他的名字叫郎錚。目前正在接受治療。郎錚對照顧他的某部的醫護人員說:「我也要當,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當溫總理到醫院去看望小郎錚時,他給溫總理也敬了個隊禮。目前,很多網友推薦他做奧運火矩手。同時,也尊稱他為「敬禮娃娃」。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四:
小林浩是映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地震發生時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當時石板後面傳來一個學的哭聲。我就告訴她,別哭了,我們一起唱歌吧。大家就開始唱學校教的歌。最後一首《大中國》唱完後,學不哭了。」
兩個小時後,小林浩開始慢慢挪動身子向外爬。由於個子小,他幾經努力終於爬出了廢墟。逃出生天的他沒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連拖帶拽地將兩個昏迷的同學拉出廢墟。被問到為什麼要這么做時,他只是稚氣地大聲宣告:「我是班長」。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五:
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溫江區玉石實驗小學里,同學們都在上課,忽然,地震了,同學們都慌忙向操場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歲的陳浩,陳浩跑著跑著,他看見有一面牆要倒了,而一個學正向這邊跑來。
說是遲那是快,陳浩飛奔到牆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幾米外,但是,陳浩自己卻被瞬間倒下來的牆壓在了下面。當問陳浩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的回答是:「老師常常教育我們要向雷鋒學習」。陳浩真是太偉大了,小小年紀為了救同學,差點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⑶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1、他是在江蘇南京江寧區乞討的老人,名叫徐超(音)。15日中午,他向募捐點捐了5元錢;下午3時,他又來了,這次捐出了100元,塞進募捐箱,將工作人員驚呆了。他說,中午捐的時候,因為身上都是零錢,不好意思拿出來,後來到銀行兌換成100元整錢,才拿過來捐 「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他們的生命都受到威脅,不容易啊!」他說。據知情人19日報料,徐超又捐了339.01元。
2、來自映秀縣的小林浩,今年9歲。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小小年紀的他卻在危機時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兩位同學。而自己的父母卻至今仍聯系不上。還是14歲的姐姐,深一腳、淺一腳帶著他們,走了7小時才到達都江堰。面對鏡頭小英雄顯得非常鎮定,然而他勇敢的舉動,卻已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3、雷楚年,15歲,彭州市磁峰中學初三三班的學生。地震時不是往外逃生,而是沖進教室救同學。跑到自己的教室,發現還有7個同學全部蹲在教室的牆角邊,馬上帶著他們往樓下沖。跑到一半,小雷突然發現,跟著他下樓的只有6名同學,還少一個!他又趕緊又往樓上跑。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歐靜,由於驚嚇過度,女孩蹲在門口一個勁地哭,可能是嚇傻了,怎麼拉她都拉不動,就乾脆抱起她往樓下沖。最後幾秒,樓塌了,他和七名同學倖存下來。
4、甯加馳,都江堰聚源中學二班的學生,15歲。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地震時,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學樓廢墟里。「甯加馳,救救我。」說話的是甯加馳的同班同學曾婧。他讓曾婧躲在自己肚皮下,救了同學一條命。
⑷ 關於地震的感人故事(簡要)
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課的娃娃都被措手不及的災難永遠地掩埋在了廢墟下,然而,離北川縣城15里路的鄧家海元村山中的一所全國百強希望小學卻在這次顛覆性的地震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不僅教學樓絲毫沒有垮塌,而且正在該校上課的483名小學生以及教職員工都奇跡般地全部安全撤離。
在山上度過飢寒交迫的一夜後,9名老師帶著71個孩子翻山越嶺穿過災區,成功地來到安全地綿陽市,並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暫時安頓在綿陽中學英才學校,吃飽了,穿暖了,洗干凈了,一個個朝氣蓬勃鮮活的生命在廢墟中開出一朵朵向著未來的希望之花……
「造孽啊,這些娃娃,但看到他們都安然無恙,我又覺得他們是幸運的。」劉漢希望小學教導主任肖曉川出現在記者面前時已幾天幾夜沒合眼了。因過度操勞,他一雙眼睛異常血紅,但看著穿上干凈衣服正在看動畫片的娃娃們,這位臨時大家庭的「家長」顯得無比欣慰。
「12日地震發生時,娃娃們都在教室里上課。意外的是,這所專為貧困孩子們修建的希望小學在強烈的震波中異常堅固,一點都沒有垮塌,因此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將全校包括幼兒班在內的483名同學全撤到空地上,等待救援。後來有些孩子被慌慌張張前來的家長領走了,到最後剩下71個。因為村子已經平了,房子也垮了,估計不會再有家長來,我們就在武警戰士的帶領下開始連夜往外撤離。我們學校修建在山上,這就意味著要把娃娃帶出去必須要翻兩座山到北川縣城的馬路上,然後再走到綿陽。」
⑸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100)字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 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 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 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 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 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時,距彭州市區10多公里的紅岩鎮,大面積房屋倒塌、通信中斷、人員傷亡……在這次地震發生時,正給幼兒園大班輔導的紅岩鎮中心小學周汝蘭老師沒有獨自逃生,而是四次沖進教室搶救學生,直到全班52名學生成功脫離危險。
⑹ 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汶川大地震是一場攝人魂魄的災難,人在自然災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堅強和人性的大愛卻是光彩奪目的。在這國難家難突然降臨之時,國人們演繹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一幕幕催人淚下的人間大愛,讓我們深受感動。他們為自己的兒女、愛人、學生和受災群眾,無私奉獻自己的愛心、血肉之軀,甚至寶貴的生命,這種偉大的母愛、父愛、親情和博愛,顯示了人性的光芒,值得我們熱情謳歌和大力頌揚。
1、父母身體守護,女童劫後餘生
5月13日,在北川縣城一處嚴重損毀的屋角處,救援官兵發現了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她被兩個不幸遇難的大人護在身下,撲閃的大眼睛裡充滿生的渴望。兩個大人就是她的父母,人們見此情景無不肅然起敬,他(她)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搭建了生存的空間。
這幢房屋的斷牆殘垣死死地壓在兩個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腳又在大人身下,絲毫不能移動。救援官兵心急如焚,卻苦於沒有合適的工具,無法將孩子救出,直至14日9時40分左右,隨著人們的歡呼,一名救援隊員終於從危牆下面抱出了小女孩。這時距離大地震已經過去了40多個小時,頑強的小女孩在父母的保護下熬過了雨夜和餘震,戰勝了死神!
救出的小女孩梳著兩條小辮子,除了右額上一塊已經結痂的傷疤外,臉上只有一些灰塵,清秀的面容惹人喜愛。但小女孩的右腿因長期受壓迫,已經嚴重壞疽。小女孩的思維清晰,她告訴人們她已經三歲了,叫宋欣宜。
2、生命的乳汁,如此甘甜辛酸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邊,數十位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幕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眾人眼前:年輕的媽媽雙手緊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停止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沾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救援人員小心地將女嬰抱起,然而一離開母親的乳頭,她就立刻哭鬧起來。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母親哺育孩子,歷來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卻從來沒有哪個母親的乳汁如此甘甜;孩子依戀母親,往往讓人由衷感激生命的美好,卻從來沒有哪個母親的乳汁如此辛酸。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餵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裡。」大愛之前,大慟難抑。
母親已然罹難,連名字也未及留下;女兒安然生還,將愛代代相傳。
3、一聲寶貝我愛你,陰陽難隔慈母心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
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時,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去,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地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高聲喊道:「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地把壓在她身上的廢墟清理開,從她的身體下面抱出了一個三、四月大的娃娃,孩子包裹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因為母親身體的庇護,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檢查時,卻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手機屏幕上有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被這陰陽難隔的慈母深情感動得潸然淚下。
4、沒有了家人,我們愛其他人吧
蔣敏的舅舅哭著打來電話訴說,蔣敏的爺爺、奶奶、母親、女兒全部遇難……除了舅舅,蔣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經確認死亡……
丈夫對她說:「蔣敏,我們已經夠幸運了,很多家庭沒有一個倖存者。孩子沒有了,我們愛其他的人吧,我們盡可能為他們多做些事情。」
蔣敏說,自己孩子已經沒有了,她惟一能做的,就是實實在在地幫助這些災民:「我的舅舅現在也和他們一樣,住在這樣的帳篷裡面。如果我的母親我的女兒還活著,肯定也正被很多人這樣幫助著、關愛著,這么多家庭和我一樣不幸,我感同身受。災難面前,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蔣敏的同事張燕告訴記者,每次有小孩子來到救護站,蔣敏總是特別細心呵護,幫他們穿衣、蓋被子、逗孩子們笑,「每當這時,我心裡就特別的心酸。」本故事主人翁,就是我們在電視鏡頭里看到的暈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蔣敏。
5、我必須活下去,因為有很多我愛的人在等我
他堅持了79個小時,卻沒能堅持最後的10分鍾。陳堅,一個26歲的青年,妻子懷孕,他卻在廢墟下壓了三天三夜。被救援人員發現的時候,他還活著,並說,「我必須要活下去,因為還有很多我愛的人在等我」。救援人員用了整整6個小時,才把他救出來。可是,當花了一個多小時,將他抬下艱險山路的時候,陳堅終因體力不支,停止了呼吸,在場很多救護的人喊他,「你這個傻子,你都挺了三天三夜了,這會兒你還挺不住嗎?你的老婆還在等著你,你的娃兒還沒生出來吶。」但他最終都沒能再睜開雙眼。因為有愛,陳堅努力活著,因為妻子懷孕,陳堅努力堅持著,英雄的陳堅是所有人崇拜的漢子。
6、老婆,我們到死也不分開
一個普通的男子,本想替妻子擋住地震時飛來的巨石,獨自赴難,最後卻成就了很多情侶相愛時的這句誓詞。這是在汶川綿池鎮一個災後處理現場,一名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含淚講述了不久前清理一處災難現場的情形:在一塊大石下,一名中年男子呈弓趴姿勢保護著身下的一中年女子,而女子則緊緊地抱住男子,兩人的屍體已無法分開,只好一起入殮。如果有來生,也許他們還會是一對夫妻,因為愛所以愛,彼此不分開。據說這是一對名字很普通,長相也很普通的夫妻。男的叫朱能,女的叫蘭六妹。
7、我的娃是娃,災民的娃也是娃
蔣曉娟,四川江油縣公安局巡警大隊一名普通的民警,她把才6個月大、同樣需要母乳喂養的孩子交給了父母照料,自己卻義務為許多急需哺乳的地震災區孤兒餵奶。
救災棚,人頭攢動。看到餓得哇哇大哭的嬰兒,剛做媽媽不久的女民警解開警服扣子,當眾坐下,給襁褓中的孩子哺起乳來——近幾天,這個感人的故事,在江油市城區各災民安置點流傳。兩天時間里,她的乳汁,喂養了3個嗷嗷待哺的災民嬰兒和5個被解救的嬰兒。
蔣曉娟一見到記者,立即不好意思起來:「奶幾個娃沒得啥子好講的。」記者想多了解些情況,她不想多說:「天下的女人心腸都是軟的,天下的媽媽都是愛孩子的。我的娃是娃,災民的娃也是娃,他們都是媽的娃。」
8、用生命作支撐,捨身救學生
13日22時12分,救援人員扒出了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的遺體。只見他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而譚老師卻永遠地走了……
「要不是有譚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流著淚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譚老師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看見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生怕學生們不小心摔傷。」夏開秀老師說。劉紅麗的舅舅仰天長嘆:「譚老師,大好人啊!」
9、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人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身亡!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不得不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他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插上了生命的翅膀。
10、愛人心急,死時仍作飛翔姿勢。
5月14日10時,震後第三天,當解放軍官兵掀開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綿陽市平武縣南壩小學的一根鋼筋水泥橫梁時,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一位死去多時的女老師趴在瓦礫里,頭朝著大門的方向,雙手緊緊地各拉著一個年幼的孩子,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象一隻承重的鳥兒欲振翅飛翔。她就是這所小學代課老師杜正香,不過孩子們平時喜歡搖著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實杜老師今年才48歲。
「看得出,她是想把這些孩子們帶出即將倒塌的教學樓,她用自己的肩背為孩子們擋住了墜落的橫梁。」參與搜救的解放軍戰士說,杜老師以生命守護的五個孩子最終沒能生還,這可能是她唯一的遺憾。
孩子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孩子
大地震解開你遠航的纜繩
沒有風帆你也與夥伴們慢慢起航
風蕭蕭中你迎著黑夜的降臨
徑直向前摸索遠處的星光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在他鄉異土自在安詳
孩子
你不再偎依媽媽的臂彎
遠征的凝重布滿嬌矯的臉龐
過早地訣別人間的理想
小心翼翼與夥伴跼行黃泉路上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來世回到媽媽身旁
孩子
生與死分界在山崩地裂的一霎
胡爺爺溫爺爺情寄搶險前方
子弟兵晝夜救助苦難的人們
民眾集聚相互扶助的巨大力量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不忘祖國的五星紅旗飄揚
孩子
你沒有自私地遠航他鄉
噴灑出鮮血導引科學的目光
柔弱的身軀架起研究抗震的橋梁
輪回生命去置換未來的幸福安康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呼喚生命工程給人類希望
孩子
你招喚來救護生命的白衣天使
人們為你手拉手圍成鐵壁銅牆
這是抗爭災難的成城眾志
高喊「加油」把哀悼化成奮發的力量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帶上人間的鳥語花香
孩子
汶川的洗禮組建了大地震文化
你的血肉化成追求美好生活的篇章
人們堅強了活著就好的信念
肝腸寸斷的媽媽停止了悲傷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來生再騎在我的肩上
孩子
人們把哀思藏進了心房
餘震中簡易的教室讀書聲朗朗
叔叔阿姨抹幹了眼眶上的淚珠
信心滿懷耕耘家園牧歌悠揚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戰勝磨難不會彷徨
孩子
世界到處充滿著友愛
不分種族同聲祈禱你和夥伴安詳
祝福你如同烈火中涅磐的鳳凰
永生在悠悠天國的白雲之上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化成天使在生命之河飛翔
孩子
放心地去與夥伴們遠行
不要在漆黑的路上迷惘
帶著笑顏好好把握手中的舵盤
相互攙扶走進天國的殿堂
爸爸默默地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永遠記得爹和娘的目光
《走好,我的孩子》
(爸爸) 孩子
大地震解開你遠航的纜繩
沒有風帆你也與夥伴們慢慢起航
風蕭蕭中你迎著黑夜的降臨
徑直向前摸索遠處的星光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在他鄉異土自在安詳
(爸爸) 孩子
你不再偎依媽媽的臂彎
遠征的凝重布滿嬌矯的臉龐
過早地訣別人間的理想
小心翼翼與夥伴跼行黃泉路上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來世回到媽媽身旁
(媽媽) 孩子
快
快抓緊媽媽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媽媽怕你
碰了頭
快
抓緊媽媽的手
讓媽媽陪你走
(孩子) 媽媽
我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見你的手
自從倒塌的牆
把陽光奪走
我再也看不見
你柔情的眸
(媽媽)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沒有憂愁
沒有讀不完的課本
再也沒有爸爸的拳頭
你要記住
我和爸爸的模樣
來生還要一起走
(孩子) 媽媽
別擔憂
天堂的路有些擠
有很多同學和朋友
我們說
不哭不哭
哪一個人的媽媽都是我們的媽媽
哪一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孩子
沒有我的日子
你把愛給活著的孩子吧
(孩子) 媽媽
你別哭
淚光照亮不了
我們的路
讓我們自己
慢慢的走
媽媽
我會記住你和爸爸的模樣
記住我們的約定
來生還要一起走
(爸爸) 孩子
生與死分界在山崩地裂的一霎
(媽媽) 胡爺爺溫爺爺情寄搶險前方
子弟兵晝夜救助苦難的人們
民眾集聚相互扶助的巨大力量
(爸爸)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不忘祖國的五星紅旗飄揚
(媽媽) 孩子
你沒有自私地遠航他鄉
噴灑出鮮血導引科學的目光
柔弱的身軀架起研究抗震的橋梁
輪回生命去置換未來的幸福安康
(爸爸)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呼喚生命工程給人類希望
(爸爸) 孩子
你招喚來救護生命的白衣天使
(媽媽) 人們為你手拉手圍成鐵壁銅牆
這是抗爭災難的成城眾志
高喊「加油」把哀悼化成奮發的力量
(爸爸)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帶上人間的鳥語花香
(爸爸) 孩子
汶川的洗禮組建了大地震文化
(媽媽) 你的血肉化成追求美好生活的篇章
人們堅強了活著就好的信念
肝腸寸斷的媽媽停止了悲傷
(爸爸)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來生再騎在我的肩上
(媽媽) 孩子
人們把哀思藏進了心房
餘震中簡易的教室讀書聲朗朗
叔叔阿姨抹幹了眼眶上的淚珠
信心滿懷耕耘家園牧歌悠揚
(爸爸)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戰勝磨難不會彷徨
(媽媽) 孩子
世界到處充滿著友愛
不分種族同聲祈禱你和夥伴安詳
祝福你如同烈火中涅磐的鳳凰
永生在悠悠天國的白雲之上
(爸爸) 爸爸默默關注你去遠航
盼望你化成天使在生命之河飛翔
(爸媽) 孩子
放心地去與夥伴們遠行
不要在漆黑的路上迷惘
帶著笑顏好好把握手中的舵盤
相互攙扶走進天國的殿堂
(爸爸) 爸爸默默地關注你去遠航
(爸媽) 盼望你永遠記得爹和娘的目光
(孩子) 媽媽
別擔憂
天堂的路有些擠
有很多同學和朋友
我們說
不哭不哭
哪一個人的媽媽都是我們的媽媽
哪一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孩子
沒有我的日子
你把愛給活著的孩子吧
(爸爸) 孩子
爸爸默默地關注你去遠航
(爸媽) 盼望你永遠記得爹和娘的目光
(孩子) 媽媽
我會記住你和爸爸的模樣
記住我們的約定
來生還要一起走
⑺ 汶川地震的感人小故事
一、偉大的父愛
綿竹北方中心小學12歲的小女生夏俊說:「我的旁邊三個同學都死了,就只有我一個人在,我就想我爸爸不會來接我了,我死了算了,大不了看不到爸爸最後一眼,其實我的心中是不願意這么想的。」
小夏俊的爸爸在廢墟挖了三個小時終於救出了女兒,小夏俊不停的安慰爸爸不要哭:「爸爸不要哭,爸爸不要哭,爸爸我謝謝你啊,是你教我咋成人,咋學懂事情,我再也不跟你鬥嘴了。」
二、百里尋夫
周興檸的眼中始終含著淚水,話音顫抖,「我相信他不會死,我要去救他!」5月14日記者在都江堰加油站邂逅這位女子的時候,她雙手顫抖,不停打電話,語音急切,但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卻堅定萬分。她的車上已經備齊一切戶外用品,是的,她要去汶川縣映秀鎮尋找自己相守十多年的老公郭斌。
但由於前方公路已斷,她只能徒步尋夫,記者一路跟隨尋夫奇女子徒步走向映秀。
三、不要怪媽媽
「娃……娃……媽媽……來不及……啊……。」當自己遇難的孩子被挖出,汶川縣映秀鎮幼兒園老師聶曉燕的眼淚如山洪暴發。地震發生時,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別人的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裡。
四、生日快樂
20歲女孩被埋56小時160名軍人歌聲喚醒她「13日是嬌嬌20歲生日,本來想為她好好慶祝的,沒想到……」賈正遠看著滿身鮮血的妹妹,雙手捂住臉哭了起來。
這時候,不知道誰首先唱了一聲「祝你生日快樂」,救援現場所有的解放軍戰士都跟著唱了起來,「他們雙手交叉在胸前,眼睛裡還含著淚花。」賈正遠說,沒想到奇跡真的發生了,神智不清的妹妹居然慢慢清醒了過來。
五、捨身就義
向倩老師自己身體被砸成三段,而她雙手環抱將三名學生緊緊摟於胸前,用自己的身體將三位學生保護於身體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軀抵抗災害,保護學生。在場所參與救助的人員均被向倩老師這種捨身就義,保護學生的英雄之舉感動得淚流滿面,自發的向向倩老師鞠躬致敬。
⑻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地動山搖。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伴著雷鳴般的響聲,冰雹般的磚瓦、灰塵、樹木紛紛墜落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定格為永恆……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的廢墟中搬走壓在他身上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
他叫譚千秋,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裡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譚千秋出生在祁東縣步雲橋鎮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實善良,有5個兒女,他排行老大,由於家境貧寒,每頓飯都是以紅薯、豆子等雜糧為主,只有一點點米飯,他總是將米飯讓給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紅薯。
譚千秋深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學習非常刻苦,村民都將他作為「勤學楷模」教育孩子。為學好英語,他將英語單詞寫好貼在牆上,睡覺時就記,記不上就點亮燈看一下再記。1975年夏,他高中畢業回家務農,但他沒有放鬆學習,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體工,晚上學習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點冷水敷在臉上。兩年後,他成了一名代課教師。
1978年夏,譚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主動報名到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當了一名「支邊」教師。
譚千秋成家立業後,考慮到三個弟弟都在農村,他一人承擔起贍養父母的義務,還花錢為家裡裝了電話,並竭盡全力幫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譚繼秋在家種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幾千元買了一台三輪車跑運輸。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車翻人傷,花去了幾千元醫葯費。舊債未還,又添新債。譚千秋聞訊後,立即給弟弟寄來2000元錢,還寫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沒事就好,並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車禍對譚繼秋身體影響很大,但為了生計,不得不到雲南打工,譚繼秋便寫信鼓勵弟弟,還在信中夾寄了40元錢。譚繼秋和二弟都沒房住,兩兄弟建了房,譚千秋給每位弟弟資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親不幸患上骨髓癌。譚千秋立即回老家召開家庭會,他體諒弟弟都在農村,家境不好,便主動要求負擔父親的醫療費。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個借口:「我在家時間少,平時你們照顧父母很辛苦,就給我一個盡孝的機會吧!」兄弟們拗不過他,只好同意,父親住院花去醫療費2萬多元,他一人承擔。
譚千秋工資不高,生活非常節儉,他衣著樸素,大熱天連冰棒和礦泉水也捨不得買,口乾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幾年才回家一次,因車費太貴,來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將這些錢省下來支援家裡,幫助別人。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譚千秋為人正直,富有愛心,很有正義感。還在念小學,他就特別喜歡幫助別人,如果在放學時下雨,他一定會把雨傘讓給沒帶傘的同學,自己則淋著雨回家。
岩前村現任村支書譚永生與譚千秋是小學同班同學,關系很好。一次,譚永生和另一個同學打架,他正好路過,譚永生叫他來幫架。沒想到他跑過來,不但沒幫譚永生,反而將他們拉開:「都是同學,不好好相處,打什麼架啊!」隨後,耐心地做兩人的工作,直到他們握手言和。
高中畢業後,村裡許多村民不識字,他便向村幹部建議,辦起了掃盲夜校。他主動當起了教師,白天出工,晚上義務為村民上課,手把手地教村民寫字,學文化,他讓不少一字不識的村民能看懂報紙,懂得如何科學種田。
譚千秋多才多藝,會吹笛子,拉二胡,寫歌詞……為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他與幾個年輕人組成村文藝宣傳隊,晚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表揚村裡的好人好事,批評賭博、不尊老愛幼等社會不良現象,成為村民喜愛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譚永生參加村裡的文藝表演,來不及吃晚飯,便帶上兩個紅薯:「來,快吃,我剛從家裡吃過了。」第二天,譚永生才從他弟弟那裡得知,他當晚在家裡根本沒吃晚飯。
譚千秋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村裡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對學生非常關心,哪怕是操場上有一顆小石子,他都要撿開,怕學生玩耍的時候摔倒。哪位學生有困難,他就盡力相助;學生沒吃飯,他會將學生叫到自己家裡做飯給學生吃;學生身體不舒服,他會掏錢帶學生去醫院看病,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他經常教育弟弟妹妹要樂於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總是去幫助別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養了五個貧困孩子上學!他的人格魅力還深深地影響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她說一定要用法律為眾多受害者討回公道。
譚千秋經常教育學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責任感。」1982年6月大學畢業後,學校準備讓他留校任教。當學校領導徵求他的意見時,他主動請纓:「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學校也需要人才啊。」領導反復做他的工作。當他得知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急需教師時,便立即申請到那裡去,一個月後,他如願以償地分配到該校工作,在那裡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個朋友准備把譚千秋調回衡陽,待遇從優,被他婉言拒絕。父母見他離家太遠太孤單,極力勸說他回來,他便耐心地對父母說:「湖南培養了我,四川養育了我,還是在四川多干幾年再說吧。」後來,汕頭、韶關有關單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還是選擇留在四川,直到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這片熱土。
5月12日,一個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陰沉沉的。
下午2點多鍾,譚千秋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地震!譚千秋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上跑。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並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時12分,譚千秋終於被找到。「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他說,譚老師誓死護衛學生的形象,是他這一生永遠忘不掉的。「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身上。」回憶當時的情景,獲救的學生神情仍然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