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事勵志的
㈠ 杜甫的勵志詩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㈡ 關於杜甫激勵人心的詩
杜甫激勵人心的詩三首:
1.《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㧐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專。絛鏇光堪擿屬,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供參考。
㈢ 杜甫勉勵人們多讀書的詩題目
《春夜喜雨》、《登岳陽樓》、《江南逢李龜年》、《春望》等等
㈣ 杜甫的勵志詩句
每個人都有理抄想,從《望岳襲》中感受少年杜甫的雄心壯志。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解讀:這是少年時游覽泰山的時候,感嘆泰山的雄偉壯觀而寫的一首詩。
泰山的景色如何呢,是青山一片。上天把泰山造化的如此秀麗。高大的泰山把東西都割成了兩半。山上渝雲霧繚繞,黃昏時刻無數的飛鳥都回巢了。登上山頂,山下的風景盡收眼底。
感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了千古絕唱。更顯示了少年杜甫的雄心壯志~兼濟天下,造福蒼生。雖然杜甫在以後的生涯中,科考失意,一身才華無處施展。四處漂泊,當他不忘初心,始終心繫天下。從「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盡顯他憂國憂民的情懷。
每個人都有年少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理想。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是否還不忘初心,始終堅持自己年少時的夢想。
㈤ 杜甫的故事~簡短些【100字就夠了】
唐玄宗當政時期的唐王朝,在當時的世界上是一個大國。但就在這表面上看起來仍然強大的大國里,因上下其手等諸多原因,業已孳生著崩潰的徵兆。終於唐王朝迅速走向傾覆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的發生。
杜甫獲悉這種情況後,覺得當權者不顧民生只顧自己享樂的做法,定然會導致國家的敗亡;於是他便大為憤慨地揮筆寫下後來被選進著名選本《唐詩三百首》的詩作,亦即題為《麗人行》的七言長篇古詩。
該詩由於把楊家那炙手可熱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膽的諷刺和深刻的揭露,成為一首名副其實的「史詩」;而人們還從中概括出一個成語「炙手可熱」,用來表明氣焰很盛,權勢很大的那一號貨色。
(5)杜甫故事勵志的擴展閱讀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
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㈥ 表達杜甫勇攀高峰勵志報效天下的詩句是什麼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此句出自杜甫的名篇《望岳》,通版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熱權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仙字精神。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雖然是通假字,通「層」但是還是要和原詩一模一樣}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譯文: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大自然在這里凝聚了一切鍾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望著山中冉冉升起的雲霞,盪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當人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㈦ 杜甫勉勵世人好好讀書的詩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杜甫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㈧ 杜甫、李白 勵志詩詞
上李邕 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鳳歌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