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選擇的名人故事50字左右

關於選擇的名人故事50字左右

發布時間: 2020-11-18 08:16:37

㈠ 有關選擇的名人故事

這些 還不好想....額 你就說 那個 司馬遷 明明可以 隱退江湖,平平安安的過完下半輩子,但是他依然專選擇了不同屬尋常的道路 ,最終著作 史記 還有李時珍 你可以說他 明明可以 看別的醫書 來查找 葯的葯性 ,但是他卻拿自己當 試驗品,自己食用,最終著作了 本草綱目 其實你也可以寫 抗戰英雄,寫他門 本可以 全身而退,但是卻用生命鋪墊革命的地毯。我只是提幾個 ,擴展一下你的思路,你自己在好好想想 。

㈡ 名人讀書小故事(50字)

1.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㈢ 關於選擇了正確方法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一些,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敗了,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田忌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慌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換了一種方法,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㈣ 關於「選擇」的名人事例

霍去病屢立戰功,獲得了高官厚祿,但他把個人的享受擱在一邊,一心以國家利益為重。河西戰役勝利後,漢武帝為了獎勵他的卓越戰功,特意命人在長安為他建造了一座豪華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滿意。霍去病謝絕了漢武帝的好意,氣概豪壯地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傳誦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輝一生的寫照。霍去病在顯貴的待遇和面對國家的責任之間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倡改革被貶知鄧州。在遭受政治上的無情打擊之後,他既沒有消極頹廢,隨波逐流,更沒有降志曲節,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而是留下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革命導師馬克思: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㈤ 關於選擇的名人事例

1、錢學森

在新中國剛剛建成的時候,錢學森同志開始爭取回歸祖國,他毅然放棄了國外優厚的物質生活,選擇為祖國服務,他成為了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

錢學森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

2、凱金斯

凱金斯天生聽覺受損。3歲時,父母帶她配了一副大而笨重的助聽器。她討厭這副助聽器,尤其上小學後,她討厭同學們的取笑。

一天下午放學路上,當凱金斯和姐姐桃嘉路過一片荒野時,她猛地扯下助聽器扔了出去。回到家,凱金斯的母親大怒,命令凱金斯跟她回到荒野把助聽器找回來,但找到天黑也沒找到。那晚,凱金斯的父親鄭重地對她說:」你已經做了一個選擇,以後你就必須在這種選擇中生活。「

凱金斯不明白父親的意思。」你不想戴助聽器,從今以後你就不必再戴著它了。沒有了它,你必須照顧好自己的生活。「父親說。讓她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也是父親對凱金斯的行為做出的選擇。

丟開助聽器,凱金斯發現自己原來非常擅長唇讀。沒有了刺眼的助聽器,其他孩子也不再取笑她。後來,凱金斯愛上了籃球。高中時,她的籃球技能超過了大部分同學,當她在籃球場上奔跑時,她發現自己得到的已經遠遠超過了她所祈禱的。

父親說:」這是你自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的結果。「這個結果讓凱金斯順利地進入了征戰倫敦奧運會的美國女籃代表隊。

3、魯迅

魯迅先生剛開始之所以學醫,除了恨中醫耽誤了他的父親的病,便是想醫治自己的牙病。帶著國願、家難、自我治療三重目的,1904年9月,魯迅到了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然而兩年之後,魯迅忽然決定選擇寫作放棄學醫,魯迅之所以棄醫學文,是因為感受到中國民眾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醫學只能解救病人肉體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喚醒民眾的覺悟。

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

4、華佗

東漢末年,神醫華佗的美名在民間傳開了,這引起了東漢朝廷的注意。朝廷於是舉華佗為「孝廉」。通常被舉為孝廉的人,都出身名門貴族,被舉為孝廉,就有希望做官。像華佗這樣的平民百姓能夠被舉為孝廉,實在是難得。

鄉親們得知華佗被舉為孝廉時,不禁喜憂參半。喜的是華佗可以做官了,可以了卻父母的心願,光宗耀祖了;憂的是如果華佗做了官,誰來為鄉親們看病呢?可是華佗我拒絕了,他認為當官發財沒有為鄉親們治病有意義。

幾年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而這次不再是徒有虛名的「孝廉」,而是來自都城洛陽太尉府的徵辟信,只要被應徵到都城的太尉府,馬上就可以成為朝廷的正式官員。華佗再次拒絕人朝做官,堅持做一個平民百姓,鑽研醫術,救死扶傷。

5、華盛頓

華盛頓本可以過悠閑舒適的生活,可他卻選擇了艱苦。他主動要求參加勘探隊,到弗吉尼亞的大河谷去進行勘探,並且一干就是三年。野外測量工作教會他吃苦耐勞、隨機應變,為他以後長期的戰爭生活奠定了基礎。

到了十九歲,他就走上勞倫斯為他在軍隊中謀求的職位,當上了少校級的副官長。他潛心閱讀軍事著作,虛心學習武器的使用和戰術的運籌。

這一時期,法國人入侵美洲大陸,和英國交戰。華盛頓參加了這場英法戰爭。剛開始,華盛頓的軍隊處於劣勢,傷亡很大。他的軍衣被打穿四個洞,他的兩匹戰馬先後被殺。

但他出生入死,從不氣餒。他在布雷克將軍的參謀部任職。由於戰爭所在的省份經濟匱乏,這支隊伍窮得不能給軍官開支。

而華盛頓是受人邀請前來的,屬於志願人員,既沒有薪餉,還得自己負擔一大筆費用。但是,為了家園的安寧,也為了鍛煉自己,他樂意這種既破財還可能喪命的苦差事。

最後他的隊伍終於打敗了敵人,而他本人也贏得了人們的愛戴,以致後來他能被推舉為抗英獨立戰爭的總司令,成為改變美國歷史的第一個重要人物。

㈥ 關於選擇的名人事例

1、牛頓忘記吃飯 :

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地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後找不著牛頓,因急於上班,就獨個兒把飯菜吃了,並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盒子里,然後走了。

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准備吃飯。但當他看見盒子里的雞骨頭時,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哈哈大笑地說:「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

2、程門立雪:

北宋楊時仰慕程頤的學問,到洛陽拜程頤為師。當他到程頤家中求教時,程頤正靜坐睡覺。楊時求學心切,又不敢驚動老師,便肅立門外等候。當時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待程頤一覺醒來,雪已下了一尺深了。後來,人們就用「程門立雪」來比喻學子畢恭畢敬就學師門。

3、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4、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

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5、王羲之吃墨:

我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刻苦練習書法。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㈦ 關於選擇的名人典型事例

1、10億美元也不要的可汗

薩爾曼·可汗1976年出生於孟加拉國。通過自己的努力,可汗考上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4年讀完了數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拿了兩個本科學位。接著他還拿了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

2010年春,薩爾曼·可汗從在線支付平台發來的郵件得知,有人給他的賬戶注入了1萬美元,捐款人是安·杜爾。可汗寫信致謝,稱這是他迄今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並表示如果汗學院有校園,他樂意將第一座教學樓以「安」的名字命名。

然而,不久又有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找到他,欲投資10億美元,可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說,要是接受這10億美元,他讓所有孩子、特別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孩子,免費收看他視頻的願望就要落空。

2012年,可汗成功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福布斯》撰文稱這是一個1萬億美元的商業機會,而當今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也不過才7000億美元。但他依然不為所動:照樣不接受任何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

2、凱金斯的選擇

2008年8月,美國女孩塔米卡-凱金斯和她的隊友奪下了北京奧運會女子籃球賽的冠軍。之前,凱金斯已經參加過許多盛大的比賽。「如果沒有我父親的教導,」凱金斯說,「我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賽場上。」

凱金斯天生聽覺受損。3歲時,父母帶她配了一副大而笨重的助聽器。她討厭這副助聽器,尤其上小學後,她討厭同學們的取笑。

一天下午放學路上,當凱金斯和姐姐桃嘉路過一片荒野時,她猛地扯下助聽器扔了出去。回到家,凱金斯的母親大怒,命令凱金斯跟她回到荒野把助聽器找回來,但找到天黑也沒找到。那晚,凱金斯的父親鄭重地對她說:」你已經做了一個選擇,以後你就必須在這種選擇中生活。「

凱金斯不明白父親的意思。」你不想戴助聽器,從今以後你就不必再戴著它了。沒有了它,你必須照顧好自己的生活。「父親說。讓她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也是父親對凱金斯的行為做出的選擇。

丟開助聽器,凱金斯發現自己原來非常擅長唇讀。沒有了刺眼的助聽器,其他孩子也不再取笑她。後來,凱金斯愛上了籃球。高中時,她的籃球技能超過了大部分同學,當她在籃球場上奔跑時,她發現自己得到的已經遠遠超過了她所祈禱的。

父親說:」這是你自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的結果。「這個結果讓凱金斯順利地進入了征戰倫敦奧運會的美國女籃代表隊。

3、神醫華佗拒絕做官

東漢末年,神醫華佗的美名在民間傳開了,這引起了東漢朝廷的注意。朝廷於是舉華佗為「孝廉」。通常被舉為孝廉的人,都出身名門貴族,被舉為孝廉,就有希望做官。像華佗這樣的平民百姓能夠被舉為孝廉,實在是難得。

鄉親們得知華佗被舉為孝廉時,不禁喜憂參半。喜的是華佗可以做官了,可以了卻父母的心願,光宗耀祖了;憂的是如果華佗做了官,誰來為鄉親們看病呢?可是華佗我拒絕了,他認為當官發財沒有為鄉親們治病有意義。

幾年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而這次不再是徒有虛名的「孝廉」,而是來自都城洛陽太尉府的徵辟信,只要被應徵到都城的太尉府,馬上就可以成為朝廷的正式官員。華佗再次拒絕人朝做官,堅持做一個平民百姓,鑽研醫術,救死扶傷。

4、生命和足球他選擇後者

早在2002年國家隊的一次例行身體檢查中,科威爾就已經被查出了身患一種罕見的血液型疾病。學名叫做「自身免疫性肝炎」。這種類型的疾病就像癌症一樣,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治,只能依靠葯物的治療維持生命。在當時,醫生給出的結論是,科威爾最多還能維持5到8年的生命,之後這個結論延長到最多10年。

澳大利亞隊醫曾經力勸科威爾停止自己的足球生涯,但科威爾表示不會讓自己停下來。就是在這樣糟糕的身體狀況下,科威爾依然在過去的一個賽季中,幫助土耳其加拉塔薩雷俱樂部出戰了23場比賽。神奇般地攻入12球。

拖著重病纏身的軀體,在僅有的半個賽季出場中,能夠交上幾乎2場1球的答卷,科威爾從意志力到效率都足以讓很多豪門前鋒感到汗顏。科威爾正是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力。才獲得了彌足珍貴的機會,在世界盃賽場上高唱祖國同歌《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

5、少年華盛頓選擇艱苦

喬治·華盛頓(公元1732—1799年)享有美國國父之稱,是美國第一任總統。

華盛頓早熟,十六歲時已經像個大人。這時他本可以過悠閑舒適的生活,可他卻選擇了艱苦。這年3月,他主動要求參加勘探隊,到弗吉尼亞的大河谷去進行勘探,並且一干就是三年。野外測量工作教會他吃苦耐勞、隨機應變,為他以後長期的戰爭生活奠定了基礎。

到了十九歲,他就走上勞倫斯為他在軍隊中謀求的職位,當上了少校級的副官長。他潛心閱讀軍事著作,虛心學習武器的使用和戰術的運籌。

這一時期,法國人入侵美洲大陸,和英國交戰。華盛頓參加了這場英法戰爭。剛開始,華盛頓的軍隊處於劣勢,傷亡很大。他的軍衣被打穿四個洞,他的兩匹戰馬先後被殺。但他出生入死,從不氣餒。他在布雷克將軍的參謀部任職。由於戰爭所在的省份經濟匱乏,這支隊伍窮得不能給軍官開支。

而華盛頓是受人邀請前來的,屬於志願人員,既沒有薪餉,還得自己負擔一大筆費用。但是,為了家園的安寧,也為了鍛煉自己,他樂意這種既破財還可能喪命的苦差事。最後他的隊伍終於打敗了敵人,而他本人也贏得了人們的愛戴,以致後來他能被推舉為抗英獨立戰爭的總司令,成為改變美國歷史的第一個重要人物。

㈧ 關於選擇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1.陳勝:年輕的時候就不滿足於做一個佣耕者,有遠大抱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後領導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2.文天祥:組織力量抗元,失敗被俘,面對元朝的威逼利誘,拒不投降,最終英勇就義。
3.
朱自清:寧死也不接受美國的救濟糧。
4.孔子:「每事問」,看見每樣事物都要虛心向別人請教,終成聖人。
5.布魯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勇敢的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面對火刑,毫不退縮,為真理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是捍衛真理的殉道者。
6.孔圉(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7.戴震:善疑多問,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終成清代的大學問家
8.牛頓:見到蘋果落地,偏要問個究竟,最終創立了「萬有引力」說,支配了人類思想。
9.司馬遷:經受宮刑和牢獄之災的磨難,卻沒有自暴自棄,寫出了名垂千古的歷史巨著《史記》。
10.歐陽修「三上」(枕上、馬上、廁上)苦讀,爭分奪秒,珍惜光陰。

㈨ 關於選擇的名人名言和事例

1、藝術家摔琴驚四座

日本所編《歐美逸譚》中,有一則藝術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將用文藝復興時期流傳下來的最珍貴的提琴演奏,這張琴價值連城。一曲終了,那寶貝樂器的美妙樂音使聽眾如醉如痴,一致驚嘆昔日提琴製造師超群絕倫的手藝。這時,提琴家一揮手,竟將琴摔了個粉碎,頓時四座皆驚。

此刻,主持人上場宣布:「剛才打碎的,只是一把價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這樣做,是為了告訴諸位,音樂之妙,並不在於樂器好或歹,而在於演奏它的人。現在,請大家欣賞以真正珍貴的提琴演奏的樂曲。」於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樣美妙的樂音悠然而起。聽眾再不去注意琴的價值,而專心致志地進入了藝術境界。

解析:藝術家選擇以不同的方式告訴大家音樂的好壞不在於琴的價值。

2、兀鷹捕獵

在阿根廷的沙漠地區,飛翔著一種兇猛的兀鷹。它們矯健、敏捷、銳利。奇怪的是,盡管兀鷹個個都是捕捉獵物的高手,但卻很少單獨行動。兀鷹往往是三三兩兩在天空中盤旋,一旦發現地面上的獵物,它們就會從各個方向俯沖而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獵物殺死。事後,每個參與者都能獲得一份食物……

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研究,得出結論說,這都是沙漠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差、食物少造成的。因為在這種環境下,為了避免被天敵捕捉,許多弱小動物都有很強的逃生能力。而對於兀鷹來說,要想獲得足夠的食物,單干不如共同行動有收獲。

解析:鷹選擇了共同合作,才能夠生存下去。

3、蹬三輪的蔡偉入復旦大學讀博士

2009年4月,復旦大學經過專家考試和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把38歲的蔡偉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導師為古文字學泰斗裘錫圭先生。38歲讀博士並不稀罕,稀罕的是蔡偉只有高中學歷,下崗十餘年——8個月前,他還在遼寧錦州蹬三輪養家糊口,從未想過,人生最大的轉折即將到來。

這必然會是一則充滿勵志色彩的「佳話」,構成佳話的各種反差元素都有:比如高中學歷、下崗工、蹬三輪、博士生、復旦大學、古文字學泰斗。不過,佳話的生命力不在於傳誦,而在於透過它,窺見這個社會的鏡像。從這個意義而言,三輪車夫獲讀博士,更像是一張豐富的社會試紙。

解析:蔡偉盡管是三輪車夫,但是他以另外一種方式選擇了讀書,進入了大學。

4、魯迅棄醫從文

魯迅原抱著醫學救國的初衷東渡日本學醫的。當他從日本人放的電影中,看到中國人被日軍砍頭示眾,周圍卻擠滿了麻木不佳的同胞看熱鬧,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健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或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

他認為,能改變人的精神狀態,只有文藝。李於是放棄醫學,而改行從事文學創作。魯迅終於成為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解析:魯迅因為想要改變新中國的現狀,選擇了從文。

5、蘇格拉底

幾個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果林邊,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樹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果子。「你們各順著一行果樹,從林子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枚自己認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作第二次選擇。」蘇格拉底吩咐說。

學生們出發了。在穿過果林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十分認真地進行著選擇。 等他們到達果林的另一端時,老師已在那裡等候著他們。 「你們是否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果子了?」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肯回答。 「怎麼啦?孩子們,你們對自己的選擇滿意嗎?」蘇格拉底再次問。

「老師,讓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走進果林時,就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還想找一個更大更好的,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後,才發現第一次看見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個學生緊接著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認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後我發現,果林里比我摘下的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師,請讓我也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都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一起請求。 蘇格拉底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

解析:蘇格拉底以蘋果的故事告訴學生,人生沒有第二次選擇。

名人名言

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注釋:我選取那些優良的方面學習它,對那些不良的方面則加以改正。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注釋: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看死亡就好像回歸故里。

3、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注釋:面臨禍患而不忘記國家,忠誠的。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注釋:如果有利於國家,不求榮華富貴。

5、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注釋: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