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拼搏的名人故事100字
A. 古今中外名人艱苦奮斗的事例100字
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內伽利略正是逝世於容300年前的同一天。他年青時就生患絕症,然而他堅持不懈,戰勝了病痛的折磨,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家。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 後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但霍金不會因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棄了對學習的渴望,他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霍金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霍金還在1988年4月出版了《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B. 為理想堅持奮斗的名人小故事100字左右的作文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專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屬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C. 求為夢想而努力的名人事例 100字
1、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
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
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為「詩仙」。
D. 古今關於努力奮斗的人物的事跡100字
古代,來王羲之和他的兒子源王獻之為了練好書法,刻苦努力,據說他兒子王獻之寫了18缸墨水,兩人終成一代大書法家。今,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小的時候學習並不好,後發奮讀書,成為了不起的大家。
E. 為理想而奮斗的人的故事(100字左右)
宋代范仲淹有志於天下,他兩歲便失去父親,母親貧困無依,就改嫁到長山一位版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權微懂事之後,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別了慈母,到南都學舍不分晝夜地苦讀,5年中間竟沒有解開衣服好好地睡過覺。有時睏倦已極,便用冷水沖洗一下頭臉。他連稠粥都不夠吃,所以常常忍飢挨餓熬到下午才吃飯。就這樣,他勤奮地學習,《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之旨,便都領會並精通了,從而慷慨激昂地表達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志向,不僅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而且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奧運史上第一個獨得三枚田徑金牌的女子是美國的威爾瑪·魯道夫,她輝煌的成績足以令世人感嘆,可她曾經被醫生判定為終生殘疾,曾經有六年不會走路。年幼的威爾瑪立志要成為最優秀的田徑運動員,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激勵著她不顧別人的嘲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終於贏得了鮮花和掌聲,創造了輝煌的奇跡。
理想,這一盞不滅的燈趨走了威爾瑪心靈的陰影,照亮了她前進的方向。人生之路不是一馬平川,也不是鮮花碧草鋪就,困苦挫折在所難免。但只要有理想這盞不滅的燈相伴,就能沖破迷惘,步入燦爛的里程。
F. 為理想終身奮斗的名人故事100字以上
一、居里夫人: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蘭語: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里或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
瑪麗·居里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也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最終因接觸放射性物質,死於白血病。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移葬先賢祠。
二、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三、陳景潤:
陳景潤(1933.5~1996.3)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里問題的一個結果作了改進,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先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再越級提升為研究員,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陳景潤是世界著名解析數論學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陳景潤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鍾報告的邀請。這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他所取得的成績,他所贏得的殊榮,為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樹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幟,輝映三山五嶽,召喚著億萬的青少年奮發向前。
四、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猶太裔物理學家。他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同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五、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ALS患者,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2017年4月,霍金接訪采訪表示,他比以前更加堅定地認為人類應該在2117年之前離開地球。
G. 外國名人生活,奮斗故事(100字左右)
居里夫人她半生清貧,命運坎坷,幼年喪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終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謂一生都在與命運做著不屈不撓的斗爭。但她卻懂得用恬淡的心態去面對清貧,用卓越的努力去贏得光榮。她認為:「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在這樣一位庄嚴、勇敢、高雅、和平的偉大女性面前,時間的遊走顯示了它的無力,歲月的長河始終無法將這個名字從人類的紀念冊中抹去。她如一朵鏗鏘玫瑰,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枯萎凋謝,而始終在天地間某個角落裡散發著幽幽的香氣,沁人心脾。
H. 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傑出人物故事有哪些(100字)
1、漢文帝、漢景帝文景之治
由於秦末農民戰爭和四年楚漢之爭,社會動盪不安,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致使西漢初年社會經濟非常貧困。史書上記載:老百姓無法在田地上生產,到處是飢荒,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
百姓死者過半。那時連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純一色的馬拉的車子,將相們只能坐牛車。面對著這種形勢漢高祖劉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
重農抑商,恢復了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恢復和發展君主專制社會經濟成為鞏固統治的當務之急。漢高祖死後,漢廷經過一段的動盪,爆發了諸呂之亂。
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宗室大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恆為帝,史稱為漢文帝,朝政逐步穩定下來。其後漢景帝劉啟即位,漢高祖及其後的漢文帝、漢景帝等。
吸取秦滅的教訓,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減輕農民的徭役和勞役等負擔,著力於恢復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文景時期,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歷來被視為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漢初至漢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文、景二帝仁慈恭儉,篤信黃老,以清靜不擾民為政策,海內富庶,國力強盛。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唐玄宗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或稱開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現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後治國之道以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賢能,改革官職,整頓吏治。
勵精圖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趨於穩定。為以後經濟的發展和恢復奠定了基礎唐玄宗先從經濟方面改革。為了增強國力,加大財政收入,制訂新的經濟措施打擊豪門士族,解放勞動力。
改革實施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財政收人,減輕人民負擔;打擊佛教勢力,淘汰僧尼;大力發展農業。唐玄宗還對兵制進行改革,還採取了其他很多的整軍措施。
在邊境地區大力發展屯田,提高軍隊戰鬥力,擴張疆域。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關系,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
同時,開元年間和睦的民族關系對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由於唐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經濟迅速發展。
此間的唐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人口也大幅度增長,天寶年間唐朝人口達到8000萬人,國家財政收入穩定。
商業十分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
I. 問一下,有木有關於奮斗的名人故事100字以內,急需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回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答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