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感動的名人故事50字

感動的名人故事50字

發布時間: 2021-02-02 23:20:18

① 感人的故事50字

1927年,美國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沖垮,一個9歲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沖毀,在洪水即將吞沒他的那一時刻,母親用力把他拉上堤坡。1932年,男孩8年級畢業了,因為阿肯色州的中學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讀中學,家裡沒那麼多錢。那時,母親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
——讓男孩復讀一年。她則為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飯,為孩子攢錢上學,
1933年夏天,家裡湊足那筆血汗錢,母親帶著孩子踏上火車,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母親靠當傭人謀生。男孩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後來又順利讀完大學。1942年,他開始創辦一份雜志,但最後一道障礙是缺少500美圓的郵資,不能給訂戶發函,一家信貸公司願借貸,但有個條件,得有一筆財產作抵押。母親曾經分期付款好長時間買了一批新傢具,這是她一生最愛的東西。但最後她還是同意將傢具做了抵押。1943年,那份雜志獲得巨大成功。男孩終於能做自己夢想多年的事了:將母親列入他的工資花名冊,並告訴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也不用工作了。那天,母親哭了,那個男孩也哭了。後來,在一段反常的日子裡,男孩經營的一切彷彿墜入谷底,面對巨大的困難和障礙,男孩已無力回天。
他心情憂郁地告訴母親:「媽媽,看來這次我這次真要失敗了。」
「兒子,」她說,
「你努力試過嗎?」
「試過。」
「非常努力嗎?「
「是的。」
「很好。」母親果斷地結束了談話,
「無論何時,只要你努力嘗試,就不會失敗。」
果然,男孩度過了難關,攀登上了事業的顛峰。這個男孩就是馳名美國的《黑人文摘》雜志
創始人、約翰森出版公司總裁、擁有三家無線電台的約翰.h.約翰森。
約翰森的經歷向我們昭示:命運全在搏擊,奮斗就是希望。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放棄。

② 名人讀書的故事50字以下

名人讀書的故事有:

1、魯迅

魯迅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魯迅一枚金質獎章。魯迅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魯迅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

2、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並對科學開始發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此外,和現代的孩子們相比,他特別重視哲學的閱讀,13歲時就開始自學康德的哲學了。 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志向和興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學的學習上。

結果他在物理學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愛因斯坦在讀書學習時不搞不必要的死記硬背,經常愛和同學在一起討論,使他感受到互補的樂趣。

3、華羅庚

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打開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

4、蘇東坡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個方面。

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5、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

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③ 名人感恩的故事50字

《史記》說,韓信小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拚命習武,然版而,掙權錢的本事卻一個也不會。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老奶奶為人家漂洗紗絮,人稱「漂母」。她見韓信挨餓挺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發誓要報答漂母之恩。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忘,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成語的來歷。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常懷感恩之心。據說有一次家裡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④ 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回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答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⑤ 感動中國人物中孝老愛親模範故事50字

20年行孝床前,悉抄心照顧婆婆的富陽市洞橋鎮的好兒媳羅冬香;不婚不娶,照顧病重老母,演繹反哺情深的縉雲陳家三姐弟;悉心照料患病親人,扛起家庭重擔的麗水市蓮都區的蔣小娟;常年照顧患有智力障礙的婆婆,任勞任怨,不離不棄,用質朴的行動踐行著親情的承諾和責任的台州市路橋區的孫嬌麗;身患疾症,家承巨債,卻依舊堅持將弟弟妹妹撫養長大的溫州張青青。

除此之外,還有為了愛情遠嫁浙江,痛失丈夫和公公後毅然決然帶著婆婆改嫁的海寧市黃灣鎮曹偉麗;陪伴了身患抑鬱症的父親,又陪伴母親走過兩次被上帝宣判的死刑的嘉興青年倪盛;改嫁前悉心照料患重病的婆婆,轉嫁後,悉心照料前夫家90多歲的爺爺和不太喜歡與人交流的四伯的台州市黃岩區的許紅玉;把老人、孤寡殘疾、流浪人員當成親人,奉獻社會、扶貧濟困的椒江康平托老院院長陳雪蘭;14歲便帶著癱瘓母親上學,學業家庭兩不誤的衢江區的藍微。

⑥ 感人的事跡要50字左右

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蔣敏5月12日那天中午,和她在北川縣的2歲寶寶在通話。這正是在中午12時。她家中的10個親人都遇難.在兩個小時後,也就是14時18分,蔣敏與她女兒永遠的在天各一方。這場災難中,她家中10口人遇難。她擦著眼淚。投入彭州市抗災第一線。

⑦ 感動中國人們的故事50字

教師譚千秋用生命完成了最後的使命
——為了四個學生,他張開了雙臂
「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她的丈夫、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用自己的雙臂保住了4名學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說,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慟哭失聲……
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中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記下了這一切。
2、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一片一片的廢墟,到處是哭喊的聲音,救援隊發了瘋一樣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著去的攝影只了拍一張照片,就扔下相機去幫忙,因為那情景讓你不可能站著看著。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當時正在上課,幾乎有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全是小學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隊員的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看著那些小小的,帶著紅領巾卻再也無法睜開眼睛的孩子,她說她突然覺得自己說話的勇氣都沒有了。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隻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已經泣不成聲

⑧ 外國名人被愛的感動故事要作文開頭50字的急!!

是,教皇們失望了.這個不聽勸告的異教徒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十字架,眼睛凝望著天空,臉上浮著對酷刑輕蔑的微笑.柴薪被點燃了,熊熊烈火直向他身上撲來.
「火並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的!」
一個為真理而奮斗終生的勇士被處死了,但他那響亮的回答,隨著教堂的鍾聲在廣場上空回盪、轟響.
人民永遠懷念這位為捍衛真理而獻身的英雄,1887年6月9日,在羅馬百花廣場上樹立起了他的鋼像.
他,就是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
布魯諾於1548年出生在義大利風景秀麗的那不勒斯附近的一個小城鎮里.幼時家庭貧窮,父親不得不把布魯諾送到修道院去.
作為一個僧侶,對《聖經》上所說的一切都要深信不疑:上帝創造了天和地,又創造了太陽、月亮和眾星來照耀大地,上帝就是萬物的主宰.

⑨ 名人珍惜時間的小故事50字

1.魯迅

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刻。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忙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務必作好精確的時刻安排。在魯迅的眼中,時刻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刻就是金錢。但我想:時刻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刻,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厭惡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2.孫敬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一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十分珍惜時刻,他曾給自己擬訂出一張工作時刻表,把一天24小時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來。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讀讀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門外語的單詞,就是這樣掌握的。

4.馬雅可夫斯基

無產階級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多斯塔之窗」寫作時,夜以繼日,工作十分緊張,疲倦時,他常常用大劈柴當枕頭,使自己不至於睡得過久,正正因這樣,他才贏得了比常人多得的時刻,作出了比常人大得多的貢獻。

5.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愛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刻讀書。但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但是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