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感動中國人物於敏故事

感動中國人物於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03 02:24:34

Ⅰ 於敏感動中國解放戰爭故事讀後感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方誌敏、雷鋒、黃繼光等許多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方誌敏的故事。方誌敏是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的創始人之一。在一次戰斗中,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他大義凜然、不屈不撓,處處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的「耿耿丹心、錚錚鐵骨」,他還在獄中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許多不朽的著作。雖然囚室環境十分差,但仍然未打倒方誌敏的熱情。在同敵人斗爭時,蔣介石下達了殺害方誌敏的命令。犧牲時年僅三十五歲。從方誌敏的事跡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方誌敏有一顆愛國愛黨的忠誠的心,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紅軍的勝利,他堅持自己的信仰,不背叛黨。雖然身陷牢獄,他始終不忘以另一種方式同敵人斗爭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頭可斷而志不可奪!」這種堅貞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他是中華兒女的優秀代表,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我們一定要繼承先輩們的革命遺志,珍惜今天的和平環境、幸福生活讓我們從現在做起,銘記先輩們的英雄事跡,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此時此刻,少先隊隊歌又縈繞在我的耳畔。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為榜樣,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做真正的革命事業接班人。%D%A

Ⅱ 感動中國人物:何旭華 翟墨 於敏 何玥 黃燕波 作文素材一百字左右

1、中國氫彈之父:於敏
【獲獎名片】報國心皎潔
【事跡】
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他是89歲高齡的於敏。
於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於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2、何玥:何處春江無月明

【簡介】: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

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腎和肝捐給了三個人。

3、
翟墨:中國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

事跡:翟墨是個畫家。他原本與航海無緣。當他聽到紐西蘭航海家說,他航海大半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中國人時。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山東日照起航。他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席爾、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三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他航行了二萬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終於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這兩年半,他歷經艱險,不斷地挑戰自身的艱險。
他路過拿破崙的流放地聖赫勒拿島。上岸後,他直奔拿破崙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沒有中文。翟墨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睡醒,世界將為之而震動。這次我來,就是告訴你,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了。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Ⅲ 於敏作為國家勛章的獲得者,他有哪些事跡令人感動

1、因研製氫彈勞累過度與死神三次擦肩而過

在首次地下核試驗和大型空爆熱試驗時,於敏身體虛弱,走路都很困難,上台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熱試驗前,當於敏被同事們拉著到小山岡上看火球時,已是頭冒冷汗,臉色蒼白,氣喘吁吁。大家見他這樣,趕緊讓他就地躺下,給他喂水。過了很長時間,在同事們的看護下,他才慢慢地恢復過來。由於操勞過度和心力交瘁,於敏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慮到於敏的貢獻和身體狀況,才特許已轉移到西南山區備戰的妻子孫玉芹回京照顧。一天深夜,於敏感到身體很難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見他氣喘,趕緊扶他起來。不料於敏突然休克過去,經醫生搶救方轉危為安。

出院後,於敏顧不上身體未完全康復,又奔赴西北。由於連年都處在極度疲勞之中,1973年於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車上開始便血,回到北京後被立即送進醫院檢查。在急診室輸液時,於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2、為我國的原子事業默默付出,「隱姓埋名」多年

上世紀六十年代,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請於敏參加氫彈理論預先研究。在國防建設需求面前,於敏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已經卓有成就的基礎理論研究,全身心投入氫彈突破的大系統科學工程中,這一干就是40多年。

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軍委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上,他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5年1月9日,於敏院士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3、靠古詩詞安眠

於敏雖然是一位大物理學家,但他最大的愛好,是中國歷史、古典文學和京劇。他從小就會背不少古詩詞。由於學習和工作的繁忙,多年來於敏的休息時間一天只有6個小時左右。而至少有30年,於敏是靠古詩詞的安眠來完成這6個小時的睡眠的。

(3)感動中國人物於敏故事擴展閱讀

中國核物理開創者中只有於敏無留學背景

於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院士),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於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於敏於1944年考進北大,後他被慧眼識才的錢三強等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科研生涯。1961年1月,於敏得到「開展氫彈研究」的通知。經過多年潛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圍,其帶領的科研隊伍實現氫彈原理的重大突破。

1967年,中國完成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是世界上最快速度。朱光亞院士評價稱,在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的過程中,「於敏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作用被一同參與研究的同事們,直接評價為氫彈的「首功」。

從20世紀70年代起,於敏和其他學者一起倡導、推動加快我國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並將它列入我國高技術發展計劃,大大推動了我國國防科技的進步。

Ⅳ 關於感動中國人物故事簡要概括

閻肅《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頒獎詞:
【閻肅 弦歌感人腸】鐵馬秋風、戰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冷月,這是一個戰士的風花雪月。唱紅岩,唱藍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連。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樹梅,你要讓自己開在懸崖。一個兵,一條路,一顆心,一面旗。
《感動中國》給予郎導的頒獎詞:臨危不亂,一錘定音。那是盪氣回腸的一戰。攔擊困難、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釘子般砸進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躍起,一記記扣殺,點燃幾代青春,喚醒大國夢想。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
【頒獎詞:王寬君子抱仁義】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娘,學的是前代聖賢。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蒼涼開腔,台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2016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官東頒獎詞:
來不及思量,就一躍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長江之下,最牽動人心的地方。「別緊張,有我在」,輕聲的安撫,穩住傾覆的船艙。摘下生命軟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擔當。人們誇你帥,不僅僅指的是面龐。
2016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莫振高頒獎詞:
千萬里,他們從天南地北回來為你送行。你走了,你沒有離開。教書、家訪、化緣,埋頭苦幹,拚命硬幹。你是不滅的蠟燭,是不倒的脊樑。那一夜,孩子們熄滅了校園所有的燈,而你在天上熠熠閃亮。

Ⅳ 感動中國人物於敏的先進事跡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哪些內容

  1. 舍己為人。

  2. 無私奉獻。

  3. 以身作則。

  4. 熱愛祖國。

Ⅵ 感動中國人於敏頒獎詞

愛·科學
兩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被評為同一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這在「感動中國」長達13年的歷史上還是頭一回。
其一是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材料科學先驅師昌緒。
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現場,屬於他的那尊獎杯被放在燭光和白玫瑰花前--於2014年11月10日仙逝、享年96歲的他,將在天堂里接過這份榮譽。「這讓我覺得很欣慰。」師昌緒的夫人通過短片替老伴兒發來獲獎感言,「我們每個人,能夠一心為國,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事,將來都可以感動中國。」
「一心為國,兢兢業業」,這是師昌緒一生的寫照。2011年1月12日,本報記者曾來到他的居所,記錄下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創得千秋業,百歲更慶萬世功」的書法對聯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氣十足:「哪裡需要發展,怎麼發展對中國有利,我就敢幹!」
正是這樣的赤子情懷,他於上個世紀50年代不畏艱辛,從大洋彼岸的美國留學歸國,於60年代立下軍令狀研製出航空發動機最關鍵的空心渦輪葉片,成為中國高溫合金的開拓者。他於2000年組織兩院論證,將製造大飛機列入中長期規劃。九十多歲了,他還天天去自然科學基金委上班,編輯《材料大詞典》,並為國家新材料的開發和利用獻計獻策。
那天,他好幾次強調:「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來就得為國家作貢獻,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後的光和熱全部奉獻,不折不扣達成了他唯一的目的,盡管沒有等來那副對聯所說的「百歲更慶萬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樣因為純粹而沒有遺憾。
中國國防科技的另一位功臣--中國氫彈之父於敏,此次同樣獲評「感動中國」人物。
對於業界公認的「中國氫彈之父」這一美譽,於敏本人並不樂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萬人的事業,必須精誠團結,密切合作,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相比較,他更喜歡「國產土專家」的稱謂,因為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於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
89高齡的他沒來「感動中國」的舞台,兒子於辛代他接過了獎杯。主持人白岩松問起老人家的近況,於辛回答:「父親最大的愛好是看書。」問起老人家獲獎之後的感受,於辛說:「他覺得自己已經老了,他更希望年輕人獲這個獎。」
於敏的低調正是其座右銘「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折射。應國家需要,他於上個世紀60年代放下即將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子核理論研究,從零開始投入氫彈的研製。相比原子彈,氫彈性能更優越,為了粉碎核大國的武力威脅,中國必須要擁有自己的氫彈。
1967年6月17日,中國首次空投氫彈爆炸成功。從突破原子彈到突破氫彈,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前蘇聯用了6年零3個月,而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核武器的跨越式發展,為新中國的和平建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成功的喜悅只能藏在心裡,出於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對最親近的家人,於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麼的。30年隱姓埋名之後,直到1999年,於敏才第一次公開露面,被授予「兩彈一星元勛」。又過了16年,2015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開露面,摘得國家最高科技獎桂冠。
他已經習慣隱匿在鮮花和掌聲的背後。「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

Ⅶ 對感動中國於敏科學技術方面的

於敏,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內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容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
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4年獲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15年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Ⅷ 二零一五感動中國人物於敏有哪些事跡

中國氫彈之父於敏事跡:
於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89歲,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於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於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2015年感動中國人物於敏的人物事跡及頒獎詞】2015年感動中國人物於敏的人物事跡及頒獎詞。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製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製過程中,於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製中的關鍵人物。
從60年代開始,於敏放棄了個人熱愛的基礎物理專業,此後30年一直隱姓埋名,於敏一生只有兩次公開露面,一次是1999年,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勛授獎,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國家科技獎頒獎,於敏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於敏頒獎詞: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他是89歲高齡的於敏。

Ⅸ 感動中國2014十大人物事跡 200字左右

1、於敏

於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學,195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進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開始參與科學家錢三強組織的氫彈技術理論探索。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於敏是唯一一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於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製中的一系列基礎問題。

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製過程中,於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製中的關鍵人物。

從20世紀70年代起,於敏和其他學者一起倡導、推動加快我國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並將它列入我國高技術發展計劃,大大推動了我國國防科技的進步。

2、朱敏才、孫麗娜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退休後兩人沒有選擇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他們的足跡9年遍布貴州的望謨縣、興義市尖山苗寨、貴陽市孟關等地。2010年兩夫婦紮根遵義縣龍坪鎮,繼續他們的支教生涯。

生在貴州黃平,長在貴陽的外交官朱敏才,得知家鄉師資嚴重缺乏,退休後放棄在北京悠閑自在的生活,去山區義務支教。盡管已經古稀之年,但他們表示:「只要我們還能動,就希望在這里繼續教下去,讓山裡娃也能和城裡娃一樣,能大聲流利地說好英語、學好英語」。

山區洗澡難、買菜難、乘車難、看病就醫難,各方面都極不方便。卧室跟廁所共用一面牆,夏天臭氣熏天,孫麗娜晚上要戴著兩個口罩才能睡覺。

因為長時間在山區生活,加上高原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孫麗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視力只剩下0.03,檢查身體時還發現體內重金屬超標。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危險疾病。但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帶給孩子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3、趙久富

2010年,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余嘴村被定為當地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村支書趙久富以大局為重,主動放棄留下來的名額,告別80歲高堂,認真細致作好移民工作,帶領61戶村民搬遷到團風鎮移民新村。

2014年,跨世紀工程南水北調正式通水。此時,南水北調移民第一村十堰鄖縣余嘴村支書趙久富帶領著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來,大家也都找到比過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調一期移民開始時,七歲的趙久富跟隨父母搬遷到了余嘴村,2010年,他成了村裡移民的第一責任人。

這里有61戶要外遷到千里之外的黃岡。家園難舍,故土難離,移民工作最難張嘴。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幹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遷的標准,趙久富可以選擇留下,但他還是主動選擇了外遷黃岡。趙久富80多歲的父母親決定不跟兒子外遷到黃岡,但他們支持兒子帶頭外遷。

村支書帶頭外遷,61戶村民陸續簽了搬遷協議,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遷隊伍就要出發了,家家戶戶開始收拾家當裝車。

趙久富將黨旗掛在了自家外牆上,這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第26個年頭,也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最後一天。趙久富的母親拄著拐杖步行了5公里,來到了移民現場。母子遙望,趙久富不敢流淚,怕耽誤了移民的行程。

2013年,余嘴村變成蓄滿清水的庫區。而移民們在趙久富的帶領下,在新的家園也走上了致富路。

4、張紀清

2014年11月,在郵局突然暈倒的老人張紀清被送到醫院。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秘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

1987年,祝塘鎮政府收到一筆1000元的捐款用於敬老院的建設,捐款人署名是「炎黃」。當時這筆捐款相當於一個人兩年的工資。從此以後的27年間,無論是希望小學還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災區都曾收到過署名「炎黃」的捐款。27年間,江陰人一直在尋找「炎黃」這位好心人,當地甚至還建設了一個「炎黃陳列館」。

2014年11月,這位好心人「炎黃」終於現身了,他就是張紀清。張紀清出生貧苦,改革開放後成了鎮上首個萬元戶。手裡有了些錢他就開始捐款。之後,他又干回了老本行會計,拿的是死工資,可是捐款卻沒有中斷。

張紀清在家裡明確表態,錢會用到別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錢自己去掙。張紀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當教師的老伴還有些退休金,兩口子一直生活儉朴,還住著過去的老房子,但是依舊捐款。

5、陶艷波

48歲的陶艷波,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要陪伴在兒子楊乃彬身邊,和兒子一起學習,做兒子的老師、陪讀。在楊乃彬一歲的時候,因為一次發燒導致耳膜出血,最終導致他失去了聽說功能。這給了陶艷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擊。

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走過了很多地方,但醫生的結論始終讓他們失望。很多人勸陶艷波把孩子送到聾啞學校,但是陶艷波沒有放棄。為了兒子,她專門從老家黑龍江到北京去學習唇語,然後一點點地教兒子說話、識字。

陶艷波堅持讓兒子上正常學校,為此她做出了一個難以讓人理解的決定:辭職陪著孩子一起上學。就這樣,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學習。陶艷波就是兒子的耳朵,就是兒子的向導。楊乃彬的老師、同學也都為這對母子提供了最好的條件。經過不斷練習,楊乃彬也能比較正常地和人交流。

如今,楊乃彬已經考上了大學,成為了河北工業大學機電專業的學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報父母,回報老師,回報所有幫助他們的人。

Ⅹ 感動中國人物中堅守道義的事例有哪些

三、何玥---何處春江無月明
頒獎辭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朝這樣評價何玥:
12歲的小女孩坦然面對生死已屬難能,在病痛中還不忘善濟他人。這一場生命最後的告別,不知敲動了多少人的心靈,平凡善舉,可以開啟一個有愛的未來。
推選委員阿來說:
今天,當我們懷著悲傷提起這個名字時,卻又懷著欣喜,為她的生命與另外的生命合二為一,仍在這個世界上熠熠生輝。
事跡:
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腎和肝捐給了三個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