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小時候的小故事50字
❶ 高爾基小時候的故事
高爾基小時候的故事:
高爾基於1868年3月28日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
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
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
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普里島。
(1)高爾基小時候的小故事50字擴展閱讀:
1934年5月,高爾基的兒子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對高爾基晚年的沉重打擊。隨後,高爾基的家庭醫生維諾格拉多夫死於秘密警察之手,對馬克西姆的死因調查中斷。
克里姆林宮醫療局長柯多洛夫斯基在調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生命最後兩年,高爾基完全成為政府的馴服工具,他不倦地頌揚斯大林,可是後者對他已毫不在意。
他建議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惡魔》,《真理報》立刻發表一個御用文人的文章批判他犯了自由主義。
甚至,高爾基看不到報紙,克格勃有幾次還專門為他印了一份報紙,高爾基紀念館就保存著這樣一份報紙。高爾基想去義大利旅遊,但得不到批准。
他被鎖入囚籠。表面上他的名聲僅次於斯大林。作家什喀帕在回憶中,談到高爾基絕望地喃喃自語:「我實在太疲倦了。好像他們把我圈在籬笆里,我走不出去。」
「我落在陷阱里。進退不得,我不習慣這種生活」,高爾基在克里米亞的別墅度過最後一個春天。法國作家安德列·馬爾羅去那裡訪問他。
在蘇聯秘密警察總部保存的巴貝爾審訊檔案證辭中,提供了此次會見的細節。馬爾羅問高爾基,蘇聯文學現是否正處於衰落階段,高爾基的回答是肯定的。
那時《真理報》正在批判什柯洛夫斯基等人的文學形式理論,以及蕭斯塔科維奇的音樂,高爾基非常關心,他不同意那些批評。
他心情抑鬱而孤獨,多次說有人不許他回莫斯科,去從事他熱愛的工作。雅果達和克魯奇科夫安排一些行跡可疑的女人和高爾基一起徹夜縱酒狂歡,直到高爾基昏昏睡去。
克魯奇科夫控制了高爾基的日常生活,那些來訪者都得經他挑選,使高爾基只能見到雅果達秘密警察圈子裡的人物和一些文化騙子。
❷ 高爾基的故事50字
高爾基的故事:
1901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當時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風起雲涌,沙皇反動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搏鬥的時候。高爾基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
(2)高爾基小時候的小故事50字擴展閱讀
高爾基於1868年3月16日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
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
1892年,在《高加索報》上用高爾基·馬克西姆(意為最大的痛苦)這個筆名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在地方報刊當編輯、記者,從此專心從事寫作。
❸ 求高爾基童年中的5個小故事每個50字
1、一開春,舅舅們就分了家,外公為自己買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著外公外婆住。這是一段節奏平緩的日子,阿廖沙接觸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講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兒,母親一貧如洗,而且是個殘廢,為了生活,外婆跟隨母親四處流浪、乞討,後來靠外婆織花邊維持生活。外公也講起小時侯與法國兵相處的事情。這段時間外公開始教阿廖沙識字。外公老病復發,動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無法忍受。
2.兩個舅舅為了分外公家產,聯合起來到外公外婆家鬧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爾,喝醉酒就鬧事,整夜在房子周圍轉來轉去,帶來幫手把馬林果叢和酸栗樹統統拔掉,搗毀浴室,砸壞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門,外公集合了兩個房客及酒店老闆的妻子對付他。為幫兒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斷,阿廖沙無比仇恨舅舅。
3.阿廖沙喜歡外婆的上帝,討厭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禱時的失誤捉弄他。這時期阿廖沙經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為這些孩子做出的惡作劇令他無法容忍。這時,為外公幹了一輩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雙目失明被舅舅解僱,淪落為乞丐,阿廖沙為此感到難堪。
4.母親在幾個城市呆了很長時間又生了一個孩子後,走投無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開始教阿廖沙認字,讓他背許許多多的詩。外公強迫母親改嫁,母親拚命反抗,外公異常生氣,將氣憤轉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發針深深地插進外婆頭皮。阿廖沙為外婆報仇,將外公最喜歡的聖徒像剪碎。
5.外公破產了,阿廖沙與外婆相依為命,通過三年級考試後他不再上學,開始自己養活自己。他結識了許多夥伴,他們互相幫助,一起撿破爛,扯木材。八月,母親去世了,外公說阿廖沙不是獎章,不能老掛在他的脖子上。於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間,外出謀生去了。
❹ 高爾基的故事50字為4么
高爾基小時候是在每天十幾小時繁重勞動和鞭打責罵下度過的。但即使過著這樣版的生活,他也總是抓住權每一分鍾空閑的時間讀書。店老闆不允許他讀書,所以他千方百計地才能弄到書,躲到閣樓上、儲藏室里閱讀。夜晚借月光或自製的小燈盞照著讀書,沒有蠟燭,他就把老的燭盤上的蠟油收集起來,裝在一隻罐頭盒裡,再注入一些燈油,用棉線卷一根燈芯照著讀書。在麵包房當工人時,他用零碎的木棒在揉面的檯子上架起一個臨時的書架,一面揉面團,一面讀書。有一次,老闆走進去看他在讀書,想把書拿走扔到火里去,高爾基抓住老闆的胳膊憤怒地叫喊:「你敢燒掉那本書!」吼退了老闆。監視、威嚇沒能阻止高爾基讀書,反而使他自學的信念更堅定了!
❺ 高爾基童年第一篇簡寫故事情節50字心得體會
讀了高爾抄基的《童年》這本書後,感觸非常深.
阿廖沙那麼小,卻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十一歲時,便被外公趕出家門,自己謀生去了.其間,他被一些人欺負,嘲笑,歧視等等.比如,他在船上工作完後看書時被監工發現了,監工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將高爾基毒打一頓;在他沒有住處時就只能睡在馬路上,這時就會有一些人欺負他,嘲笑他.凜冽的寒風使他直打哆嗦,酷熱的烈日使他汗流頰背.這對於一個同齡人來說,想必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得到.然而,幼小的阿廖沙卻以他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做到了.他是一個"大寫的人".雖然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遇到困難從不退縮,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克服.所以,我非常的敬佩他.
依靠一個人,只能依靠一時,不能依靠一世呀!人生的路還很長,需要自己慢慢走.人生的坎坷還很多,需要自己一個一個的克服.這樣的一生才無愧於心啊!面對困難時只要我想起阿廖沙童年的悲慘遭遇,那一切困難都會顯得微不足道,我便有信心去克服——阿廖沙在這樣黑暗污濁的環境中都仍然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難道我們不應該比他做得更好嗎?
❻ 高爾基小時候的故事。(越多越好)
高爾基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辦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縫店當學徒。
在裁縫店裡,小高爾基一邊幹活,一邊想方設法讀書,老闆訂了一份《俄羅斯報》,小高爾基就趁老闆不在時,偷偷看這份報紙。
有一次,小高爾基從鄰居家借來一本小說,趁老闆晚上睡著以後,在窗邊借著月光津津有味地讀起來。過了一會兒,月亮躲到了雲層後面,小高爾基興致正濃,怎肯罷手,就點燃一盞小油燈繼續看下去。不一會兒,老闆醒過來,他看見小高爾苦在油燈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書,不由怒氣沖沖地說:「看什麼看,你把我農的燈油都快用溝了!」老闆娘也醒過來,像一頭母狼似的撲上去毆打小高爾基。
小高爾基無法忍受下去,他二話不說,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裁縫店。
小高爾在背著行囊來到伏爾加河邊,他注視著波光點點的伏爾加河,心裡感覺有些悲傷,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為他在一艘輪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胖廚師,並做起了胖廚師的洗碗小伙計。更讓小高爾基感到驚喜的是,胖廚師也是個書迷,他有滿滿一箱的書,而且願意讓小高爾基隨便讀。小高爾基高興極了,一有空閑時間就如飢似渴地讀書,有時還和胖廚師一起探討書中的各種問題。
小高爾基一邊讀書一邊思索,從大量的書籍中明白了許多人世間的道理。大量的閱讀也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滋養,使他最終成為蘇聯大文豪。
❼ 高爾基的成長小故事40字
高爾抄基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辦襲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縫店當學徒。有一次,小高爾基從鄰居家借來一本小說,趁老闆晚上睡著以後,在窗邊借著月光津津有味地讀起來。過了一會兒,月亮躲到了雲層後面,小高爾基興致正濃,怎肯罷手,就點燃一盞小油燈繼續看下去。不一會兒,老闆醒過來,他看見小高爾苦在油燈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書,不由怒氣沖沖地說:「看什麼看,你把我農的燈油都快用溝了!」老闆娘也醒過來,像一頭母狼似的撲上去毆打小高爾基。小高爾基無法忍受下去,他二話不說,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裁縫店。
❽ 高爾基的童年簡介50字以內!!!
★《童年》讀後感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麼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裡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准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 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高爾基在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數學。 在一節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個題目考在班上的同學,題目是:「1+2+3+4+……+100=?」這可為難了很多同學,他們一個個都很著急,只有高爾基算出來了,等於5050。從此,老師不會再因為他們家窮而瞧不起他們,而是覺得他很有數學天賦。
我們要向高爾基學習,孔子說得好:「見賢思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