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故事作文1500字
⑴ 以泥土變塵土的故事,寫作文800
泥土在生活中到處都能看見,可有的人卻嫌他臟而不喜歡他。
可是它卻是農民眼中的寶貝,沒有它我們吃的糧食從哪裡來。它也
是國家的寶貝,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把自己的領土割出一部分而讓給
別人。是它孕育了萬物,是它承載者我們所有生命的腳步。所以我
對泥土的喜愛不言由衷。
當天氣情的時候我們能看到螞蟻在來來回回忙碌著尋找食物,
小雞不停的在地里捉食,農民伯伯在地里辛辛苦苦的耕種著。到處
都充滿了繁榮的景象。我彷彿能夠看到泥土露出的笑臉,那是一個
充滿慈祥的笑臉,它就像一個母親孕育了成千上萬個物種的生命。
當下起雨的時候,我們能夠感受到這潮濕的清香。當泥土被濺
上雨水以後濺起的塵土飛揚更能顯出它的生機。此時此刻在泥土裡
生長的植物,正在極力的汲取著這久違的甘霖。我想這大概是我見
到的最美的一幅圖畫吧。
當乾旱的時候,我們能看到它身上一條條裂開的口子,我似乎
感受到了它的疼痛,田裡的莊稼也因為大地母親的災難變得減產減
收。可是它依然強顏歡笑,它不會因為外界條件的惡劣,而放棄了
對我們的呵護。
也許泥土是平凡的,可是我又從它身上看到了許多不平凡,沒
有它我們的食物就不知道從哪裡來,沒有它植物就無法生長,沒有
它我們人和動物就無處安家。它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東西
,也是給我們帶來更多實惠和用處的東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為
什麼這么多人到老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回歸故里。
可是現在由於水土流失嚴重,人們破壞環境,導致更多的土地
向沙漠化蔓延。城市到處擴建可供人民耕種的面積也越來越少,甚
至有些工廠的垃圾廢棄物都埋在泥土裡。如果在這樣下去我們可能
真的會因為土地問題引發飢荒。為什麼中央多次三令五申要保持十
八億畝耕地紅線?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土地的重要性。
保護國土人人有責,因為這是關繫到子孫後代乃至全民族的利
益,我們一定要注重預防啊。不能做表面治理背後污染的傻事,那
樣和自欺欺人沒什麼兩樣。人類只有一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
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腳下的每一份土地。
⑵ 關於土地的故事的徵文怎麼寫
我是一方蒼茫的土地,無邊無垠的土壤孕育了五千年璀璨的中華文明。我殷紅的血液里流淌著中華民族源源不斷的歷史,我醇厚的骨髓中蘊涵著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意志。曾經我為我的存在而感到驕傲。孤芳自賞的臘梅因為我的存在而堅強綻放,青枝綠葉的水杉因為我的存在而高聳雲天,各種各樣的動物因為我的存在而繁衍不息……因為我的存在,大熊貓悠閑地漫步在寬闊的平原;因為我的存在,金絲猴盡情地玩耍於茂密的叢林,因為我的存在,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悲壯地棲息在我身上,用心追逐著自己的夢想,用意志娓娓道敘著一個個精彩而又壯烈的故事。可是,如今我的眼裡常含淚水……不再有以前的自豪感,不再欣喜地向同類炫耀自己是何等得遼闊與悲壯,有的只是一身的疼痛與癢癢。身上成片的樹木早已被砍伐,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猶如根根大針深深地刺痛我的心。曾經的鳥語花香成為了記憶中的追憶,現在眼前的是渾濁污穢的空氣、骯臟變味的流水。身上早已血肉模糊,可誰又能真正地了解我內心的痛苦呢?這一切不怪樹木,不怪花草,不怪小鳥,不怪……只怪滿口宣揚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中國人!社會的確需要發展,土地需要改變,但是發展是有節制的,單靠開墾與建造,社會永遠不會進步!前幾日,飛機侄子給我帶來了美國兄弟的消息。據說美國是個草坪大國,無論走到哪裡,凡空曠之處皆可見我的兄弟穿著翠綠的大衣。美國城外的那些高爾夫球場,遠視如綠浪,近觀則能發現草坪修剪得如同地毯,讓人流連往返。我們作土地的絕不會不懂得感恩。我的兄弟給美國人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環境,亦幫助他們調節氣候,給人們恬靜、安詳的氛圍。美國人重視草坪已成為傳統,甚至已發展成一種文化現象。與草坪文化共存的是美國人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人們習慣於將綠化環境視為自身生活空間的延續,為土地文化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與我裸露的肌膚相比,我顯得異常悲哀。曾經的我也是如此的驕傲,位居全世界第三的我是何等的輝煌,可是現在…… 再三地忍耐,再三地破壞。終於有一天我爆發了。漫天飛舞的沙塵是我精心的傑作。許多人紛紛戴上了口罩,喃喃抱怨:這天氣真糟!洶涌澎湃的洪水也是我修煉多年的結果。無數的人們流離失所。其實我也不想這么做,是你們這些自私自利的人逼迫我的。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已經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如果是,就請你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似乎一切都可以改變,但土地是永恆的主題。人類的長生不息,文明的星火相傳,背後支撐的是土地跳躍的脈搏,而在今天,這動脈在汩汩出血,13億人民啊,請克制你的貪婪、自大,發揮你的智慧、理性,守望好這彌足珍貴的大地家園,不要讓我棄你們而去。
⑶ 土地的故事作文
在這片廣闊無限的土地上,我望見了那紅紅的太陽溫暖著大地,望見了那閃爍的星星點綴著夜色,望見那蝴蝶在飛舞,鮮花在盛開,望見那屹立在曠野上的青山,望見那天真的孩子快樂的玩耍,望見那溫柔的眼神,親切的笑容。在它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和諧與歡樂。
近年來,這片土地不斷地變化著,隨著經濟的長足發展,這片土地的面貌更是日新月異。
記憶慢下來,河中淺綠的水色,如絹的波光,悠然的流水像一根根銀錢似的蜿蜒流去,閃閃發亮,如蛇鱗一般。其實它是一條哀傷的河流,它也是一條從沙地流過的河流,然而不幸的是它碰到了一座城市,它想悄悄地溜過去,然而城市立刻就用一座座工廠讓它蒙難,它實際是被城市戧害了。如果河流有像人那樣的生命智慧,它就能夠留意翼翼地避開任何一個城市,放肆地在大自然中馳聘。能夠想像,在它健康活潑的年代,它是多麼的清澈阿!而此刻,在原本污濁的河面上漂浮著各種各樣的垃圾,發生惡濁的氣息,奄奄一息,像是加害者對它的詛咒。
如果當這片土地被污濁的河流包圍,樹木成片倒下,鳥獸也被捕殺,在人們擁有巨大財富的同時,我不禁想要問:人類千百年來誇父般追逐的那個夢想實現了嗎?如果沒有實現,那麼又該怎樣實現呢?
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同時,城市建築跟著世界的腳步向前發展。就近來說,會東縣城在最近幾年發生了一系列改變,最為顯著,吸引眼球的就是舊城改造。
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看著揚起層層灰塵便能讓人想到舊城改造的施工正在如火荼地進行著。在上學的路上,偶爾能看到施工人員如赤銅一般的臉,臉上刻著深溝似的皺紋,不時泛著紅暈,袖子卷得老高,豆粒大汗珠從臉頰上滑落,眼睛遠遠眺望著,充滿了期望。
那從此精緻風雅,清心怡情的會東縣城,就要誕生了吧。每當我飄過那條街,望見圖中的都市人,有牽著孩子的母親,有玩命似的一路狂奔害怕遲到的公司小職員,騎著電摩打算出門辦貨的大叔等。我似乎感受到了所謂的「都市節奏」憧憬著在那不遙遠的某一天,呈此刻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縈的詩意會東,一幢幢高樓大廈屹立在河流兩岸,像是保衛鋼城的威武士兵;綠色的山連著綠色的水,綠色的水倒映著綠色的山;岸邊楊柳拂動,湖光山色,異常秀麗;公園里綠樹成蔭,山上鐵樹崢崢。有著「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秀麗意境。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就應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打擊著的土地,這永久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讀著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不僅僅讀到了他強烈的愛國之情,更多的是感覺到他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同學們,21世紀是一個充滿和諧的時代,我們作為跨進世紀的新少年,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掩去上一頁的罪惡,譜寫下一頁的輝煌,從此刻開始,從校園起步,共同建設一個秀麗的涼山。就此刻,讓我們一齊出發!
⑷ 土地的故事的作文
我們的土地
當今的科學告訴我們:人類誕生於300萬年前的地球上,土地是人類的起源.
土地與人幾千年來始終有一種互相依存的聯系.在這種統一與共存中,一切初始的文明便誕生於此,並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尼羅河兩岸的土地築就了古埃及文明,遼闊的恆河平原誕生了古印度文明一個個璀璨而輝煌的文明在土地依託下漸漸成長.
中國人與土地更是一種近乎完美的和諧.中國五千年來一直是一個農業國,土地背負,承載著五千年的歷史!古人稱土地為"萬物母",歷代中國人大多是面朝黃土,背朝青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國人與土地的關系又豈是可用三言兩語到盡呢
今天,我們越來越為自己所創作的科技與文明而驕傲的同時,地球卻向我們這些無知的人發出了警告,連年災禍不斷,一切風雲突變.與此同時,土地也用他那低沉而又蒼老的聲音向我們訴說了一個又一個悲慘的故事.
沙漠化和地表流失正威脅著全世界1/3的土地.全世界已有15億公頃的牧場和耕地已變成了沙漠.而且據統計,全世界目前有35億公頃的土地正面臨完全沙漠化的危機.
就中國而言,這片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也同樣在劫難逃.
沙漠化的猛獸正以驚人的速度吞噬著西北,東北,華北,西南的大片土地.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不見了,美麗富饒的鄂爾多斯大草原也不見了,他們都被沙漠無情地吞沒了!不僅如此,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沙漠面積和沙漠化土地面積已超過了149.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1/7還多.
更令人心痛的是人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土地的悲哀.於是在一片片森林倒下的同時,垃圾又排山倒海似的吞噬著大地……
⑸ 土地的故事徵文怎麼寫
《左傳》記載了晉公子重耳光逃亡的故事:日夜兼程、疲餓交加的重耳,向田間一位耕作的老農乞討食物,老農捧起一把泥土遞給他,一言不發。重耳正要發怒,卻被隨從勸阻,並耳語了幾句。重耳突然跪倒在地,叩頭感謝上蒼,然後鄭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車上,繼續逃亡……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 "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一年,一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一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裡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一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一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一個白鬍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一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你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一看,不見了白鬍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一個個蔫了,他心裡非常難過,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鬍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一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一層又一層。爾德老漢一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一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一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一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一下又並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鬍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種一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你揀最大的一個扔進黃河裡。那時,你走進河底洞里,珠寶由你挑,糧種由你拿,還有一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你指哪裡,黃河水就流向哪裡。」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一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裡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里結了一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一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里,一直等到瓜熟。
這一天,天氣晴得沒一點子雲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裡。這時只聽黃河一聲咆哮,裂開了一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里珍珠瑪瑙應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一陣暴風狂吼,一時河面上波濤滾滾,一浪高過一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一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鬍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裡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樑。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一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⑹ 土地爺爺給我送了一麥子,作文90字.
假如土地爺爺送給我一袋麥子,我就把它種在田野上,希望明年收獲更多的麥子,再把它分成三份,一份送給災區的小朋友們做糧食,讓他們健康成長;一份做成精美的糕點和同學們分享;一份繼續當著種子,好讓來年收獲更多的麥子。
麥子怎麼種呢?這還得去鄉下請教農民伯伯,農民伯伯告訴我,種麥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將麥種曬干,把土地深翻、破碎、整平,再把麥種撒下去,施好肥,澆足水,過幾天麥子發芽了,要天天去觀察它,看看它有什麼異常,隨時給麥子施肥、除草、防病、治蟲,麥子成熟時要及時收割,晾曬入庫。
聽了農民伯伯的話,我嚇了一大跳,原來種麥子這么復雜呀!但為了實現我的願望,我還是要按照農民伯伯的話把麥子種好,等到明年請大家和我一起分享這豐收的喜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