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成才故事讀後感
1. 居里夫人讀後感
居里夫人讀後感600
我讀了《居時夫人》這篇傳記後,覺得要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就必須有一定的素質和修養,這本書介紹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居里夫人的精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他們的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是人們理想的境界,就像居里夫人所說的「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該做的事」。我們出生後,就決定我們將要承擔責任,就要對社會負起責任,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樣人們才會記住你,才不會被人們遺忘。就像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讓全世界的人類知道,因為這個成果是應該所有人擁有的。居里夫人說:「科學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個人。」像這樣令人奮進的名言居里夫人還說過很多,看了那些名言可以使我們的思想進化,我們長大後要學習這種精神回報社會。
我覺得這種書能讓你更好的學習,更進一步接近成功之路,促使我們的成功邁進一大步。這本書讓我領悟了人生的哲理,做人的基本要求。以前覺得看長篇的書很沒意思,但是我看了這本名人傳記之後,覺得挺有意思並深受啟發的。
現在看現來這些書就像我們的啟蒙老師一樣,在辛勤地開發我們的智慧,讓我在成功之路上少了一道障礙,讓我們的成功之路走得更加順暢,也讓我們少操一份心。我想看看這些書,也會讓我們的作文語言表達更加好一點。
2.
我非常欽佩居里夫人,不僅因為她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而且因為她對學習、對事業有著執著的追求。
在瑪麗四歲時,他們一家到鄉間去避暑,那時,她的姐姐布羅妮雅就要上學了,可是,當父母教她念字母時,她一點也不想學,於是,她便叫瑪麗做學生,自己做老師。而四歲的瑪麗居然學過一遍就會了。後來,學生比老師更熱心起來。瑪麗從小就比別人好學,在她看書時,不管周圍有多麼吵鬧,都不會使她分心,瑪麗總是那麼專心致志,再難記的詩,她只要讀一遍,甚至聽兩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所以大家都很服她。
每當我讀到這時,我就會想起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寫作業慢,寫過作業之後,有時能按照老師的要求自己復習,而有時寫完作業後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雖然我背書也很快,可是背得快,忘得也快。不快還好,我看書時還比較專注。有一次電腦老師讓我們在教室里看電影,但也可以做別的事,於是我便拿起一本《作文遜看了起來,我看得很入迷,甚至連下課也不知道。直到同學們硬拉著我去玩,我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書。
每當我看到瑪麗在八歲時為自己已經二十一歲的姐姐能夠上學而自己不得不輟學時,我的眼框浸滿了淚水。我們現在這些獨生子女,父母總是把我們含在嘴裡,給我們最好的享受,極力呵護著我們,但也許我們都是蜜罐里泡大的,什麼事情總是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想過父母,想過他人呢?
2. 《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後感
居里夫人是一個大家熟悉的大科學家,她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那就是鐳。看了這本書之後,這個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是唯一一個令我敬仰、值得我學習的女科學家。
居里夫人生在波蘭,她的名字叫瑪麗·居里,小時候的家園被沙皇俄國統治著。居里夫人十歲的那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她去世前對孩子們和丈夫說的最後一句話:「我愛你們。」最重要的親人不在了,他們的生活立刻變成了灰色,對於小瑪麗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不過她並沒有退縮,不斷地在學習和工作中努力。
有一次,在她讀書時,幾個頑皮的孩子用椅子把她圍了起來——她身子的左面、右面、後面各放一張椅子。在這三張上面,又放了兩張,最後還在她的頭上放一張。在整個過程之中,她竟然沒有聽到一丁點聲音。知道看完書。她一抬頭,整個用椅子搭成的「建築物」轟然倒塌。緊接著伴隨的就是孩子們的鬨堂大笑。 在1898年4月12日,居里夫人正是發表了這樣的科學報告:「瀝青鈾礦和銅鈾雲母比鈾自身里的放射性還要強得多。這種事實值得我們關注,同時我們確信,這些礦石可能含有一種放射性強得多的化學元素……」 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麼,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鬥了45個月,1300多天,這是多麼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 在1903年,居里夫婦發現了一種人們還不知道的物質,那就是鐳共,他們同獲得了世界聞名的諾貝爾獎,在1911年,居里夫人又發現X射線對醫療工作上的作用,在戰爭年代,她到處進行療傷,為人類的醫療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由於居里夫人十分「親密」的接觸了鐳和X射線,在1934的時候不幸去世。 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鑽研,不怕困難。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
3.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600百字至800字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
在我隱隱約約的記憶中,有無數偉人的事跡與我做伴:在課堂中,從書本上總能接觸到他們用勇氣和毅力譜寫的偉大的、里程碑式的璀璨篇章。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無異於那顆光芒四射、璀璨耀眼的巨星——居里夫人。
每當提到這個響當當的名字,我的心靈都會為之震撼,甚至驚愕,理由很簡單,她對全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偶然的機會,我得以翻開《居里夫人傳》一書,得以更加細致的了解她那我自認為輝煌的一生。
但是,我可能錯了。
居里夫人的一生充滿了奇異的經歷,但無論如何我不想把它形容成一種輝煌。
我忘不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自幼就有著過人的天資,加上適宜的家庭背景,塑造了一個具有令人羨慕優秀的她。可是,命運不願成全這個小女孩:她的祖國被侵佔,受著外族沙皇統治。她的童年充滿了憂患,這也漸漸形成了他理想的初衷。她拚命教書攢錢幫助姐姐,為的是實現自己的願望。終於有一天湊成了可以入學的幾百法郎——終於能自己去巴黎大學求學。
進入了巴黎大學,她一刻也不停歇的求學。她租了一間簡陋的閣樓,那裡幾乎什麼也沒有!傢具都成了奢侈品。這樣一天天、一年年過去了,她為著探索那她熱愛的科學,忘記了多年來的艱辛,忘記了多次倒在書桌前,忘記了她那日益憔悴的、蒼白的面孔。
太多太多的無奈、太多太多的艱難,可她?用她那堅定固執的灰色雙眼告訴了人們一切——她從未屈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多少年背井離鄉的生活,多少年艱苦生活的壓迫,她從未屈服!
這就是她那艱苦的巴黎生活,是最令我感慨的那段艱苦卓絕的巴黎生活。
她邂逅了皮埃爾•居里,她的生活從此變化了,變得更加充滿激情!她的丈夫同樣是位忠於科學研究的「夢想家」。他們有了共同語言,他們的結合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摩擦出耀眼的科學成就。
她發現了鐳以後,更加有激情做科學研究,甚至獲得了第一項諾貝爾獎!
可悲哀的是,她正被鐳為人類帶來的巨大用途捧成名人。
她不願做名人,她對那些成天來騷擾的記者感到厭惡,這不是她要的生活!這不是她要的生活?這與當今的社會景象與人民思想有著極大地反差,更是一種對大紅大紫、閑逸奢侈生活的諷刺啊。
她是個「夢想家」,是個永恆奉獻的人,這一點是我最最看重與欽佩的。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財富,不接受名望,「兩袖清風」。在她心中,總有一個使命叫她完成一項又一項科學研究,讓他不斷嶄新科學的遠景,那是不知從何而來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夢想家」的原則。
我記得那句「即使人變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也必須繼續工作下去」。這是皮埃爾的名言。居里夫人她做到了,她的一生,為工作付出的太多太多。八年屋棚下,她與丈夫搞放射學研究。皮埃爾死後,他又忍住哀慟,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個當母親的責任,又不忘她的科學使命。晚年的她,比原來更加艱苦!親人們一個個要麼遠在他鄉,要麼哀傷離去,她孤單地做著工作,終於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她依然淡定,她作為一個女性給了那些保守勢力重重一擊。此時又一陣軒然的榮譽大波向她襲來,她沒有被打到,儼然像個風浪中歸來的英雄。她以其雄厚的實力來完成自己看似不可能堅持下去的一生。
他甚至經歷了世界大戰的考驗!但並沒有倒下,真令人驚愕和叫絕!
但總有她倒下的時刻。直到她倒下時,她仍未忘記自己的使命。在這一刻之前,她已預兆到自己生命的終結,似乎可以想像她生前為科學事業做出的輝煌燦爛,她捨得拋棄這一切么?命運不給她疑遲的機會。
居里夫人走了,完成了她的使命,一個在全世界都刻有深刻印記科學事業,終結了。
她的一生很長很長,很是深奧,很是神秘,我無法一一敘述,但可以細細品味、感悟。我回想到了許許多多瘡痍的畫面:祖國波蘭被沙俄痛苦蹂躪時的無奈、失去姐姐與母親時的悲慟、六年過著家庭女教師生活的艱難、巴黎大學夜以繼求學的勞累、夫婦二人四年屋棚下的簡朴、母親撐起女兒們教育事業的重任、對榮譽波瀾的厭惡……
我不禁想起,居里夫人的時代是在近兩個世紀前的19世紀,而當今的21世紀與其大不相同,那時艱苦卓絕的名人事跡,載入了現在安逸生活中學生們的教材。我深有感觸,居里夫人如何做到這一切?那真是一個神話!漸漸的想起現在的我,深感自慚形穢!早就沒了居里夫人當年生活的艱苦,但為什麼也沒了為自己的信念而奮斗的精神呢?那種精神哪去了?迷失了么?時代的發展啊,社會的進步啊,人民的富有啊,都給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精神食糧——短缺!
我不希望這社會這樣下去。也可能我的感慨萬千隻是空乏議論與無病呻吟,但我還是作為一個中學生真誠的希望再有人能踏上居里夫人的路,用毅力劈荊斬棘,臨摹這個世界楷模的輝煌,將科學的遠景繼續嶄新下去!
我自己當然想這樣,不隱瞞地說,我與之相差甚遠。設定學習計劃的激情,換來的仍是虎頭蛇尾——它退卻的太快。我現在不敢求像偉大的居里夫人那樣名聲顯赫,只求不違背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每當覺得自己的好行為與居里夫人的信念有幾分相似時,就會有幾分自豪感。但現在,我只求從點滴做起,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下力求完成創造與奉獻。
《居里夫人傳》一書,讀後真是令我感慨萬千,居里夫人的精神也令人難以忘懷。這偉人的一生,絕不白白瀏覽,她在書中記載的一切將是我生活中的楷模,助她重振精神的名言也是我的左右箴言。
希望能幫到你,字數有點多,可以刪減。
4. 《居里夫人》讀後感400字
今天,我懷著敬佩的心情,讀完了《居里夫人》這本書。看完這本書後我激動不已,感覺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她的一生,對於我,有太多太多的啟示。
居里夫人的童年是屈辱的,她出生在波蘭一個七口人的貧窮家庭里。她是鐳的發明者,曾獲得過兩次諾內爾獎。居里夫人承受了巨大的磨難後,走向了輝煌的人生,為世界做出了永恆的貢獻。
居里夫人小時候家裡雖然很窮,但她仍然不放棄,努力拚搏,靠著頑強的毅力,最後取得勝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且她幾乎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發明了鐳。
居里夫人有著極其認真的工作態度,她也非常謙虛,不像現在我們有些同學,考試一取得好成績,就驕傲自滿起來。最讓我感動的是由於她經常做化學實驗,手上充滿了濃濃的化學葯品的味道,洗都洗不掉了,從這里能看出,她對待工作非常嚴肅認真。我學習中,有時候就囫圇吞棗,糊里糊塗,吊兒郎當地就過去了,現在,我要向居里夫人學習,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在學習上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懈怠。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是「不要叫別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有居里夫人的精神。有了目標,就要執著探索。享受過程,才能享受成功。沒有一步登天的可能,我們就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有理想,我們就要為之努力奮斗,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5. 《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後感,600字
《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後感
今天,媽媽從書架上拿出了一本書,我一看書名便知道這本書媽媽是在考試前一陣子就給我買的,只是因為要面臨考試,所以一直擱在書架上沒動。
我坐在桌前仔細地閱讀完這本書,當我合上這本書時,我知道我認識了一個偉大的女性,她就是居里夫人。我記得在這本書裡面,同是名人的愛因斯坦對她有這樣一個評價:在我認識的所有名人裡面,居里夫人是唯一的不為盛名所動搖的人。可見,居里夫人這一生是多麼富有傳奇色彩啊!
故事中的居里夫人出生在波蘭的一個書香之家,她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但是這樣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卻被死神緊緊地盯住了,居里夫人的母親和三姐相繼死去,這使她渡過了一個悲傷的童年。上學後,由於波蘭還沒有解放,沙俄人對波蘭人實施了極為嚴厲的控制和監管,居里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她依然堅持努力學習,長時間在實驗室從事著實驗研究,由於她的不懈努力,發現了鐳和釙這兩種稀有元素,從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她長期致力於鐳的研究,因為鐳對人的身體危害極大,別人勸她放棄,她卻依然堅持著,最終為科學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本書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居里夫人不僅是科學家們的楷模,更是全世界女性的驕傲。她的一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無論經歷怎樣的坎坷,只要有明確的方向,並朝著這個方向不懈的努力,相信辛勤和努力會得到回報。而對於我們,做為一名在校的小學生,只有腳踏實地地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完成好做為一名學生應有的責任,才能在長大以後為國家做貢獻,成為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
6. 科學巨人的故事居里夫人讀後感
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給我講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這個光輝的名字,已經深深的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靈里。如今,我長大了,我多麼渴望更加全面的學習她啊!寒假裡,我終於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於是我便如飢似渴地閱讀起來。
從書里,我了解到居里夫人的名字叫:瑪麗。 斯可羅夫斯。她出生在波蘭的華沙,當時屬於沙皇俄國佔領區。她從小生活在悲哀當中,但她毫不屈服。由於瑪麗能過目不忘,所以,她很小就和姐姐去學校讀書。中學畢業後,瑪麗獲得過中學金質獎章和物理、數學學位。大學畢業後,瑪麗當了一年的家庭教師。正式工作後,她成為了科學家。結婚以後,瑪麗和她的丈夫皮埃爾。 居里一起發明了」 鐳「 !
這一偉大的科學發現震驚了世界,榮獲了諾貝爾獎。但是,不幸的事又發生了:丈夫慘遭車禍身亡。這給居里夫人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她又一次挺住了,堅持用頑強的毅力進一步研究,再一次登上了諾貝爾領獎台。
看著,看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居里夫人是一位多麼值得敬重的女性啊!為了祖國,為了造福於人類,她付出了許多許多。為了工作,她置患肺結核的身體於不顧;為了提煉出鐳元素,她在一噸鈾鹽前,奮鬥了3 年零9 個月。因為長年接觸放射性物質,她的身體受到了傷害。但是,所有這些,都被她頑強地克服了。回想起自己在學習中碰到一些困難就煩躁不安,不想克服,不是問媽媽,就是問同學,很少自己解決過一道難題。為這類事不知被父母批評過多少次,但我總覺得無所謂,還振振有詞地說什麼:」 不懂就不能裝懂嘛。「 今天,我才明白這種依賴行為,是不良學風。為什麼居里夫人能成為萬世景仰的楷模,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這是因為她從小意志堅強,攻破了學習、工作中一個又一個頑強的堡壘。是的,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必須從小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追求,去探索。居里夫人的身後灑下了許許多多的汗水和心血,而我以前在家裡是」 小公主「 ,在學校里是」 嬌寶寶「 ,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以後,我想了很多很多。今後,我將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精神,在學習生活的道路上排除萬難,闊步前進!
7. 居里夫人得故事感想50字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8.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 100字左右
居里夫人最後是因為白血病去世的,其緣由無非是長期受到放射線的緣故。我讓我明白科學家必須要有獻身精神,居里夫人絕非不知道鐳對人類用生命是有害的,她一生清貧,甚至還將自己用生命換來的鐳無償捐獻給國家……
9. 《鏗鏘玫瑰——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後感
我覺得很好聽啊
10. 《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後感,600字
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後感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居里夫人的故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感悟,讓我懂得什麼事堅持不懈和遇到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
瑪麗•居里是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瑪麗•居里是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女性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偉大科學家。她刻苦鑽研,永不滿足,經過無數次試驗,發現了放射元素鐳。她的這個發現,轟動了世界,震驚了科學界。然而,在這個偉大的發現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歷程。
為了提煉這種物質,居里夫人要從幾噸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她要將這些東西一鍋一鍋煮沸,不停的攪拌,然後再倒進實驗瓶中提煉。在歷經幾年如此繁重的勞動,終於,居里夫人用她堅韌不拔的毅力從幾噸的物質當中提煉出了三克鐳。僅僅只為了這三克鐳,居里夫人用了幾年;僅僅只為了這三克鐳,居里夫人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如果沒有居里夫人如此艱辛的勞動和偉大的犧牲精神,我們就不可能發現鐳。居里夫人為科學界做出了多麼偉大的貢獻啊!但居里夫人沒有因為獲得了諾貝爾獎就因此沉溺於物質的享受中,而是把自己的獎牌給女兒當玩具,自己仍舊專心於自己的研究。
看完這本書後,我深受感動,為居里夫人的毅力感動;為居里夫人的為事業奉獻的精神感動;為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風度感動。看看居里夫人,再和自己進行對比,做事老是三分鍾熱度,沒有毅力和恆心,遇到困難就退縮……我要向居里夫人學習,學習她不怕苦的精神,學習她對於一件事的專心致志和不放棄……從現在開始,我要朝著這些目標努力,成為像居里夫人那樣偉大的人,為祖國和社會奉獻自己!